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二十二:今天,为什么要重视南昌起义研究
编者按 6月24日起,“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及“四川省情网”将连载“中华魂网”供“方志四川”专稿《八一枪声的回荡》,作者是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军分区原司令员,现任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的周根保。欢迎关注阅读并在文尾留言处留下您的阅读感想。
卷首语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习近平
第二部分 八一随笔选录
一、今天,为什么要重视南昌起义研究
90多年前,面对大革命失败沉痛教训,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毛泽东发出“枪杆里面出政权”高呼,令人振聋发聩!
90年后,习近平在总结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巨变、在总结人民军队历史功勋中,称颂南昌起义,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一个伟大事件”!
南昌起义(油画,图片来自网络)
面对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重温两位伟人的论述,更深感南昌起义历史意义伟大。
南昌起义,已经93年了,研究的著作和影视作品,林林总总。特别是建军90周年,除网络上发出的各种不同声音外,又隆重推出了一批新书、新影视作品。
笔者阅读了这些新作品,特别是反复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建军90周年讲话,回顾新中国70年的巨变,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
今天,十分必要重视南昌起义的研究!
笔者颤颤巍巍发出这个呼吁,基于三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重视南昌起义研究,是讲好中国故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客观需要。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诸多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给予了全新定位。在朱日和沙场阅兵,他说:
“九十年前今天,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中国诞生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朱日和沙场阅兵(图片来自网络)
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南昌城头的枪声”,颂称: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伟大事件。”
把南昌起义,定为“党史、国史、民族发展史”上“伟大事件”,这是一个全新的定位,是对南昌起义历史意义一个科学的总结。也是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伟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十分值得史学家们高度关注。
对这一“伟大事件”的研究,我们的史学家、文学家、文艺工作者当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倍关注啊!
习近平同志曾说:
“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部门:
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千方百计弘扬正能量,用老百姓喜欢听,听得进,信得了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要旗帜鲜明地与错误思潮作斗争。要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图片来源:新华网)
笔者认为,讲好中国故事,尤其讲好事关“党史,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南昌起义的故事,这是史学界,文艺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最具体、最接地气的工作。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高喊“看齐意识”的学者们,特别应该在讲好南昌起义故事,这件有时代意义的实事上,有所作为!
笔者翻阅近两年来的书刊杂志,对南昌起义的研究,少有大家们的声音,轰轰烈烈的90周年庆祝活动过去了,对此,研究工作也悄然无声了……其实,真正使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实到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如,南昌起义形成的“八一精神”,一直未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需要做的论证和解读的工作,还十分艰巨;
南昌起义从酝酿到朱毛会师,演绎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还需要挖掘和传播……
诸如,在起义中,建功卓著的贺龙手枪队的事迹,在南昌起义正史中,就极少反映……
南昌起义的历史,是由若干细节构成的,细节不清晰,或沉溺于细节之中,都不利于讲好南昌起义的故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指示,在南昌起义研究中,需要做的工作还真是很多很多……
第二、重视南昌起义研究,是还原历史原貌,澄清当前对南昌起义误读的迫切需要。
笔者在建军九十周年前后,从网络和杂志上,看到有的人打着“纪念”“反思”“揭秘”的幌子,对南昌起义的挫折,加以夸大肢解,胡说南昌起义“是不应响起的枪声”,说“南昌城并无反动派”。
有的则认为:南昌起义军,充其量只能算国民革命军等等……
这些对缺乏历史知识的青年人,有相当迷惑性。
为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必要向全社会进行党史、国史、军史教育,尤其是向全社会进行事关“党史、革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伟大事件”南昌起义的宣传,使广大青年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加强南昌起义研究和宣传,更具有时代意义。
第三、重视南昌起义研究,是弘扬传统,缅怀南昌起义前辈功勋的实际需要。
南昌起义的研究,不是对历史重新展示,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分析和概括,得到有时代价值的启示。
南昌起义的历史研究,多年来已有不少巨著。南昌起义的历史功勋,已有多方面的总结。建军90周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一精神众论》一书,应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笔者只是个读者,无文史研究知识,又不善文字。但从十几年阅读南昌起义史料中,深深感到,南昌起义历史功勋,极有时代价值的,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南昌起义,功在第一枪。
这是大家的共识。
其实,共产党发动针对国民党的武装起义,普宁暴动是在南昌起义之前。1927年5月,5千多农军在普宁发动起义,歼敌一个营。用起义领导人李运昌(1925年,17岁的李运昌经李大钊介绍,进入黄埔四期,同年入党)话说:
“这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党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
“文化大革命”时期,造反派声称要把9月9日秋收起义定为“建军节”,时任解放军代总长杨成武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说:
“八一不能改,这是很重要的一天,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李运昌(图片来自网络)
朱德曾明确指出:
南昌起义,“明确地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政治方向,它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和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
史实告诉我们,从建党到大革命时期,党对军事工作实现党的纲领、任务和目标作用的认识,十分不足。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境地,任人宰割,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仁人志士都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怎么走也走不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列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举起救国救民的大旗,但中国革命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却误入了右倾投降机会主义道路……
大革命失败和国民党的屠杀,使中共对军事工作认识发生根本转折。南昌起义,正是这一转变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模式,基本上照搬苏联做法,尤其是国共合作以后,党的工作基本点建立在帮助国民党发展,共产国际所做的努力,在1926年前,也全在帮助蒋介石强大……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
“我们党过去的错误,就是忽略军事,就是不要军队,只有在军队里派党代表,后来蒋介石把党代表一一驱逐,进行清党,由共产党直接控制的军队,就只有叶挺的独立团。”
南昌起义后,中国革命一扫大革命失败后的阴霾,进入气势磅礴的土地革命新时期,中国大地武装斗争风起云涌。
“南昌起义,功在第一枪。”
它使千百万革命群众,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看到希望。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由此诞生,第一面军旗由此升起。它代表和昭示的是发展的方向,是奋进的灯塔,是铸就中华儿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图为油画《南昌起义》(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是一个永恒的坐标,南昌起义,是在白色恐怖蔓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党为了挽救革命失败,在强大敌人面前,决定由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率领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赶尽杀绝”,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紧急关头的奋起一博!它不仅展示了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敢于担当的英雄气概,而且使共产党人深刻领悟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谛。从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走向领导中国复兴圆梦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大幕。
习近平总书记对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说了一段意义深刻的话。他说:
“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血腥的屠刀。一时间,神州大地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被赶尽杀绝的严重危险,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动派,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远。”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字里行间,透视出了一个重大的真理:南昌起义不仅是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开端,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觉醒,是党走向新生的重要转折。
二是南昌起义,功在上井冈。
史学界多把南昌起义的句号,划在潮汕失败后的流沙会议上。
1961年2月,朱德由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陪同,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结束后,纪念馆请朱德作指示。
朱德说:
“你们也许还有些问题要问我,我回到北京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邀请一些老同志座谈回忆,写点东西给你们。”
朱德后来果然这样做了。1962年6月,朱德发表了《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把南昌起义与井冈山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表明了他庄重的态度。
朱德在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时,在井冈山会师油画前静静地凝视了很久后说:
“起义部队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力量壮大了,更重要的是开始找到了开展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这时,经过了无数艰难险阻,许多同志英勇浴血牺牲,才终于创造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朱德的话,意味深长。
对南昌起义,功在上井冈的意义,认识最深刻的,应该是毛泽东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当有人提出朱德是“黑司令”,要批判朱德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不管这个同志后来犯过多少政治路线错误,他把一支部队带到井冈山,这是一个大功,保留了很多干部,所以写历史总是把这件事写上。”
在毛泽东心目中,朱德上井冈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
正是朱德,在起义军主力失败,不少人主张散伙时,朱德振臂一呼,八一南昌起义旗帜不能丢。武装斗争道路一定要走下去。我是共产党员,有责任把南昌起义种子保存下来!
也正是朱德,在这支部队师团干部先后离去,部队就要瓦解之际,朱德发表了天心圩讲话,给大家指明了胜利的方向,在陈毅、王尔琢的协助下,通过“赣南三整”,终于把部队稳定下来;
也是朱德,在率领起义军西进千里转战中,通过开展游击战,特别是通过和范石生合作,使频将溃散的部队,得以生存和发展,终于迎来了朱毛红军诞生,使起义军成为井冈山中坚力量,成为中国革命骨干力量。
朱德率领起义军艰难转战,功不可没;
朱毛红军诞生,名杨天下。
井冈山会师(图片来自网络)
三是南昌起义,功在铸军魂。
南昌起义,不仅开创了一个新时期,诞生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而且开始了铸造我军军魂的伟大实践。
早在建军80周年,2007年7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伟大壮举 不朽军魂》一文。文章写道:
2007年7月27日,《人民日报》第9版发表《伟大壮举 不朽军魂》一文
“南昌起义揭开了铸造人民军队军魂的序幕。”
在庆祝建军9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军队军魂铸造,作出了深刻论述,他说: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要“把这一条当作军队不变的军魂”。
他还说: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
“朱德同志从一开始就注重思想建军,政治建军,他领导南昌起义余部进行‘赣南三整’,在部队建立党支部,实现党对军队的全面领导。”
我军军魂的铸造和形成,“发端于南昌起义”,随着革命实践不断深入,军魂铸造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
从南昌起义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南昌起义功在铸军魂的生动轨迹:
南昌起义前,中央就决定“组织前敌委员会,指挥前敌一切”。
1927年7月27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在南昌成立,并对南昌起义作战计划,起义时间,起义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等事项,进行了研究。标志着南昌起义,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前敌委员会的设立,开创了党对军队领导的新模式,作为中共指挥军事工作,这也是第一次,意义十分重大。
特别是起义开始,不仅任命了由中共党员担任各级部队党代表,而且在军队设立了师、团党支部和连党小组,体现了党对军队全面领导。
尤其是起义军南下主力溃散后,面对部队混乱涣散形势,朱德果断进行了“赣南三整”,有力地巩固和稳定了部队。
南昌起义的参加者杨志成,在回忆起义军西进这段艰难日子说:
“回想起来,当时部队之所能保存下来,是有一种巨大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党的坚强领导”
朱德在回忆“赣南三整”时说:
“通过这次整顿,部队走向统一团结了,纪律加强了,战斗力也提高了。”
在大革命失败的低潮,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起义将士对信念的执着,对党的忠诚,显得尤为重要。起义军永远奋战在党的旗帜下的决心,在以后的建军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听党指挥”,已成为我军不变的军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军90周年对我军历史功勋总结中,论述了“六个伟大力量”,在南昌起义中,已开始显现:
“功在第一枪”,就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血性胆魂,敢于斗争,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战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功在上井冈”,就是朱德、陈毅在起义军行将溃散,面临绝境的茂芝会议上,毅然抛开原来方针的束缚,作出北上西进的伟大决策,走上了一条以农村为中心的正确道路;
“功在铸军魂”,则深刻揭示了起义军“之所以能攻坚克难,战无不胜,发展壮大”,关键是起义将士听党指挥、为崇高理想而英勇献身的执着追求。
结 语
2017年8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讲话(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建军9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南昌起义的历史功勋,作了深刻阐述。他说:
“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对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概括,为我们研究南昌起义提供了基本遵循。笔者热切期望,史学界专家、学者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南昌起义的故事,越讲越精彩,南昌起义精神,一定能发扬光大。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一:南昌起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二:如何看待南下广东的失败│“潮汕在望”的回望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三:如何看待南下广东的失败│南下广东打的这几仗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四:如何看待南下广东的失败│三位前辈的反思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五:如何看待南下广东的失败│永远战斗在党的旗帜下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六:一份珍贵的革命历史财富——《南昌暴动始末记》学习心得(上)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七:一份珍贵的革命历史财富——《南昌暴动始末记》学习心得(下)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八:朱德是怎样改变起义军命运│走向胜利的转折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十九:朱德是怎样改变起义军命运│“赣南三整”
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二十:朱德是怎样改变起义军命运│走向农村的一次伟大实践│与范石生的统一战线│初显人民军队特色
【方志四川•特稿】周根保 ‖ 八一枪声的回荡之二十一:朱德是怎样改变起义军命运│走向农村的一次伟大实践
作者简介
周根保,1947年4月生,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军分区原司令员,2002年退休。现任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根保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