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民族文化>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周安勇‖探秘荥经黑砂的前世今生(一)

作者:周安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4-04 10:06:46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4月4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分期推出《探秘荥经黑砂的前世今生》,欢迎在文尾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走进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以公路为街道的两傍商铺里,紧凑而又整齐地堆码着各式各样黝黑的砂制器皿,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铮亮的银色光芒,粗犷里透露出细腻,拙朴中洋溢着精致。在街的拐弯处,有一个不太扯眼的牌坊,用汉隶书就“中华砂器第一乡”。

不仅是“第一”,它还“唯一”,因为它就产生于古城坪这一仄小的区间,伴随着人类的活动,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一路走来,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沉淀于古城村匠人的心里,在脚踩手捏过程中,溶入到一代又一代艺人的血液里,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产品地理特色鲜明,质量特色鲜明,产品特性与地域性关联明显,有较高的地域知名度”,它应当受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荥经砂钵钵,二两粮票一角六”,这句在上世纪的四川地区很流行的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史实,荥经砂锅是荥经的代名词。

历史悠久的荥经黑砂,文载甚少。透过往事云烟,以社会发展为脉,以考古成果与研究文献为络,我们仍能窥探其大致的“雁影”。

从新石器时代走来的技艺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过太多辉煌,有过无数的文化瑰宝,许多还曾盛极一时,却终究被时光淹没,了无痕迹。能被发掘出来,是“运气”,能延续下来,则取决其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之泉,就是它能——且必须能融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成为生产、生活的必须。

从发掘的先秦、秦汉时期的文物考证,荥经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砂器生产,且器物都已成形制。因之,人们就依此将荥经黑砂产生的时代界定为春秋战国时期。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荥经黑砂一出生就成熟了吗?不可能,因为器物都有一个认知、初试、成型、发展的过程。也许,这个过程很短暂,也许很漫长,但过程少不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陶器产生的历史背景说起。

陶器产生的时间很难确定,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新石器时代初期,已有上万年的历史。

新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设定的一个时间区段,大概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发明了陶器。

1985年1月,荥经县严道镇的同心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石器制作场遗址,属于四川地区原始蜀文化之一的“青衣江——斗胆村”类型。其中有肩锄形石器的发现,表明在新石器时代,“锄耕农业”在荥经地区已经开始。锄耕农业的开始,使得作物的产量较从前采集实物的收获多了很多,且产量较为稳定,还可以储藏。储藏,这就需要器物。最早的储物器是石制、木制的容器,如瓜果外壳、葫芦等。食物来源稳定,就不需要频繁的迁徙。定居以后,人类造出房子、火塘、灶台等新产品。

现代考古发掘表明,陶器是与先民定居的半地穴房址同时代出现的,启发先民烧制陶器的技术诱因,是穴居室里的火塘泥土被火烧而硬化甚至陶化现象。

因为火塘四周的泥土经常遇到比烧烤食物时高得多的温度,寒季里持续烧火取暖,其燃烧和保温时间也比烤食的时间长得多,周围的泥土被长期高温烧烤致硬化甚至陶化,这一过程与现象,启发了先民制陶灵感,有意识地用泥土捏成一定的形状加以烧烤,陶器应运而生。

用火使泥土陶化并成陶器,要求掌握两项基本的技术参数。一是最低限度的烧制温度,低于此限,泥土就不会发生陶化,只能是烧成“硬化土”的泥器。二是在可陶化温度下最低限度的保温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保温时间,坯子也不会完全陶化。这两个要素的综合,就是一个术语“火候”――只有掌握好火候,才能得到真正的陶器,否则就只会是泥器或夹生陶。

烧陶用火技术有二个关键。一是尽可能获得高的温度,温度高,质量好。二是加热均匀,避免变形开裂;烧透,避免局部过热烧塌烧熔。陶窑的发明,解决了燃烧与加热的统一。如果没有陶窑装备,就不会有发展成熟的陶器。史前陶窑的多量发现,证明了陶器时代是比石器时代徒手技术更进步、社会生产力水平更高级的新的历史时代。荥经陶窑被称馒头窑,从外观上看,亦算名副其实。

张新斌、张顺朝主编《颛顼帝喾与华夏文明》书中说,炎帝“以石为兵”、黄帝“以玉为兵”,颛顼“以陶为兵”。“‘以陶为兵’,表明陶器的发展是从颛顼帝开始的,人类使用的兵器(确切说应该是工具)是遵循‘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这样一个轨迹而进步和嬗变的。由此可见,颛顼所处的时代,正是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初步繁荣时期。”

荥经是颛顼帝故里,共工反,颛顼将若水“陶兵”讨之。共工败,怒而触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女娲补天而遗西南,故至雅州天漏水成灾,“禹成厥功”,“惟天下之至险,有严道之漏阁焉”。

周发伦的《山海经与古蜀国—兼论华夏祭祖文化》认为今米仓山为“不周之山”的起始处,其在《山海经·西次三经》所载:崇梧山(大巴山)“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其“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峚山”者,即龙门山北首。龙门山乃“岷山”山系之台地,跨盆地之北缘和西缘,可自成体系。由北向西而向南,远至雅安,谓之“泥巴山”,是地震多发区。

《荥经文物精粹》上说,同心村石器制作场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除石器外,还出土了夹砂陶片和灰陶片。夹砂陶是胎体含砂粒的陶器,能使陶器在高温焙烧下不变形,而且制成的陶器再次受热也不碎裂。这些陶片在原料、胎体、工艺上与传统的荥经砂器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荥经地区便有了比较成熟的制陶技术。成熟了的荥经陶艺,无论是“火候”的掌握,还是陶窑的装备,乃至泥料的加工,就这样原生态地被保留下来——脚踩手捏4000年。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安勇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