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掌故】刘洙源归隐白云山

来源:德阳市地方志办 发布时间:2019-09-10 16:10:58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省中江县刘洙源,现代著名儒僧,晚年弃教崇佛,归隐于中江白云山、白云寺,晚号离明道者、白云法师。

刘洙源,原名刘复礼,字离明,自号“离明道者”。清光绪元年(1875)十一月三日,出生于中江县富兴乡刘家沟。刘洙源家庭出身并不富足,幼年时在刘氏私塾就读,长大后,到县城上学,成为“秀才”。年纪大点后,应潼川府试,一举成名,有“文益通场”称誉。继而,学习书法,研读经史,曾受业于四川知名学者廖季平、宋育仁。宋育仁曾赞誉刘洙源说:“真是我学生当中的佼佼者”。宣统元年(1909),刘洙源参加四川省试,选为“拔贡”,遂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毕业后,正值袁世凯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因政治军事混乱,不愿在京谋事就业。离开北京返回成都,选择教书育人作为职业。初期,应成都大学校长张澜和文学系主任吴芳吉邀请,担任成都大学经学教授。继而担任四川高等师范和四川大学文学教授,历时二十年。教学业余,精心研究佛教经典,并在少城公园创办“成都佛学社”,独任讲席10余年,听讲者众多,一时誉满蓉城。

刘洙源深研并阐释佛学理论,对汉魏以来的“三藏”经典及其注疏毕览无遗。又浏览海内外佛学丛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创“观心学派”。刘常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古人谓“心”,今谓“脑”,脑主思维活动。观“心”,就是彻底的经常的自我反省思维活动。“明悟自心,彻见本性”,排除一切是非欲念,心地自然清净纯洁。南宗五祖云:“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此为“观心”的第一步,还要进一步做到:“菩提原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修炼到这种地步,即可以达到“四大皆空”的“菩萨”境界,就可以称为“活佛”了。

刘洙源集儒、释之学于一身,晚年尤重佛学,而且造诣高深。目睹政治腐败、时局混乱和社会动荡局面,辞去教职,潜心事佛。他关心政治,但不参与政治斗争;关心时局,但不指责时弊;关心民瘼,常为民不聊生而叹息。民国35年(1946),刘洙源年逾古稀,由成都返故里中江,正式退隐“出家”,不到县城与政界名流和亲戚朋友来往。他家住著名风景区白云山麓(白云山是中江县城西北高山,重峦迭嶂,林深茂密,终年白云缭绕山巅,故名),山顶有康熙六十一年(1722)修建的白云寺。白云山海拔757.6米,因原来有僧人常年住在白云寺,故又名“和尚梁子”。刘洙源受比丘具足法戒后,号称“白云法师”。自赋《白云法师出家行》:“离明道者何许人,中江编户昂藏身。读书读到七十五,犹有余年未入土。脱屣妻儿弃儒冠,剃发唯依三宝住。白云山,熊耳道,是中万里无寸草。但使枯木常生花,不问云山枯木谁先老。”

白云法师隐居故乡白云山中,常作诗文以自娱。曾撰写《刘氏族谱》,偶有传抄,但多数已经散失。唯有原在成都佛学社和往返广汉、德阳等地讲经说法的一些稿本,由其弟子浙江金弘恕先生整理结集成《唯识学纲要》《佛法要领》等,流传于成都与江浙等地。

白云法师笃信佛教,但不迷信神鬼巫术,总以劝人为善为己任。乡邻见他是有学问的高僧,常来请教是非善恶问题与地方政治斗争问题。他常张贴告示于门墙。曰:“吾德薄能鲜,凡本沟(刘家沟)宗族及地方事务概不与闻,其有往者惟限庆吊,其有来者只谈风月。”对于门人中有以符咒神水治病者,皆斥为旁门左道,严加训斥阻止。对于子孙亦告诫说:“吾积攒的产业很少,不足于让你们衣食无忧人。但购有很多图书,供子孙研习。读书成才,方是正道,希望你们珍惜。”

1950年4月24日,刘洙源先生在白云寺内例行功课礼佛诵经时,忽感精力不支,退居禅房,闭目养神,一小时后,无病而逝,终年76岁。释道谓之“圆寂”“仙逝”,实则可能是因心脑血管病引起“脑卒中”而突然死亡。因法师已届高寿,“手常震颤写字难”,老态病征已显现。终其一生,其道德学问还是高尚的,是众望所归的儒释代表人物。

来源: 德阳市地方志办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