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民族文化>详细内容

【民族文化】彝族风情之衣食住行‖毛勇

作者:毛 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6-18 15:32:39 浏览次数: 【字体:

彝族风情之衣食住行

毛勇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4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经过千百年历史发展,形成独特的彝族文化和风情。这里,以紧邻凉山州的石棉县彝族为例,说一说彝族风情之衣食住行。

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作为彝族形象的重要标志,体现了独特的彝族风格。县境内彝族人多居住在高山或中高山地带,以农牧业为主,有饲养牛羊的传统,衣着服饰多以羊毛、牛毛、麻为主要原料,以蓝、黑两色为基调,注重厚实保暖。彝族偏爱黑色,体现庄重、严肃、深沉的特征。境内彝族保持传统服饰款式,男女皆穿开襟袖上衣,袖口、领口和襟边绣有花边。佩戴耳环(男子只穿左耳)、戒指、手镯。男子头顶留一绺3寸左右长的头发,彝语“兹尔”广泛称“天菩萨”,头缠一条约4米宽的蓝布头帕,头帕要么搓成条状缠成交叉圈,要么折叠缠成并列形,多数男子,特别是青年男子在头帕左前方扎成一拇指粗似笋状的“兹贴”,俗称“英雄结”,成为男子英武的象征。下身着蓝布长裤,裤脚较宽约0.6—1米,属中裤脚。赤脚或穿自制草鞋。左耳戴一串由三个蜜蜡珠穿成的耳环,中间的珠子大,为黄色,上下的珠子小,为红色,用红色丝线缀穿起来。外罩查尔瓦或披毡。

彝族妇女的服饰以雍容典雅见长,独具特色,未婚姑娘头顶一块瓦形方帕,帕上绣有各种精美的图案,用发辫或毛线和发辫缠绕,方帕前沿遮额,后沿遮领;双耳佩戴蜜蜡珠或银质耳环;生育后换成荷叶形青色夹层帽,帽后正中饰箭条形饰条。上身着镶有彩布或绣有花边的左开襟大褂衣,袖口细窄,衣短仅及腹部,领口上别有一银牌花,衣领点缀满小银泡。下身着用多层彩布环绕拼接而成的百褶裙,长及地,彩裙随脚飘动翻滚,像多姿多彩的流云。

查尔瓦、披毡是县域彝族最具特色的外套服装。查尔瓦(彝语称瓦拉)从质地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羊毛为原料,捻成线编织成人字纹条幅,裁制而成,形如战袍,长及胯,保持羊毛本色,或染成青、蓝色,于肩部或底边用彩色丝线绣上各种精美的图案。另一种则以牛毛为原料制成,长过膝,下端留有10厘米长的绳穗作为流苏,厚实较重。披毡(彝语称“石都”或加石),用上好的细羊毛精擀细制而成,形如蓑衣,长过胯,染以青色为主,无饰,原料以纯色羊羔毛为上品,披毡还作为寿衣之用。查尔瓦和披毡是县域彝族人必备的传统衣物,有的单穿,也可二者叠用,白天披之御寒防雨,夜晚盖之暖身,居家野宿可裹面而息。

县域彝族服饰花纹图案绚丽多彩,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多与生产、生活密切相连。以天象为图案的有日、月、云彩、彩虹等;以自然为图案的有山、水、河;以动植物为图案的有鸡冠、羊角、牛眼、树叶、蕨草、鱼、羊的头饰等。这些均系彝族盛装。

县域彝族的服饰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自然和社会制度的影响过多,过去黑彝和白彝后代有明显的区分,前者以黑色为底素衣宽饰,显示庄重;后者花哨艳丽,色彩鲜艳。而今县域彝族服饰,除个别中老年人和部分年轻姑娘有备外,大多随着时代发展,融入社会主流,民族特色和时代色彩融为一体,反映了县域彝族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对美的追求。

饮食习俗

受生产生活条件影响,县域彝族群众饮食习俗有其独特的一面。主食以玉米、荞麦、马铃薯为主,逢年过节可换少许大米等细粮作辅食。砣砣肉和杆杆酒是县域彝族传统的特色食品,也是待客送礼的佳品。新出产的粮食或新酿制的酒,请老人或尊者先品尝。过年逢节先拜祭祖先。彝族好客,客到先献酒,主人会斟上一杯酒双手捧给客人,不会喝的客人也要稍微表示,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不尊。

宾主稍作寒暄,主人宰杀畜禽款待客人,必须当着客人面宰杀,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宰杀畜禽一般由客人的尊贵、人数的多少而定,一般客人杀鸡以待,尊贵的客人宰杀猪、羊以待,最尊贵的客人宰牛相待。主人待客的各种食品客人都要食用,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不尊重,给主人难堪,但不能各种都用光,要剩少许,这样主人以为客人已吃饱感到满意。

彝族待客时有献猪头、羊膀、牛膀的习俗,用餐时将所献之物摆在主客面前,餐后由主客带走或由主客转赠其亲友。

彝家待客有先客后主的习俗,客人先吃,主人不陪,待客用好后,主人才用餐,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砣砣肉:将猪肉或牛羊肉带骨砍成拳头大小,放入汤锅里煮,待肉煮熟时,将肉捞出,放在簸箕内或木盆内稍凉,撒上盐、花椒面及木苦(彝语,野生香木的根、皮粉或木姜子粉),将簸箕或木盆不断摇晃,使佐料均匀地沾在肉块上,便是可以享用的彝家砣砣肉。砣砣肉鲜香可口、肥而不腻、瘦而不绵,是彝族待客的最佳食品。

杆杆酒:又名坛坛酒,将一种或几种粮食(以荞麦为佳)按一定比例放入坛内,加适量清水,放入一定比例的酒作引子加曲发酵用泥土封坛,存放一定时间即可。食用时将一细竹管插入坛内,口含竹管吸饮,故称为杆杆酒、咂酒。杆杆酒,清爽可口,饮而不醉,受彝民喜欢,在逢年过节、婚嫁时酿制。

餐具:彝族使用的炊具或餐具,过去除少部分从汉族地区交换来的铁、铜制品外,其余以竹木为原料,竹盘子、木钵、木碗、木勺、酒壶、酒杯。以硬杂木加工精制而成,色调以红、黄、黑三色为主,各种图案取材于生活,木制餐具有耐腐蚀、隔热的特点,精巧、美观,是值得观赏的工艺品。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县域彝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饮食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交通的改善和作物品种、耕作技术的改进,常以粗粮换取细粮。畜牧业的发展,肉食不再是逢年过节才有,饮食习俗也趋于大众化。如今,彝家砣砣肉被列入石棉名小吃,已进入餐馆、酒店,受到食客欢迎。彝族的饮食习俗也吸收和借鉴了其他民族健康向上的习俗,饮食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居住习俗

石棉彝族大多居住在偏远高山,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对恶劣,且迁徙流动不定,居住比较简陋。住房多依山而造,低矮简易,以带叉木杆做支架,竹篱笆为墙,房顶盖竹笆子或木瓦板。以竹篱笆为墙的房又叫笆笆度,竹笆房难防风雨,如遇大风随时都有可能被风连根拔起。少数家庭殷实,能长期定居者,以筑土为墙,木式框架,盖土瓦或木瓦板,俗称瓦板房。房内布局及用途不管是笆笆房还是瓦板房基本相似。

县域彝族住房大致分为三大块,进门一大间作为客厅,是家庭举行各种活动、仪式的主要场所,设有火塘,用于煮饭、取暖等。左间为主卧室,是主人的卧室,接火塘的墙角摆设一木柜(菩萨柜),主要用于祭祖等仪式,一般外人严禁跨入主卧室。客厅右边为客房或用于堆放粮食等杂物。各间用木板或竹篱笆相隔,除客厅外,其余两大间可用木板或竹篱笆按其大小分隔成若干小间,充分利用。楼上空间相对比较矮小,多用于堆放杂物。

瓦板房是县域彝族住房的一大特色。以土筑成墙或乱石垒成墙。以木杆为结构,形成“人”字架。房顶盖瓦板,瓦板一般长5—6尺,宽20—30厘米,厚3—4厘米。每年农历六七月翻盖一次,由于长期烟熏,可用50—60年甚至更长。

劈瓦板要有一定的技术,绝非人人都可以。先要选好上等的杉木树,理清杉树木纹,用刀竖劈开板,瓦板要保留板面沟状木纹,好让雨水顺流而下。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瓦板屋一般不设窗,即便要设也较小。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条件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对高山少数民族地区排解“农村四难”(即饮水难、行路难、看电视难、照明难)和篱笆房改造工程的实施,彝族群众居住环境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现在在县域彝族地区特别是公路沿线,随处可见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的小楼房。室内设施也逐渐向电气化迈进,昔日简陋的瓦板房越来越少,低矮的笆笆房基本消失。

交通运输

石棉县域地理条件复杂,山高坡陡,沟河纵流,自古交通条件相对比较落后。交通运输,一直人背马驮。

人背,是用麻袋装上细粮,用麻绳搂在背上背。其次是用竹子编成背篼装上物品等背去远处进行交换。

马驮,也是用羊皮袋或麻袋和背夹装上货物捆在马背上驮运。人行的道路不是专门修的,而是人们长期行走而形成的。水上交通遇小河,砍木料搭木桥过河,遇大河架索道,没有铁绳则用竹子绞成竹绳架索道而过河,十分危险。乐(山)西(昌)公路开通(1941年6月通车)后结束了县域无公路的历史,但路况差,运输条件没有多大改善。1952年建县后,国家进行108国道公路加宽改造,加之省道泸定至石棉、甘洛至石棉及部分县、乡、村公路修建联网和专用公路的建设,为全县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如今县域内除极少数高山的个别彝族组外,大部分彝区都通公路,摩托车、拖拉机、汽车等运输工具进入彝寨,人背马驮的现象已成历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毛 勇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石棉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