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谱华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28))
55.为什么说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两种论调:一些人否定公有制经济,大谈“国有企业垄断论”,鼓吹“私有化”、“去国有化”,恶意攻击、抹黑国有企业,宣扬“国企不破,中国不立”;另一些人则否定、怀疑民营经济,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认为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这两种论调都是错误的、有害的,都是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背道而驰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主要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功不可没!”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为我国发展打下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国有企业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如果没有国有企业长期承担大量社会责任,就没有我国的经济独立和国家安全,就没有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东方的岿然屹立。如果把国有企业搞小了、搞垮了、搞没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链接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又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就要各方面齐心协力来干,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系上,要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积极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把公有制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中,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党确立的大政方针,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公有制经济绝对不能否定,绝不能“私有化”、“去国有化”、“去主导化”,国有企业不仅要办而且一定要办好。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正是由于发挥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各自的功能和优势,我国的发展才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我国的经济才展现出蓬勃生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都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的要求,必须彻底摒弃。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继续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让“自己人”安心谋发展。大力推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我国经济发展新奇迹。
56.为什么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颗“收官卫星”补上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全球的最后一块拼图。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启用,是我国在重大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项历史性突破,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反映了我们党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深刻把握和战略谋划,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举措。
知识链接
新型举国体制
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其特征是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并综合运用行政的和市场的诸种手段,尊重科学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
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是对我国科技创新历史经验的坚持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我们发挥科技攻关的举国体制优势,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全国资源,依靠各部门、各地方、各部队“大协作”,独立自主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增强了国家实力,维护了国家安全,提升了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一大批重大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天问”探火等,令世人为之惊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千万不能丢了!
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当前,我国在发展核心技术方面同发达国家总体差距在缩小,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但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明显,科技创新链条上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还要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技竞争更加激烈,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补齐科技发展短板、把握科技革命先机,必须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机制,让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充分调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关的强大创新合力。
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是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需要。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不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目前,在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如芯片等关键元器件、光刻机等核心装备还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人家把核心技术当‘定海神针’、‘不二法器’,怎么可能提供给你呢?”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依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向自主创新要驱动力,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更大功夫,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要坚持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注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为抓手,加快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抓紧实施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今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不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5日 05 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