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16:08:56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滕宁 ‖ 221厂从青海内迁绵阳的“开路先锋”

作者:滕 宁 来源:方志绵阳 发布时间:2019-09-06 09:04:52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转自中物院曙光视点

故事的主角是一名普通老军工

他曾是中物院战略位置转移的开路先锋

如今已是耄耋老人

却仍牵挂核武器科技事业

他的回忆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国家改革发展成就和巨大的社会变迁

 人到暮年,回首往事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这大半辈子

人间值得?

我们今天的故事主角

所怀念的是

在金银滩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

身上披件棉猴

嘴里塞把青稞

他就能在风雪中

为国家“干大事”

是在绵阳梓潼那些

酷暑难耐的日子

卧室就是办公室

床就是办公桌

他和同事共同把荒山

建成科研基地

草原集结

四十多年前

他是中物院战略位置转移中的

开路先锋

四十多年后

他是仍时刻挂怀核武器

科技事业的耄耋老人

他没有大科学家

大工程师的桂冠

他的故事

也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中物院人

然而

共和国核武器科技事业的

伟大成就

离不开像他这样千千万万个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把一生青春年华都献给祖国的

中物院人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即便我们不是邓稼先、于敏

我们一样凭自己执著的追求

勤劳的双手

一样做无愧家国的

中物院英雄

一样收获无怨亦无悔的

可贵人生

父亲的回忆

——221厂动迁四川纪实

滕 宁

 我的父亲,现年85岁,是中物院里的老革命了,退休前,从事40多年器材工作,为科研生产服务了一辈子。老人家退休后,曾多次给我讲述他与母亲在草原、梓潼、绵阳等地的工作经历,很感慨二老为了院所发展做出的无私奉献。二老从青丝到白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为“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誓言奉献了一生,无怨无悔,我心中满是敬佩。

奔赴严寒的草原

 1960年9月,北京二机局六处派遣第一批打前站首批器材工作人员奔赴草原,父亲作为器材保障人员,第一时间跟随九局前战人员,前往这片神秘之地。

 当时的交通工具落后不便,从北京到兰州,再从兰州到西宁,再从西宁到海晏县,再从海晏县到221基地筹建处,经过4天和多次的转车颠簸,最终抵达目的地。

 初见金银滩,唯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没有路,汽车经过之处便有了路。到达厂区边界后,父亲一行接受当地警卫部队检查验证后,又坐了3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筹建处。一眼望去,周围全是办公室和宿舍,但都是未竣工的工程,只有筹建处大食堂建筑完工,行政处就在其内办公。

 到达后,行政科负责人为每人发放了三大件:一顶帽子、一双蓝色棉鞋、一件棉猴,另外还发了两床被子、一个牦牛毡垫、一个草垫。父亲被安排居住6号帐篷,当时照明靠柴油发电机供电。

 发放物品

 现场的生活条件极其简陋,天气寒冷,身着棉衣却依然难以御寒,这是父亲对草原最初的描述。次日起床,被子上都浮上一层沙土。吃也是个问题,每月每人定量为23斤。青稞作为主食的主要原料,被做成馒头、面条和稀粥,没有新鲜蔬菜,没有油,每天每餐都这样重复着。一日三餐的青稞吃食,导致很多人便秘,痛苦难忍。

 后来,在周总理关怀下,西宁发来了几车皮的黄豆,解决了基地人员的食品供给问题。但当时缺少青菜,吃的都是晒干的白菜和部队的蔬菜罐头。为了能吃上青菜,大伙儿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菜。

 行走也难,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走上几步路就要停下来喘一口气,再前行,面部虚胖(高原反应)。几年后,生活条件转好。父亲任221厂六处004仓库设备保管组长和531仓库保管组长,直至1965年8月发生重大转折。

安营扎寨

为动迁四川提供先行保障 

1965年8月,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决定核工业部221厂由青海草原(金银滩大草原)动迁至大三线四川绵阳地区,靠山隐蔽扎大营,创建902基地。

 父亲接到二机局六处领导指示,成为首批参与221厂动迁四川的器材工作人员。多年来父亲一直从事器材计划、订货、发运工作,秉承器材工作三种精神:“宁愿自己千辛万苦,不让科研生产一时为难;甘当配角,全心全意为科研生产服务;基建启动,建筑材料先行保障”。

 221厂动迁打前站的还是器材工作人员。1965年8月,首批多名器材工作人员抵达绵阳,下了火车,坐上敞篷汽车进驻四川绵阳专员公署(现绵阳茂业商厦旁)木板楼临时办公地点,是一栋4层木板楼,父亲他们住在3楼。

 那时绵阳的条件非常艰苦,气候极其炎热,极不适应。尽管酷暑难耐,也要尽快工作。由于托运的行李未到,父亲一组人就靠着一个个小板凳,把床当成办公桌,昼夜加班,编制中物院首批进川器材供需计划,计划完成后督促多方审批并参与计划尽早实施,确保筹建工程急需器材及时到位。

 入川前期订货的三材(木材、水泥、钢材)先到达绵阳火车站,父亲与同事驻扎在绵阳火车站(编者注:那时绵阳火车站在西山脚下,迎宾路路口),每日通过一部电话向领导汇报当日进展。

 父亲一行人每日在车站找临时地点开展交接、转运、待发工作。当时车站每天都有大量物资材料运达,车站有规定,到站货物12小时内必须卸车运走。又当指挥又当搬运工的父亲,想办法协调运输车辆将大量钢筋、钢板、电线等建筑材料搬运至离车站不远的马路两旁,之后再联系建筑公司派车转运建筑材料。

曾经的绵阳土坯房

 依据动迁人员入川时间安排,中物院领导把东方红大桥(编者注:绵阳城区第一座跨涪江公路桥)的建设作为首批重点工程。因为入川科研人员都是乘坐火车到达绵阳,而进入各科研所及器材处基地都必须经过涪江,为此,父亲最紧急最重要的工作是积极组织建设桥梁所需器材的供应和保障。

 1965年,绵阳还是一个专区,基础设施落后,从城区到涪江对岸的过江工具,仅靠摆渡船。江水落时,汽车勉强可以淌水通过;水涨时,汽车必须靠摆渡船,才得以过江。为保障后续入川科研人员、车辆及科研装备能顺利过江,父亲积极与四川省建桥公司协调,落实大桥的钢材、木材、水泥等提前到位,保证建桥急需。

东方红大桥今昔对比

 当时建桥任务极其紧急迫切,加之雨季即将到来,会导致后续动迁大批科研人员及科研装备受阻,所以建桥任务一定要在雨季来临之前完工。为确保器材供给,父亲又多次入驻二郎庙水泥厂,催交水泥及时供给,保证东方红大桥顺利建成。

 组织指到哪里,父亲便义无反顾奔赴哪里。1965年底,父亲接到指令,前往三号(编者注:当时为了保密,将梓潼定为“三号地区”)征地移民办公室基建处。从绵阳到三号大院,父亲又是打前战的人。那时的三号地区,满是荒地与坟墓,首要任务是建大棚、干打垒房。当时,大队负责人一起到场,将老百姓的墓地进行迁移,对迁坟户进行补偿,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土地清理。

干打垒住房

 父亲他们拉铁丝网做简易围墙,组织民工在器材大院门口建起3个大棚,用于存放中物院进川首批三通器材(道路、线路电器、水暖器材)。又组织民工修建干打垒办公房和住房,地基需要鹅卵石,两个工人班分别到潼江河挑拣鹅卵石,搬运回来打地基。最后,将油毛毡铺到屋顶防止漏雨,干打垒就算盖起来了。

 完成任务后,父亲被调往6.5库。当时那儿还是一片荒山坡,父亲直奔宏仁公社(今梓潼县宏仁乡),说明来意和情况,受到公社热情欢迎。公社保证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由于条件有限,父亲等人白天在公社搭伙就餐。

 期间,基建处派人对当地地形进行勘测、设计并进行征地,划好边界,界定征地范围,仓库组织民工拉好铁丝网围墙。要安营扎寨,首先要做的是建临时大棚(土厕、厨房、住棚)。要做饭没有锅灶,父亲找到24公司的瓦工,请求帮忙盘起锅灶,解决了前战人员的后顾之忧。

办公楼旧址

 由于形势发展需要,处党委决定成立领导班子,父亲被任命为6.5库副主任(当时库支部书记、库主任均未到位),主管业务工作。按领导要求,基层干部要勤勉工作,统筹安排,做好迎接器材转运的充分准备,完善储存设备、材料的存放和前期准备工作;科学管理,为科研所提供充分完整的物资保障。

中物院人一生的情怀

 父亲就这样成为中物院一名合格的老器材员,直到退休。

作者父母

 耄耋之年的父亲,退休20余年,从未停止对中物院事业的关心,一直教导子女要牢记“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核心价值观,要有家国情怀,将“两弹精神”铭刻于心。

 70载岁月,中物院与祖国同发展,中物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物院人的奋斗史。回望历史,不忘初心,从蓝天白云到苍茫草原,从茫茫戈壁到碧水青山,中物院人的精神早已镌刻在山水之间。而父亲,用青春、执着和一股拼劲,始终践行着自己最初的誓言。

来源:方志绵阳(据中物院曙光视点)

作者:滕 宁

来源: 方志绵阳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