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民族文化>详细内容

【民族文化】杨怀富 ‖ 千年手指上舞动的锅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1-11 17:12:59 浏览次数: 【字体:

2015年,甘孜州白玉县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发现康巴藏区独特的舞蹈形式——“手指锅庄”。为进一步调研“手指锅庄”的历史沿袭及独特性,白玉县邀请国内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证实“手指锅庄”仅存于白玉县境内,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用手指跳的锅庄。

经普查,掌握“手指锅庄”的民间艺人有4人,舞蹈基本步伐组合8种,曲目120余首。

手指锅庄以跺卓提勒、跺卓白玛达吉等8个舞步作为基础表现手法,所有的舞蹈都围绕这8个基本舞步来编创。

手指锅庄的独特之处是“以指代身”,将“全身参与”的锅庄舞集中在手指上,以右手食指、中指为主要舞蹈表现载体,辅以唱词相结合,舞者的手指随着节拍翩翩起舞,左挪右转,随着唱词和曲调变化,手指的动作幅度和节奏也随之变化,情感起伏、喜怒哀乐都在手指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慢时如鸿毛落地,舒展大方;快时则威风烈烈,气势澎湃。

悠扬的歌声,是白玉人的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跃动的指尖,是白玉人对生命不灭的热忱;飞舞的神色,是白玉文化千年传承的缩影。

据考证,“手指锅庄”的传承已达上千年,在康巴地区最早的萨玛王朝【据《白玉县志》记载:南宋景定四年(1263),德格家族第29代四郎仁青随帝师八思巴朝见忽必烈,被封为“多墨东本”。他在今白玉沙马地方建“亦思马甘军民万户府”,史称“萨玛政权”或“萨玛王朝”】时期,每当重大节庆时候,土司要求群众连续跳一天一夜的锅庄。因舞者体力不支,故土司准许借用手指来表现锅庄,这样既适合老年艺人传授,又能使老年舞者参与到各种节庆活动中,让热爱锅庄的舞者,可以克服场地受限、气候因素等情况,在篝火旁、藏桌上、劳作小憩时即兴表演,把酒言欢。

白玉“手指锅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对研究康巴锅庄文化的起源、传承保护、教学、编创等具有重要意义。经专家学者证实,截至目前,整个藏族地区仅白玉县境内发现手指锅庄这一文化现象,由此,“手指锅庄”是康巴锅庄的根脉,白玉县是康巴地区锅庄的发源地之一。

2016年8月11日,白玉县非遗项目重大发现——传统“手指锅庄”发布会在康定市举行。中国舞蹈博物馆研究员王卓玛,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杨莉教授,资深媒体人、藏学专家向巴多吉,白玉县相关负责人及60余家新闻媒体出席发布会。

非遗传承人阿西(左二)为白玉县艺术团演员讲解手指锅庄的舞步

发布会上,4名传承人现场表演了“手指锅庄”。他们头戴莲花生大师法冠形状的头饰;身穿大师披风颜色的氆氇,衣袖宽大得可以舞出白鸟之王飞翔在天空的感觉;灯笼裤是按照雄鹰的大腿设计,也是吉祥八宝中胜利幢的外形;鞋是十全十美鞋,有九层鞋底,九色彩虹环绕,可以镇压三域;腰悬十种矿物合铸的天雷宝剑,战无不胜;背上背的是护身嘎乌,能保佑出入平安。4位传承人口中唱起“手指锅庄”专门的词曲,手指随着歌声翩然起舞,现场跳出了三种不同的基本舞步,两只手指就像人的两条腿,看起来很像是人跳舞的剪影。四位传承人统一的手指舞步,展示出奔放与凝重持稳为一体的舞蹈风格,舞姿给人以严谨统一的感受。为了表现白鸟之王飞翔在天空的感觉,四位传承人还表演了另外两种不同的舞步。

4位传承人在康定市发布会上表演手指锅庄

手指锅庄被专家称为“藏族锅庄的密码,活态的舞谱记载”。

2017年2月27日,白玉“手指锅庄”首次登陆康巴卫视2017年藏历春晚的舞台,深受观众好评。

白玉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尼玛拥珍介绍,白玉手指锅庄从原来少数年长者会跳已发展到现在全县100余人会跳,2018年已成功申报成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逐步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玉县艺术团的演员们在广场上为群众表演手指锅庄

目前,白玉县启动了民间歌舞数据库建设工程,以视频、图片、音频的方式收录上百首曲目,还专门编排了“手指锅庄”音乐达124首,通过以老带新等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和传承“手指锅庄”。

白玉县艺术团的演员们在广场上为群众表演手指锅庄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整理:杨怀富(甘孜州白玉县地方志办公室)

供稿:甘孜州白玉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