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动态】勇于创新 书写华章——2024年四川省直(红星)作协散文专委会年度散文报告
勇于创新书写华章
2024年四川省直(红星)作协
散文专委会年度散文报告
2024年度,四川省直(红星)作协散文专委会在四川省作协、四川省直(红星)作协领导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团结组织散文作家勤奋耕耘,创作出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散文作品,为四川散文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巴蜀大地日新月异,繁华都市气象万千,为省直(红星)作协散文作家们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一篇篇作品,一部部文集,如春笋出土,萌发出盎然生气。这些散文作品,题材多样,视角各异,内涵丰富,风格独具,洋溢着浓郁的“川味”,彰显着悠长的“蜀韵”,呈现出省直(红星)作协散文作家独特的精神气质。
散文专委会的散文作家,全年在省内外报纸、杂志发表散文1100余篇,获奖30余篇,出版散文集20余部。其中,蒋蓝、黄启国、石维明、温月、黄勇、邵永义等20余名散文作家的40余篇散文上了中宣部“学习强国”。
《兰花》中国画何汉卿作(图源:南充市政协书画院翰墨春秋)
蜀地情缘
广袤的巴蜀大地,物华天宝,自古就是文学沃土,同时也是蜀地作家的精神家园。省直(红星)作协的散文作家秉承了这一传统,在2024年里或实地采风,或游历行旅,观察与思考,感想与抒怀,创作和发表了一系列充满乡土气息、饱含家园情感的散文作品。
省直(红星)散文作家积极参加“建昌采风”“泸州采风”“青神采风”“稻城采风”“射洪采风”,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悟,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散文作品,已在“四川省直作家”公众号推出40余篇散文,在报纸、杂志发表50余篇散文。
阿来的《西昌新城中寻古城建昌》,以近距离、多视角、沉浸式的方式,将建昌古城的前世今生,白天和黑夜进行对比,娓娓道来:“西昌行,新城之中访古城。西昌很新。西昌西站很新,航天路很新,宽阔街道旁来自异国的蓝花楹很新。”作家的观察和描述,让人身临其境,美美的气息扑面而来。在阿来的散文《稻城亚丁行记》中,田园、村庄、森林、牧场、山谷和康巴村民,俨如一幅气韵生动的藏地画卷,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王怀林的《清风明月建昌城阳光康养新四川》磅礴大气,情景交融,读来使人浮想联翩;《我与藏地的前世今生》以藏区稻城为窗口,契合自身经历,生动细腻地展现了民族文化令人神往的独特风采;《成都往东重庆向西——遂宁》,高屋建瓴,巧妙立意,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前后照应,语言生动幽默。
散文作家朱丹枫的《甘洛行》,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记叙了这座大凉山拥抱的彝乡古城及其区域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发展奇迹,热情讴歌了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甘洛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读者看到了甘洛的新颜值,听到了甘洛崛起的强烈律动,感受到了扑面而至的强劲脉动和澎湃活力。
侯志明的散文《在眉山,有些人终须我们叩拜》、李铁的散文《来自稻城红草地旁的随想》、彭家河的散文《江河的遁隐术》、李后强的散文《建昌古城的“四种力量”》,选材独特,情绪饱满,感人至深。
知名散文作家蒋蓝、邵永义、奉友湘是苏东坡的铁杆粉丝,此前因出版《苏东坡辞典》《苏母传》《苏母纪》声名遐迩,2024年继续立足于东坡文化的地域呈现和文学表达。
自喻为“田野考察者”的蒋蓝,2024年撰写的10余篇以苏东坡主题的散文,发表在《作家》《广州文艺》《黄河》《福建文学》《万松浦》《时代文学》等知名期刊,产生了广泛影响。本年度也是他的著作丰收年,散文集《寸铁笔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读本成都卷》《文翁小传》《春熙路传》《寂寞书》相继出版,书店大卖。
邵永义对苏东坡的故乡、对苏母程夫人源远流长的家风文化进行了反复探寻和搜索,年内在《中国环境报》《四川经济日报》《晚霞报》《深圳特区报》《成都日报》《眉山日报》《惠州日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散文30篇,如《母仪若水润苏轼》《让爱陪苏母回家》《为苏母圆梦》《瑞丰纪事》《草桥端端过思蒙》《唤鱼池畔飞来凤》《苏东坡以诚化宿怨》《苏轼与惠州西湖》《东坡十二味》等,情感真挚,余音袅袅。
媒体出身的散文作家奉友湘,年内在《内江日报》《眉山日报》《南充日报》《四川大学报》等报纸、杂志和网络媒体发表散文36篇,其中多篇涉及苏东坡,如《东坡,两座高山之间》《东坡“咏足词”被直叱恶趣?》《东坡厚温公薄荆公?》等。年底出版的散文集《飞鸿雪泥》,在读者和粉丝中引起较大反响。散文《凳子那头的故事》在《四川散文》刊出,为他的2024年散文创作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学者型散文作家何大江笔下的巴蜀,尤显人文厚重,年内在《中国艺术报》《晚霞》《天府广记》《宝安文学》发表文史散文18篇:《历史科幻小说里的古蜀文化》,生动阐述了古蜀文明中的科幻元素;《一座两千年从未改名的城市》《明蜀王陵龙盘:长得像朱元璋的龙》《自古蜀中出才女》《杜甫以诗歌为成都定调》《陈家桅杆:川西民居大观园》《江口沉银:寻找民谣里的“石龙对石虎”》等散文,挖掘有深度,选材有新意,读来有意境。
散文作家石维明,跟踪采访一名94岁的蜀地老兵,完成一万余字的散文《亲历渡江战役和进军大西南》,发表在《当代史研究》杂志,“渡江战役”“解放江山要塞”“进军大西南和奇袭‘鹅翅膀’”“挺近四川和‘成都战役’”“川南剿匪和成渝铁路建设”等章节在“还原历史”“抢救历史”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挖掘、探索,文笔清新,不落俗套。
《花鸟》谢临风作(图源:巴蜀画派)
锦水文思
千年古城成都,源远流长锦水,时时激发起散文作家创作热情,一篇篇彰显成都特质的散文如浪花翻卷,绽放文苑。
省直(红星)散文作家心系“锦水”,文思“锦水”。李银昭的散文《心似锦水流》、姜明的散文《与汉字对视》,斩获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石维明的散文《海口五公祠与新繁东湖的玄机》、温月的散文《蜀都大道记事》分获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入围奖”。
易旭东年内在报纸、杂志发表散文10余篇,连载8组,获奖2次。他的《雪山下的花水湾》等散文篇目呈现历史与现实的“量子纠缠”。他以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内心去感知,笔端去表现,在历史与现实的时光阵列里,挤出一条缝,站到阵列前。他以开放格局审视现实的“趋势”与“气场”,“个人”与“家国”的流变,采用现代传媒的平视眼光,从“家国背景”“历史底板”,以“记者视角”切入,将新闻手法、电影手段引入叙述结构,跨文体写作,以虔诚的心、真挚的情,“非虚构”全景展示,文学细节描写,让“现实”承担“历史”的功能,让“文学”再现鲜活的“现实”,书写出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红尘滚滚的繁琐碎事。
石维明的散文关注蓉城地理历史民俗。全年在《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石家庄日报》《海口日报》等主流媒体和《西府》《散文家》《格调》《东方文学》等杂志发表散文80余篇,获奖4篇。此外在“中国作家网”也有上稿。《逝水流年“水湿书”》《二道河上三洞桥》《在东郊记忆接头》《今夕何夕通锦桥》《时光荏苒的铁路新村》《轨迹多端的彭镇》《从新繁到崖州》《兵临“云顶石城”》等散文,以“小切口”“故事汇”引人入胜。有评论认为,他的散文流露出一种冷静的现场感,频繁使用动词来展现细节、推动情节,辨识度高,间或也夹杂着克制的调侃,常常在悬念、悬疑中体现哲理。他比较注重“观察力”“文字感”“白描和素描”,他似乎认为不需要那么多形容词和成语,不需要刻意煽情。
散文作家温月在《四川经济日报》《成都日报》《天府广记》等报纸、杂志发表18篇散文,以成都地域和特定年代为写作时空,撷取典型的事件、风物、风情和习俗,乃至社会现象与热点,契合个人经历,运用文学手法开展叙事,如《老北门的新故事》《我与成渝铁路的不解之缘》《茶香蓉城百事兴》《岁月深处的香甜记忆》《“华晶”曾经耀春熙》等,既有对历史的回溯,亦不乏对现实的关注,真情实感寓于文中,从而使成都这一乡土意义的物理空间具有了文学地理的价值。他发表于《格调》杂志的散文《为川籍作家彩绘肖像》,图文并茂,情景相融。
散文作家刁觉民长期从事地域历史文化、“非遗”的挖掘和写作,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现代艺术》《巴蜀史志》等报纸、杂志发表《悠闲雅致五凤溪,半边山江半边城》《金堂,一座被水滋润的城市》《千年之变看淮州》《破解五凤古镇关圣宫之谜》《沱江烟云入画来》等散文,对金堂、淮口、五凤溪浸透了深深地感情。他主编的《淮州故事》文风朴实,史料翔实,有媒体称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沱江文化的挖掘人。”
散文作家张翼2024年在《四川日报》《西南商报》《南充日报》《四川人文》《四川散文》《新疆文学》等报纸、杂志,发表散文13篇。《大唐华章:千年前写在蜀地的爱情词根》及创作谈《以散文的名义致敬大唐诗人》引起较大反响,散文集《大门之外》被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收藏,散文集《梧桐树下》入选《当代四川散文作家书系》。
在书写成都方面,散文作家雷位卫一直没有停步,他的散文《羊子山土台:古蜀的传说与遐想》《东郊记忆:工业遗产与现代时尚交融的“秘境”》《成都东客站:沟通世界的新蜀道起点》《驷马桥:赤车驷马入梦来》,说古而不泥古,论今而更言新,新老成都在其笔下鲜活而富有立体感。
散文作家周明生守望故土,行走乡土,书写乡愁,身临其境发掘历史积淀与悠久文化,老骥伏枥,笔耕不止,全年在《成都日报》《晚霞报》《格调》等报纸、杂志发表《隐居乡间的斫琴人》《梨花溪赋》《去隐庐,邂逅隐庐小姐姐》《古渡新津,龙舟之乡的水上狂欢》等散文作品。
散文作家赵平持续关注社会,在生活中挖掘创作素材,寻找创作灵感,坚持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文化底蕴的写作特点,努力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在报纸、杂志发表散文20余篇。散文《落叶也有生命》获四川省报纸副刊作品三等奖。
黄启国、钱声广、欧阳德祥、徐建成、李宗明等“老成都”散文作家,守正创新,笔耕不缀,浓厚的乡土情结跃然纸上。
《开花无异色》布面油画2022年白玲作(蓬州闲士摄于2023迎新春成都画院年度美术作品展,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细腻视角
散文的细腻入微、以小见大,既表现在大多数女性散文作家作品中,也体现在一部分知名男士作家笔端。他(她)们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以特有的细腻表现生活,散文作品透溢出一种风采独具的知性之美、柔和之美。
盛红的散文以女性的敏锐与细腻打动读者,行走,记录,感悟,是她快节奏职场人生中的生活B面,她用其生命与漫长的时间体验去读生活这本大书,感悟山川河流,感悟自然之道,感悟人间美好,于情于景都在字里行间深情吟咏,心动连连。这一年,盛红的写作更趋成熟,笔锋更绵密审慎,他在《江城记忆》《灯光之上》《走在甘洛通往秘境的路上》《地上双流地下广都》《火的节日》《被射洪点中的穴》等系列新散文作品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2024年,盛红在《青年作家》《成都日报》《四川经济日报》《西南商报》《四川作家》《成都故事》等发表散文30余篇,《稻城遗梦》等散文在封面新闻阅读点击已破17万+。她的《芳踪集》入围第五届四川散文奖,《生命中呼啸而过的那辆列车》获四川省方志办庆祝建国75周年征文一等奖。《江城记忆》入选《南充书》。
散文作家刘馨忆着重于生态散文,并交出了耀眼的成绩。她发表在《人民日报》《文艺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媒体的散文《金色的青稞》《回家的路啊,像丝绸一样平坦光滑》《天上的云朵啊,在地上开成花》《镇西山下布濮水》《大地的诗行》《哨楼琴音》等,用诗意的语言在再现了绿水青山的生态梦想和乡村振兴的建设成就。作为实力派散文作家,刘馨忆的散文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给人印象深刻。
媒体人出身的散文作家何一东全年在《四川日报》《劳动时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农村日报》《成都日报》《深圳特区报》《格调》《晚霞》等报纸、杂志发表散文60余篇。从生活的海洋打捞五光十色的彩贝是何一东的散文创作的一大特色,暖色构成了何一东散文的基调。他的散文《与你共饮下午茶》《岁月的下一站》《友情不会说再见》《总有一盏灯为你而亮》《红墙有约》《周末,我们聚在一起》等,没有宏大叙事,不乏细微之处,尤其关注都市年轻底层女性的生存状态,无论是滨河路摆摊烙葫芦的姑娘,还是三色路夜市卖烧烤的小妹,或是在餐馆当服务员的女孩,在他的笔下,都自强不息,温馨可人。他的散文《在滨河路喝茶》获第二届“《格调》美文奖”和“《格调》美文人气奖”。
散文作家凌仕江的唯美飘逸散文本年度在国内一线期刊发表多篇,计10余万字。《建昌一夜》,恣意穿越,沉思中浸润出浪漫情怀。2024年他在自然生态文学方面不乏新收获:散文集《微尘大地》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泡茶等花开》被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列入“中国大奖作家作品集书系”,《北纬30度左右的雪线》被国家出版基金列为重点出口版权作品。
散文作家曹蓉2024年的散文创作延续了她细腻、诗意、哲思风格,同时在地域文化、情感表达以及文学表达上取得了更深的突破。她的作品既有扎根现实的厚重感,也有超越时空的文学美感,文字的深度和广度,为散文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展现了她多维度的眼界和视野,她的散文涵盖了自然、人文、历史以及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与文化价值。全年发表散文10余篇,《行走在西昌的城墙上》《建昌,诗意栖居的古城》《黔江,我在风雨廊桥等你》《一朵花美了一座城》发表在《城市地理》《成都故事》《大中华文学》等报纸、杂志。散文《写给最思念的人》,入选国内当代名家经典散文集。
散文作家李刚明偏好旅行散文创作,“走些、写些”是他的口头禅,人称“李霞客”。乡土人文,历史地理,在他笔端皆有涉猎,细腻而不琐碎。《边城并不遥远》《乌江寨上独竹漂》《乌蒙山上好风光》《乡愁里的雨补鲁》《龙华:蜀地最后的古镇》等散文发表于《深圳特区报》《遵义日报》《劳动时报》《旅游》《城市地理》等报纸、杂志。
罗薇、饶友君、田海燕、陈美桥、彭卫锋、刘春霞、吴微、刘小革、万晓玲等散文作家创作的精品散文,或深情牵挂,或凝聚乡情,或讴歌咏叹,无不展示着、浸透着细腻、浓郁的画风。
《幽兰生空谷,清香君子态》邓克成作(图源:四川艺术网)
生活撷英
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散文创作的无穷源泉,亦是散文表现的丰富题材。省直(红星)作协的散文作家们总能从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烟火地气、人情世故中觅得灵感,启迪思维,触发联想,从而创作出不同凡响的散文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散文的特有艺术魅力,还吸引了小说家马平、诗人黄世海、冉杰、画家蒋松谷、评论家周明华、冯俊龙、小小说家李永康等“跨界”创作,运用散文这一文学样式表现生活,叙事抒情。
知名作家马平长于小说创作,其为数不多的散文作品总能在文学界“制造”新鲜的话题。他的散文不见张扬恣意的溢美,只有平实无华的描写,真情实感,跃然纸上。近日散文新作《此花此叶》《同窗》分别在《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发表。《此花此叶》记述了他创作的“花非花”系列散文《铁花》《灯花》《窗花》《雪梨花》的心路历程,内敛中蕴藏激情,读来仿佛口含橄榄,恬淡中亦有耐人回味的清香。他的同题散文集《此花此叶》年底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诗人黄世海在散文创作上异军突起,全年在《生态文化》《深圳特区报》《眉山日报》《西南商报》《当代杂文随笔》等报纸、杂志发表散文、散文诗40余篇,几乎和他发表的诗歌旗鼓相当!他的散文《无名湖》《草木的长势》被《生态文化》评为“年度优质稿”。
评论家周明华在撰写大量评论、杂文作品的同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日报》《南方周末》等发表了《从六尺小巷中悟出德治大道》《让“幽灵外卖”被阳光暴晒》《该如何反思“200字文件7处错字”》等多篇散文。他在川观新闻客户端、四川在线上开设的“明话”随笔专栏,发表数十篇散文,粉丝众多。
知名画家、书法家蒋松谷先后在《格调》《群众艺术》《群艺》等报纸、杂志发表散文《成长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百年记忆一管拟》《我的水墨观》,文字洒脱,语言幽默,生动诠释了散文创作的“跨界”现象。
以写现代诗为主的诗人冉杰,在《读者报》《精神文明报》《四川工人日报》《西安日报》《重庆晨报》等报纸、杂志发表的散文《找寻一把华山剑》《大邑,成都以西》《尘世的雪,温暖了岁月的真情》《站立读书台,念天地之悠悠》等,以诗化的语言直抒胸臆,以小说的细节刻画所见所闻,通读后令人酣畅淋漓。他认为,要写出一篇好的散文,需要用眼睛仔细观察,需要抓住动人心弦的瞬间。
小小说作家李永康近年涉及散文创作,不乏深层次的思想表达,2024年《生命是美丽的》等正能量散文再次收入试题和小学生课外读物。另一名散文作家塔双江的散文《远逝的童谣》也入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的小学生课外读物《大语文趣味阅读》。
散文作家何大江、石维明到“世园会”现场徒步体验。何大江在《天府广记》《成都日报》发表《川派盆景世园会里的蜀风雅韵》《从“花之城”到世园会》,石维明在《天府广记》《成都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发表《世园会上海园“申意里”有深意》《意味深长的“申意里”》《“申意里”的名堂和意味》。作家的个人情怀与城市热点相融交汇,生动而细腻地展现了成都拥抱世界的胸襟,为五彩斑斓的锦水画卷平添了一抹耀眼的亮色。
资深作家郑光福的笔触继续着他的《岁月留痕》,各种笔会、采风、研讨会都可以看见他不知疲倦的身影,“说些、看些、写些”是他经常提到的“三些”。全年在报纸、杂志发表的10余篇散文,地名故事、田野考古和风土人情成为新常态。文友们评论,他的散文都是用脚“写”出来的,他一直在路上!
军人出身的散文作家马玉荣、陈敬生2024年再攀高峰。马玉荣的20多篇散文《龚滩古镇,千年一梦》《仰望西藏独有的精神高度》《梦获城歌声随梦来》《医靠》《良心是置根于心底的善良》《人品在于心灵干净》等,先后在《格调》《都讧堰报》《桂湖文艺》等报纸、杂志发表,可读性、启迪性强,在圈内深受好评。陈敬生精选自己多年创作的128篇散文、杂文,出版了散文集《金顶之光》《草萤有耀》,笔墨真情受到各界读者好评。
从文30年的散文作家曾令琪,笔耕不辍,芝麻开花,年内出版的散文集《我心飞扬》是他的代表作。他认为写作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写作,使他能够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也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散文作家蔡斌认为,作家应以出作品、出优质精品为己任,他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坚持用灵动的文字,描绘那些让生命颜色散发耀眼光芒的人和事。年底编撰完成散文集《最后的川西坝子——新场》。
散文作家杨力的散文多为关注黎民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也不乏书写家国情怀,散文中时而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小说的描写。
散文作家徐良、杨明强、高显银、郭发仔、冯俊龙、谭学源的散文作品,题材丰富,内容广泛,个性纷呈,宛若生活的万花筒,五光十色,令人爽心悦目。
《向阳而生》何汶芮作(图源:南充市政协书画院翰墨春秋)
反思和展望
2024年,省直(红星)作协散文作家成绩斐然,年度散文报告只是管中窥豹,还有不少优秀作家、优秀作品未能一一呈现。
散文创作在取得亮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视野不够开阔,格局不够大气,直面社会变革、时代风云、新质生产力的散文作品比例不大;面对自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的冲击,部分散文写作手法单一,思路不够清晰,探索不够明显,缺乏创新精神;细节是文章的灵魂,有的散文叙述多,描写少,语言虽然流畅,却缺乏细节的力量,很像是通讯报道和“表扬稿”的变体;有的散文过于追求华丽的语言,情感的把控和传递略显失真,有的散文似乎是把分行的“朦胧诗”拆开组装成段落,艰涩难懂;一些游记体散文,呈现同质化现象,似乎是顺着导游图“到此一游”,缺失独到的感悟和新颖的思考;一些散文文字粗放,用力过猛,抒情过度,无病呻吟;个别散文行文草率,堆砌素材,没有认真提炼,甚至没有认真校对;个别散文语言贫乏,存在“洗稿”现象;部分散文作家对网络媒体和纸媒的融合认识不足、关注不够、实践不多;年轻散文作家比例偏少,新鲜血液不够,散文作家队伍的梯对建设和培育有待加强。
正如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也如余光中所言:“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每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气象!散文专委会决心在四川省作协、省直(红星)作协的领导、关怀下,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南,团结组织省直(红星)散文作家,深入生活,深入一线,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无愧于时代的散文作品!
《晨曲奏响奋进号》国画李德义作(蓬州闲士摄于四川省机关干部职工主题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来源:四川省直作家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