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庆祝建党百年>详细内容
2024-09-27 11:48:43

矗立在世界屋脊的精神丰碑

作者:文露敏 王眉灵 来源:20210813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13 09:55:07 浏览次数: 【字体:

川藏公路博物馆前的﹃路魂﹄雕塑。新华社记者胡旭摄

川藏公路博物馆内展出的怒江崖壁上的标语。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摄

2019年9月,“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展出川藏、青藏公路建设老照片。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树 摄(本报资料图片)

“两路”精神

在世界筑路史上,于“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建造的两条公路——川藏、青藏公路,书写了壮美华章:新中国成立初期,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从成都至拉萨,蜿蜒2000多公里的川藏线,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地区,翻越14座高山峻岭,跨越10条大河激流,穿越10条地质断裂带。筑路大军历时4年多,以每公里牺牲一人的巨大代价,打通这条“天路”。

8月11日上午,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游客们来到位于成都温江的川藏公路博物馆参观。这是四川首个以公路为主题的博物馆,自今年6月底开馆以来,游客络绎不绝。一位游客告诉记者,在这里,他看到了公路建造史上的人间奇迹,更感受到了代代交通人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文露敏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

“找路先锋”的故事

历时1年3个月,徒步4000多公里,一度失联4个月

二郎山,海拔3437米;折多山,海拔4298米;雀儿山,海拔6168米……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一座座大山连绵起伏,加之地形复杂、地质灾害严重、高寒缺氧等,形成了难以穿越的山脉。千百年来,进藏的道路多为羊肠小道和极为简陋的栈道、步梯,只能骑马或步行。为和平解放西藏,1950年1月,新中国成立仅3个多月,党中央做出了进军西藏的决策,由于没有现代化公路,解放军们“一边进军,一边修路”。

“进军西藏的誓师大会是在乐山举行的。”川藏公路博物馆馆长王蓉霞介绍,当时四川刚刚解放,十八军将士接到指令后,于1950年3月举行誓师大会。军长张国华作动员讲话,并带领部队宣誓,豪迈的誓言鼓舞了无数战士,从此拉开了修筑川藏公路的序幕。

动员大会上,一个3岁的小女孩也出现在台上。她天真可爱,见大人在台上讲话,也站起来向台下敬礼、唱歌,这是张国华的女儿小难。此举也是告诉全军将士:我张国华“背女出征”,义无反顾!

在高原上修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一大挑战。时任十八军副政委王其梅之女王昌为回忆,冬天的时候过雪山,得“学狗爬”,战士们拿着钢钎凿路,手都粘到了钢钎上;战士们用走了几十里地运来的树枝,把冻土烧化了再打眼。“父亲看得直想掉泪。”

尽管艰难如斯,但没有人有怨言。在怒江的崖壁上,筑路战士写下这样一段标语——同志们,干吧!把公路修到西藏去!

修路,需要找路。内江威远人、后曾任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的余炯,留下了“万里徒步踏勘”的故事。1951年,余炯任昌都至拉萨公路踏勘队队长,他率一行7人背着糌粑、帐篷,带着罗盘、计步器等简易工具出发,成为世界屋脊上修公路的第一支踏勘队。历时1年3个月,翻越了60多座大山,徒步行程4000多公里,提出了7条比较线。他们所经过之路,没有地图、没有人烟,一度与司令部失联了4个月,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已经牺牲。当他们完成任务回到昌都时,衣衫破烂、满头长发、面黄肌瘦。所历之艰险非言语能表达。

在川藏公路博物馆,珍藏着当年余炯一行所用的勘测工具,罗盘表面已经翻皮,计步器等锈迹斑斑。“当时的罗盘,最长只有50米。”王蓉霞说,1954年建成的川藏公路2400公里,用这样的罗盘测量,要拉4.8万余次,为了精准,测量一般要来回6次,算下来全程拉了近29万次。

“开山炮手”的故事

士兵变工兵,施工第一年就有上千人牺牲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高万丈……”一首《歌唱二郎山》曾唱响全国,激励着筑路大军奋勇向前。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刻于石碑上,立于如今的国道318线二郎山上。

二郎山,是川藏公路上的第一座大山,气候恶劣,终年飞雪,空气稀薄,坡陡弯急。当时施工期正值七八九月,雨水很多。山体地质结构复杂,有的是石岩地段,坚硬难攻;有的是泥沙混合,稀泥遍地。那时,战士们筑路只有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等简易工具,从当年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战士们身上捆绑着绳子吊在半山腰,一个人扶着錾子,一个人挥着铁锤,没有任何机械设备。

川藏公路被称作“悲壮的路”。塌方、泥石流、悬崖坠落、炸山事故、高原肺心病等威胁着筑路大军的生命,几乎每推进一米都要造成大小不等的滑坡和塌方,施工的第一年就有上千人牺牲。

高原上施工条件特殊,工程艰险。除十八军外,西南军区6个工兵团、六十二军和西康军区的部分部队、雅甘工程处、康藏工程处和西南公路工程局第一、第二施工局等,以及大量民工和支援运输人员也参与了修筑川藏公路。其中雅甘工程处、康藏工程处等单位,经过历次合并、更名、演变,现分别为四川交通运输厅下属的公路局、公路设计院和蜀道集团下属的四川路桥等单位。

全国技术人员也迅速向川藏公路聚集。川藏公路博物馆工作人员刘霞告诉记者,川藏公路举全国之力而建,“征集令”发到了各地高校,四川大学毕业的一位技术人员曾回忆,“当时我们全班都报名参加了。”

在川藏公路海拔最高的雀儿山,矗立着张福林烈士的雕像。26岁的他长眠于此,陵墓前牌坊上镌刻着“英雄永活人心”6个大字。

在筑路过程中,张福林逐渐由士兵转变为工兵,他努力学习开山放炮技术,创造了两炮炸掉1000多立方米坚石的惊人纪录,被誉为“开山炮手”。

1951年12月10日午休时刻,张福林照例在工地检查炮眼及装药情况。正聚精会神作业时,一块两立方米的石头突然滚下来砸在他身上,将他右臂砸成三段、砸断腿,其小腹也被砸出一个洞,张福林当即痛昏过去。卫生员施救时,他说:“我不行了,打针也没用,节省这一针药吧。”之后他从衣袋内掏出仅有的四元五角钱,向指导员交了最后一次党费。

川藏公路的筑路过程中,涌现了很多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张福林长眠的雀儿山,终年积雪不化,气温常在零下30摄氏度。为了早日打通公路,即使在冬季,筑路部队依然坚持上山,在冰冷刺骨的泥水中作业,面对寒冷缺氧、极度疲劳,战士们苦中作乐,拿起快板编道:“要想汽车开上山,我们就得能上天。”

“支前模范”的故事

德格藏族同胞加入运输大军,牵着牛马奔走于悬崖边

川藏公路博物馆内,放置着一份由刘伯承、贺龙、邓小平联合签发的布告,提到“三个不得”,其内容,充分展现了对藏族同胞生活习俗的尊重。

“‘两路’精神里提到的‘军民一家、民族团结’,在川藏公路修建中有着非常多的生动体现。”王蓉霞说,博物馆门前名为“路魂”的雕塑,由解放军战士、筑路工人、藏族同胞3个形象组成,代表着在川藏公路修建中,开山劈石、修路架桥,奋勇拼搏的十多万筑路大军,也象征着军民一家、民族团结。

大军进藏有三难,饥饿是其中之一。1951年春,十八军先遣部队给养困难,但坚决执行“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为了解决给养问题,上级决定抢修甘孜机场,建立空中通道,十八军以惊人的速度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飞机场。

甘孜地区气候恶劣,修建机场时,部队要防寒、保健康,又要遵守“不能惊扰当地百姓”的要求,战士们沿山坡两边挖掘坑洞,建成了窑洞群,留下的窑洞群遗址占地8.4万余平方米,总共7层,现存窑洞1000余个,其顶部为9位女烈士墓地。9位女战士当时所住的简易窑洞顶盖突然垮塌,她们没能逃出来,永远地留在了甘孜大地上。

“支前模范”曲美巴珍牵着牦牛运输物资的黑白图片,挂在博物馆的墙上。这位甘孜州德格县的藏族女同胞,在1950年解放军经德格向金沙江进军开始,便牵着两头牛、一匹马,同邻居们一起加入了支援解放军进军西藏的运输队伍。有一次她的牛累得走不动了,她就自己背着50多公斤重的驮子继续前进。她说:“解放军远离家乡和父母,千辛万苦到这里来,是为我们藏族人民求解放、谋幸福,我们不能叫解放军挨饿。”从柯鹿洞到光通河的60公里路段崎岖险恶,稍有不慎,人和牛马就会掉下悬崖摔得粉碎,然而,曲美巴珍和她的妇女运输队没有被困难吓倒。她们在这条路上来回跋涉,顺利完成了100多次运输任务。

据统计,在川藏公路筑路过程中,后勤运输27万余次,其中畜力运输占比82%、人力背运占比12%、航运占比6%,筑路工具3000余吨。

来源: 20210813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