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11:31:53

建党百年,致敬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 刘德元

作者:刘德元(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6-19 18:55:07 浏览次数: 【字体:

征文启事:四川省地方志办等五部门联合开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文字和影像作品征集活动

投稿邮箱: 421551703@qq.com

截稿时间:2021年6月30日

主办单位将根据作品征集情况,组织省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集中评审,分文字作品、影像故事2类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川观新闻将为本次作品征集活动作宣传推广,搭建线上主题展区,面向全省千万用户展示优秀作品。《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将择优刊发征集作品,所有获奖作品将结集公开出版;川观新闻、四川机关党建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天府新青年”微信公众号、“四川共青团”官方微博等平台将择优宣传推广获奖作品。

特别提示: 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 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  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建党百年

致敬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成渝铁路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刘德元

成渝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是1950年6月15日,1952年7月1日全线通车。这一时期,正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和抗美援朝战争处于胶着状态的艰难时段。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首成渝铁路的修建,致敬成渝铁路建设的决策者和建设者,那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往事,蕴含着奋进的智慧和力量,激励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持续奋斗、顽强奋斗,再攀高峰、再创奇迹。

成渝铁路:漫漫长夜中的苦苦等待

地理上而言,四川自成一个世界,四周山峦包围中央的盆地,过去全靠崎岖难行的山径栈道,跟中国北部地方、南部地方、东部地方联络。在盆地内部,有成都和重庆两座特大城市,简称成渝。

关于成渝铁路的修建,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西南人民盼望修路盼了近半个世纪。早在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上书奏请自办川汉铁路,按规划,成渝铁路为其西段。川蜀民众闻讯,群情激昂,踊跃认股。1905年至1911年,清政府在全川共收集股银189万两,折合大米约30亿斤。1911年5月,清政府突然宣布“铁路国有”,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借款筑路,出卖路权,激起民愤,掀起了以四川省会成都为中心的全川保路风潮,并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辛亥革命后,祖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漫漫长夜,何谈铁路,何谈铁路国有?直到1936年“川政统一”,国民政府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提出要修建成渝铁路,为此,还在英国伦敦常设了一个“购料委员会”,负责从法国购买钢轨,从加拿大进口枕木等筑路物资。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公然挑起内战以及内部腐败等等原因,只完成全部工程百分之十的成渝线成了图纸上的一条虚线后便戛然而止,成渝铁路的修建依旧遥遥无期。

成渝铁路:中国共产党不会再让四川人民苦苦等待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1950年10月,中国抗美援朝出国参战。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三项任务的叠加重压下,中国共产党没有让四川人民继续等待。开国大典后不久,二野大军进军西南,邓小平、刘伯承提出“四川解放了,要先修成渝铁路”以实现四川人民40年的愿望,并带动和恢复四川的国民经济。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在重庆主持召开西南局常委办公会,决定“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报告得到中央批准,成渝铁路成为国家战略。

1950年6月12日,西南铁路工程局组建。6月15日,成渝铁路开工典礼在重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邓小平作讲话。贺龙将一面绣有“开路先锋”的锦旗授予军工一总队。中铁二局职工高举“开路先锋”旗帜,3万余名军工分别赶赴各自指定的筑路工地,掀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大工程——成渝铁路的修建。7月,成立西南铁路工程委员会,西南军区副司令员李达任主任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孙志远、西南交通部部长赵健民任副主任委员。

成渝铁路:光照后世的精神丰碑

这是一个充满各种艰难险阻的铁路工程。从地形上说,四川是一个盆地,从成都到重庆,绵延起伏的川中丘陵,到处都是高山峻岭和深谷河流,这给成渝铁路的修建带来巨大障碍和阻力。从时间上说,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还面临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要修铁路谈何容易;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从另一方面增加了铁路修建的难度。从设备上说,当时的筑路工人没有大型的机械化设备,一切都只能靠双手进行。从安全上说,据筑路工人回忆,当时正值剿匪时期,工人们在修路过程中还需时刻提防土匪袭击,铁路工程技术人员需时刻有战士的护送。然而,困难吓不到英雄汉。

关于钢轨的难题,作为当年唯一具有钢轨生产能力的第29兵工厂(后改名101厂,现重庆钢铁厂)接到任务后,夜以继日,攻坚克难,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就成功轧制出了新中国第一根钢轨。全线轧钢轨用的钢锭,由鞍山调拨5.6万吨,由大渡口101钢铁厂轧制钢轨,道岔及轨道配件由重庆公私营厂商承制。鞍钢的钢锭、上海的钢梁、武汉的机车,源源不断经长江运到重庆,或溯水沱江进入内江地段。铁轨、螺丝钉、炸药、水泥等材料,全部自制。

筑路中就地取石,全线43座隧道中,建国后新建28座隧道边墙全为石砌,隧道拱圈有23座是石拱;新建桥涵圬工总量40.2万立方米,其中各种料石、片石、卵石及碎石等石砌圬工占60%以上,混凝土只占8.6%,全线设计建造石拱桥827座。

作为铁路必备的枕木,更没有难倒四川人民。全线所需枕木,由西南铁路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达,专门主持召开“枕木会议”,山上的树木不够标准,全川人民就踊跃捐献,有人将修新房娶媳妇的干木料捐出来,有人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捐出来,还有的老人甚至将自己做寿材的棺木也捐了,累计制成129万根枕木。

十万筑路大军在缺乏机械设备的困难条件下,“三块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白天杠杠压(挑土抬石),晚上压杠杠(睡树条做成的床)”,凭着铁锤、钢钎、扁担、鸡公车、竹筐等简陋工具,白天挥汗如雨,夜晚火光冲天,夜以继日挖土方、建涵洞、开隧道、架桥梁,沿线许多桥梁、隧道都用当地石料修建。尽管困难重重,但十万筑路大军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用简陋的钢钎、大锤、十字镐等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铁路路基一米一米地向前推进。

朝鲜战争爆发后,筑路军人全部北调参加抗美援朝。他们留下的任务,由沿线的农民工接替。分散在五百公里线路上的十万民工如何管理?更不要说其中还混迹着土匪、特务以及对新中国不满等敌对势力。铁路建设还能顺利推进吗?“许多的困难问题,必须要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逐步地求得解决。”各级领导干部遵照邓小平在铁路开工典礼上的讲话,将党的政策贯彻到群众之中,加上四川人民的修路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当时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硬是将铁路路基一米一米地向前推进;饭不够吃,干部先放下碗;工棚地下回潮,干部把稻草让给民工多铺些;发生塌方,干部让民工先出洞口,自己最后出来……好的干部带出了好的筑路队伍。尤其是隧道放炮后,硝烟弥漫,干部首先冲进去,工人步步紧跟。

据当年参加筑路的民工回忆:“那时抗美援朝,别人捐飞机大炮,我们没钱,只有加快施工,劳动报国。大家约定下班后义务加班半小时,届时班头吼一声‘捐献飞机大炮的时候到了’,我们就不仅不休息,反而干得更卖力,那半小时就像现在的自动传送带似的,工效比正常上班提高两倍。”这就是成渝铁路精神。

成渝铁路全线运输筑路物资30.2万吨,周转量近1.5亿吨公里,主要依靠长江、沱江木船运输。全线所有机车、车辆,均系铁道部从全国各铁路局调拨。由于成渝铁路与省外铁路未能联接,调拨来川的全部机车、车辆都要先集中在汉口江岸和武昌车站进行检验、解体后由长江水运进川。多数部件物大体重,船运困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派“沅江号”登陆艇将全部机车车辆,从汉口运至重庆九龙坡码头,起岸后,再组装运行。资料记载,成渝铁路全线总造价19014万人民币,政府投资15583万人民币,每公里造价37.65万元。这在铁路修建史上是最低造价。成渝铁路在施工中,共完成土石方4211万立方米,挡土墙、护坡24.82万立方米;大桥7座,中桥77座,铁路公路立交桥11座,小桥涵渠1548座,隧道43座6445米。成渝铁路建设中,两年工期涌现出劳动模范24000多人,因公死亡100人,非因公死亡152人,残疾108人。

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完全用国产材料建成的铁路。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举行通车典礼,8万多人从成都火车北站广场排到人民北路,万人空巷;火车汽笛响起的时候,人群欢声雷动,场面之壮观,不少人喜极而泣。

为纪念修筑成渝铁路10万民工大军的历史功绩,缅怀在筑路中献身的民工英雄,1952年9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决定修建西南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次年春又在纪念堂前40米处修建了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毛泽东主席为此亲笔题写“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后来的宝成铁路)。

内江市梅山公园内耸立着的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与成都人民公园屹立百余年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遥相呼应,记载了四川人民保路、筑路的历史风云和不朽功绩,成为光照后世的精神丰碑。同时也印证了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的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注:本文资料来源于内江市档案馆、内江市东兴区档案馆和网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德元(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