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记忆】《四川日报》打开了我看世界的窗‖罗学娅

作者:罗学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02 20:34:43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日报》

打开了我看世界的窗

罗学娅

岁月如歌,征途如虹。在我60多年的人生征途中,那道帮我打开看世界窗口的彩虹,就是《四川日报》。

1975年,我中学毕业下乡到了一个不通公路不通电,甚至没有广播线的偏僻小山村。对于我这个生长在灯火辉煌、机器轰鸣的煤矿女孩,非常不适应那样的闭塞、落后和寂寞。每天,听着队长敲响那一截挂在山头树上的锈铁轨,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漆黑的夜晚,特别漫长,与世隔绝的感觉,真的很煎熬。

一天,队长敲钟喊开社员大会,他拿出一沓报纸,叫我随便念两篇。我一看,《四川日报》,着实眼前一亮,虽然有些已过期很久,但对于我来说,那就是能看到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口呀。

那一天,我遇见了《四川日报》,从此,与它结下了近半个世纪的不懈之缘。队长每个月都要到公社去开一次三干会(公社、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每次都会带回一沓《四川日报》,我就厚起脸皮给他要。要的次数多了,他就干脆都给我,但要我看完后还给他,因为向他要报纸的社员很多。

每次拿到《四川日报》,我就回到知青屋如饥似渴地阅读,连中缝的每一个字都不漏掉。于是,我的知青日记,除了记一些干农活的流水账,就是抄报纸。看到精彩的文章,摘录一点;看见生僻的词句,抄下来查字典。抄得多了,就学着写,还大胆地按照报纸上的投稿地址试着投稿。

1976年秋,队长开了三干会回来,很远就吼起:“学娅的诗歌上报纸了!”

我兴奋地拿起报纸查找,那是10月10日的《四川日报》,第3版中间,刊登了我的一首小诗:《毛主席的嘱咐震河山》,虽然只是一首4句的打油诗,但足以让我兴奋不已,写稿、投稿的信心倍增。

很快,我就小有名气,连公社都抽调我去办宣传专刊、写稿子,公社学校还请我去讲课。

一天,我收到县文化馆寄来的《隆昌文艺》,上面刊发了我写的一个快板书和一首新诗。闻到扑鼻的油墨香,我突闪灵感:自己办一个油印刊物。

于是,我马上联系几个爱好文学和擅长刻钢板的知青,向公社申请:以公社团委的名义创办一份《红星青年》(我们公社叫红星公社)。很快,公社批复了我们的申请,给我们配备了一台油印机和钢板、刻笔、白纸等全套油印设备。

我们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油印机安放在我知青屋堂屋的桌子上。那时,我们唯一的老师就是《四川日报》,大家口口相传地组稿、核稿,学着《四川日报》的样子编辑,刻印。不到一个星期,第1期《红星青年》就印发出来了。虽然只有4页,但印了100多份,赶在三干会上,发到了全公社各个生产队。

万万没想到,这份小小的油印纸刊,在我们这个连广播都没有的闭塞山村,引起了很大反响,连周围公社的很多文学青年都主动与我联系。我们的稿件越来越丰富,《红星青年》越办越有名,其中的优秀作品还累累向省市县报刊推送。

1977年冬,《四川日报》带来了恢复高考的好消息,我虽然没有高中学历只能报考中专,但我信心百倍地涌进千军万马,在赶考路上勇夺独木桥,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卫校,穿上了白大褂。

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在医疗工作一线,还是在办公室做行政,我始终没有放下对《四川日报》的钟爱。悠悠岁月中,它已成为了我不离不弃的人生伴侣。如今,年过花甲的我仍然追随着它,勤耕不辍,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600多篇,20多万字,编撰诗歌、散文专辑多本。

今天,是《四川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我要向您深深地鞠上一躬,感谢您40多年的一路伴陪,感谢您温暖了我无悔的平凡人生。

写于2022 年9 月1 日

END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罗学娅(退休医务人员,泸州市作家协会、隆昌市作家协会会员)

配图:方志四川(本文图片均来源于“四川日报”微信公众号)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