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4):康巴人的来历(中)

作者:王怀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6-08 15:32:51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推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怀林先生的《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尾“写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走过历史隧道——天南地北说康巴

康巴人的来历(中)

土著夷人以这一地区的石棺葬人为代表。

自岷江上游向西南,直达横断山区的巴塘一带,半个多世纪以来陆续发现许多以石为棺的古墓葬。其基本形制为一长方形(也有正方、椭圆的)土坑,以天然之石板竖贴于土坑四壁,底部铺以石板或卵石(亦有不铺的),置尸于内,上覆石板以成棺。表面的封土甚浅,墓与地表相平。石棺之材为当地之板岩,天然成片状,无人工加工痕迹。两侧之石板有整块或两三块拼接的,头和脚端的则为整块。上盖的石板块块相压,叠如屋瓦。尸体的葬式有多种,最常见为仰身直肢和侧身直肢。随葬器物有陶、铜、铁器,其中最特殊的是有一种鼓腹双耳陶罐,它的双耳上镶嵌着一排或数排小铜泡。这种镶嵌铜泡的双耳罐在其他地区均未见,成为“民族走廊”石棺葬文化的特有标志。

石棺葬中发掘的双耳罐(图片来自网络)

令人惊奇的是,横断山区石棺葬的分布范围与史籍所载夷人的分布范围完全吻合。童恩正先生曾将石棺葬在横断山区的分布划分成四个亚区,即:岷江上游地区、大渡河一青衣江流域、金沙江一雅砻江流域、滇西北地区。比如有云南忙怀、元谋大墩子、宾川白羊村、永仁菜园子、炉霍卡萨湖、丹巴中路、雅安狮子山、汶川龙溪沟阿尔寨、理县箭山寨、汶川姜维城以及新近发掘的营盘山等。这四个亚区基本上较为准确地反映了石棺葬在横断山区的分布状况。事实上,石棺葬在横断山区所分布的这四个亚区,从史籍记载看,均无一不是属于古代夷人即夷系族群的分布地区。

石棺葬在走廊地区的发展呈现出完整的相互衔接不间断的年代序列。在汉代,石棺葬在走廊各地的分布又均能与汉代史籍中所记载的各主要的夷人部落如冉駹夷、笮都夷、旄牛夷、白狼夷、嶲、昆明夷等一一对应,这就从时代上框定了横断山区的石棺葬只能是该地区的土著民族——夷人的遗留,决不可能是其他外来族群所致。

营盘山石棺葬墓地内景(图片来自网络)

而在横断山区范围内,唯一能符合此条件的“土著民族”即是汉代史籍所载的横断山区的古代夷人即夷系族群。

此外,不仅夷人(石棺葬人)自身相互交流频繁,其他族群的不断进入,也不断为之注入新鲜血液。

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由北向南的岷江上游文明与走廊文明之间的交流就十分频繁。这些熙来攘往的古代族群中,其代表为古蜀人。

近年发掘的营盘山遗址,是距今5000年前岷江上游地区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其周围还分布着数十处时代相近或略有差异的中小型聚落遗址,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遗址群,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聚落体系。如此规模的遗址群,在长江上游地区极为少见。同时,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营盘山遗址,也是走廊地区乃至长江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它代表了5000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

营盘山石棺葬墓地(图片来自网络)

营盘山考古发现的人殉和猎头习俗,与西王母族的杀生献祭和原始崇拜有渊源关系,其发现的上万石棺墓葬群与走廊的石棺葬属于同一文化体系,而黄帝的时代约在距今4600年左右。十分凑巧,卡若遗址和雅砻江流域出土的石器也大致在同一时代。则说明他们也可能是同属走廊的夷人族群,而且古蜀文化略为先进。

由此我们大体可以推知:走廊地区像青藏高原一样,自古族群迁徙和文化交流不断,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相似和夷人(石棺葬人)的广泛分布可以为证。特别是岷江上游古文明由于地处要冲,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碰撞、融合后得到提高,许多方面得风气之先,又通过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得以传播扩散:

――向北的一支,上古时期黄帝娶西陵氏女嫘祖为妃,又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夏禹也兴于此,为了治水曾多次返于岷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说明这一带的文明较为领先并成为华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向南,《史记·三代世表》载:“蚕丛国破,子孙居姚、嶲等处。” 杜宇失国后,带着追随他的族人流亡到了凉山和云南,推测现在的彝人中便有杜宇的后裔;开明王朝末代王子安阳王在国破后也远离故土,率数万人辗转南迁到达交趾之地,于此称雄达百余年之久。在大渡河流域的“青衣羌”延续至今,应该也是古蜀人的残遗。由此可以看到古蜀文化对走廊文化有着较长时间的渗透,并对西南夷之夜郎文化、邛都文化、冉駹文化以及东南亚文化,都产生过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向东,成都平原土地平旷,沃野千里,古蜀人以向东发展为主就是很自然的了。

古蜀族应是来自高原的古代族群,因之同样有着悠久的崇石习俗,《华阳国志·蜀志》说古蜀时代最先称王的蚕丛死后“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便透露了古代蜀人崇石的原始宗教意识。在古代蜀人走出岷山栖息于成都平原之后,崇石习俗依然盛行,流传下来的众多大石遗迹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开明晚期石牛道的开辟,李冰治水雕造的石人石犀,显然也与蜀人崇石习俗有关。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石虎,与古代蜀人的石崇拜观念也有很大的关系;古代有“禹产于石”和其子启破石而生的传说,说明夏族就有强烈的石崇拜信仰,至今北川禹穴附近仍有敬奉血石的习俗;凉山州有重达几十吨的大石墓葬;成都平原至今还有许多巨石传说、遗址和地名,成都市现存支叽石、五块石、天涯石、大石路等地名,当为其残遗。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另眼看康巴——穿行在自然博物馆和人类学宝库(代前言)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2):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l 天府西望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3):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l 丝路遗珠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 l 川藏茶马古道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5):苍茫横断山 l 一座山脉 两条走廊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6):苍茫横断山 l 昆仑儿女走四方(上)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7):苍茫横断山 l 昆仑儿女走四方(中)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8):苍茫横断山 l 昆仑儿女走四方(下)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9):苍茫横断山 l 横断山八大重合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0):融合与隔绝——走廊文化及其特征(上)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1):融合与隔绝——走廊文化及其特征(下)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2):二郎山——康巴之门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13):康巴人的来历(上)

作者简介

王怀林,藏名王·扎西尼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两次进藏工作而乐此不疲。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到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魅力甘孜》公开出版发行;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并有获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怀林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