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 11:48:43

【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孟庆忠‖“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史实追踪

作者:孟庆忠 来源:唐山市曲艺家协会 发布时间:2021-05-13 09:20:18 浏览次数: 【字体:

0881141cf7474ada94a18748add5157c.png

征文启事:四川省地方志办等五部门联合开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文字和影像作品征集活动

投稿邮箱: 421551703@qq.com

截稿时间:2021年6月30日

主办单位将根据作品征集情况,组织省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集中评审,分文字作品、影像故事2类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川观新闻将为本次作品征集活动作宣传推广,搭建线上主题展区,面向全省千万用户展示优秀作品。《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将择优刊发征集作品,所有获奖作品将结集公开出版;川观新闻、四川机关党建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天府新青年”微信公众号、“四川共青团”官方微博等平台将择优宣传推广获奖作品。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史实追踪

孟庆忠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这个政党的建立。本文要说的,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历史事实——有两个人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倾注了心血,作出了突出贡献。南陈,就是陈独秀;北李,就是出自乐亭县的伟人——李大钊。他们相约建党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这必须要从五四运动说起。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在这之前,“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而新文化运动的标志之一,就是陈独秀创立了《新青年》杂志;同时,位于北京的各个大学的办学方针,使高等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李大钊、陈独秀等被聘在北京大学任教,培养学生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独立自主的精神,也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五四运动的起源,是“巴黎和会”的一个决定。这需要把时间拨回几年。中国在19世纪下半叶属于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很多城市及地区。其中,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就一直被德国“租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控制了山东省,夺取了德国在山东强占的权益。1918年战争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竟然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直接引发了民众强烈不满,北京各高校的学生代表号召大家奋起救国,通过集会和示威,联合各界一致力争,迫使当局不要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从5月4日在天安门集会游行,发展到全国各地的学生运动,持续一个月左右。6月初,近千名学生被逮捕。这期间,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分别在报刊发表大量文章,支持学生们的抗议斗争,鼓舞士气。

6月11日,为营救被捕学生,李大钊与陈独秀共同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陈独秀在北京前门外散发《宣言》时,遭到反动当局逮捕,李大钊也被北洋政府列入黑名单。但是李大钊并没有退缩,而是克服种种困难,一方面积极营救陈独秀出狱,一方面仍然领导着这场运动继续向前发展。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李大钊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篇文章的撰写,标志着李大钊已经基本完成了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成为我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经过李大钊等人的多方营救,3个多月后的9月16日,陈独秀被“保释”,17日出狱,但他的行动却被当局政府严密监视和限制。出狱后,陈独秀决定把《新青年》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这也使他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1920年2月初,陈独秀去武汉两处大学发表学术演讲,当地报纸作了报道,还刊登了演讲要点。这又引起警方注意,对陈独秀的管制更加严格。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保护陈独秀的安全,同仁们建议把他转移到上海。但火车站把守森严,李大钊挺身而出,决定租用一辆骡马车先离开北京转道天津,然后再乘车或乘船去上海。

就在这次护送途中,这两个中国思想界的领军人物一边赶路,一边交谈,决定成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李大钊与陈独秀都曾在日本求学,那期间就接触了社会主义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初级理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在这前后他们又都进入北大工作,李大钊担任主任的图书馆就成了先进理论的宣传中心。五四运动中共同的斗争实践,更决定了他们“相约建党”的宏伟计划。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并于1919年3月成立“共产国际”,指导和帮助世界上各个主要国家成立共产党。但不久,欧洲各国的革命热情渐渐消退,共产国际便寄革命希望于亚洲,特别是中国。俄共远东局派遣第一位来华的红色使者维经斯基,于1920年4月来华,先在北京与李大钊见面,提出成立共产党已是中国革命的“当务之急”,这恰好与“陈李相约”不谋而合。于是,李大钊又介绍维经斯基去上海与陈独秀商谈。

于是,1920年6月,陈独秀在上海决定成立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初步定名为“社会共产党”,此后不久,经征询李大钊的意见,确定名称为“共产党”,于8月正式成立。10月,李大钊在北京也成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随后,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先进分子以及旅日、旅法华人中的先进分子,也相继建立了组织。由于是秘密进行,各地成立的早期组织没有统一名称,有的称“共产党支部”,有的称“共产党小组”,有的直称“共产党”,总之,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

政党的名称确定之后,李大钊与陈独秀就开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造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充分准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机已经成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30日晚因遭巡捕搜查,后来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李大钊与陈独秀由于各种原因都没能参加中共一大,而只是各自派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这,并不影响他们二人是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的历史地位。

以上,便是“相约建党”的基本史实。可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一句经典性评述,又是从何时才有的呢?

其实,前半句最早的表述是“北李南陈”,出自李大钊的学生赵世炎。1920年8月,赵世炎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在一张李大钊与陈独秀合影的照片后面题写了杂感,其中提到当时流传的一首诗,就有“北李南陈”的说法。五四运动时期还有另一首诗也广为传诵:“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北大红楼就是指北京大学图书馆;孤松是李大钊写文章曾用的笔名之一;独秀即是陈独秀的本名。在中共成立6年后,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但当时并没有顺利下葬。在1933年4月23日李大钊的葬礼上,有一副杨杏佛所撰的挽联:“南陈已囚,空教前贤笑后死;北李如在,哪用我辈哭先生?”这才首次有了“南陈北李”的顺序。自1943年后,在各种党史文献中,多次出现“南陈北李”的叫法。

此后,八个字组合“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概括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各种著作及文章。如1983年出版的《伟大的开端》一书,就已经有了关键字节;尔后1986年虞崇胜的文章,题目本身就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时间和地点》;1989年出版的《李大钊与中国革命》一书,也把这八个字作为章节的标题。一直到199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出版,在注释集中,这句“史称”得到权威使用。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走过100年光辉历程。一百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心系人民、造福人民,为了人民利益不懈奋斗。如今,我们的党已发展壮大到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正不断引领着民族复兴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作者简介

孟庆忠,河北玉田人,作家,知见诗社顾问,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理事,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唐山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曾任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文联主席多年。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文艺活动策划及文化研究,创办文学艺术类期刊并任主编。曾担任中央电视台综艺栏目总撰稿、《乐亭民间传说故事选》责任编辑、《人间仙境菩提岛》副主编。著有《凝望天边狂想曲》个人诗文专辑。

来源: 唐山市曲艺家协会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