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耕笔耘 画卷里的党史风华
宋广训创作的《红岩》封面。
江碧波版画《飞夺泸定桥》。
李少言《红岩》插图作品《江姐上华蓥山》草稿。
李少言《红岩》插图创作手稿。
以画为体,以史为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批艺术家刀耕笔耘,将党史的经典时刻熔炼于卷。这里,老一代版画家李少言、李焕民、牛文等创作的小说《红岩》插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原院长江碧波,一幅套色版画《飞夺泸定桥》,再现了红军战斗的惊心动魄;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30年间前往夹金山不下10次,最终将情感绘于1.8米高的画卷《更喜岷山千里雪》,用笔墨讲述红军翻越夹金山的历史时刻。这些作品,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结合,在艺术表现上注入了历史性的时空概念,以强有力的表现手法和写意精神,展现了革命者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党的光辉历程。□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边钰
《红岩》插图
版画大家集体造就经典
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红岩》,讲述了1948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里,身陷囹圄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志士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热情。
其中,与小说文本同时创作并多次再版的《红岩》版画插图,由李少言、牛文、李焕民、吴凡、宋广训、徐匡、吴强年等版画家创作,并形成了包括《丁长发掩护突围》《刘思扬渴望战斗》《江姐上华蓥山》《李敬原和成岗》等《红岩》插图。这些插图采取对比强烈的黑白木刻绘画形式,艺术特色鲜明独特,成功塑造了江姐、许云峰、成岗、刘思扬等英雄人物,是小说《红岩》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也以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笔触,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现当代文学书籍插图中的经典之作。
4月26日,在李少言的女儿李咏玫家中,记者见到了李少言绘制《红岩》插画的手稿。“小说中,《丁长发掩护突围》《江姐上华蓥山》等插图均出自于我父亲之手。”李咏玫回忆,自己曾多次从父亲口中听说《红岩》的创作历程。《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在创作该小说时,就在当时的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分会办公室住了一段时间,并在创作中经常给他们讲述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这使得包括李少言在内的版画家对这部小说有了深入了解。老一代版画家都将《红岩》插图创作看作是一次战斗任务,“他们希望高度概括小说,让读者通过插图更深刻体会那段岁月。不管何种风格,这些插画最终要给人力量和希望。”当《红岩》插图画出来后就会挂到墙上,他们集体研讨,一遍遍修改,最后达成共识才定稿。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董朝霞介绍,《红岩》插画《江姐上华蓥山》中的江姐,即江竹筠,1949年11月14日被国民党军统于重庆渣滓洞监狱杀害并毁尸。1948年,江姐在不知道自己丈夫被害的情况下前往华蓥山根据地,在快到根据地附近的县城时,发现自己丈夫的人头被高挂城头。尽管如此,她还是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如何才能更好展现这一人物形象?李咏玫回忆,父亲李少言多次打磨手稿,以《游击队之歌》的歌词“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为构思基础,创作了江姐上山迎接新战斗的图。以细腻的肢体动作和环境烘托,展现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红岩》封面也是经典之作。在创作之初,李少言就和大伙商量,不要画人物,而要用概括性手法表现战士视死如归。通过反复推敲,宋广训决定采用岩石、天空、苍松这三个元素来构成画面:巍巍岩石和傲然青松拔地而起,似天地间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红色曙光映红天空,象征烈士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气概和这种精神与天地共存。
透过这些红色经典插画,人们既可回望历史,又能感受到英烈光辉精神。
《更喜岷山千里雪》
用水墨写意长征精神
险峰高耸,谷幽峡深,两山之间,一座窄桥摇摇欲坠,红军战士或牵着马,或三五相扶,艰难地行进在冰雪之地。在他们身后,层层险峰向天边铺开,远处高耸的雪峰凛冽圣洁……这件名为《更喜岷山千里雪》的中国画,出自于梁时民之手,展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夹金山的场景。
为何红军要翻越这座在当地人眼中“鸟儿都飞不过去”的险山?
董朝霞说,1935年5月,红军胜利飞夺泸定桥后,面临着三种选择:一是向蒋介石已布下重兵的茂县、松潘等地进发;二是向少数民族众多且易于发生民族矛盾的西北丹巴、阿坝等地行军;三是翻越环境恶劣,但有助于更快甩开追在身后敌人的夹金山。基于北上开辟新根据地的考虑,中央红军决定快速行军,翻越夹金山,以便尽快北上抗日。
夹金山属于邛崃山脉南部,海拔49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不化,气候变化无常。“一路上,冰雹、风雪、饥饿和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寒冷,考验着战士们。”董朝霞说,经过艰苦行程,红军终于成功翻过了夹金山,实现了后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央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的胜利会师,推进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的战略计划。
要刻画好这段历史,若没有充分的准备,梁时民不敢下手。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梁时民曾不下10次前往夹金山采风。“第一次来到这里,只有小碎石路上山,不像现在有公路。”梁时民回忆,这里的山岩陡峭,光秃秃一片褐黄,即使在五六月间,也还是厚厚的积雪,一直铺到峰顶。每次前往夹金山,他都会四处转转,留心观察这里的山石肌理,地貌形态。
这些年来,以“长征”为主题的画作并不少见,如何打破窠臼,使得老题材生出新面貌?在画面构图上,他摒弃了常规的直接人物特写,或者场景描摹,而是在广袤山河里,用一种间接方式暗示出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一行人穿行于冰天雪地,虽无人潮涌动,但大山大壑间似乎隐藏着千军万马。
如今,人们可以在这幅画卷近处看见,大斧劈用笔苍劲,将山体雄壮、磅礴之气耸立于纸。山体墨色浑厚,彰显了险峻气息又传递庄严肃穆的幽远意境。逐次推远的画面,奇崛险峰铺开,最远处圣洁的雪峰闪耀。苍茫天地间,一行红军身影穿越其间,蓝色身影,宛若音符,在穷山恶水间奏响前进、无畏的恢弘音乐篇章。整件作品构图严谨,造型概括,骨峻力遒,代表性的历史场景,在艺术表现上注入了历史性的时空概念,突出了当代历史画强有力的表现手法和写意精神。
《飞夺泸定桥》
再现惊心动魄战斗场景
套色木刻《飞夺泸定桥》,作为版画的经典之作,曾经是小学课本中的插图,也是一代人心中的红色记忆。画面中,摇晃的铁索横贯江面,红军战士迎着枪林弹雨,手扶铁索,一边举枪射击,一边匍匐前进。桥下惊涛骇浪,桥上枪林弹雨,紧张激烈气氛溢出画面。
4月27日,82岁的江碧波给记者讲述了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1960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前身之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向全国征集长征题材美术作品,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美术学院各分到两幅创作任务。那时,江碧波还在读大二,“四川美院接到的任务是大型套色版画,我们分到的恰好是与金沙江、泸定桥相关的题材。”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董朝霞介绍,这场战斗发生于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之后。为了争取继续北上抗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当时这座桥只有13根铁链组成,两边各有两根做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远非今天这般平整。国民党为了打破和拦截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的计划,早就派了两个团的重兵防守和两个旅的增援部队,并把桥上的木板抽掉,只剩下铁链。在这样险峻的条件下,英勇的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经过两个小时搏斗,成功拿下泸定桥城。
为了刻画好这一场景,1960年春末,江碧波在父亲江敉的带领下,和同学前往金沙江、泸定桥一带采风写生,在那里呆了一月之久。
江碧波回忆,当时的泸定桥上,木板铺得稀稀拉拉,她抓着铁索,在桥上来回走了两遍,心惊胆战。为了有更深入地体验,他们还找到当年给红军划船的老船工,并坐船沿着当年红军从金沙江到泸定桥这一路线体验,“开始很平缓,不久后到了一处激流,老船工突然冲小船工一顿高吼,只觉得当时船摇晃得厉害。”因为听不懂当地方言,上了岸之后,父亲才告诉她,当时他们已处于危险之中。
江碧波还和当地居民交流,听他们讲述了不少当年的战斗场景,以及红军故事。“了解得越多,就被感动得越深。”
实地采风结束,回到重庆的江碧波又去部队体验一番后,才着手创作。当时没有相关照片资料做参考,如何构图?靠着前期的积累和自己的大胆想象,她将那段惊心动魄的战斗刀刻于木板。如今,透过作品,人们可以看见一种三角形的放射状构图,给人一种向前冲刺的视觉冲击。她将视角巧妙设在水面和桥中央的位置,以仰视视角来刻画画面,使得作品生出一种悲壮之感。同时运用写实手法,大胆构图设景,豪放用刀赋色。前排冲锋士兵脸庞被火光映得通红,后面浓烟中的士兵面目黝黑,却眼神明亮。不论士兵的表情、动势,还是景物烘托、铺展,凝结的英雄气概和无畏精神,都有一股直指人心的力量,让人印象深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