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读档 1

来源:20210701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7-01 11:22:42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第一个省级党组织成立

1926年2月,四川第一个省级党组织——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重庆地委”)正式成立,杨闇公任书记,冉钧任组织部主任,吴玉章任宣传部主任,杨闇公、冉钧、吴玉章任执行委员,程子健、李嘉仲为候补执行委员。从此,中共重庆地委接受中央委托担负起领导四川全省党组织的重任。

中共重庆地委的成立,是四川党的历史和革命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实现了全省分散的党组织和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各地党组织继续建立和发展,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到1927年3月,党员已由上年7月的42人发展到400多人。在中共重庆地委的领导下,四川共产党员大力推动四川国共合作和大革命运动的开展,使四川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举行泸顺起义

1926年11月,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成立,杨闇公任书记,朱德、刘伯承为委员。在军事委员会策划下,12月1日和3日,泸(州)顺(庆,今南充)起义先后爆发。起义军明确宣布拥护和参加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刘伯承指挥起义军英勇作战,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使秩序混乱的泸州面目为之一新。革命的泸州声名远播,成为四川反帝反军阀的重要阵地。

泸顺起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由共产党领导,在四川军阀部队中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起义,是共产党力图掌握武装的一次勇敢的尝试,促使了部分四川军阀参加国民革命,策应和支持了北伐战争,同时成为党在大革命时期争取、改造旧军队的一个范例,为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军队做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南昌起义的先声。

红军长征过四川

四川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地区之一。自中央红军1935年1月进入川南,到红二、红四方面军1936年8月离川北上,红军三大主力在四川境内转战近20个月,全省69个县(区)留下红军足迹。四川是红军长征途中自然环境最恶劣、历时最久、行军总里程最长、活动地域最广、发生战役战斗次数最多、召开会议最多的省份,谱写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脍炙人口的英雄史诗,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凝结地。

形成“四坝一庄”

全面抗战爆发后,四川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随着文化重心的西移,许多学校、文化团体和文化人士云集四川,形成了大后方文化人集群。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其领导下的四川党组织,审时度势,创造性地开展了对大后方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推动大后方抗战进步文化的发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知识分子,推动各种民间抗战文化团体的建立。在党的领导下,在四川形成了以“四坝一庄”(即成都华西坝,重庆沙坪坝、北碚夏坝、江津白沙坝,宜宾李庄)为中心的四川著名抗战文化区。《新华日报》是大后方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聚集了众多的进步文化工作者,他们高喊着“抗日、团结、民主”的口号,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是加速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催化剂”,为争取中国抗日战争的光明前途,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

“抢米事件”发生

1940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在成都制造了“抢米事件”,造谣诬陷共产党,车耀先和罗世文同时被捕,先后囚禁于贵州息烽和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8月18日,他们被特务秘密杀害于渣滓洞松林坡。车耀先又名车荣华,在成都开设“努力餐”餐馆,是成都有名的抗日群众领袖。192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1936年,发起成立“成都各界救亡联合会”;1937年1月,创办《大声》周刊,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1937年12月,中共四川省工委成立后,车耀先和罗世文致力于上层统战工作。本版撰稿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袁婧

来源: 20210701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