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萧湘:四川保路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冉启蕾

作者:冉启蕾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7-03 15:17:19 浏览次数: 【字体:

萧湘:四川保路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冉启蕾

在重庆历史名人馆里,有一座雕塑特别引人注目,他的名字叫萧湘,是一位涪陵人。

图源: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重庆历史名人典》记载了萧湘在四川保路运动中的事迹,其爱国爱民的精神,令人敬佩。

10年前,涪陵人民在青龙山陵园为萧湘塑了像,立了碑,供后人凭吊。

近年来,涪陵区委党史研究室对萧湘进行了深入研究,收集到不少关于萧湘的资料,也获得不少关于萧湘积极倡导、参与四川保路运动的感人事迹……

从小立下报国志

让我们把历史的年轮,倒回到公元1871年的那年春天,山上的杜鹃花开始绽放,满山的草芽,顽强地伸出冰冻的土地,竭力地去拥抱春雨、空气和阳光。在武隆县巷口镇(当时武隆隶属涪陵管辖)的乌江边的一个小院里,一位男婴呱呱坠地了,父母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萧湘。

萧湘的家境虽然贫寒,但他很爱学习,在私塾学校习字时,老师只要求每人每天写两篇毛笔字,而萧湘却自觉地每天写10页。为节省钱,萧湘常常和几个小伙伴来到乌江边,在沙滩上写字。萧湘最大的理想不是想成为富豪,而是专注于科举,他喜欢学习新的知识,对诗文也很热爱,只要有书看,他可以几天不出门,可以不吃饭。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萧湘通过考试中了举人,又考取进士,继而任刑部主事。而当时,清朝廷正面临被世界列强瓜分的危机。迫于内外形势,清政府推行新政,旨在培养一批法律和科技人才,于是决定用官费,由清政府选拔一批人才到日本留学,萧湘经考试合格,被清政府派往日本法政大学学习。

当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充满了生气,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切,使留学日本的萧湘大开眼界,并对世界形势有了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萧湘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和与日本的差距,他开始为中国的前途担忧。于是,萧湘立志报国,学好本领,早日回国,建设国家。

在日成立“川汉铁路改进会”

与萧湘一起赴日留学的还有四川广安籍人蒲殿俊,由于两人政治观点极为相同,很快成了好朋友。他们在学习期间,密切关注国内政治、洋务运动、路政、军政等方面的变化。萧湘主动与蒲殿俊商量,团结和组织在日的爱国留学生,共谋中国的革新之路。

在此期间,萧湘认识了梁启超,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好友,交往颇深。通过与梁启超的交往,萧湘加深了对“立宪共和”的认识,进一步萌发了民主革命的思想,不久,萧湘在日本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并且积极参加同盟会各项活动,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和锻炼。

1906年,萧湘得知国内的川汉铁路因是官办,因而出现贪污腐败、挪用路款、官吏盘踞、民愤极大等现象,在梁启超支持下,萧湘与蒲殿俊等人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川汉铁路改进会”,要求清政府将官办的川汉铁路,改为商办,以此革除官办之弊。萧湘还亲手撰写了《驳铜元局挪用事件之详议》等文章,揭露、痛斥了国内的官吏盘踞公司、长期挪用路款的罪行,号召广大人民团结起来抵制腐败。这一行为,为后来成立“保路同志会”和发动保路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1908年,学业已成的萧湘,被清政府召集回国,在北京被授予法部员外郎。那时的中国,举国上下纷纷要求变革,清政府为缓和国内矛盾,平息民声。1908年8月,宣布实行“宪政”计划,并专门为“宪政”成立了中央咨议院,接着,在各省设置咨议局,四川咨议局于1909年10月14日在成都成立,萧湘作为四川咨议局副议长,被派往成都上任。

投身于四川保路运动

四川咨议局成立后,为输入新政,提高民智,监督官吏,建立宪政,推进民主。在萧湘努力下,1910年7月创办了四川咨议院的机关报《蜀报》。从创刊开始,萧湘不顾工作繁忙,利用业余时间,写下大量直指时弊的文章,这些文章以明确的政治观点,锋利的笔触,揭露腐败,揭露黑暗,号召人民团结起来,争取民主和独立。在《蜀报》上,萧湘连续刊发一批介绍日本法政知识的文章,同时,还写下大量怀念家乡涪陵、介绍涪陵风土人情的文章。

1911年5月,清政府假借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奥汉铁路的筑路权收回国有。然后马上又出卖给英、法、美、德四国银行,激起川、湘、鄂、奥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为保护中国的利益,维护经济秩序,咨议局与四川都督发生对抗和摩擦。

1911年6月17日,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推举四川咨议局局长蒲殿俊、副局长罗纶为四川保路同志会正副会长,萧湘则担任四川保路同志会驻京及联络沪鄂两省代表,穿梭于北京、四川、上海、湖北之间,保路运动以“破约保路”为宗旨,以磅礴之势,席卷全川,响应参加者达万余人,于是,清政府下密令对其镇压。

当年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见保路运动声势越来越大,于是逮捕了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负责人蒲殿俊、罗纶等代表,并枪杀了数百名请愿的群众,其中不少是学生。

而这时,作为四川保路运动的驻京联络代表,萧湘正以川民代表身份,向清政府请愿,结果遭到清政府拒绝。听闻有数百群众惨死在川督手中,萧湘悲痛欲绝。7月17日,萧湘秘密赴湖北,发动那里的保路运动。而四川保路运动,在辛亥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四川总督赵尔丰授意下,湖北总督端澄以“来鄂潜伏煽动革命”等罪状,将萧湘秘密逮捕,在武昌府内关押了两个月,武昌起义后,迫于压力,萧湘获释。

1912年1月1日,萧湘作为四川军政府代表,赶赴南京,参加全国17省代表大会,在大会上,投票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失意的萧湘返回涪陵为民造福

萧湘是一位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人,在民国政府中,他看不惯更加腐败的当局,1923年秋,满怀报国志但又无法实现的萧湘,怀着对民国政府的失望,背着空空的行囊,伴着纷飞的落叶,满腹心事地解甲归田,回到了家乡涪陵,定居在涪陵城对面的江东杨家院子,与家人一起,过着布衣生活。

然而,由于性格所致,萧湘仍关注国事,专注于造福家乡父老。当他看到江东的父老乡亲到涪陵城办事总因隔着滔滔的乌江,极不方便,于是,慷慨地拿出多年的积蓄,兴办了凉塘义渡。无论是买船修船,还是船夫的工资,全都由萧湘一个人承担,每天免费接送两岸的乡亲渡过乌江。

回到家乡的萧湘,整日以书为伴,以墨会友。然而,当时的涪陵,还没有一个图书馆。为此,萧湘萌发了创办涪陵第一个图书馆的念头。于是,第二年春天,萧湘开始奔走、拜望和说服涪陵的一些文人墨客,捐出书籍,又争取到当时政府的支持,终于在当年底办起了涪陵第一个图书馆——涪陵存古图书馆,而萧湘将自己的数千册书籍,全部捐给了涪陵存古图书馆。

当时的萧湘,致力于涪陵的慈善事业,凡是遇到逃荒的灾民,他必尽力资助,每每遇到灾年,他总会尽其所能地捐款捐物,接济灾民,而他和家人,也常常是以粗粮和稀饭度日,令灾民们很感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萧湘更是忙前忙后,为抗战捐款和募集资金。当时,由于兵役繁重,涪陵的一些军阀和恶霸私下相互串通,在貌似公允的壮丁抽签中搞一些欺骗的勾当,引起民众强烈不满。萧湘决定找机会戳穿军阀恶霸的这一阴谋。一次,当局政府在大东门又搞了一次壮丁抽签大会,早有准备的萧湘走到台上,当场揭露黑幕,现场群众为萧湘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1940年1月,壮志未酬的萧湘,因病而含愤去世,享年70岁。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涪陵人民并没忘记这个乡贤,2014年,经涪陵区地方志办倡导,涪陵人民在涪陵青龙山陵园内修建了萧湘陵墓,为萧湘举行了揭幕塑碑仪式。重庆历史名人馆负责人称:“由四川保路运动引发的辛亥革命,不仅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且在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萧湘,作为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积极倡导和组织了四川保路运动,为推翻封建专制,走向民主共和,奠定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方向,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冉启蕾(重庆市涪陵区委党史研究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