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70年 身边的变画(本期主题:信)
作者:李秦隆《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08日 11版)
本期主题:信
编者按
20世纪90年代,做生意赚了些钱的人,喜欢在腰间别个“大哥大”,长得跟黑砖头一样,一响,拿起来就对着看不见的那边喊:“喂!喂!我是啊!”有一种别样的自豪感。那是最早的移动电话。时代在发展,人们总是想尽办法让彼此的联络变得更快捷更便利。在习惯于书信的年代,有人用笔墨打开了社交的新空间,有了“笔友”。随后电脑出现,网络普及,“网友”成了寻常事。再往后,固定电脑也显得笨重,轻便的手机愈发智能,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快,“微友”成为主流。我们日常沉浸于种类繁多的手机应用中,所回应的,仍旧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想念与盼望。
创作院校:西安美术学院
绘画/撰文:李秦隆
1、电报的普及使用,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从西安发北京,晚上发电报,第二天上午对方就收到了。但是,电报是按每个字收费,一个字5分钱,要表达一个内容,需要很多字,所以一般情况下并不多用。这一时期百姓间的交流主要是依靠写信,写满六七页信纸,充分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之后放入信封封好,贴上4分钱或8分钱的邮票,往邮箱里一投就完事了。最初信封上没有邮编,由于邮政局信件的业务量太多,容易出错,于是80年代全国开始使用邮政编码,投寄业务的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了。再后来公用电话增多,发电报业务基本消失了。
2、我第一次见到摇把电话,是1974年,在我插队所在生产队大队部的办公桌上。黑色方形的木盒子,侧面有个摇把,盒子顶部放着听筒,旁边还有两个大电池。用的时候左手压着听筒,右手抓住摇把用力摇上四五圈,才能拿起听筒呼叫。这部电话只能打到公社,我所在的大队共有四个小队、好几百人,只有这一部电话。我1977年进工厂,见到的电话还是黑胶木制,只是改成拨号的。工厂里虽然电话多,但是大部分只能接通厂内各个车间科室,不能拨外线。
3、传呼机也称BP机,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时兴起来。它体积小,比火柴盒大又比香烟盒小,具有来电话显示对方号码的功能。买一个传呼机需上千元,每月要交几十元服务费。高级传呼机能显示五六十个汉字,相当于发了一条短信息,这种机子需要四五千元。BP机在当年很时尚,男士们把它别在腰间,女士们放在包里。人们相互间告别时候,会说一句“有事呼我”。那个时候大街上的人群中常听到“B、B”的响声,就会有人停下拿出传呼机寻找离他最近的电话。
4、“大哥大”是早期的移动电话,最初见到是在香港电影中,那神气,一下子就吸引了广东沿海地区的生意人,手中拿着一个“大哥大”好像是成功商人的标配。时间不长,20世纪90年代末,“大哥大”手机就被体积小、有翻盖的摩托罗拉手机所代替。2000年左右,市面上出现了小灵通手机,价格和通话费大大低于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手机,是老百姓都能用得起的手机。小灵通的出现对进口品牌的手机有很大冲击。后来随着各种品牌大量上市,手机的价格也大幅下跌,到了普通人都能够接受的价格的时候,小灵通慢慢地退出了市场。
5、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大大拉近了国人和世界的距离,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学习内容。网络电话和视频软件的运用,让人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也使人们之间的远程交流变得更真实、更具有现场感。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国外留学,最初他们联系是打国际长途电话,费用太贵。后来就使用网络电话,费用大大降低。再后来他们使用视频软件进行交流,费用是网络的流量。从中可以看出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让每一个普通人从中受益。
6、2012年时我买了第一部智能手机,它是大屏,薄,就是有点重,拍的照片还挺好看。用手机软件听历史故事,丰富了我的生活内容。特别是我学会了使用支付宝,购买物品方便了不少。我平时喜欢看地图,智能手机方便,页面提供的资料能够放大,而且时常会更新。现今我每天外出走路,回到家里总是要查看运动软件,看走了多少步。我的新闻信息都来自手机上的各种电子刊物,特别是朋友圈中发送出的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世界的、社会的、家庭的、私人的奇闻趣事,完全看不过来。智能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完全离不开它,它是你的帮手、秘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