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16:08:56

李佩红 ‖ 大庆,永恒的坐标

作者:李佩红 来源:人民日报(2019年9月7日第8版 发布时间:2019-09-08 11:19:35 浏览次数: 【字体:

大庆,夏日的夜晚,微风温柔凉爽,城市流光溢彩,车水马龙。群楼比肩,从每扇窗透射出的灯光,亲切而温暖,闪闪烁烁的银河宛若一条舞动的彩绸。离开35年,大庆,再难寻从前的样子。那一望无际的荒原,荒原上镶嵌的无数水泡子,标志性的狗皮帽子,全都隐匿在时间的背后。如今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现代化石油城,熠熠于昔日的荒原之上。过去与现在,熟悉与陌生,一帧帧画面在脑海中叠印、交替、转换。

大庆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我在高大的铁人雕塑前久久伫立,凝视,思考。1955年,在祖国的西北角找到克拉玛依时,举国一片欢腾。同年,新中国一个新的工业部门——石油部宣告成立。1958年,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在玉门、克拉玛依、大庆、川中展开。我的父亲,正是背负着为祖国寻找大油气田的使命,告别家乡和亲人,随整建制转业部队开进克拉玛依。发现克拉玛依油田四年后,松嫩平原松基三井喷射出原油,那一声大地深处的轰鸣,伴随着映照日月的火光,大庆——这个非同凡响的石油巨子诞生了。

位于大庆市区的铁人王进喜塑像(图片来源: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搜狐号)

 大庆油田诞生的时候,我还蛰伏在父母年轻的生命里。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浸泡在石油的氛围之中。石油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改变的浓稠的、恒久的、闪闪发光的黑金底色,使后来的我们顺理成章成为油二代,乃至油三代。外人很难理解我们对石油与生俱来的情感。

 秋日大庆油田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庆人以让“地球抖三抖”的气魄,一刻也不放松油田生产; 大庆出了铁人王进喜,大庆出了“铁人精神”; 大庆是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的发源地。 以至于大庆两个字很自然地和艰苦、力量、勇气、奉献、奋斗、先进、经验、精神联系起来,像一面鲜艳夺目的旗帜,高高飘扬。

上世纪6、70年代,工业学大庆如火如荼,年幼的我,还无法感受大庆油田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分量。 对大庆有限的认知多来自于父亲。 有时,来自于他带着浓重山东日照口音读一段战友从大庆寄来的书信; 有时是他随口唱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 还有来自石油新村高高竖立的大喇叭及学校的宣传。 当父亲用一面小红旗贴在大庆的方位(每发现一个油田,父亲都以这种方式,在我家墙上张贴的中国地图上标明),我仰视偌大地图的那个位置,想象着遥远的、陌生的另一片广阔土地和生活在那里的人。

大庆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大庆,在我的人生当中从想象走向真实,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有幸被选派到大庆学习。去大庆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是那个时代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作为石油子弟,我对大庆的向往更加强烈。临行前,父亲一脸严肃地跟我进行了一次长谈。父亲说,大庆很艰苦,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学习不能偷奸耍滑,要学习大庆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精神,这也是对你今后为人处世的要求。带着父亲的嘱托,一个17岁的女孩,从克拉玛依油田千里迢迢,辗转复辗转,经五天六夜,终于抵达向往已久的大庆油田。

大庆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大庆留在我脑海中的最初印象是荒凉和寒冷。萨尔图火车站,只有几间堂屋那么大,光线昏暗。火车站直对着的是一条很宽的马路,马路两边,一排排被称为“干打垒”的房屋,简陋粗糙。马路尽头是大庆油田指挥部所在地。灰墙红瓦的平房是这片荒凉土地上唯一的亮色。三月的江南已是春暖花开,但此时的大庆依旧天寒地冻,人人穿着很厚的棉衣裤,戴着很厚的棉帽。萨尔图电话站的土院墙内,铺着碎石,没有一棵草。门外有一水泡子,旁边耸立着一座钢铁井架,杂草一直蔓延到水泡子周围,十分醒目。

当年的萨尔图火车站(图片来自网络)

 我喜欢傍晚一个人散步,在水泡子和井架之间流连,听蛙唱虫鸣,看日落月升。有一回雨后初霁,见一位女工蹲在地上,认真地拔除刚长出的嫩草。我从小生活在戈壁滩上,目力所及,寸草不生,绿色的小草在我心里是无比珍贵的生命,我无法理解她的行为,忍不住问为什么。“草长高了会有安全隐患。保持干净整洁是规章制度。”女工神情严肃地说完这番话,继续低头专心致志地拔草。月亮升上来了,一抹清辉映亮女工孤独的背影,看来,“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并不是嘴里说说而已。

大庆风光 ( 图片来自网络)

 两年后,我再次来到大庆,这一次是考入第一期电大班,在大庆脱产三年学习。学校建在一片荒原之上,仅有六栋简易砖房,用作老师和学生宿舍。教室是临时用井队的简易木板房,冬天教室里通两根很粗的铁管算是暖气,夏天薄薄的房顶晒得发烫。夏天可以吃上新鲜蔬菜,但菜品单调,有时连续吃一个月的烧茄子。冬天往往是洋芋萝卜白菜“老三样”轮番上阵。平常,五六十名同学守着一台二十四英寸黑白电视机上课,每星期学校派专车专人到哈尔滨去拷贝电大教学磁带。

大庆油田钻井第二大队大队长王进喜(左二)和工人们一起钻井(图片来源:新华网)

 学校出门是一条公路,周末我们会坐车进城,有时是买生活必需品,有时是改善伙食,有时是去大庆图书馆。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庆进入快速发展建设时期,国家的蓬勃发展需要更多的石油,大庆人精耕细作,恨不能挤出地下每一滴原油,于是出现这样的景象:在已是城市的区域打井、采油。有一口井竟在萨尔图区商店门前开钻,轰鸣的钻机丝毫不影响人们进出商店的情绪。采油树、磕头机更密集了,有的就在生活区的中间或边上,人们对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环境习以为常。我猜想,只要能打出油,哪怕拆了自己的房,在自家锅台前打井,大庆人也无怨无悔。

大庆油田女子采油井组(图片来自网络)

 那天,立在商店门前的钻塔下,耳畔回响着刚刚与父亲通长途电话时他对我的嘱咐。那是父亲和我第一次隔着遥远的距离讲话,父亲的声音因电信号失真夹着杂音。“你长大了,一个人在外多保重。在大庆好好学,别想家,学成还回油田工作。”我抬头仰望高高的钻井平台,仰望迎风站立的钻井工,想到和钻井工一样不容易的父亲母亲,眼眶湿润了。我想起克拉玛依油田最初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想象着那一代石油人为国奉献的英姿。他们这一代人很少关心自我,每个人都心甘情愿把韶华和心血交给钻头,在和地壳的摩擦中展现生命的价值。

大庆油田老工人给新工人上钻井技术课(图片来自网络)

 去年,无意在一本旧书里发现半张大庆公共汽车车票,拇指宽的薄纸条,票面5分钱。这张在书本中默默躺了30多年的汽车票唤醒我所有记忆,似乎是在有意提醒我,不要忘记大庆,不要忘记曾经的艰苦岁月,前辈们的艰辛和不易、拼搏与坚持。

大庆油田职工冒着严寒检查原油出井的温度(图片来自网络)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大庆之于个人,之于石油,之于新中国,都是永恒的坐标。

1965年拍摄的大庆油田炼油厂一角(图片来源:新华社)

来源:人民日报(2019年9月7日第8版)

作者:李佩红

来源: 人民日报(2019年9月7日第8版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