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

见闻故事

  • 刘波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2日 07版) 【文物故事】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览厅里,有一个不起眼的汽车铭牌,上面写着“安全行车4万公里。”安全行驶4万公里,对和平年代的汽车驾驶员来说,是件平常的事情,然而,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却...
  • 院士高考回忆录 靠“适应”走过一波三折求学路 杨 雪 雷欣谣 “我考试的时候,心里面没有什么紧张的感觉,读书就是读书,就是最后那一个月冲刺阶段,感觉到很紧张。” 1964年,魏辅文出生于重庆市云阳县。家中共有7个孩子,全靠做小学教师的父母,...
  • 金丝神龙伏石蚕 李 靖 芦山,古时称作青衣羌国,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男耕女织,虽谈不上富足,但足以解决温饱。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粗茶淡饭,日子还算舒心惬意。 芦山古城门 可天不遂人愿。一日,天降陨石,石中藏有石蚕。石蚕本性暴戾凶残,常...
  • 那年高考 贾 海 我是1995年参加高考的,距今已有27个年头了。 现在,回忆三年的高中生活,就像一条小溪静静地流淌着,时而会激起一朵朵浪花,那一朵朵浪花仿佛写满了我们青春年少的梦幻。然而,最初的路上陌生的麦地里,命运的小甲虫,会随时亲吻我...
  • 难以忘怀的火烧玉米馍 李腾鹏 幼时,吃上一顿白白的籼米饭简直是一种奢望,非要逢年过节才能品尝。平常若吃米饭,只能吃火米(一种先把稻谷蒸熟晒干后碾的米,口感极差但碾时不坏米且煮得涨饭)饭。即使这样的米饭,也不能每天都吃。日常吃得最多的...
  • 端午节 端阳老者亲送来 王满堂 传统端午节,已经延续几千年。吃粽子、挂陈艾菖蒲,赛龙舟……传承是传统延习的前提,继承是传统光大的基石。 我的端午情结来自于母亲。 记得每年端午节快要到来时,母亲就早早地开始准备过节需要的一些物事了。那...
  • 悠悠艾草香 王丽华 我受过她的恩惠,一个里面装了艾叶外面绣着平安二字的香囊。 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家世惨淡,人长得一般,穿衣简朴,囊中羞涩,要细细盘算好几个月的饭菜票,能否挤一挤再购置一本自己爱而不得的“大部头”《诗...
  • 用故事为问题儿童保驾护航 李兰春 听故事是儿童时期最自然的文化活动,我们用故事来认识世界,当我们把自己的经验说成故事来分享的时候,就赋予了自己生活的特殊意义;在分享故事时与他人互动,透过故事,人们在生活中有了了然于胸的顿悟,透过故事...
  • 为古树立传 汪成文 芦山县大川场庙岗有四棵红豆杉树。四棵古色古香的红豆杉,树龄最大的一棵已1100余年,出生在晚唐时期。树龄最小的也出生在元朝年间,600多年。让人痛心的是其中有一棵被剥去树皮1000余平方厘米,其木质部分已变黑,尚且坚硬,但...
  • 手 帕 子 杨一父 以前,讲究的人兜里都有一张手帕子,城里人管它叫手绢。手帕方方正正,有着各种好看的图案,也有绣花的。主要作用是擦口水、鼻涕,或是脸上的灰尘,有时用来包裹食物;青年男女也用作传情递爱的信物,如果女方送给男方一张精致而芳...
首页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尾页 共854条信息/共86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