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文化】军号声声——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二十)‖周根保

作者:周根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04 16:15:21 浏览次数: 【字体:

军号声声

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

(二十)

周根保

我的人生体验:健康是人生幸福中的“1”

人们常说:健康是人生幸福中“1”。这话我深有体会。

前面说到爱人的病痛带来的生活的痛苦,我自己深有体会:当年因为工作需要,应酬吃喝造成一身毛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静脉曲张……特别是睡眠困难,折磨得人几乎快到崩溃的地步……

何谈幸福?何谈人生?

退休后,慢慢调整了生活习惯,按照“吃出来的病把它吃回去”之说来安排生活,渐渐使健康有了改变,不仅药越吃越少了,每年几次的感冒也消失了,睡眠也有了很大改善……

随着健康的改善,幸福感也重新有了回归……

生活似乎又重新增添了新的动力!

今年已年届七十八岁的我,每日除沉浸于钟爱之书卷外,仍旧心怀热忱,积极筹划着创作一些文字作品。在悉心照料老伴的同时,我也在这份宁静的晚年生活中寻觅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与满足。

切切实实地感受,老年人的幸福,全在“1”的后面,弄丢了这个“1”,后面多少个“0”,也等于“0”!

这不,2002年至今,我几乎没有感冒之类病苦,也极少走进医院。这些年,已完成了近百万字的几部书稿,除两部正式出版,其他均以“内部交流,赠送”方式问世……

2022年2月,中共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编著的《南昌起义史料札记》一书。

2023年,《中国军转民》杂志,先后刊发我的2部论文专集。

幸福似乎又回归了不少……

相信在我不懈努力下,幸福定能重现我的身边,不仅能提升个人幸福感,而且准备为“第五个十八年”的梦想而迈进……

下面,是我告别2021年时的感想——

再见了,2021年……

站在大视野的平台,这一年极不平凡;站在小我的角度,这一年也很不一样!

这一年,我已经75岁了,办游泳卡的酒店,终止了我的游泳权,三十几年的运动结束了……

这一年,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换届,按文件规定,我退出了,开始了真正意义的退休生活。

但这一年,我的自主时间更多了,听老伴啰唆时间更多了,带孙子时间更多了……

这一年,我做了过去多少年想做而没做的事:

整理了十八年南昌起义研究的成果——

内部出版了15万字的《关于南昌起义,我们应该知道的》一书;编著了近3万字的南昌起义与八一精神研究文稿,即《正本清源,全面客观评价南昌起义》《人民军队精神之源》。

在《南昌日报》发表了《南昌起义是听党指挥的生动注释》一文。

特别是接到了中央党史出版社关于《南昌起义史料札记》一书出版签约的通知。

更难能可贵,孙子的学习,在一天天进步,本人全年没有感冒或其他疾病的发生,酒量似乎也有小小长进……

遗憾的是,老战友、老同学、老朋友见面机会少了,手机电话声少了……

聚会、聚餐自然更少了。

当然,社交活动圈自然更小了……

生命在于活动,希望老战友、老朋友活动更丰富!沐浴新时代的阳光,活得更充实、更美好!

前路漫漫:

步入退休后的人生篇章

我人生第四个十八年

我人生第四个十八年

2002年9月,笔者从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岗位卸职,第二年办理退休,时年55岁。从此,开始了我人生下半场……

2009年至2020年,是我人生第四个“十八年”。

这期间,主要从事八一起义与八一精神的研究工作。

笔者一生,除工作外,既无特别爱好,又无特别专长,我的人生下半场,应如何度过?开始处于迷茫之中……

时任南昌市委书记邀请我参加八一广场改造,负责八一南昌起义及八一精神研究。

为此,我开始与“八一”沾在一起……

我曾给自己写了几句勉励的话:余生献八一,不求名与利,只为有所为,无鞭自奋蹄。

在工作岗位上,我从未搞过文史工作,也不善写作。退休后,出人意料,开始钻进研究八一南昌起义,而且一搞,就是十八年……

我的人生,似乎在这里,又拐了一个弯……

下面谈谈我是怎样研究南昌起义的。

我是一个平凡的老共产党员,老退役军人,没有受过高等文化教育,没有高深的学术背景。但就我的人生而言,对南昌起义的研究,却是我一生中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18岁那年,我初中毕业,离开了养育我的农村,走进了军营。在军队的几十年工作中,一直在做行政工作,从未涉足过理论文化研究。然而,退休后,我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开始对八一南昌起义的研究。

这条路并不平坦,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荆棘。但正是这种挑战和困难,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斗志。

我告诉自己,只要咬住青山不放松,就一定能够攀登到顶峰。

就这样,我开始了一段长达二十年的八一文化研究之旅。

在这二十年里,我潜心研究南昌起义的历史。深入挖掘八一起义史料,探寻八一起义历史的真相,力图还原八一南昌起义的全貌。为了交流成果,笔者在省内外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研究文章。这些成果虽微不足道,但见证了笔者对南昌起义研究的执着和坚持。

笔者的研究之路,始于2002年。

这年10月,我从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岗位退休,参加八一广场改造。

当时我被邀请到八一广场改造指挥部任副总指挥,负责对八一南昌起义、八一精神的研究工作。这个项目让我开始接触到八一南昌起义史料研究。

进入工作后,我意识到自己对这段历史的无知和欠缺。于是,我决定从零开始学习和研究南昌起义的历史。

八一广场改造后,我又被南昌市人民政府邀请任八一广场管委会副主任。在八一广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岗位上,我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研究方向。这时开始沉下心来阅读关于南昌起义的书籍和资料,逐渐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笔者在八一文化研究上的“初级阶段”。虽然没有发表过文章或取得显著成果,但它为我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0年7月,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成立,笔者担任执行会长。

这个平台让我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去研究南昌起义。在研究会同仁们的支持下,开始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撰写研究论文、参与课题研究……这些工作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也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我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南昌起义的历史问题。这些努力让我对南昌起义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在这个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烦心事。比如资料的匮乏、资金的困难,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与其他学者的观点分歧等等。

今天,回首这二十年来的研究历程,深感欣慰和自豪。虽然成果有限、前面仍困难重重,但我坚信:

只要咬住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我将继续在南昌起义研究的道路上探索和前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问世,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和启示。

一、二十年时间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

回想二十来年的历程,回忆研究南昌起义那些苦涩的记忆,我们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

是什么力量支撑我们坚持下来?是“名利”的追求吗?是“崇高情怀”的催动吗?

似乎都不是……

我们坚持行走在南昌起义研究之路上,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上面说到的受邀担任八一广场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分工负责南昌起义、八一精神研究;二是2010年7月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在南昌成立,笔者任执行会长(2020年9月因年龄关系,笔者改任名誉会长兼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这十余年,我从不自觉到自觉,开始陷入南昌起义研究的“苦”与“乐”中……

当时,还给自己写了几句自勉的打油诗:余生献“八一”,不求名与利。只为有所为,无鞭自奋蹄。

二十年过去了,我在南昌起义研究中,做了些什么,又碰到什么烦心事呢?

先从“做了些什么事”说起……

主要下气力做了两件事:

一是硬着头皮,读了不少南昌起义的书。

人们读书,有两个习惯,一种是翻开这一页,急着翻下一页;另一种是翻开这一页,硬着头皮翻开下一页。

我是属后一类。

促使我“硬着头皮”读南昌起义的书,是经历两次大的触动:一次是研究会刚成立,我兴致勃勃跑到江西省预备役师,找到过去一直对我很友好的一位师领导,请求他给予支持。结果不仅碰了一鼻子灰,而且这位领导还丢下一句话:你搞研究会,至少要丢掉几分……

言下之意,你搞研究南昌起义,绝不会有什么成果……

这位老战友,后来当了将军;他的直言,是对我的过去工作经历太了解了……

第二次对我触动很大的,是研究会成立不后,召开第一次全国性“八一精神研讨会”,从北京请来不少大专家,我盼望从这些专家发言中,受到一些启发,结果并未如愿。

这两次刺激,使我深深认识到:搞南昌起义研究,搞八一精神研究,还真的要靠自己下一番功夫。

“论从史出”。

研究南昌起义、研究八一精神,首先要弄明白:南昌起义是怎么回事?

为此,我开始暗下决心,硬着头皮,用功读了不少关于南昌起义的书。

我读的南昌起义书,启蒙作是徐兆林的《壮烈开端》、罗政球的《走近南昌起义》这两部书。

后来,又找到了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编辑的《南昌起义》和张侠著的《南昌起义研究》两部书。

这两部书,对我影响极大。

《南昌起义》一书中的《南昌暴动始末记》,是刘伯承于1928年在莫斯科写的,这篇文章是我打开南昌起义之谜的一把金钥匙。刘伯承是起义军的参谋长,写此书时,距起义过去不到一年,对起义的情景记忆犹新。这本书是他当时对南昌起义军主力失败后痛苦沉思的结果,是他当时对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展望的结晶,也是他在中国革命面临最黑暗、最迷茫时刻,内心仍有一杆胜利的旗帜,在呼啦啦飘扬必胜信念的表露。

另一本书是张侠写的《南昌起义研究》。

张侠曾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是聂荣臻的老部下。他写这本书,先后十次请教聂帅。张侠敢讲真话,坦言直谏。1944年8月19日,毛泽东主席还专门给他题词:“光明磊落”。这本书的含金量、可靠性很不一般。读过这本书,颠覆了我对南昌起义许多重大问题的认知。

我在阅读南昌起义亲历者正面人物回忆录的基础上,还阅读了后来走向反动的张国焘写的《我的回忆》、朱其华(时任起义军政治部宣传处长)在1933年发表的《1927年底的回忆》等书。

除此,我还参阅了不少南昌起义史料。

有一天,一个老太太跑到研究会,给我送来不少关于八一起义的资料,有的是当年八一起义参加者写的回忆的手稿。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原馆长徐巍,他一生六十年,负责收集整理南昌起义的史料,记录了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八一馆时的讲话。

我聘请他当顾问。我从他那里听到不少书上看不到、在别人那里听不到的八一故事。

近几年,特别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军90周年的重要讲话,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大历史的角度,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阐述了南昌起义的非凡意义,令人醍醐灌顶,为我们研究南昌起义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我被八一起义先辈的事迹深深感动。我深刻感受到:

八一起义,是八一前辈们坚守理想、忠诚信仰的一部无言大书。阅读这部大书,不仅对起义前辈顿生敬意,更是我一次信仰的洗礼,血性的提升,斗志的激励。

同时,也是我二十年坚持行走在八一起义研究路上,动力的催生!

这些年的读书,我深深体会到:

研究南昌起义,只有在读懂南昌起义这部大书上下功夫,才能真正领略八一前辈的崇高革命风貌,才能真正理解八一起义“第一枪、上井冈、铸军魂”的历史功勋。

二是颤颤巍巍写了一些南昌起义的文章、书稿。

这些年,我结合自己读书感悟,写了一些关于八一起义的文章,编著了十几部关于南昌起义方面的书稿。

已正式出版的有两部:2013年编著的《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2015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另一部是2018年编著的《南昌起义史料札记》,2022年2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2021年,编著的《关于南昌起义,我们应该知道的》,已送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审读,他们的审读意见是:书稿政治导向正确,重大史实准确,且兼具政治性、学术性,修改完善后可以交付出版。

这部书已交出版社“报备”中。

其他几部书,均以“内部交流,赠送”形式问世……

我知道,我编著的这些书,读者可能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自己,另一个是编辑。

如果有第三第四……或者更多,将是对我极大的鼓舞……

有的朋友告诉我,南昌起义属重大历史题材,“报备”把关是极严格的。

我为什么要“不屈不挠”,坚持做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明白……

2017年初,为了向建军90周年献礼,笔者把近些年关于南昌起义研究的几篇文稿整理成册,冠名《不朽第一枪》,送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伺候,该书按“内部交流,赠送”问世。

2017年底,笔者针对有的纪念南昌起义90周年的作品,对南昌起义有误读甚至歪曲的现象,又作《军魂永驻:解读南昌起义》一书。

欲罢不能,笔者看到那些对南昌起义误读的宣传作品,内心总有一个东西在涌动,不吐不快,不写不安,哪怕明知这是“不可为而为之”,也说服不了自己。

“不可为之而为之”,什么原因呢?

笔者是一名年近八十岁的退休人员,能求什么,能得什么?笔者自己也说不清楚。更何况,这样涉及重大历史题材的书,就是文笔再好,也少有人涉及;

笔者曾多次流连书店,涉及革命史方面的书,少之又少;南昌起义方面的书,更难见到。

有一位很有作为的编辑,曾深有体会地告知笔者,写这些东西,不容易面世……

然而,犹豫再三,笔者还是动笔了……

2018年,笔者编著的《南昌起义史料札记》一书,2022年2月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开始编著此书,我曾有个顾虑:

八一南昌起义,已过去近百年了,南昌起义的成败,中央和史学界早有定论,今天再说这些事,读者是不是会有些烦?

但我转一念头:建党百年,国家投巨资拍摄《跨过鸭绿江》《大决战》等系列历史巨作。这些历史事件,来龙去脉,早已搞得清清楚楚了,为什么还要翻出来再演一演?

又如,抗日战争的来龙去脉也早已弄得明明白白,为什么每年都要拿出来说一说?

我想,其目的是叫人们不要随着时间流逝,对这些历史事件淡忘了,更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我们的淡忘,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搞出一些东西来影响我们对这些伟大事件的认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网上曾一度出现不少对八一南昌起义抹黑的言论,有的甚至攻击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纯属“别有用心”,称“南昌起义军,充其量只能算国民革命军”等等。更何况,对八一南昌起义及其孕育的革命精神,史学界权威人士,还缺乏统一的、公正的认知……

笔者编著此作,是在八一起义研究先导者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萧克将军提出的秉笔直书、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定论的要求,重新梳理我近二十年阅读南昌起义史料的认知……

萧克将军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老战士,他在叶挺的第二十四师先后出任七十一团八连指导员和四连连长,打过许多次艰苦的战斗。“文化大革命”后,他以极大的义愤和高涨的热情,参与了对南昌起义的拨乱反正和宣传工作。他不仅亲自主编了《南昌起义》一书,而且四次到八一起义纪念馆、三次在北京接见纪念馆工作人员。他叮嘱纪念馆工作人员:“写历史,必须符合历史事实,不能随意拔高和贬低。”“历史就是历史,要有秉笔直书的精神。”他还特别指出:“我们宣传八一起义”“不要唯上、唯权威、唯定论”。萧克将军的话,何等深刻!应该是我们研究南昌起义必须遵循的原则。

近百年来,研究南昌起义的著作,有关南昌起义的影视,林林总总,但无不带上时代的烙印……

《南昌起义史料札记》,不是学术论文,也不能称作文史资料,这里提供的,只是一幅幅八一起义的拼图,而这些一幅幅拼图的组合,意在八一精神的一种展示。

《南昌起义史料札记》出版后,我又接着修改《关于南昌起义,我们还应该知道的》等书。似乎有股力量,在推动我“不懈地做这件力所能及的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根保(中共党员,1947年4月生,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原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原执行会长,江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原第一副会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