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从共和国执政预演到全面小康
作者: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杨荣强《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8日 06版)
瑞金叶坪乡黄沙村华屋新居与旧房。杨友明摄/光明图片
游客在谢家祠堂里查阅智能导览屏。杨友明摄/光明图片
瑞金沙洲坝革命旧址群。郭晶摄/光明图片
以江西省会南昌为起点,沿福银高速公路向东南而行,驱车约四个小时,有“共和国摇篮”之称的红色故都瑞金便出现在眼前。
92年前,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出发,逐步开辟出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90年前,在瑞金叶坪谢家祠堂,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来自全国的610名代表一致推选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从此,瑞金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首都,一代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始了共和国建设的伟大预演。
今天,瑞金已经蝶变为一座中等规模的现代化城市。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指出,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牢记这样的嘱托,红色瑞金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绘就全面小康新图景。
“红井”活水润初心
1931年11月7日,位于瑞金城东6公里的叶坪村彩旗招展,人山人海。当晚,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一时间,“万人提灯,点亮瑞金”,数万群众聚会演戏、燃放焰火、发表演说,欢庆全国性红色政权的建立。
跟随着讲解员杨丽珊的脚步,我们步入叶坪旧址群,参观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一苏大”旧址。“一祠一家国,一村一首都”。眼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树木苍翠,河流依傍,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之一。
“一部共和史,开篇叙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何选择定都瑞金?专家分析,主要有四个原因。”杨丽珊介绍说,“一是地处中心,可居中指挥;二是物产丰富,能保障给养;三是民心向党,有群众基础;四是大局稳定,无反动军队。”
从叶坪出发穿过瑞金城区,便到了沙洲坝,这里有红井景区和“二苏大”景区。
群众路线广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著作雕塑;毛泽东与战士、群众一起劳动挖井的雕塑群落……眼前的一切,一一再现着当年的故事——1933年4月,毛泽东来到这里后发现附近地区没有水井,老表们饮用的都是池塘里的水。于是,他带着红军官兵为老表们挖了一口水井,并耐心传授了挖井的方法。这口井,被老表们亲切地称为“红井”。
这个故事被写成文章《吃水不忘挖井人》并选入小学课本。红井成了“共和国摇篮”最著名的景观之一,每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喝上一口红井水。“我们已经为红井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水井”。景区负责人梁霞告诉记者。
红井景区南出入口紧挨着步行街,红五星拱门上,“中华苏维埃提灯大会”几个字鲜艳夺目,这是瑞金最新开发的实景演艺项目“提灯大会”起点。苏区故事墙面彩绘、红色主题灯雕等,装点着一千余米长的街道,向“二苏大”礼堂延展而去。
1934年1月22日下午2点,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沙洲坝礼堂举行开幕式。当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鼎盛时期,先后统辖了13块比较大的革命根据地。讲解员梁莉介绍说,正是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表明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正式形成。
一条红井步行街,连接着红井景区和“二苏大”景区,也连接着历史和现实。瑞金市委书记许锐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想大家记得住,首先得‘挖井’。对共产党人来说,‘挖井’,就是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早已是瑞金历届党委、政府的共识。”
迈步奋进新征程
位于瑞金城西约20公里处的云石山,作为红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长征的出发地,被人们称为“长征第一山”。
云石山乡党委书记刘应金带着记者走进了“长征体验园”。他介绍,这个项目刚刚建成,就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体验,“都是来这里想一想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受一下怎样走好自己这代人的‘长征路’”。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今天的瑞金不断做大做旺旅游产业。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长周景春介绍,近十年来瑞金红色景区面积翻了几番,达到4500余亩,“共和国摇篮旅游区”跻身国家5A级景区,瑞金获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红色旅游带来的,是爱国教育,也是脱贫契机。华屋是叶坪乡黄沙村的一个自然村。80多年前,村里17位青年一起参加了红军,全部牺牲在长征路上,只剩下他们离开家时在后山栽种的17棵松树。这“十七棵松”扎根大地、繁茂生长,已经成为理想信念之树,照亮了华屋人的小康之路。黄沙村党支部书记黄日生说:“这些年,我们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建设集红色教育、问寻乡愁、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农家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发展乡村民宿,吸引了许多游客,也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全村有16户贫困户因此脱贫致富。”
如今的华屋村,一边是66栋鳞次栉比、白墙黛瓦的客家小楼,一边是7栋低矮破旧、留作纪念的土坯老房,新旧对比跨越时空。“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铭谢党的政策好,百姓心安喜洋洋。”2018年7月29日,瑞金宣布脱贫摘帽当天,华屋村民华辉平在新家门口贴上了这副对联。瑞金人民不会忘记,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红都瑞金迎来了振兴发展的春天。
2020年,瑞金市经济总量突破18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五年翻了一番,入选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实际利用外资9400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34.97亿元,分别增长7.18%、16.3%。
昔日的伟大预演早已变为现实。如今,瑞金“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红都儿女正赓续红色基因,发扬先辈精神,不断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