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改革发展】风雨前行六十秋‖李腾鹏

作者:李腾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1-20 11:35:02 浏览次数: 【字体:

风雨前行六十秋

— 李腾鹏—

第一次看到芦山县城,是公元1957年。那年我12岁,有幸考上了县立初中。那时,芦山仅有一所初中,每年招芦山、宝兴两县学生150人,感觉考上初中比现在考上大学还难,接到录取通知,无比高兴。

几个同学从飞仙关背着行李走路到芦山,到沬东后要过南门铁索桥才能进城。小时,虽走过飞仙关芭桥沟、堰坎上等铁索桥,但同芦山南门铁索桥比,短多了,不怎么害怕。南门铁索桥要比以前走过的铁索桥长几倍,走上去摇摇晃晃,感觉桥在上下颠簸,令人头晕目眩。几个同学手牵着手,慢慢走了过去。以后每星期回家,走的时间长了,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那时的芦山县城,四围都是城墙,县中校在城南门外,没在城内。校院三面环水,形如半岛。同现在芦中比,面积小得可怜。全校三排教学用房共9个教室,一幢办公室,两幢教师宿舍,一个厕所,全是仿俄式建筑的平房。两个篮球场,办公室同两个教室中间有一个小花园,教师宿舍并排于最南端,后面是悬崖。西边下一陡坡可到小河子(清源河俗称小河子),陡坡两面都是农民耕种的土地。县中校花园同上篮球场中间,有一土筑矮墙,听说是姜城遗址。校园内没有厨房和学生宿舍,学生吃住都在南街张家大院。

吃饭和住宿都要进城,第一次过城门洞有点阴森的感觉。城门洞长约八、九米,条石卷拱而成,时城门虽在但长期未关。街道约四米宽,两边街沿条石镶边,街面和街沿都是石板镶嵌,街道两边全是青瓦木屋。街道左边屋檐下面有由北向南贯通的排水暗沟,排水于河中。芦山县城是呈标准十字的东、南、西、北四条街,另有几条小街小巷。城墙里外都是条石砌筑,四街都有城门。这在当时雅安地区各县城中是绝无仅有的。县城也是三面环水,城内居民通向外面,南、北、西三门都要过铁索桥,东门则要经骆家营向北联系外面世界。

记得张家大院是连续的两个院子,前面一个院子不够规则,当时作为伙食团,有厨房、水井,学生吃饭就在院中。后面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全校学生都住在里面。

1957年,县城里没有电灯、自来水。学生晚自习用煤气灯,后来煤气灯坏了,就四个同学共用一盏美孚灯,宿舍里则用煤油灯照明。那时家穷,读书时穿草鞋,偶尔也穿母亲做的布鞋,从初中到高中,没穿过一双胶鞋,更不用说皮鞋了。从学校到张家大院,每天要走几次,如遇下雨,就把鞋脱了抱在怀里,赤脚行走。最困难的是晚自习后到宿舍,没有路灯,摸黑行走,街道是石板路,如是雨天,踩到不平的石板,会溅满一身泥浆。没自来水,全城居民都用井水,学校人多,用水量大,就在水井边上竖一根木杆,木杆中间绑一根杠杆,杠杆一头吊一个大石,另一头挂一根长竹竿,竹竿下端吊一水桶,运用杠杆原理扯水,省力多了。

芦山供水、供电均几起几落。1972年前,城内居民全用井水、泉水。当时全城有水井71口,另有一处泉水。1972年建成的金井阁水厂,日产水500吨,但因水质极差,单机运行抽水等原因,经常停水检修。1976年前,仅供50户机关单位生活用水。1976年始改建水厂,基本供应了居民生活用水。供电则有1959年建成的大河坝电站,仅供几个单位照明,1962年被大水冲毁。1964年建的西门外水轮泵站,供县委、县人委等十几个机关单位照明,安装街灯12盏。1969年建盐井坡电站,供部分机关照明,安装街灯30盏。20世纪70年代,电力工业逐步发展,大岩腔等水电站相继建成,到1985年底,基本满足了居民生产、生活用电,街灯、路灯发展到55盏。

1958年是大跃进年,县城发生很多大事。年初,飞仙关至芦山县城公路通车,但沬东到县城无公路桥,用木制汽车船摆渡,直至1964年7月汽车船被洪水冲走。当年改乡为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消灭了私有制,为拓宽县城大街创造了条件。县城街道拓宽至9—11米,改石板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城墙也随之拆毁。关闭了全部集市,仅存国营商业。改县立初中为芦山中学,扩建了校舍,建起了高中部。芦中学生也就从张家大院搬到南街靠近学校的民房中住宿,在校园里吃饭。全民大办钢铁,芦中师生全员参加修筑飞宝公路,学生一死一伤。

1966年10月,南门石拱桥通车,改变了进入县城无公路桥的历史。1978年,苗溪茶场建北门石拱桥通车,1980年西门石拱桥通车,至此,城区三座铁索桥均被石拱桥替代。

1958年的泥结碎石街面保留到1969年。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调集全县五类(地、富、反、坏、右)分子无偿劳动,将全城街道改建成石灰三合土路面。1984年,县城街道全部建成混凝土路面,全城排水管网也同时建成,但无污水处理设备,各种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芦山属农业县,1956年对私改造后,县城中仅存几家国有和集体商店。虽有这些商铺,但商品不多,且差不多都要凭票供应,此种状况直到1979年后稍有改变。由于城内居民绝大部分是农民,耕田要用牛,要有牛圈。要养猪才有肥料,才有肉吃,要有猪圈。1984年前的芦山街道,牛粪、猪粪随处可见。一到庄稼收割季节,四条街道都是晒粮的晒簟,行人只好走两边街沿。骑自行车的只能在晒簟缝隙中穿来穿去,有时免不了要碾到晒簟。曾经有一次,飞仙小学一位老师上城办事,骑自行车不慎碾到晒簟,被晒簟主人扭住不放,争执了半天,赔了几块钱才算了事。若遇到在街上打小麦的,更是尘土飞扬,烟雾弥漫。当时有人戏说:“就是国务院总理来芦山,也治理不好芦山县城”。

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改县人民政府为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机构比现在要少得多,各机构办公人员总共100来人(芦山县志记载:1959年县人委工作人员增至140人,比1955年增长0.49倍......1964年减为76人),办公地点差不多都在原庙宇或民房中,工商业用房也差不多是木结构房。除当时县中校外,记忆中不曾见现代意义的砖房。以后经逐年建设,70年代后期,县城中开始出现3层以上的楼房。到1985年底,全城仅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310平米,4—6层楼房63703平米。

1985年前的职工宿舍,一般是一家一间,稍宽的就是一个套间,没厨房,厕所单位共用。80年代后期,有钱的单位开始给职工新建宿舍,但建筑面积都不大,一般都在80平米以下,因为当时规定只有县级领导干部才能住80平米的房子。90年代初期,单位建房时要求职工部分集资,建筑面积稍大,100以上平米的住房逐渐增多。这段时间也是单位职工住房发展最快的时期。1992年芦山启动房改,1994年全县正式实施房改,1998年房改完成,单位职工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沬东新区规划范围内始有人买地建房,新区建设起步。1996年东门大桥通车后,新区建设处于发展较快的阶段。当时平安路、东风路等地建设如火如荼。至2006年,平安路、东风路等已建设完善,迎宾大道道路建设完成。

2000年,芦山首批商品房在南兴街修建,商品房建设初现端倪。随着中心广场、学前街、姜城印象、美庐国际花园等的建成,商品房建设呈现迅猛发展势头。很多原单位未分房的职工或嫌单位所分住房面积太小的职工都买了商品房。到2008年,嘉瑞御景建起了芦山第一个电梯公寓小区。

1956年—1979年,县城中基本上无个体工商户。1979年后,个体工商户逐渐产生和发展。至2020年末,城区已有登记的个体餐饮业109家,个体零售业662户。

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与汶川毗邻的芦山受损严重。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和全国人民倾力援助下,芦山灾后重建,城市建设取得了有史以来的重大突破。机关、学校、医院、城市道路、桥梁、供排水管网、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强烈地震。在刚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创伤还未完全愈合的情况下,芦山城市基础设施和老百姓住房、生产生活设施又遭遇更大的毁坏。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及世界友好人士帮助下,芦山人民众志成城,奋斗三年,终于让芦山浴火重生,房毁墙塌的居民全都住进了新房。

现在的芦山城,街道绿树成荫,公园繁花似锦,道路宽敞整洁,河水清澈透明,城区芦山河上,七桥横跨东西。一到傍晚,休闲广场处处乐声悠扬,充盈着翩翩起舞的人群;河边、山麓的漫游道上,总有成群结队休闲散步的人影。晚上,街道、路上闪耀的路灯摇曳着街边、道旁的翠木;霓虹灯眨巴着眼睛,变幻着各种颜色,热闹中又隐含着静谧。

芦山县青龙场村新貌(芦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

回首60多年,一旬甲子已过,眼前的芦山城再也不是记忆中的芦山城,那座“国务院总理都治理不好的芦山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终于彻底改变了容颜,颠覆了人们对他的认识,成为国家级卫生城市。

END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腾鹏(雅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芦山县教师进修校退休教师)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