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文化】军号声声——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十)‖周根保

发布时间:2024-08-18 14:51:15 浏览次数: 【字体:

军号声声

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

(十)

周根保

几位熟悉同学,成功人生的浅析

袁元顺:他祖父是老红军,老革命,他父亲却是农民。在机要队,我们接触并不多,他属高干子弟啊。

毕业后,他留在军区机要局干机要,正团职转业,回赣州行署任职。

我到赣州军分区任司令员时,他已是行署副秘书长。

我们几乎每周都会相约一见,随着频繁地接触,我深深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除了那份源自革命家庭的基因遗传外,他展现出的朴实无华与忠诚可靠的人品,更是让人难以忘怀。他的举止间流露出一种质朴而真诚的气质,让人不禁为之动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机关兢兢业业耕耘了十几个春秋,从初出茅庐的副秘书长逐渐晋升为资深秘书长。在他任职期间,数任专员都对他赞誉有加,他不仅办事稳妥可靠,而且在协助领导处理各种关系时表现得极为审慎周到。

有一次,当时住在军分区的市委书记和我谈到他,我说:此人除了展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外,其最为突出的品质便是忠诚,这是长期投身于机要工作锤炼出的本色,堪称典范。

他在赣州机关工作时间十几年,最后提升为副厅级领导。

兰应贵:入校第一月,我们在一个班。他下到部队后,因聪明机灵,很快被提升到团作训股当参谋,不久送步校深造。因成绩突出,留校当战术教员。

后不知何因,他调回老家——赣县人武部当部长。我到赣州分区工作,自然要经常拜访这位老同学。

他除工作魄力强外,最大的特点,处理问题实事求是,透视出机要学员求真务实的作风。因为在地方威信高,县人武划归地方,他被任命为县委副书记。有一次,市委书记和我说到赣县干部带头种脐橙一事,他分管的赣县成效最突出。我说:这位分管副书记兰应贵,不仅聪明才智过人,更是勤奋踏实。值得一提的是,他长期以来都专注于军事领域的工作,拥有机要学员的深厚背景。他始终保持听话实干的作风,从不沾染任何虚假浮夸之风,堪称我们团队中的一股清流。

书记满意地点点头。第二年县里换届,兰应贵是县人大主任第一人选。正团转业干部,能在地方担任正县实职,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曾子德:他一直是机要队学员中的佼佼者。

我们曾经同窗共读,共度了一个月的时光,在机要队的日子里更是相伴了数年之久。尽管日常的接触并不算频繁,但我始终感受到他那种细致入微、稳扎稳打的工作态度。他身上所展现出的精准严谨作风,无疑正是机要干部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显得尤为突出和鲜明。

在机要队学员待分配时,他第一个被队领导推荐到福建省保卫部工作,给时任保卫部部长任秘书。

军队干部从地方撤回部队后,他留任在福建省军区司令部工作,后来下到福建某军分区任参谋长。他转业后,一直在福建省人防办任副主任。

若论及他的才能与品性,假使福州军区未曾解散,抑或他未曾调任军分区任职,那么在那批机要队学员中,想必会多出一位光辉熠熠、威名远扬的将军身影……

徐兆麟:除在机要队四年同学外,1982年9月,我们又一起在北京军事学院进修两年,他是理论队,我在指挥班;到南昌军分区,我们又走到一起,我当司令员,他当参谋长,直至退休。

当年在机要队学员中,徐兆麟和我算比较接近。有一次,我告诉他:机要队住房后面大楼的一楼,堆了不少破四旧图书,我们去弄些看看。

一个夜晚,我们两人偷偷溜进房内,他找了一包参谋业务书,我弄了些小说之类书。

在机要队的那些日子,他天天看参谋业务书。下到部队,团领导很快发现他的参谋业务才能,将其调到作训股任股长。后来又被送到步校深造,被学校安排到司令部工作教研室工作。

他个性忠厚老实,为人朴实无华。在学院的日子里,无论组织交代给他何种任务,他都能兢兢业业地完成,尽心尽力,从不马虎。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表现,他一路攀升,最终荣升为副师职教员。这无疑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可以说,机要队给他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那些经历与磨砺在他身上留下了更为鲜明、更为丰富的痕迹。这些痕迹不仅体现在他的专业技能上,更渗透在他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中,使他成了一个备受敬仰和信赖的榜样。

金卫华:是笔者丰城老乡,无论在福州,还是在南昌,我们都会集到一起,说说话。

他毕业后,被留在军区机要局工作,直到正团职转业,被分配到福州电讯局,任干部处处长。

他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热情洋溢,充满活力,而且在政治修养方面也颇有建树,一直作为机要队学员中的楷模和表率,为身边的人树立了良好榜样。

在他身上,你似乎很难挑到什么毛病。如果你要了解机要干部本色,金卫华应是一个样板。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他总是坚守着宁愿自己吃亏的原则,展现出一种无私与包容的胸怀。身为机要干部,那种勤奋不懈、埋头苦干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为身边的人树立了榜样。

我们在一起谈人说事,他从来是乐呵呵的,似乎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埋怨两个字……

——他应该是机要队印象的代言者。

像他这种素质干部,如果在野战部队任职,完全可能成为职业军人。

刘群仙:刚进机要队时,我们被分配在一个班。毕业后下连队,我们又被分配在一个团。

一踏入军营,他即刻被任命为团里的机要保密员。他为人忠厚老实,待人真诚朴实,工作勤勉不懈,作风严谨正派,因此深受团首长赏识。在保密员岗位上,他默默坚守了五个春秋,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和压力,都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后来,随着部队开展“硬骨头六连训练”比武活动,他因表现出色,被直接调往六连担任指导员。在这个新的岗位上,他更是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和领导力,不仅带领连队取得了优异成绩,还赢得广大官兵尊敬和信任。

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很快便晋升到副团领导岗位,继续为部队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后因故转业,下海经商,成为赣商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

刘群仙,这位当年的机要队学员,为什么能不管干什么,都干出一流业绩?

这应该是机要工作者人生的缩影……

……

上面仅是笔者离开机要队后,与笔者接触较多、比较熟悉的几位机要队同学的记忆,但从他们身上,已充分折射了机要干部的特色。

——这也可能是机要队人才辈出的注释……

在机要队四年,我们尽管没有学专业,但队领导、教员们向我们灌输的都是机要人员对党忠诚、办事精准、埋头苦干的传统,他们点点滴滴的言传身教,是无声的命令,是鲜活的榜样……

正是这种风气的感染,正是当年机要队这些印象,在这一群军队青年人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痕迹……

也许,这就是机要队,一百个战士学员,在军队各个岗位,能成为这许多骨干的原因;转业到地方,也能在各种岗位,涌现出这一群优秀退役军人的原因……

望机要队的老同学、老战友余年健康快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根保(中共党员,1947年4月生,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原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原执行会长,江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原第一副会长)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