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特辑】我与祖国同命运‖周昭荣
我与祖国同命运
周昭荣
我是1956年出生的,1976年下乡当知青时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12月在内江市市中区人大常委会机关退休。
我的成长与祖国命运连在一起,“文化大革命”10年,我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我在青春期也受到了伤害,读初中和高中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没有学到什么知识,下乡三年多,没时间学知识。改革开放后,祖国一天天繁荣富强,我也一天天进步发展。
好学奋斗感恩祖国改革的好政策
1977年,我享受党的政策回城,被招为内江市制革厂的集体职工,白天工作,晚上及休息日学习,有的宣传稿件被内江广播电台和有关报纸采用。1982年,教育体制改革,国家建立了成人大学,我以较好成绩考上了中央电大,半工半读,晚上做作业。1985年电大毕业后,写的毕业论文是《“金鹏”腾飞的法宝——内江市钢窗厂开发新产品的调查》。此文在《国内外经济管理》《内江科技》等杂志发表。这时国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台了录用电大生等“五大生”为国家干部的好政策,1988年1月,我被录用为国家干部并从集体所有制单位调入到内江市市中区人事局工作。
我感叹道:“只有好学奋进,创造机会,才能享受改革的红利;只有善于将学习收获转化为工作成果、宣讲成果、写作成果,才能更好地感恩祖国改革的好政策。”
1990年,我被组织任命为内江市市中区人事局副局长。在工作中,我负责的一般干部考核工作,在试点中取得了实效。经省、市人事部门认可,组织推荐我到区人事局在省人事厅召开的全省一般干部考核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我代表区人事局发言,介绍了经验。
1998年8月,我被调到区委组织部任副部长。创新机制推行“三公一体化”(公选科级领导干部、公推科级后备干部、公考科级领导职务任职资格)。此项工作的经验在省委组织部《组工信息》和《干部监督》杂志上刊登。2000年公选76个社区常职干部职位,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报名、资格审查、出题、笔试、面试、体验、考察等环节,我都倾注了热血和激情,做到万无一失,赢得社会高度评价。
2004年底,我任区民政局局长,当年腊月廿八,在本单位党的先进性教育中,我和办公室党小组的党员到史家敬老院慰问朱远英院长及29位五保户。她给我们介绍了自己平凡的一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的心灵被朱院长的事迹感动了,当场决定,请朱院长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为全体党员作报告。同时,我了解到朱院长虽然一月只有300元生活补助,但在最平凡、最艰苦、最辛劳的岗位上书写了最辉煌、最感人、最雄壮的爱之奉献的历史。当晚睡在床上,白天的一幕“不思量,自难忘”,我想一定要千方百计为朱远英等敬老院院长提高生活补贴标准献计献策。后来,市中区人民政府决定,农村敬老院院长每月生活补贴标准提到到500元。
2006年11月,我从区民政局局长转岗到区人大任办公室主任,这一干就是10年。作为人大报刊通讯员,我尽职尽责,宣传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风采。写的区人大代表提建议,政府高度重视,彻底解决了白马镇居民过去吃污水问题的稿件发表后获省人大好新闻奖。为宣传人大代表履职的风采,我与省人大代表、史家镇方田村党支部书记张友美到史家镇调研土地使用的问题,了解史家镇方田村村民对她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故事。后来,我写了在张友美带领下,方田村100多亩撂荒地开发用活后,一年就挣30多万元,“荒山变金山”的故事;如何战胜疫情、如何服务村民办实事的故事。作为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办公室主任,为人大工作撰写理论研讨文章,有利于更好地推进人大工作出彩。我写的《坚持民主集中制依法履职行权——学习习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会上讲话的体会》和《加强学习培训 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知识结构——学习十八大精神的体会》发表后,引发人大干部热议。这10年,我在《中国人大》等刊物上发表了185篇文章,其中获省人大好新闻二等奖1篇、三等奖4篇;市人大好新闻奖22篇,其中一等奖6篇,连续8年被评为省人大“一报一刊”优秀通讯员
我坚持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还参加了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本科班学习并获得了本科文凭。在各级媒体发表文章500多篇(条)、我与谢自荣编写的《改革与实践》一书内部出版发行。后来,我把写的文章收集到《改革与实践》第二、第三册中。
鉴于我在理论学习研究及工作中取得的成果,被评为了省、市组织人事研究学会先进个人;在好学奋斗圆梦路上,被授予“内江市优秀青年”称号、获“内江市职工自学成才奖”和市中区首届“十佳”干部荣誉称号。
老有所为为五星红旗增光增彩
2016年12月我退休后,不少朋友对我说,在职时你“亡命”工作,退休了就什么都不要做,只管耍。但我认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我始终怀着对党史和党的理论事业的热爱,继续发挥余热,誓把宣讲当作一生执着的“真爱”。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学习宣讲的重要内容。
“要想让听众愿意听,首先要让自己愿意听。”我不断摸索尝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讲课方式,比如针对不同对象,采取“照稿讲”与“脱稿讲”,“单一讲”与“互动讲”,“文字稿讲”与“课件讲”,“坐着讲”与“站着讲”和“课堂讲”与“现场讲”结合。根据受众需求和特点,“量身定制”宣讲内容和展示宣讲风格,力争让宣讲观点精准化、选题生动化、语言口语化、表述生活化。
退休后,我始终以宣讲宣传好党的故事、传递党的声音,以诗歌文章颂扬党的丰功伟绩。近8年来,为青少年及有关单位党员干部、群众宣讲300余场次,受众近7万人。
今年上半年,我与全国人大华侨委法案室副主任苏东合著的《怎样当好乡镇人大代表》一书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退休后,主动作为,成绩明显,得到党组织好评和社会认可。《关爱明天》杂志等报刊介绍自己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事迹。2021年,在“七一”前夕,我被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用诗歌战疫情为祖国加油雄起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用笔参战,以诗歌战疫情,将写的40首诗歌编为《战疫情诗歌》专辑以电子版形式发表。这个集子中《甜城儿女战疫情》,以内江市市中区真人真事抗疫情为创作题村,采访和借鉴媒体报道的事迹构思写成,以点带面,以诗歌为武器立于疫情的战场,歌颂在地方党委领导下抗疫情的人民战争,歌颂了家乡共产党员和各界人士战疫情的事迹。这本诗集,既有《人生何处不同声》书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天下大爱,《英雄城市脊梁撑》写一座城市的英雄精神的大处落笔,也有从《双肩挂满药袋》《筷子之歌》的细处着眼,每一首诗都浸润深情,讲究音韵,富有节奏,主要是用诗歌讴歌在党的领导下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取得的重要成果,歌颂逆行者白衣天使、解放军官兵、社区干部、老党员、“五老”志愿者等,为战疫情加油鼓劲。人民日报新媒体发表了《何日君再来》《夕阳彩云霞光芒》诗歌;新华网新媒体发表了《筷子之歌》《拥抱》《时间》,中国诗歌网等16家媒体发表了《又见地摊》等诗歌,获得社会好评。我写的《战疫情诗歌》专辑电子版问世和用诗歌彰显爱的力量事迹,在“关爱明天网”等媒体上得到宣传。
综上,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衷心祝福祖国75周年华诞,我要继续发光发热,争取更大光荣,在夕阳的跑道上跑出更好的成绩,向祖国报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昭荣(四川省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内江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副团长,内江市“理响甜城”和“银龄之声”宣讲队成员,内江市市中区关工委副主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