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孝文化】“安安送米”的故事成功搬上舞台,接地气的“德孝文化”把观众看哭了
姜诗赴任江阳县令前与家人告别
2024年 1月4日晚,耗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原创话剧《安安送米》在德阳市演艺中心成功首演,该剧也是第三届德阳戏剧季·欢乐有你系列文化活动之一。
《安安送米》取材自德阳非遗传说“安安送米”,以现代话剧的全新艺术形式演绎了东汉时期“一门三孝”的故事。
德阳本土题材、德阳人编、德阳人导、德阳人用德阳话演。观剧中,不少观众频频拭泪,演出结束后现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这部首演的作品何以打动观众?其间又蕴含了怎样的人文与艺术价值?
编剧对故事的改编独具匠心
孝泉麻饼、方言的运用很接地气
□ 宋雨霜
《安安送米》虽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编剧的精巧设计让故事更接地气,显得真实。将原故事中婆媳不和、姜诗休妻的设定,改为姜诗上任后姜母迫于无奈只得让儿媳暂避白衣庵,这样的人物形象及情节改编增加了故事孝文化的底色。换句话说,“一门三孝”的家庭文化基础奠定好了。原故事中只说婆媳不和导致休妻,难免让现代观众认为是封建家长制的负面影响,而改编后三春含冤暂离家中,则显得更符合逻辑,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都是经得住考验的。这也表明取材于传统故事的剧目,要注意现实价值的导向,可通过人物设计、情节适当改编等实现。
庞三春为姜母挑水治眼疾
此外,剧目的真实性也体现在场景布置、道具运用、方言使用等方面。剧中的舞台布景简洁生动地营造了人物活动空间,让观众很快就代入其间。鱼、米袋、水桶等道具也让人物的动作行为显得真实。尤其是安安爱吃的麻饼,作为德阳地方传统小吃,从食物细节上让剧目更接地气。陈天棒的名字设计、四川方言的灵活运用等都既拉近作品与本地观众的距离,也是对四川文化的一种继承与传播。
县令送来“一门三孝”牌匾
弘扬孝道善行是本剧的核心,借助德阳传统的孝道文化,以安安送米作为编创内核,加之姜诗孝母、三春孝婆婆、安安孝母的情节,把一个“孝”字具象化,令人动容。该剧中,三春孝婆婆是重头戏,无论是早起远行挑临江水,还是含冤临别时也要为婆婆煮碗寿面、暗送鱼汤等,都体现了三春的孝道。母亲是孩子的榜样,受到母亲的濡染,小安安的心里也有一颗孝与善的种子。他心疼母亲挨饿,从“学米”中抓米积累为母送米,孩童的赤诚之心让这份孝更加让人感动。故事最后,县令送来“一门三孝”牌匾对姜家进行褒奖,也是中华孝道文化继承与弘扬的隐喻。
安安藏“学米”
母子之情、敬孝爱老、乡邻之情等都蕴含了人性之美。姜诗举孝廉上任江阳县令时,姜母送别儿子叮嘱“要像对待为娘一般对待当地百姓”,可见母亲对儿子的不舍,更可见姜母对儿子为官的期许和叮咛。这种含着细腻、含着理性、含着智慧的母性之美,在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故事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母子亲情、母性之美是中华文化不变的底色。三春作为儿媳孝顺婆婆,即使含冤也不舍孝道,她是坚韧、善良、美好的人物象征。渔翁、邻大妈的形象,也凸显了邻里相亲、互助守望的美德。在城市化迅速推进、邻里关系日益淡漠的当下,剧中体现的邻里相亲让人感到温馨,也给人一种力量。
庞三春含冤离开姜家的一场内心独白戏
“我的家乡在德阳,大德如阳喜洋洋。家风正来民风淳,一门三孝美名扬。”《安安送米》这部新作,无疑寄寓了地方剧团很大的艺术理想和希望。该剧不仅引导人们体会真善美,也为地方剧团在编创原创剧目方面探索出一条可借鉴的路。
演员噙着泪水演 观众含着泪水看
整体艺术效果十分感人
□ 李 力
《安安送米》的诞生充满了艰辛与不易。剧社和主创团队在长达六年的创作过程中,经历了资金短缺、人员变动、疫情困扰等多重考验。正是这份对艺术的执着与坚守,让这部作品最终得以与观众见面。
《安安送米》的成功,也得益于剧社所有演员的倾情付出。演员都是业余的,但他们很努力,一边学习一边排练,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认真刻画角色,在舞台上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
庞三春与邻大妈
饰演庞三春的李翠萍表演细腻,深刻发掘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内在本质,以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将庞三春面对陷害、误解被逐出家门,承受着巨大的内心痛苦与挣扎之时,依然保持着对婆母的孝心和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9岁的付卓彦扮演的安安,表演自然、真挚,展现出了一个深受孝道家风熏陶的孩童形象。庞三春与小安安重逢的那一段戏,真实感人,演员噙着泪水演,观众含着泪水看,让人感受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孝道的伟大力量。
母子久别重逢
饰演姜母的唐靳,是第一次参加话剧演出,喜欢主动向导演请教,演技十分老道,表情、神态、语态和肢体状态都很到位。饰演姜诗的演员蔡高云,在剧中第一个亮相,第一个开口说台词,他觉得一开始的演出状态影响着全剧的基调,压力很大,所以他格外努力认真,很好地把握了角色。
陈天棒很接地气
饰演邻大妈的康丽,算是一个戏骨,在舞台上比较容易进入角色,与安安的配戏,演得非常自然,表现了发自内心的善良本性。饰演陈天棒的兰戈,在表演方面颇有才能,又善于琢磨角色,演什么像什么。饰演姜幺姑的张君竹,最初在这部戏中是演安安的,跟着话剧经过6年的长跑,她直接成长为了安安的长辈,在舞台上演出了性格,把角色形象塑造得很好。在所有演员的努力下,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栩栩如生,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安安到邻大妈家找妈妈
当然,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在本剧中,有部分情节在冲突高潮及解决矛盾时略显仓促,例如庞三春遭诬陷被逐出家门以及沉冤昭雪的过程,似乎还应有更多的戏。如果能有更为深入细致的刻画,将使剧情更具张力和感染力。然而瑕不掩瑜,《安安送米》所呈现出的整体艺术效果十分感人,不仅打动了现场观众的心,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擦亮地方文化名片 增强文化自信
□ 唐雅冰
话剧《安安送米》的最大价值,远不在于单纯对“孝道”的歌颂,而在于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从远古传说到诸子百家、历代各种思想文化、生活习俗、忠孝观念等,无论是原始的、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都在属于它们的领域或静静沉淀、或默默绽放。地方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挖掘、保护、传承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擦亮地方文化名片,丰富文化传播方式,拓宽文化传播领域,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还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帮助人们更好地树立起文化自信。敞开一扇文化的窗,不仅可以让本土文化走出去,也可以吸引外界更多人走进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知名度,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传统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值得挖掘的地方文化还有很多很多。在手机短视频等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更需要从大众审美、弘扬正气、赓续历史文脉中不断创新,让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播,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赋予地方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不断挖掘与传承,相信每一步走下去都会厚重而坚实。
一群素人圆了戏剧梦
深耕德阳地域文化的文艺创新
□ 蒋晓东
据我所知,话剧是众多舞台艺术剧中最难“操作”的剧目之一,无论是人物还是道具,无遮无掩,全部“暴露”在观众的视野里,这对编剧、导演、舞台布景、灯光等,有极高的要求。但就是这样一群普通的素人,演绎出了形象而生动的《安安送米》。灯光效果气韵有致,场景变换舒展流畅,四川方言的对白很接地气,情节走向扣人心弦。“安安送米”典故出自德阳孝泉,德阳文艺工作者深耕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来源:纵目
作者:宋雨霜 李力 唐雅冰 蒋晓东
摄影:李力 唐雅冰 梅冬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