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叶莲:爷爷叶挺从“四军”到“新四军”的故事
爷爷叶挺从“四军”到“新四军”的故事
叶 莲
编者按:“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及“四川省情网”今日发布叶挺将军的孙女叶莲撰写的《爷爷叶挺从“四军”到“新四军”的故事》一文。叶莲从小听父亲叶正大讲述爷爷的故事,爷爷的高风亮节与人格魅力以及父亲的言传身教,激励她为人生理想而奋斗。
叶挺将军孙女叶莲
叶挺,1896年生于广东惠州,1924年12月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率独立团先遣北伐,打出了“铁军”的赫赫威名。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战旗
叶挺在南昌起义中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同年底参加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总司令;1937年参与组建新四军,任军长。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名开国军事家之一,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囚歌》手稿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尔自由!……”
1942年11月21日,叶挺在渝郊红炉厂囚室中写了这首慷慨激昂、气势豪迈的《囚歌》。他对党忠诚、铁骨铮铮,大义凛然、不怕牺牲的精神令一代又一代人敬仰与怀念。
爷爷叶挺短短五十载的人生,做了两件事情:北伐与抗日。叶挺原名叫叶为询,在乡下读书时,良师陈敬如给他改名为叶挺,意为“人要上行、叶要上挺”,寄望其挺身而出、拯救中华。叶挺在狱中曾写长达3000字的自白书《囚语》,其中谈及自己性格的形成:“吾在乡,幼年甚爱读前后《出师表》《正气歌》《苏武致李陵书》、秋瑾及赵声等诗,感动至血涕,造成一个悲剧角色的性格。13岁时,曾手抄邹容的《革命先锋》(《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等书,养成一种对社会的反抗性格。”
1921年,孙中山夫妇与总统府大本营警卫团的将士们
1912年起,叶挺开始了7年的军校学习,先后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军校。1919年毕业后加入粤军一师,后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成为孙中山的追随者。1923年,中国共产党着手改组国民党,叶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1924年,叶挺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叶挺从苏联回国后,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全团2100余人,叶挺任团长。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武装部队。
1926年5月20日,叶挺率所部从广州出发先遣北伐,直捣湘鄂,战渌田,打醴陵,克平江,夺汀泗,取咸宁,占贺胜,陷武昌,为北伐战争胜利,立下赫赫战功,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叶挺也被誉为“北伐名将”。
叶挺代表四军接受铁军盾牌
1939年,叶挺对采访他的国际记者汉斯·希伯说:“北伐军只有5万人,而吴佩孚和孙传芳却各拥有15万军队,同时他们的装备和武器比我们要好得多,但是由于我们官兵的勇敢革命精神,由于统一战线和人民的支持,我们的仗还是打胜了。我的这个团就有大约70%的人伤亡。张发奎师的官兵也表现得非常勇敢,由于战绩突出,第四军的远征部队,被誉为北伐的铁军。……我认为,如果没有共产党的合作和他们在组织动员人民支持军队的工作中发挥的领导作用,北伐是不能得到胜利的。”
叶挺亲笔书写的南昌起义作战命令
中央决定南昌起义时,政治上打“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旗号,军事上打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旗号。北伐中第四军发展为第二方面军,张发奎任上将总指挥,下辖五个军:第4军、第11军、第12军、第13军和暂编第20军。起义部队主力来自第二方面军:第4军加上第11军8个团,第20军7个团,以及朱德军官教育团部分学员,共计2万余人。
1928年4月,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余部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井冈山会师,朱、毛两部合编为红军第四军。日后在延安,朱德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采访时谈到:“所以用第四军,就是为了要保持北伐时第四军‘铁军’的大名,这是大革命时期我们革命的堡垒。”
抗日时期的叶挺
爷爷是一个职业军人,从大革命时期的第四军到抗日时期的新四军,他一直秉持铁军精神,忠诚于党,忠于人民,初心不改。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再次合作。8月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而东南八省红军游击队的改编问题,国、共双方就军长人选僵持不下。7月间,周恩来与叶挺在上海新亚酒店见面,商量由叶挺出山改编游击队。
据叶挺后来回忆:“在上海战斗的危急时刻,我向蒋委员长建议,为了抵抗日本侵略,为了在华中日本占领区内开展游击战争,让我集合仍留在南方的红军和改编这些军队。” 为了继承大革命时期四军的铁军精神,叶挺提议这支部队番号取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1938年1月4日,汉口新四军军部,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参谋长张云逸、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驻江西办事处主任曾山(左起)合影
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奶奶李秀文是爷爷背后的默默支持者。爷爷奶奶相识时,奶奶还在广东省执信女子中学上学,两人一见倾心。“爷爷想提亲,但奶奶的父亲说,等爷爷当上团长的时候,才可以娶奶奶。几年后,叶挺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北伐出征前,他们在肇庆独立团驻地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在此后共同生活的20年里,他们聚少离多,但是两人的感情却更加深厚。”
新四军在压制中奋起,变敌后为前线。叶挺在《纪念本军成立三周年》(1940年10月12日)一文中指出,“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打了1200余次胜仗,歼敌两万余,俘虏三千余。”叶挺、项英、袁国平、邓子恢《告皖南同胞书》(1941年1月4日)指出,“部队由不足1万人发展至十万余。”“政治军事烦扰不断:别扭、误会、摩擦”“军需上受克制:饷款不济、军食不足、军装不备、弹药不充、枪械不补”“但大家只有一个志愿:打日本,救中国!”
面对蒋介石造成的军需困境,新四军自己建立了军工厂,修枪造弹。军中华侨回国募捐,以补贴军费不足。奶奶卖了自己的嫁妆,再加上父母的养老钱,购置了3600只手枪等一批武器设备,不顾生命危险,亲自押运到新四军。
叶挺喜欢摄影,开始只是自娱自乐,给家人拍摄。1937年出任新四军军长后,他有意识地拍摄了上千张新四军作战、训练与生活的照片
训练中的新四军将士
爷爷叶挺曾表示,日本帝国主义屠杀我们的人民,我要把这些活生生的历史记载下来,编辑出版,以扩大抗日战争的影响。
叶挺拍摄的这些照片,后来都捐给了军事博物馆。
1941年1月7日,新四军军部部队九千余人,在北移途中突遭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袭击,激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两千人突围外,4500人被俘,其余壮烈牺牲或失散。蒋介石密令:“一网打尽,生擒叶项”,活捉叶挺悬赏10万元。
1941年1月14日,叶挺按照党的指示下山谈判,被国民党扣押。“皖南事变”震惊中外。
周恩来激愤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叶挺的《囚语》手稿
1941年1月21日是叶挺被囚的第七天,在江西上饶李村,他面对死亡回顾一生,开始写长达三千余字的“自白”——绝命书《囚语》。该文献因被收入国民党当局档案而留存下来。《囚语》开篇是一首打油诗:“不辞艰难那辞死,生死原来相游戏。只问此心无愧怍,赤条条来光棍逝。”
爷爷和奶奶一共生育了9个孩子,其中三子夭折。爷爷在被国民党关押期间失去了人身自由,心中十分愤慨,给孩子们都改了名字,长子叶正大、次子叶正明、四子叶华明、五女叶扬眉、六女叶剑眉、七子叶正光、八子叶启光,取意“正大光明,扬眉吐气”!
叶挺一家在澳门家中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开始和谈。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和社会各界呼吁下,中共中央用马法五等5人作为交换,迫使国民党释放叶挺和廖承志。
出狱后的叶挺(左)与廖承志
爷爷获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致电党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心愿,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我的一切。”
叶挺将军入党申请手稿
两天后,毛泽东复电:
毛泽东复电
亲爱的叶挺同志:
五日电悉。欣闻出狱,万众欢腾,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兹决定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向你致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
中共中央
三月七日
爷爷叶挺谈到他为什么请求重新入党时说:“我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同志能贡献其全部力量为中国人民工作,在我失去自由的环境中能深刻了解到这一点,所以在我囚禁的期间,我就有了这个决心:如果我能自由了,一定要继续牺牲了的同志们的精神,重新加入共产党,贡献我全部的力量,来为中国人民服务。”(原载1946年3月15日重庆《新华日报》)
爷爷叶挺出狱后一个月,偕夫人李秀文和两个孩子,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生命定格在50岁,但他的精神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17人遇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有幸见证了党的百年华诞,如果爷爷奶奶也能够看到祖国今天繁荣昌盛,肯定会感到无比欣慰。不忘党恩,不负使命,我们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的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油鼓劲!
作者简介
叶莲,女,北伐名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叶挺将军的长孙女。
叶莲的父亲叶正大,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航空专家,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将军衔,俄罗斯齐奥可夫斯基宇航学院国际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高级工程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叶 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