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艺术探索‖ 王发祯

作者:王发祯(万源市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03 20:46:07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1期

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艺术探索

王发祯

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内容丰富、气势恢宏、语言生动、艺术精湛,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文化景观,是中国文化宣传史上的瑰宝。这些石刻标语语言简洁明了,书法遒劲有力,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通俗的大众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战斗性,成为当时凝聚民心、打击敌人的强劲武器。特别是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不仅增强了政治鼓动性和战斗性,也为当今宣传用更多艺术精品去感召人、鼓舞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提供了可贵借鉴。

一、红军石刻标语的历史背景及类型

1932年12月底,红四方面军在川北相继建立中共川陕苏区省委和苏维埃政府。但川陕革命根据地一直处于恶劣的战斗环境,红四方面军入川仅1万余人,迫切需要发动广大群众投入到斗争中。红军和各级党组织、苏维埃政府在苏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治宣传工作,其中石刻标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大创举。

川陕革命根据地地处大巴山腹地,崇山叠岭间,沟边路旁,石山、石坡、石岩、石头建筑遍布,石刻又具有取材方便、形式庄重、大方醒目、经久耐用等特点,利用丰富的石头资源,作为宣传载体,不失为一种好的宣传方法。红四方面军各军、师政治部和川陕省委、苏维埃政府均在苏区内钻刻石刻标语。红四方面军领导陈昌浩、张琴秋、傅钟、刘瑞龙、魏传统等都起草过一些文献和宣传资料。特别是被誉为“标语大王”的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刘瑞龙经常根据时政需要制定一些宣传标语。各县、区组织钻字队,将标语錾刻在山岩、石壁、石碑、石柱,山边、河谷、路旁、坟前石碑上均刻有红军石刻标语。当年川陕苏区石刻标语有1万余幅,虽经数十年风吹雨打,仍保留2000余幅。万源山大石头多,红军驻守时间长,又是川陕苏区的核心区域之一、红军主战场,红四方面军的5个军都在万源战斗过,部队军、师政治部和绥定道委、县苏维埃政府等都在域内书写钻刻大量石刻标语,达1000余幅;虽经多年风雨腐蚀、人为破坏,到2007—2011年革命遗址遗迹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仍保存有408幅红军石刻标语。

红军石刻标语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社会等各个方面;宣传内容紧跟苏区形势,反映和记录苏区建立、发展和撤离的光辉历程。

宣传马列主义:如“列宁万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等。

宣传共产党:如“共产党是工农穷人的政党”“实行共产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等。

宣传苏维埃:如“苏维埃是工人、革命士兵和一切劳苦群众的政权”“拥护苏维埃政府”“中华苏维埃万岁”等。

宣传红军:如“红军是武装起来的工农,工农自己的军队”“工农红军胜利万岁”等。

宣传土地革命:如“没收地主、富农的土地分给穷苦工农”“为保卫赤区土地利益而战”“实行平均土地”“平分土地”等。

宣传经济文化建设:如“发展苏区经济,改善生活”“加紧春耕,不让赤区一寸土地放荒”“反对封建迷信”等。

宣传禁烟:如“加紧戒烟运动”“鸦片烟是以前川棒老二、发财人用来杀穷人的毒药”等。

宣传医学与卫生:如“疾病是不讲卫生引起的”“爱清洁、讲卫生”等。

争取白军士兵:如“白军官兵们,你们如果是有志男儿,不愿跟国民党当亡国奴,只有到红军中来,同红军一道去打刘湘和帝国主义”等。

打倒刘湘和国民党政府的石刻标语特别多,在川陕苏区和红军活动、战斗的地方都有。红四方面军各军、师政治部和各苏维埃政府都錾刻有遗存,如“打倒刘湘,刘湘是剥削工农的强盗”“坚决消灭刘湘”“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苏维埃政权”等。

红色石刻标语内容丰富,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苏维埃政府和红军,也有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和地方军阀;既反映经济文化建设,也反映社会民生;既有正面的革命宣传,又有宣传劝降说理的心理攻势。这些标语是鼓舞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支援红军、同一切敌人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红军石刻标语的特征

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分布广泛,内容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具有广泛性、通俗性、实用性、永久性等特征。

广泛性。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的广泛性体现在其分布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广泛性。川陕苏区多分布在崇山峻岭、高山峡谷之间,石头资源丰富,大山之巅、关隘渡口、村道院落、祠堂庙宇的石岩、石坡、石柱、石碑、石栏、石街、石舫、石墓等石物上皆刻有,可谓范围广。石刻标语内容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主张,红军的性质、任务、中心工作,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内容,可谓内容广泛。

通俗性。其时川陕苏区广大干部群众文化水平低,为调动广大干群投入战斗,所刻标语皆为文字朴实、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有的还是群众常说的俗语。如“红军是川北川东一带的穷苦工农,同你们都是老乡”等石刻标语,乡土气息浓厚,广大干群看到标语就明确宣传内容,从感情上瞬间拉近红军与群众的距离。

实用性。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语言通俗生动,风格简洁明了,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红军的中心工作,具有重要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共产党是工农穷人的政党”,用一句十分通俗的话,把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简明地告知广大穷苦工人和农民。“红军是武装起来的工农,工农自己的军队!工农穷人自动参加红军,扩大红军”,亲切上口,激发广大穷苦大众参加红军的积极性,红军入川仅半年时间,就由入川时1.44万人,增加到4万余人。“硬要把刘湘、邓锡侯、杨森等棒老二消灭一干二净,穷人才得安全”,语言极富川陕苏区方言韵味,不愧为唤醒民众、瓦解敌人、震慑军阀的“文化武器”。

永久性。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以石头为载体,保存时间长,特别是砂页岩、青砂石,质地坚硬,虽经数十年风吹雨打,若不是人为破坏,仍保持完好、清晰可见。1933年,由川陕省委宣传部在通江县沙溪区红云岩顶部勾描的巨型标语“赤化全川”4个大字,由30多位石工攀架錾刻一个多月完成,每个字高5米、宽3米、深0.3米,大的笔画槽里可卧下一人;每个字涂上红色泥灰,染上红色,百里之外清晰可见,这是川陕苏区最大的一幅红军石刻。红军走后,敌人多次想毁掉这幅标语,均未成功,至今仍熠熠闪光,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

三、红军石刻标语艺术价值

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语言简洁明了、书法遒劲、排列有序、寓意深刻,俨然一幅言简意赅、乡土气息浓厚,格高调古、笔花怒放,水墨淋漓、气势恢宏的艺术画卷。

(一)语言艺术

红军在川陕苏区面对的是广大穷苦工农群众,他们人数众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如何让红军的宣传在广大民众中发挥巨大作用,红军石刻标语在语言上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列宁万岁”“共产党万岁”“保卫赤区”“平分土地”“赤化全川”“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拥护中国”“打倒刘湘”“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政府”等石刻标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广大群众理解、记忆,成为刺向敌人的匕首、调动广大民众的号角。

有的标语生动朴实,如“革命不怕死,斗争要认真”“树下雄心壮志,重新安排河山”“妇女要翻身,男女要平等,观音是我师,小妹开口灵”等石刻标语,脍炙人口、激昂斗志。有的石刻标语巧妙地运用四川方言,如“参加红军分得顶好的田地!”中的“顶好”是方言,即“最好”之意;“反对打骂干女子!”中的“干女子”指“童养媳”;万源鹰背乡写字岩的“打倒刘湘龟儿子”中的“龟儿子”是四川骂人方言。这些方言贴近群众,容易产生感情和心灵的共鸣。

看上去清晰醒目、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楹联石刻标语最为大众喜爱。如“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肃清地方武装,保卫工农利益”“发展国民经济,改善工农生活”“铁面无私共产党,钢心奋勇青年团”等楹联石刻标语含意深刻、对法妙趣、形式活泼、雅俗共赏,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

(二)书法艺术

川陕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共同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有地理上、富源上、战略上、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这使蒋介石和四川军阀都不得不在红四方面军伟大的胜利面前发抖起来”。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其战斗历程,是一幅威武雄壮、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也是一部激荡人心、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红军石刻标语在这宏伟的画卷中,闪耀着熠熠生辉的书法艺术。

楷书在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中用得最多,万源石窝镇打耳岩的“共产党万岁”、新店乡的“保卫赤区”、八台乡天池坝的“巩固赤区”,宣汉红岭乡的“铁面无私共产党,钢心奋勇青年团”,通江沙溪区的“赤化全川”等石刻标语均为楷书錾刻。这些阴刻楷书无论字体大小,皆遒劲有力、清新阅目、体貌端正、笔锋犀利。

有的行书石刻标语,创意深刻、笔势开张、飞动放逸。如万源永宁街上的“争取苏维埃中国”、太平镇毛坝子村三组炮台梁的“活捉向穷人催捐逼款的刘湘”,宣汉红峰乡桥河村的“平分土地”、胡家镇黄垭村佛耳岩的“取消捐税”,开江广福镇石板滩村广福寨山道的“毓秀广福”等行书阴刻石刻标语,启写比楷书率意,结构比楷书流动。有的笔画相连处附钩映带,有的则游丝牵连,可谓婉丽娴熟的行书体,可看出这些石刻标语是一部分具有书法基础的宣传人员所写。

川陕苏区红军隶书石刻标语不多,但“汉碑”风格浓厚、法度谨严。达州市达川区北山乡丰登村大石矸一墓碑上的“打倒国民狗党”为阴刻隶书,走势平斜而弧曲、上下映带、气韵贯通、一气呵成,观之赏心悦目。镌刻在苍溪县龙山禹王宫大门柱上的“打倒帝国主义,铲除万恶刘匪”,主笔横画或撇捺都作大幅度夸张延伸,横画多而不呆板,收笔圆转;一般次笔则较短直,严格约束以服从主笔,短画服从长画,直短服从弧曲,静态服从动态。该石刻线体艺术娴熟,给人以飘逸悠扬、临空欲飞的形态美。

(三)书画艺术

川陕苏区不少红军石刻标语还配以书画多层次、多形式地錾刻展示,可谓是川陕红军石刻标语中的艺术瑰宝。

万源市石窝镇古社坪村南600米处,当年是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政治部住地。为宣传革命道理,红军在冉家院子西北20米的鲤鱼石上阴刻楷书“列宁万岁”,从左至右,横向排列,字径0.74米×0.86米,字距0.1米,刻深度0.05米;标语左侧落款刻写单位为“中国工农红九军政治部”,字横排,字体较小;标语“万”字上刻有红军军旗一面,旗杆插于“万”与“岁”两字之间,旗帜上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等图案,旗帜上沿从右至左刻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该标语有大小字35个,图案1幅,总长4.2米,通高1.8米,面积约2.52平方米。此标语因精美的书画艺术在2005年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四川红色文化精品展”中予以展出,受到专家赞赏。

石窝镇打耳岩路侧的“杀死刘湘,保护苏联”石刻标语,字高0.9米、宽1.1米,采用象形手法,在笔画上作变形处理。为表示爱憎,在“消灭刘湘”的“刘湘”二字各点上刻有乌鸦、狗头、羊头等鸟兽图案,而“保护苏联”的“保护”二字上部则刻有紧握斧头的手臂等图案,落款为“红九师二十五师政治部”。此石刻标语形象生动、艺术精湛,将鲜明的爱憎点缀其中。

万源黄钟小学校园内石刻标语“扩大地方武装”,石板上呈椭圆形,标语上方刻有五角星,星中有镰刀、斧头,落款为“红九军政治部”。这块石板及其五角星像一面红军旗帜,生动、形象、活泼。

有些技艺高超的刻匠在镌刻时大展才艺。如刻楹联石刻时,将起笔刻成龙头,结尾刻成凤尾,不仅视角美观,更耐人品味。

书画相配的红军石刻标语在川陕苏区所见不多,但这些标语在恰当位置配置相应图画,使标语更加生动形象、意不可及,成为石刻标语中的精品,足可看出川陕苏区广大宣传人员和工匠的独具匠心和高超技艺。

四、红军石刻标语的启示和传承

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是一次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其简洁明了的语言、遒劲有力的书法、寓意深刻的书画艺术对指导我们抓好宣传工作、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一)宣传应有群众性

川陕革命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劳苦奔波,受教育机会少,文化程度低。苏区石刻标语采用群众最为熟悉、最为直观的石刻形式,内容简洁明了、乡土味浓,群众一看就明、一听就懂,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号召力,取得巨大传播效果。当前的宣传工作仍应以广大民众为受众,视民众的具体情况,将理论的严整性和宣传的通俗性相结合,以鲜活亲民的形式让老百姓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不宜“长、空、假”,应“短、实、新”,做到实实在在、深入浅出,让宣传对大众产生发自内心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二)理论应具大众化

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坚持理论的人民性、大众化,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给予理论解答,实现服务群众和引导群众的有机统一。科学回答广大人民群众期盼解答的理论问题是理论解答的重点,因此应尽量做到大众化,为广大群众理解和执行,真正起到引导和鼓舞广大民众的作用。

(三)宣传应重视艺术性

宣传的功能在于引导、鼓励,因此需讲究艺术性,以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的艺术性为宣传工作起到了良好倡导功能,无论是其语言艺术、书法艺术、书画艺术均对现今宣传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当前宣传工作虽已进入信息、网络、数字化的传媒时代,但仍离不开艺术性,语言如何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表现形式如何生动形象、直观,仍是今天宣传工作必须传承和借鉴的。

(四)宣传应有针对性、现实性

当前,全国亿万民众正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就需要我们的宣传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场鲜明,坚持群众路线,在联系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宣传工作者应成为群众知心人,听民意、察民情,摸清摸准群众关心的问题,急之所急、解之所忧,言不实,百事虚。要重视挑选时机、找准场合、把握分寸、掌握火候,找准思路认识的根本点、党的政策与群众关切的契合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化解难题的切入点,改进表达方式,提升传播艺术,追求最佳效果,就能集聚众力、无往而不胜,就能不畏山高路远、不惧千难万险,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迈进。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1期 )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发祯(万源市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