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梁龙超‖花开盛世
花开盛世
梁龙超
溪河两岸,阡陌纵横,通向每一口荷塘。时逢周末,游人络绎不绝,拖家带口的特别多。荷叶田田,万顷碧绿,珠玉点缀其间,晶莹剔透。荷叶之上的莲花有的花期已过,但见莲蓬高举;盛放的花瓣大开,微露莲房,红黄粉白,清丽脱俗,似安静的乡村少妇;含苞待放的亭亭玉立,紧紧护持着自己的心事和羞涩,其实她们又何尝不是在静待尘缘——这不,荷叶深处几只小荷才露尖尖嫩角,很多小姑娘也偏爱选中它们作为背景拍照:嘟着嘴的,扭着腰的,卖萌的,稚气的,谁能读懂她们的一莲幽梦?空气中弥漫着荷塘特有的泥土味儿和淡淡的清香。
沿途,有莲藕、莲子、莲叶等产品出售,有特色烧烤、小吃、杂耍服务游客,有农家乐与其他景点信息。有熟人在卖荷花系列产品,顺手给了我一抔莲米,剥开一颗放进嘴里,粉嫩清香,回味悠长……
这是我受邀参加江安大妙第三届荷花节的盛况。
大妙河流水汤汤,贯通荷田,河面游艇之上,红男绿女划船赏花拍照,兴味正浓。
河左岸,荷花仙子的海选现场,人山人海,舞台上红毯铺地,报名参赛的选手,正在台上逐一亮相并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才艺;伴随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台下不时发出一阵阵掌声、欢呼声。花落谁家?只能静待莲开了。
据我所知,荷花最早开放于《诗经》的池塘里:“彼泽之陂,有蒲菡萏。”屈原是第一个欣赏荷花的大家,“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大夫高尚的人格、执着的追求、瑰丽的文采让后人高山仰止,更让荷花或曰芙蓉第一次独放异彩。此后,荷花开始涤荡一代代文人墨客、仁人志士的心灵,在唐诗宋词元曲中呈现浪花朵朵,到周敦颐的《爱莲说》,她成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花中君子,其唯美品性更是引起世人的广泛认同与共鸣,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高潮!斗转星移,时序更替。不难想象,种荷、采莲、挖藕、赏花这些平常俗事,几经轮回,是怎样逐渐种植于皇家园林,萌生于水乡泽国、江南福地,开放在文人雅士的庭院池沼的。
生长于四川盆地的山区,小时候别说是看荷花,连听闻也少有。记得第一次知道荷花,是在五舅的中草药书上,作为一味中药进入我的记忆。第一次亲密接触她,是在江安二中的一个小水池里,时在冬天,早已叶枯花谢,一同在场的同学说,污泥中有藕,洗净可生吃。当时嫌污泥浊水,没有行动,但离开后却又后悔了很久!
后来,因工作、学习和旅游,有幸观赏到大面积荷花,是在北京北海公园、颐和园和山东大明湖、杭州西湖。其品种之蕃、色彩之多、面积之广,着实令人震撼,也算是得赏夙愿。
沧海桑田,谁曾想,高洁禅意、梦幻诗意之莲,能很快走进寻常百姓家,走进偏居江安一隅的大妙镇,且经过短短几年发展,成为夏日川南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确实让很多人始料不及!
2013年秋,顺应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等“三农”惠民政策的出台,生长于大妙镇的梁华先生,获得其所供职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宜宾市分公司鼎力支持,回到江安创业,组建江安县丰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近几年累计投入800余万元,利用大妙场镇地势平坦、水利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一天时地利人和,共计流转土地2000余亩,涉及400余户农户,在大妙场镇周边集中种植商品藕1100余亩,观赏藕400余亩,在底蓬镇种植优质红米500亩,公司发展初具规模。为呵护大妙荷花,县、镇各级各部门群策群力,累计整合各类财政项目资金600余万元,用于停车场、观赏道、广场等基础设施改造以及美丽新村建设等。如果说历史上荷花是富贵的象征,只能囿于达官显贵、文人骚客的雅赏,那么,大妙镇的莲藕,在今天算是真正实现了致富于民、造福一方:从流转出土地的农民来讲,每亩水田的保底收益是400余元,还可以从公司获得务工收益;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据梁经理介绍,一亩商品藕纯收入在3000—4000元,观赏藕的收益如果加进旅游收入以及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将会成倍增加;至于荷花产业的绿色引领作用、心灵净化作用等,其影响将会是深远的。
大妙荷花千亩竞开,灵动而不板滞,气势一点也不输名湖名苑之荷,与文人笔下之荷相比,少了扭捏做作与顾影自怜,多了自然、质朴、热情和自信。
自从有了大妙荷花节,每年盛夏外出观赏荷花,成了江安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昨晚,好友问我周末是去大妙还是去宜宾永兴看荷花。回家与爱人商量,她说天气炎热,不想外出。见我迟疑,又补充了一句:我们县城天堂湖和丽雅湿地公园的荷花已经开了,明早我陪你去看。
我若有所悟:花开盛世,开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哪里的荷花不是一样的艳丽呢!
作者简介
梁龙超,男,宜宾市作家协会会员,江安县财政局干部,现在江安县县属国企任监事会主席。在全国及省市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并多次获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