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记忆】1933年仪南战役

作者:渠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6-28 11:03:34 浏览次数: 【字体:

1933年初,红四方面军粉碎田颂尧的三路围攻之后,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人民一道,按照中共川陕省委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任务,积极开展建设根据地的各项工作,扩编和整训部队,为发展苏区创造条件。

军阀刘湘虽在1933年7月7日被蒋介石委命为“四川剿匪总司令”,但他与刘文辉争霸四川的川中战斗犹酣,腾不出手来。直接与红四方面军对阵的田颂尧刚受惨败,深知自己1个军绝非红军对手,于是一方面电请蒋介石派兵增援,一方面呼呈四川各军阀“息止内争协力剿匪”。同时,将所属部队大部撤至嘉陵江以西补充休整。他的右路纵队司令、第2师师长曾南夫7月间在成都答记者问时所说:“敞军自作战以来,半载于兹,与匪激战百数次,死亡及伤病在二万以上,兵员损失过重,非整顿补充不可。是以左翼失利以来,即退守昭(化)、广(元)、阆(中)、苍(溪)、仪(陇)、南(部)……沿河据守,以资整理”。田颂尧仅以少数兵力在嘉陵江东岸防守,同时,对川陕苏区实行经济封锁,特别是断绝食盐贩运。而与红四方面军直接接触的杨森与刘存厚,各部仅2万余人,无法与4万红军对抗,力图自保,毫无主动进攻红军的能力。邓锡侯远在川西,对红四方面军不能构成直接威胁。

为解决苏区军民的食盐问题,红四方面军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和制服田颂尧的反扑企图,决定利用军阀们相互观望、无力发动新进攻的机会,集中主力,首先向田颂尧控制的仪陇南部发起进攻,使根据地扩大到到嘉陵江东岸,夺取仪陇,攻占南部地区的大批盐井。

田颂尧在嘉陵江以东的兵力部署为新改编的第五路王志远部(原为杨虎城部驻陕南的警备旅,因同孙蔚如关系紧张,投归川军田颂尧,被改编为29军第5路)和独立师刘汉雄部约4个团,布防于广元及其以北地区;第三师罗廼琼部一个团布防于苍溪;第一路李炜如部三个团布防于阆中、仪陇、南部三县一带。

针对田颂尧的兵力部署情况,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决定以红9军全部担负这次战役的主攻任务,由巴中以西的恩阳河向仪陇和南部发动进攻;以红30军一部向苍溪方向进逼;红31军一部向广元方向进攻,配合红9军的行动;另以红四军在江口和洪口等地牵制杨森、刘存厚部队,防敌乘机进攻苏区后方。

今日仪陇(图片来自网络)

1933年8月12日夜,担负主攻任务的红九军在军长何畏、政委詹才芳的带领下,根据仪陇的地形特点,分兵四路向敌发起进攻。右翼的第一路从巴中的花丛出发,在尹家铺与敌一个团遭遇,将敌击溃,缴枪200余,俘敌数十人,残敌向阆中方向溃逃。右翼第二路从八庙出发,向仪陇兴隆场之敌发起进攻。敌军据险顽抗,红军即采取避实击虚办法,以一部在兴隆正面佯攻,牵制敌人,而以主力从百胜背侧翼绕到敌后,发起攻击,敌腹背受击而溃逃,红军追击,将敌分别包围在中坝、回龙、土门、铜鼓、东观等地。左翼第一路由巴中的观音井出发,进入仪陇后相继包围了日兴、双盘、凤仪、太平等地;左翼第二路从巴中的茶坝出发,进入仪陇后,连续攻克双龙、大丰、永兴、永乐等地。红军在对仪陇的外围据点和仪陇县形成了包围之后,一方面积极进行攻坚准备,另一方面组织小部队进行夜袭,消耗和疲惫敌人。经过一周左右的连续战斗,先后打下了仪陇城外各个据点,歼灭敌人一个多团。8月22日,红军以优势兵力向仪陇县城后面的军事要地金城寨发动猛攻,经一天激战,于23日,一举攻占仪陇县城,歼敌两个营,俘敌300余人,缴枪400余支。

今日仪陇(图片来自网络)

红9军占领仪陇县城后,继续向南部以东的嘉陵江沿岸地区攻击前进。田颂尧部纷纷向嘉陵江以西败退。红9军一部乘胜进占新政坝;一部进占洪山场,将嘉陵江东岸的产盐区占领。随即在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的配合下,发动盐井职工继续生产,并开凿新井六、七十口,同时大力组织收购食盐,动员群众赶运食盐,支援老区人民。

与红9军发起进攻的同时,红31军在军长王树声、政委张广才的率领下向广元方向发起猛攻。8月12日,分三路向红土关、大石板、南山攻击前进。15日,进攻至广元的千佛岩、莲花河、尹家沟至柳林子一带,与敌刘汉雄、王志远两部激战后,红军占领了千佛岩、亮垭子、红土关、元坝子等地,毙敌团副刘鸿秀、营长周兴胜,伤敌团长李清函,毙伤其官兵120余名。18日,经过激战,红军攻下了广元城东南险要阵地柳林子,歼敌两个多营,形成对广元的三面包围,并以部分兵力向陕南宁强发展。

广元千佛岩(图片来自网络)

向苍溪方向进攻的红30军一部,于8月中旬进占新观、三川、五龙、直达伏公、百垭、小沂、鸳溪、唤马、石门等地。沿途歼敌罗廼琼部和民团数百人。随后,进至苍溪城郊,使敌人不敢外出,进而配合了红9军作战。历时半月的仪南战役,歼敌300余名,缴枪1000余支,解放了仪陇全县,控制了广元、昭化、苍溪、阆中、南部等县之嘉陵江东岸广大地区和陕南宁强的一小部分地区。

大片盐井区的占领和继续生产,保证了根据地军民的食盐供应。当时随红军前往和陆续去南部运食盐的男女“运输队”约3000人。运输队日夜兼程,载运于途,到底从南部运入老区多少食盐,没有精确统计,仅此战役结束时即“获盐10万余斤”。仪南战役前,不仅红军领导人加餐无盐,而且老百姓缺盐已半年多。一升大米(7斤)只能悄悄换回二钱盐。南部解放后,一升大米可换三两盐,到1934年底,经济公社将余盐供给老百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渠县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