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毛泽东与四川(12):石达开的悲剧我们决不会重演(四)‖龚自德

作者:龚自德 来源:《毛泽东与四川》(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发布时间:2022-06-08 20:31:43 浏览次数: 【字体:

毛泽东与四川(12)

石达开的悲剧我们决不会重演(四)

龚自德

强渡大渡河 毛泽东不让太平军悲剧重演

毛泽东得知刘伯承、聂荣臻率领先遣队通过彝族区后,立即令他们火速抢占安顺场,搜集船只,并立即渡河,控制渡口。毛泽东率军委纵队随红一军团向安顺场前进。

石棉县安顺彝族乡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渡口(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接到毛泽东的命令后,刘伯承、聂荣臻把抢占安顺场渡口、强渡大渡河的任务交给了红一团。这个团的团长是杨得志,政委是黎林。

1935年5月24日,先遣队经姚河坝、老街子、新场,于晚上9时左右到达马鞍山。马鞍山离安顺场不远,河里滔滔水声都可以听见。经过一天一夜冒雨行军,战士们都相当疲劳,一停下来倒头就睡着了。夜间10点多钟,团长杨得志还没有睡觉,他急忙找到几个老乡了解情况。

当地老乡们介绍的情况和红军侦察的情况基本一致。安顺场是个近百户人家的小镇,敌人为防备红军渡河,派有两个连防守。所有的船都已掠过河去毁坏了,只留下一只小船供安顺场恶霸地主、川军第二十四军彝务总指挥部的营长赖执中过河使用。安顺场对岸驻有敌人一个营,下游的安庆坝驻着敌人的团部。

当杨得志把情况摸清后,立即向毛泽东作了报告。

石棉县安顺场为红军撑船的部分船工(左起:龚万才、帅仕高、张子云、郑守安、魏崇德,图片来源:雅州史志)

按刘伯承、聂荣臻的命令,团长杨得志决定由黎林政委率领二营至安顺场渡口下游佯攻,吸引敌人主力,他亲自带一营主攻安顺场,然后强渡,三营担任后卫,留在原地掩护指挥机关。

红一团一营孙继先营长接到命令后,马上率全营勇士扑向安顺场。天黑,又不停地下着雨,崎岖的山道十分难走。战士们的衣服全被雨水打湿,雨水和汗水流在一起,再被山风一吹,个个冷得直打寒噤。指战员们忍受着长途行军的疲劳,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疾快地向前迈进。越过了大山,透过迷迷蒙蒙的雨雾,看见山脚下有点点灯火,非常明显,那就是他们要夺取的渡口安顺场。

快要接近安顺场了,在战前稍作休息的当口,营长孙继先接到命令去司令部。他跑步进了一条山沟,来到一间小草屋里,见到了刘伯承司令员,杨团长和其他首长也在这里。刘司令员严肃地对他说:“孙继先同志,我们在这里等着你们。记住,第一个歼灭安顺场守敌任务完成后,点一堆火;第二个找到渡船的任务完成后,再点一堆火;第三个渡河任务完成后,再点燃第三堆火。我们看到火光,就知道你们成功了。明白吗?”

位于石棉县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内的雕塑,形象地再现了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激烈场景(黄刚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孙继先营长坚定地说:“明白了!请首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那好,回去跟你们各连连长、指导员讲讲,马上行动!毛泽东同志就在我们后面,他相信我们能渡过去。你们要发扬红军无坚不摧的大无畏战斗精神,给全军打开通道!”

孙营长回到原地,把各连干部找来,向大家介绍了敌我情况,部署了任务。他说:“我们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打好这一仗,一连冲在前,从安顺场西边打进去,三连展开攻击,二连和营部重机枪排从东南沿河边冲入安顺场,二连还要负责搞到渡船!”

时间已到夜晚10点钟,各连投入了战斗行动。孙营长率二连冲下山坡,沿着鹅卵石小路跑步向安顺场冲去。红军勇士们很快地冲到安顺场东南面,沿途看见一些睁着黑洞洞“眼晴”的碉堡,也许敌人没有发现红军的进攻,也许是他们被吓懵了不敢打枪,都静悄悄的。红军勇士们没工夫理会那些碉堡,绕过它们,直向街心扑去。

守敌完全没有料到红军会来得这样神速,全无戒备。战士们隐蔽地冲到街上时,不仅看到一些房子里射出的灯光,还能听到一些寻欢作乐的胡琴声、唱戏声。直到尖刀排冲到敌人据点时,才和敌人的巡逻兵接触上。战士们迅速封锁了两边的店铺,并用刺刀、大刀和手榴弹向敌人冲锋,只经过20分钟的战斗,就把大部分敌人解决了,剩下敌营长带着卫兵逃跑了。

这时,孙营长指挥一连和三连继续肃清残敌,又命令二连迅速去找船,他嘱咐连长熊尚林和指导员黄守义说:“只要船在这边,就是藏在虎口里,也要把它拉出来。现在最要紧的是抓紧时间搞到船,千万不要让敌人乘船逃跑了。”

熊连长和黄指导员立即率全连沿着河滩搜索。他们搜索到一条小河岔口附近,发现水面有个黑影移动,隐约地听到划水声。原来这里敌人有一个班看守赖执中用的那只小船,敌兵们见红军打到街上,便慌忙驾着小船要逃跑,当红军赶来时,离岸已经二、三十米了。黄守义看准了那黑影是一条船,立即跳进水中向船追去,并大声向战士们命令说:“快,马上把船夺过来!”

这里的河边水浅,战士噗通跳进水里,奋不顾身地向船冲去。机枪手兜头向船上的敌兵扫射起来,强迫敌人把船划回。

石棉县安顺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雕塑群(蓬州闲士 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图)

孙继先营长了解到北岸是峭壁,又有重兵把守,加上水流湍急,河中有大大小小的暗礁,要想渡过河去须得在晴朗的白天,还要有熟识水性的船夫,否则船有被暗礁碰碎的危险!孙营长还想到:这是仅有的一只船,它关系到全军渡河的成败,万一遭到损失,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于是他决定不急着渡河。

由于忙于指挥战斗和找渡船,孙营长竟忘了点火发信号,这时才赶快派出通讯员向刘伯承司令员和杨团长报告了渡口情况。

此时,刘伯承、聂荣臻正在等待先遣营的消息。他们听了孙营长的报告,刘司令员想了一阵,说:“好吧,一营睡觉休息。把全街能买到的东西全都给你们吃,明天一早还由你们强渡!”

首长的关怀和信任,指战员们都很感激,可是大家的心都被眼前这个艰巨任务吸引住了,哪里还睡得着呢?战士们边吃着东西,边凑在一起研究渡河的方法,迫切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和纪念馆(石棉县委宣传部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刚刚走出彝区,正向安顺场前进的毛泽东得到刘伯承、聂荣臻关于先遣队抢占安顺场的报告后,十分高兴,但也为只获得一只渡船而焦虑,他指示先遣队尽快渡江,歼灭对岸守敌,设法搜集更多渡船,并告诉刘、聂,他和军委各首长于次日定能赶到安顺场。

杨得志团长考虑了各种渡河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泅渡。可是他们又觉得大渡河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咆哮奔腾,有100多米宽,还有无数漩涡,人一下水就会被激流卷走。第二种方案是架设浮桥。可是水流湍急,又恰逢洪水季节,河面被敌人火力封锁,别说安桥桩,就连插根木棍也不容易办到。想来想去,大家一致认为,只有靠二连得的那条木船强渡。

就在指挥员们研究战斗方案时,孙营长怎么也不能入睡。他组织部队把还在负隅顽抗的敌人消灭,利用拂晓前仅有的宝贵时间,组织营连干部对水情和对岸的敌情、地形作了进一步分析和观察。

天亮后指挥员们站在岸边,看到大渡河水汹涌澎湃,每秒钟流速大约有四至五米,水中到处是急转的漩涡。那些礁石猛兽般地冒出水面,急浪打上,激起几丈高的浪花,惊心动魄。他们也看到对岸是几十米高的峭壁,石壁劈开处,用石块砌成条陡峭的台阶直通上去,这便是渡口。石阶共有40多级,每级有一尺多高、一尺多宽,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石阶的顶端是敌人的工事,有三个独立的堡垒,由半人高的围墙围着,还有四个碉堡虎视眈眈地对着河面和石阶。碉堡周围,布满着散兵壕,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就扼守在那里。离北岸渡口下游不远的地方,就是安庆坝,敌军团部就设在那里,如果双方一接火,敌人定会立即派来援兵。从地形和敌情上看,渡河夺取渡口实在是一场艰险无比的战斗。

刘伯承、聂荣臻与杨得志等反复商量后,决定组织一支极其精悍无比的突击队,乘坐那只唯一的小船穿过激流,用火力掩护,保证船能靠上码头,使勇士们冲上台阶,夺取敌人工事。同时,还要严密封锁安庆坝来增援的敌人。

强渡大渡河这场彪炳史册的战斗,在5月25日上午打响了。7点半钟,孙继先营长就把全营的战士集合在河边。肖华部长作了战斗动员,他讲了夺取对岸渡口的重大意义后,提高嗓音说:“同志们,谁愿意乘第一船冲过去?”

石棉县安顺场(图片来源:石棉县人民政府网)

一句话刚出口,指战员们纷纷抢先报名,争着要登第一船,他们把肖华部长围在当中,要求批准先上船。肖华部长被战士们勇于牺牲的精神感动了,一时不知道批准谁去好。聂荣臻摆摆手,亮开嗓子说:“同志们,静一静!由你们的营长下命令吧,他叫谁去谁就去!”

经聂荣臻这样一说,全营人的目光一下集中到孙营长的脸上,都盼望着营长能叫到自己的名字。看到这动人的情景,孙营长也十分激动,心想:我们的战士真是了不起的英雄,他们明知时刻有牺牲的危险,但从革命着想,甘愿把生命当做火把,照亮革命的征途!

孙营长思索一阵后,请示杨得志说:“平时二连作战最勇敢,叫二连担负起强渡的任务吧?”

“好,就让二连上!”

就这样,经过一场争论,孙营长又说服了一、三连,加上二连指战员早把那条船占住不放,一、三连只好把任务让给二连。孙营长决定以二连一排一、二两个班为基干,加上他和该连连长、排长和几个班长,组成突击队。孙营长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宣布了突击队名单,他们是:孙继先、熊尚林、曾会明、刘长发、张表克、张桂成、肖汉尧、王华亭、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郭世苍、张成球、肖桂兰、朱详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这18位就是后来号称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勇士们每人携带一把大刀、一支驳壳枪、一支冲锋枪,还有五至六个手榴弹,在能征善战的熊尚林连长率领下,第一批八名勇士登上了船。

这时,刘伯承司令员和聂荣臻政委站在河边的工事里,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对岸敌人的活动情况后,又商量一阵,就向杨得志团长发出了进攻的命令。

杨得志团长站在高处,严肃地下达命令:“战斗开始!”

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压制着对岸敌人的火力。军团炮兵连的三门八二迫击炮,昂首指向北岸的敌人,百发百中的神炮手赵章成发了两炮,都准确地落到敌人的碉堡上爆炸了。

这时,熊尚林连长一招手,岸边的战士解开了缆绳,船工帅士高等人忙摇橹挥桨,在枪林弹雨中,小船箭一样向河对岸驶去。敌人早瞪大眼睛注视着,集中火力射击,子弹冰雹似地落在小船周围,激起一团团浪花。小船正在浪头上颠簸前进,敌人射来的一发炮弹在船边爆炸了,掀起了冲天水柱,几乎把小船抛上空中。熊连长咬住牙,向勇士们说:“同志们,沉住气,坐稳!”接着他又叮咛船工说:“不要怕,猛摇!”

勇士们握住钢枪,怒视着对岸,恨不得飞过河去。

在小船向对岸冲去的紧张时刻,岸边红军指战员们的心,都随着船的颠簸激荡起伏而紧张地跳动着,完全忘记了自己在敌人火力的射程以内,陆续地跳出掩体,站到岸边来为船上的勇士们加油助威,连刘伯承司令员和聂荣臻政委也挤到战士们前面来了。肖华从号手手中拿过军号,甩了甩水,挺起胸膛吹了起来。孙营长也和大家的心情一样,站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希望用自己的身体吸引住敌人的火力,减少敌人对船上战士们的威胁。

在红军的两发炮弹炸掉了敌人碉堡的当口,敌人火力减弱的一瞬间,小船又向对岸疾快地冲击前进。

当小船驶到中流,放荡不羁的大渡河毫不示弱,浪涛越来越大,敌人的火力也越来越猛,一个战士被击中了,他忍住伤痛,坚持向对岸敌人继续射击。

正在这时,船帮又被敌人的子弹打了个洞,河水灌进舱内,一个战士立即脱下衣服堵上了洞,把水舀出船外。

在小船正向前划行时,一个急浪打来,船身一倾斜,向个尖尖的礁石撞去。刘长发手疾眼快,双手抢起竹篙抵住了礁石,小船从礁石旁边滑过。

过了中流,小船冒着敌人密集的子弹,驶入靠近北岸的桃子湾。敌人慌了,不断向小船投来手榴榴。一颗手榴弹落到了船上,吱吱地冒着烟,一位战士眼疾手快,抓住它就投到了河里。

邓小平题字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袁征 摄,方志四川 供图)

当船还没有靠稳时,战士们就飞身跃上岸去,冲上台阶。敌人疯狂地把滚雷和手榴弹往战士们脚下和头上乱扔,熊连长立即指挥大家在台阶下隐蔽起来,没有一人伤亡。

敌人打了一阵,看看没有动静,以为勇士们都牺牲了,就停止打手榴弹。战士们在熊连长指挥下,乘这难得的一瞬间,一跃而起,乘机冲了上去,扑向敌人的碉堡。

当空船向南岸返回时,敌人就从工事里爬出200多人,开始了反冲锋。杨得志从望远镜里看得真切,向炮手们命令说:“瞄准,给我轰!”

红军神炮手赵章成把仅有的两发炮弹打出去了,炮弹正好落在敌群里,敌人被炸死了一大片。敌人一乱,熊连长一手挥着驳壳枪,一手挥着大刀,率领战士们一个猛冲,抢占了敌人的碉堡,和又围过来的敌人继续厮杀。

当船一靠上南岸,孙继先营长带领二班携带两挺轻机枪和一挺重机枪,跳进船里,命令船工快划。孙营长坐在船头,紧握着驳壳枪,真想一步跨上北岸。他看到熊连长率领的战士们正和敌人浴血奋战,敌人是一个营,红军勇士八个人,力量对比悬殊,心里十分着急!

孙继先率领勇士们跳上岸时,渡口上的战斗打得更加激烈了,红军第一批勇士守着碉堡,正和反击过来的敌人紧张战斗。孙营长把手一招,战士们向敌人投去八、九颗手榴弹,把敌人的两个班打垮了。孙营长率领的勇士和熊尚林连长率领的第一批勇士会合了。孙营长查了查人数,连自己共是18个人,除两名负伤外,一个也不少。孙营长立即命令战士冲碉堡,轻重机枪和其他火器一齐开火,守敌被全部打垮,一股退到北面的山上,一股沿河逃走。

安顺场渡口完全被红军勇士占领,杨团长又率领第三船的战士渡过河来。战士们乘胜追歼逃敌。

刘伯承、聂荣臻在杨得志率领部队第三船渡过大渡河后,便立即将情况报告毛泽东。

石棉县安顺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蓬州闲士 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图)

毛泽东一行于26日赶到安顺场,详细听取了刘伯承等关于先遣队抢占安顺场和18勇士强渡大渡河的报告。刘伯承在报告中特别提出,附近渡船很少,并已被国民党军队破坏,好不容易才获得三只渡船,造船扎笺,材料缺少,也很费时。

毛泽东听了报告后,与周恩来、朱德等亲自到渡口察看部队渡河情况。他看到,由于水深流速又快,风急浪高,乱石耸立江中,船只又少,渡河十分困难,从早晨抢渡开始,至此连先头部队红一师的第一团都没有渡完,其余第二、第三团在渡口附近,等待着渡河。毛泽东测算着,照这样的渡河速度,几万红军何时才能渡完呢?这时国民党中央军李韫珩的第五十三师已尾追红军渡过金沙江,到达西昌以北地域,离红军只有几天行程;四川敌军杨森第二十军和其他部队,正奉蒋介石令赶往大渡河,离红军也只有几天路程。如果以现在这种渡河速度,红军将面临巨大危险。于是,毛泽东当机立断,就在渡口附近召集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罗瑞卿等举行了一个紧急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简要介绍了敌我态势后提出:鉴于安顺场渡口水深流急,大部队难于迅速渡河,敌情又急,红军应火速抢占距安顺场160公里的泸定桥,使主力从泸定桥渡过大渡河。他还具体提出,由林彪率红一军团第二师以及红五军团为左纵队,沿大渡河西岸向泸定桥前进;由刘伯承,聂荣臻率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为右纵队,沿大渡河东岸前进。两岸部队夹河而上,互相策应,限期夺取泸定桥。

参加会议的同志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最后说:“蒋介石要我们成为第二个石达开,使红军像太平军一样在这里全军覆灭。但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是革命者,时代不同了,我们也不同了。”最后,他无比坚定地说:“石达开的悲剧,我们决不会重演!”

毛泽东用这句话来结束了这次会议。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1995年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毛泽东与四川》一书)

来源:《毛泽东与四川》(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作者:龚自德(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军史专家)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毛泽东与四川》(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