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 11:48:43

【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陈先礼‖为了烈士的英魂

作者:陈先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2-13 09:58:13 浏览次数: 【字体:

0881141cf7474ada94a18748add5157c.png

为了烈士的英魂

陈先礼

毫无疑问,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只要生命存续,便一切皆有可能。孙膑虽膑,但仍可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孔子虽历陈蔡之厄,但危机之后,却开创了儒家学问的博大辉煌。

倘生命休止,则万事皆空矣。阳光不能使枯萎的身体恢复温暖,鲜花不能使凋谢的容颜再度美丽。曾经的落寞与光荣皆如一息星火,长坠于黑暗虚空。

为了保持生命,人们可以咬紧牙关,在疾病、饥荒、战乱中挣扎而不言弃,也可以在皮鞭的折磨和屠刀的威胁下苟且求生。

对生的渴求是生命的本能。

但是,也有甘心赴死者。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重许诺轻生死的传统,自古便有文死谏、武死战的精神,涌现了文天祥、陆秀夫、邓世昌、张自忠等一批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他们为了抵御外侮、捍卫民族主权而不惜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一大批共产主义战士,为了反抗外敌入侵和反动阶级的残暴统治,进行了英勇的反抗、作出了壮烈的牺牲。仅就我的家乡珙县,就涌现了难以计数的革命英烈,袁海洋、袁庭洋、黄培元便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他们的英雄事迹不想一一介绍。但我想要说的是,他们的慷慨赴死,肯定不是“赤条条一身来去无牵挂”,肯定不是我们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掉脑袋不就碗大个疤么”般轻松。

他们是革命者,同时也是儿子或女儿、丈夫或妻子、父母或母亲、哥哥或姊姊、弟弟或妹妹。但是选择了赴死。

他们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但同时他们也有数不清对于家庭的、师友的、兄弟的义务和责任。但他们仍然选择了赴死。他们是革命者,但是首先他们是人,而且其中不乏饱读诗书、情感丰富的人。

不死,对于他们来说,有千万种理由。死,对他们来说,有千万种挂牵。

是什么给了他们决心赴死的理由呢?

我认为是对道路的坚信,是对革命伙伴的坚信,是对继承者的坚信。

他们坚信,在他们倒下之后,他们的伙伴和承继者会接过他们手中的旗帜,沿着他们开创的道路走下去。这种坚信,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伟大友谊。

因为这种信任,他们才会在“老虎凳”“铁竹签”“红烙铁”的残酷折磨下,咬碎钢牙而始终不发一语;他们才会毫不怀疑死的价值而壮烈地踏上刑台。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为缅怀先烈的英魂,我去过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去过井冈山,去过大渡河和安顺场,去过湘江战役遗址,重走过长征路。2019年,因受6·17地震的影响,珙泉烈士陵园严重损毁,我有幸参加了烈士墓整体搬迁。

我们静穆地肃立在英雄面前,默哀、鞠躬、敬礼、献花……

英雄们来了。他们有的西装革履,有的穿着褴褛的衣衫,有的正值壮年意气风发,有的身材矮小只是孩童,有的白须白发精神矍铄。他们的面庞坚定而生动,脚步轻盈而稳健。

他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在那个遥远的地方,他们的妻子正在雪白的柳絮里欣喜而嗔怨地读着他们的家书,他们的白发慈母正在如豆的灯芯下编织百衲衣,他们的父亲正赶着水牛扛着犁头走进傍晚的炊烟。霞光染红了他的牛、他的犁和他的金色的胡须……啊,多么生动的画面!

他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在那个遥远的地方,他们正在苦读寒窗,他们正在如痴如醉地聆听导师对伟大理想的教导,一颗坚定的红心隆隆碰撞着心腔。他们正迎着清晨第一缕太阳,拂动着青衫,毅然决然地告别了历史、踏上了新途,身后传来了母亲的叮嘱和孩子的哀啼……

礼毕!泪水打湿了我们的衣襟!

我们的面前是荒烟蔓草的坟墓,是铁锈斑斑的刑具,是英雄们曾经的衣冠!

说实话,面对那一件件真实的刑具,我感到浑身发麻。我们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是共产党员,同样是党的干部。我为自己的颤抖而红脸,我为自己的颤抖而流汗。但我的红脸和流汗又引发了我的深思,徜曾经的敌人卷土重来,我们作为英雄们坚信的革命者和事业继承人,还有多少党员干部能像袁海洋、袁庭洋、黄培元等英模那样表现而不至于使英雄叹息?

他们并不孤独,他们只是珙县成百上千烈士中的优秀代表。珙县,还有无数的英雄为了同样的事业战死在沙场、献身在刑场或困死饿死冻死病死于疆野?我不知道,估计档案部门也拿不出准确的数字,更遑论姓名、家氏、背景!他们的精神和袁海洋、袁庭洋、黄培元的精神一样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1840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

——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不能辜负先烈的信任!辜负了先烈的信任就是叛宗叛祖,辜负了先烈的信任就是不讲良心!

愿英雄们安详地长眠地府!

但更愿英雄们的在天之灵睁开眼睛,今天的珙州大地繁荣昌盛、县治民安!

为了烈士的英魂,我们没有理由不奋斗!


作者简介

陈先礼,男,四川师范大学毕业,供职于中共宜宾市委政法委。在《北京文学》《青年文学》《四川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20余万字。曾获阳翰笙文艺奖等奖项。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