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记忆】难忘的娃娃书难忘的新华书店‖王凌霄

作者:王凌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8-14 20:13:28 浏览次数: 【字体:

难忘的娃娃书

难忘的新华书店

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记忆犹新的,不是娃娃书,就是连环画。那时,几乎所有大街小巷都有这样的书铺,它的外面,是主人家把连环画封面扯下来粘在一张打的牛皮纸上,相当于现在的广告宣传。那些封面花花绿绿的,特别吸引小孩子的眼球。最有吸引力的是封面上一位将军,头戴有尖刺、红缨的盔帽,身穿银盔甲红袍将军,手持长枪,战马咆哮奔腾,于是赶紧掏出好不容易要来的一分钱,找一矮小的凳子坐下,如饥似渴地读起来。那时大家都挤在一起坐,和谐共处。一般书铺都比较窄,里面偶尔也夹杂大人或老人,那是大家共同的爱好。主人家态度和气,还笑眯眯给你介绍,新书到了。

小时候,只有新华书店看书不要钱。要知道,那时大人腰包都囊中羞涩,不要说我们这些半截子幺呗儿。如果向家里要到一分钱,就到娃娃书铺里去看一本连环画,那是最好的精神粮食,比吃一份冰淇淋还爽。但这黄金时刻只是偶尔,母亲的钱不是好骗的,我们总是想尽各种招数要钱。那时雅安城里的各家书铺我们都光顾了,各种新书都读了的,虽然娃娃书里有个别字不能认识,但不影响整个故事情节。

那时候的小孩,能说出三国演义里的三英战吕布、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水浒的108将、黄飞虎骑五色神牛、岳飞精忠报国、枪挑小梁王、罗通扫北、大将军卫青、民族英雄候霍去病、苏武牧羊、张骞出使西域、英雄董存瑞、英雄黄继光。这些可以说是倒背如流。

不知不觉,就这样看小人书就看到了小学高年级。

到了高年级,我看连环画的瘾一点都没减褪,只是开始接触各种小说、童话书了,内容当然更广泛更深刻,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内容,想要知道更多的东西。比如看了小娃娃书《廉颇蔺相如》觉得好精彩,看了和它有联系的书,就知道中国有个了不起的历史学家名叫司马迁,就追踪看到吕雉家族篡权,曹参、陈平、周勃等平乱更精彩的历史画卷。一接触,更浩瀚的灿烂辉煌的中国历史呈现在眼前,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与书结缘。

一个暑假,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书,随便翻,随便看,令人目不暇接。正是对书的追求如饥似渴的年代,我知道了新华书店书多可免费看这一秘密,从此每个周末就泡在里面,不受时间限制,直到天色黯淡。

我贪恋地读着古今中外的名著,这些书对我以后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人品道德的影响,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四年级开始,记得最清楚的是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书中各种人物形象深深地烙在脑中,从此少剑波就是我的楷模。我对母亲软磨硬泡,终于要到钱,如愿以偿买到《林海雪原》。我还推荐给一位姓陈的同学看,遗憾的是他没有还我。以后就一心留意它的作者曲波,还打听到他以后下放到山西太原机械厂劳动,我的一位姓王的同学就和他一个车间。

我开始迷恋长篇小说,记得在新华书店看了《青春之歌》《烈火金钢》《苦斗》《子夜》《山乡巨变》《踏破东海万顷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我似久旱的禾苗需要甘露那样,如饥似渴地吸吮着宝贵的琼浆玉液。在我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时,饱读这些小说,那些高尚的情操、高贵的品质深深地植入我的骨髓、融入我的血液。从此,我义无反顾地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今生今世毫不动摇。

参加工作后,从乡下回来,第一站就是新华书店。那时和以前有不同的方式,首先是看有没有新到的书,有就掏钱买。有几次为了买我喜欢的书,居然把一个月才领的钱花完了。

现在的人不理解,那时在新华书店想买一本需要的书非常困难,书缺得厉害。新华书店一位孃孃,胖胖的,慈眉善目,与我母亲年龄差不多,特别是她那一双慈祥的眼睛,令人尊敬。她的岗位就在进门的书桌前,经常是第一个见面,她把我认熟了。我只要一出现,她就从桌子下面提出一根凳子给我。我说我喜欢在这里读书、买书,我经常给她讲那些书是如何精彩,曾经迷恋哪些书。她说她也喜欢读我讲的书。我需要那些书,她一一记下,都是外面买不到的,如她给我专门留的《中国书法大典》《宋词》《十万个为什么》《安卡·卡列妮娜》《上尉的女儿》。这些书我都视为宝贵,一直保存着。

大概是我去上课的时间,我回来时听说新华书店有一位女店员从最高处跳下来殒命。我大吃一惊,听他们说的情况,好像就是这位孃孃。想到此,我不禁悲从中来,她遇到什么过不去的坎?这么一位善良慈祥的大孃,她不应该有如此的想不开啊!

她最后一次给我留的书是《雪莱诗选》。

听说新华书店要搬迁了。新华书店在雅安对所有市民有着特色的贡献,有着特殊的感情。

当时的新华书店是雅安的地标,是雅安人的骄傲。那时雅安高大的建筑特别少,能和雅安新华书店媲美的,就只有雅安电影院。

再见了,人民路新华书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凌霄(雅安市雨城区政协)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