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彭德怀到过四川石棉矿‖尔恩牧歌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第1期
彭德怀到过四川石棉矿
尔恩牧歌
1966年彭德怀元帅到西昌、渡口视察三线建设,途中特地到四川石棉矿(以下简称川矿)视察。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彭德怀到川矿视察,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事后也没有相关的宣传报道。他回到成都后,用“石穿”的化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彭德怀在川矿待了3天,相关情况系由接待人员后来回忆记录下来的。
到川矿
川矿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组建的国家重要非金属企业,是国家重点石棉生产企业。1951年,西康省人民政府将汉源县第四区和越西县第五区划出,新成立石棉县,由此,石棉县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以矿命名的县。同时西康省将隶属越西县的石棉矿矿务处改名为西康省人民政府工业厅石棉县石棉矿(以下简称西康省石棉县石棉矿),直属西康省委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185师和184师2329名指战员转业到西康省石棉县石棉矿。1955年西康省撤销,并入四川省。西康省石棉县石棉矿改属四川省工业厅冶金局,更名为四川省国营石棉矿。1962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将四川省国营石棉矿收归部管,更名为四川石棉矿。1974年,将川矿管理权限下放到四川省管理,1980年更名为四川省石棉矿(以下简称川矿)。1985年省委将川矿管理权下放到雅安地区管理。2006年雅安市将川矿管理权限全权下放给石棉县管理。
1966年3月22日下午,川矿和石棉县在家的几位领导在石棉悬索大桥处等候时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彭德怀元帅到川矿视察。那天,彭总乘坐一辆黑色小轿车来,随行还有一辆嘎斯车。一行人被接到川矿矿部,随行人员有5人,分别是四川省三线建设委员会的李局长,警卫员景希珍和四川省委警卫科一名科长和两名司机。据资料记载,彭总当时在被监视期间,上面有通知:一是不要组织人民群众欢迎;二是领导出面迎接要做得热情;三是有问题不能直接找彭总,要找四川省三线建设委员会的李局长;四是彭总提问题可以作答,但机密问题不作答复。代表四川石棉矿接待彭总的是时任川矿政治部主任李万忠,因时任川矿党委书记李振华和经理吴敬塘开会出差,不在矿里。时任石棉县委书记刘传杰也不在石棉,由时任常委杨博厚代表石棉县接待。接待人员考虑到彭总的安全,没有让他住招待所,而是安排在矿部机关住宿。接待人员为他们一行准备了3间房,彭总住一间,李局长住一间,其他随行人员住一间。彭总那天穿着一件旧粗呢蓝中山服上衣,精神矍铄,斗志昂扬,干劲十足,没有一点萎靡、颓废、气馁的样子。
在川矿医院见到帅士高
第二天上班时,彭总问川矿医院在哪里?当时负责接待的同志以为彭总要看病,便带他来到川矿医院。到了才知道他是去看望伤病人员,了解情况。他到每个病房里与病人一一握手,了解伤病人员及其他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彭总对伤病人员问寒问暖,关怀备至。病人都不认识他,只知道他是位领导,不知道他就是彭德怀元帅。
在医院里,彭总了解到帅士高在住院,便进入病房看望老船工。彭总高兴地握着帅士高的手说:“你是帅士高,我们是老朋友了,早就想到安顺去看看你们。当年你们是一老一少两个船工划一条船嘛!”
听到这位老干部的话,帅士高睁大眼睛,仔细端详着说:“首长,你咋记得这么清楚?你叫什么名字?”
彭总想想说:“我叫湖南生,31年前我们在一条船上。”
身旁陪同人员说:“这位首长是彭德怀元帅。”
帅士高激动地握住彭总的手说:“啊哟,您是彭大帅啊!你好哇?”
彭总也高兴地说:“好啊,好得很,毛主席派我来搞三线建设啦。”
彭总在医院里看望了帅士高,送给他30元钱,警卫员景希珍也送给10元钱。晚上彭总要求把帅士高找来再次会面。帅士高来后,一起回忆了当年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情景,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的生产生活情况。彭总知道帅士高患有眼病,生活困难,便对川矿和石棉县的领导说:“像帅士高这样的老人不多了,要多关心他们啊!”这次会面彭总主要是了解情况,听帅士高说,自己说得很少。彭总原本想去安顺场看看,但那位李局长不同意,川矿和石棉县接待的同志只好找道路不通的借口不让他去。最终彭总到安顺场看看的愿望没能实现,成为他此行的一大遗憾。
上矿山看采矿
第二天下午,彭总去看矿山。矿山离住地不算远,实际是住地在山脚下的县城内,矿山在县城背后的山上。由于道路蜿蜒,坐车大约要走20多公里矿山公路。如果走捷径,走路比坐车还要快。负责接待的李万忠,担心彭总年龄大,走不动,劝彭总坐车,彭总爽朗地笑笑说:“老李,我们比赛比赛吧。”上山时,彭总一直走在前,而且是越走越快,还沿途向李万忠等人招手喊:“老李,加油啊!”彭总刚到一采场(当地人称为尖石包)时,工人、家属及当地群众不知从哪里听说,自发站在道路两边夹道欢迎,广播里播放着歌曲《毛主席派人来》。彭总很高兴,向群众挥着手说:“同志们好!”同志们听后十分激动,也挥动双手高呼:“首长好!”
彭总一到尖石包,便走进坑道,到处查看,问了许多有关在坑道作业生产的问题,还问起工人的生活情况。彭总更多的是问情况,没有讲话,也没有作指示。当他了解到“在矿脉外面坚硬的岩石中打脉化巷道放矿”,实行“自然崩落法采矿”时,对川矿重视安全生产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你们重视安全生产,这个很好。井下生产比地面生产复杂得多。成天和各种岩石打交道,不安全的因素可多啰!你们重视科学,听取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的意见,从成功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到新的采矿方法,这很好嘛!”
彭总一直在坑道中查看,直到下午5点才从山上下来。在路上,当他看到烟囱在冒烟时,伸手指着问:“那是什么地方?”陪同的同志说:“二选厂。”他说:“走吧,我们去看看。”到二选厂后,他一直在厂里查看,和工人交谈,了解生产和生活情况,直到晚上7时天黑才回到矿部吃饭。
听取一线同志的汇报
彭总听汇报不只听矿里的汇报,还听取分厂厂长和一线同志的汇报,特别是技术人员的汇报,他听得很仔细。彭总对来汇报工作的同志非常热情,同志们一进门,他便起身走上前来,和大家一一握手。彭总特意问石棉开采情况和石棉县境内矿藏储藏情况?彭总还问石棉储藏量有多少?远景储藏量有多少?能开采多少年?技术人员回答,按照1965年年产量1.4吨至1.5吨计算,可以开采300年。他听后十分惊讶。他又问技术人员现在年利润是多少?当听到年利润在300多万元时,非常满意。
彭总了解到矿石里含有钙镁磷,可以用尾矿和磷矿石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生产钙镁磷肥时,鼓励技术人员要把这项研究搞下去。当技术人员向彭总汇报在矿石里还发现铬铁矿,可以提炼铬铁,而且含量较高,达到13.7%时,彭总十分感兴趣,要求注意收集,不要浪费。听完一线同志的汇报,彭总还亲自送大家到门口,亲切地给大家道别!
当彭总听说还有个一选厂时,问工厂在哪里?当了解到就在附近,当即派人员联系,叫厂长和技术人员在那里等着,亲自去厂里了解选矿情况。
彭总深入川矿一线调查研究,处处彰显着他对企业发展的关注,对一线工人的关爱,对三线建设的热情,他博大的格局和崇高品质在工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嘱托
彭总原本想去安顺场看看,会见了帅士高后,便打消了去安顺场的念头,想必他也知道李局长不同意他去。彭总让警卫员景希珍同志再次转告川矿和石棉县的同志:“帅士高这些老人不多了,要好好照顾,帮助他们解决好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后来因为彭总反复说了这句话,川矿医院没有收帅士高的医疗费和住院费。
彭总还对川矿和石棉县的同志反复叮嘱:“石棉矿资源丰富,要开采好。尾矿很多,不要浪费。全国农业缺肥料,要好好研究,综合利用。”可惜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他的这些意见没能及时贯彻落实。
他看到正在修建的石棉大桥时,感慨万千,他说:“修一座大桥解决出行问题很有必要。”接着他又说:“看来当年我们的侦察工作还是没有做好,这里河面很窄,当年如果在这里渡河可能会更容易。”
回到成都后,彭总用石穿的化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关于川矿尾矿矿渣利用的信:
总理:
前日阅《人民日报》……因而记起去年四月到石棉矿厂(安顺场下游二十公里)考察时,该厂的矿渣很多,堆积在大渡河南岸,未曾利用,已流失不少。此种矿渣中含大量的钙镁,其次是磷,还有其他的矿物质。加工后即成钙镁磷肥,用于农作物的底肥是很好的。石棉矿渣(矿余)占百分之九十五,年可产四五十万吨,设备简单,成本当然很低的……此事可能被搁置。小事情本不该打扰您,但我不知应告何人,希原谅。顺祝您永远健康!
石 穿
1967年4月20日晚
信中详细叙述了四川石棉矿矿渣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磷等矿物质,应进行加工利用的建议,足见彭总忧国忧民之心和对祖国建设认真负责的态度,彰显着一个老党员老革命家对党和人民忠贞不二的崇高品质!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第1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尔恩牧歌(石棉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