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历程 辉煌巨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四川要事辑录
编者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年来,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砥砺前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四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奋进历程与辉煌成就的一个鲜活缩影。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川各族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投身壮丽恢宏的历史实践,创造了一系列敢为天下先的壮举,谱写了一部部荡气回肠的新篇。为使全省各族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进一步凝聚继续前行的磅礴动力,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专门梳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四川日报特予刊发,以飨读者。
1949年
6月 邓小平在南京主持召开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兵团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重庆为中央直辖市;将四川省划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省级行署区,组建4个区党委。11月30日,中共重庆市委成立;12月1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12月19日至1950年2月24日,川南、川东、川西、川北区党委(其中川东区委兼重庆市委)、行署先后成立。
1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解放大西南战役。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聚歼西南之敌、实施“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部署,在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指挥下,正式发起解放大西南战役。第二野战军主力,在第一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各一部配合下,于11月1日起向贵州、四川、云南、西康发起进攻;1950年4月7日,西昌战役胜利结束,顺利实现解放大西南战役目标。
11月14日 国民党特务开始成批屠杀被囚于重庆中美合作所的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至27日,江竹筠(江姐)、许建业、黄显声、周均时等300余人遇难。被囚在同一集中营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夫妇、共产党员宋绮云一家、《挺进报》中共特支代理书记陈然等10人,已分别于9月6日和10月28日遇难。
12月27日 成都解放。29日,成都市123个单位联合组织四川省会各界庆祝解放大会,欢迎解放军胜利进入成都。30日,贺龙指挥的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18兵团在成都市民的热烈欢呼声中举行入城式。
1950年
1月25日 西康区委(1953年2月1日起改称西康省委)成立。4月26日,西康省人民政府成立。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西康省的决议》。10月1日,西康省建制撤销,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省。
4月 康藏公路(即川藏公路)全面开工建设。1日,遵照毛泽东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康藏公路建设正式开工。8月,西康境内的603公里公路建成通车,为进军西藏铺平了道路。1952年11月28日,康藏公路康定至昌都段提前通车,毛泽东主席为此题词:“为了帮助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1954年12月25日,康藏公路雅安金鸡关至拉萨全线通车,全长2255公里。
6月15日 成渝(成都—重庆)铁路开工修建。解放军及沿线民工约15万人参加筑路。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该铁路全长505公里,途经8个县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成渝铁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兴建,完全采用国产材料和零件,是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创举。
8月1日 天津—北京—汉口—重庆民航航线开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条通向四川和西南地区的民航航线,也是国内首批开辟通航的民航航线之一。
11月24日 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康定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四川境内第一个少数民族人民民主政权,是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四川实施的开始。1955年10月,西康与四川合省后改称甘孜藏族自治州。
1951年
1月 土地改革运动在四川各地全面开展。重庆市郊的土改于3月底结束,全市75万农民分得土地。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省级行政区的土改于1952年5月前先后结束;除个别少数民族聚居县外,完成土改的共130个县、7个市、7496个乡(占总乡数的94.12%),人口5403万(占总人口的98.6%)。西康省土改于1952年7月结束,该省实行土改的共17个县、人口165万。至此,四川全境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完成了土改这一历史任务。
3月17日 资阳县九曲河工地发掘出破损的人头骨化石。该化石后经中科院鉴定,确定为早期新型人类化石,是中国继“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后发现的第三颗人类化石,也是中国南方和四川的首次发现,被命名为“资阳人”。
6月 四川各地开展抗美援朝捐献运动。至1951年底,川东区义购飞机36架,折合人民币561万元;川南区捐献飞机30架;川西区捐献飞机26架、大炮6门、高射炮4门;川北区捐献719万元;西康省捐献43万元;重庆市捐献564万元。至1952年1月,全川人民捐款达3350万元。
1952年
1月—2月 四川各地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根据全国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通过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决议(草案)》精神,川东、川西、川南、川北4个区在农村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4个区的区委都明确指出,劳动互助合作是由个体经济走向集体经济的道路,是农业的发展方向;应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引导农民逐步走向集体化。
8月7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撤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人民行政公署。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辖省辖市2个,专区16个,县138个;面积30万平方公里,人口5821万。9月1日,中共四川省委正式成立。
9月 《四川日报》创刊。1日,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在合并《川西日报》《川南日报》《川北日报》《川东日报》的基础上创刊。毛泽东主席为《四川日报》题写报头。
9月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建成播音。1日,以川西人民广播电台为基础,合并川南、川北人民广播电台创建的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朝鲜战场英勇牺牲。黄继光,四川中江县人,1951年参加志愿军。牺牲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毛泽东主席曾多次接见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
1953年
2月14日—24日 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在成都举行,全省23个体育代表团、1200余名运动员参加运动会。
11月 宝成(宝鸡—成都)铁路四川段全面破土动工。宝成铁路北起陕西宝鸡市,南到四川成都市,全长668.2公里,贯穿川、陕、甘3省19个县(市),有80%的线路经过秦岭、大巴山、剑门关等山岳地区,共开挖隧道300余座、架设桥梁900余座,是连接西南和西北地区的交通干线,是四川省与其他省(区、市)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条铁路通道。1958年1月1日,宝成铁路全线正式通车。
1954年
4月 宏明无线电器材厂、新兴仪器厂、锦江电机厂、雷达探照灯厂筹备组分别成立。这是“一五”期间全国重点建设项目中在成都布点的4个电子工业项目。四川电子工业自此起步。
6月 北京动物园派遣人员到宝兴捕捉活体大熊猫,并在两河口设立北京动物园宝兴园林局(又称狩猎站)。北京动物园宝兴园林局的设立,标志着四川“大熊猫之乡”建设工作正式启动。1959年7月24日,宝兴县人民政府划定硗碛、盐井、陇东等18条沟为野生动物保护区域。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宝兴县蜂桶寨大熊猫保护区管理所(后更名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成立。
7月1日 重庆市与四川省合并。原中央直辖重庆市改为四川省辖市,四川省会仍置成都。
8月1日—8日 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举行。678名参会代表审查并批准省人民政府主席李井泉所作的工作报告等,选出朱德、张澜、吴玉章等87人为四川省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截至会议闭幕,共收到代表议案、建议125件(合并77件)。
1955年
1月20日—23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精神,听取和通过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联合办事处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政协四川省委员会。
1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改称四川省人民委员会。
1956年
1月1日 四川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新繁县禾登乡新民高级农业社成立。该社以取消土地入股分红、耕畜和大型农具入社为特征,是在全省首批建立的新民初级农业社的基础上,联合周围4个村的6个初级农业社和几十户单干农民共同组成。全社有社员731户,占有土地5000余亩和4300余元公积金。
5月15日 成都量具刃具厂厂房工程在成都东郊破土动工。该厂于1958年3月建成投产,成为生产多品种、多规格的量具、刃具、精密量仪、硬质合金刃具和数控刃具的国营大型骨干企业,是西南第一座、中国第二座现代化精密机具制造厂。
7月14日—26日 中共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出席会议代表715人,候补代表160人,代表全省67万党员。大会听取阎秀峰代表省委所作的工作报告,选出出席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56人,候补代表6人。选举产生了中共四川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9人,候补委员13人。
1957年
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刊最早的诗歌刊物——《星星》在四川创刊。《星星》创刊后先后发表朱德、董必武等人的诗作,还推出过流沙河、北岛、顾城、舒婷等人的代表作,在国内外文坛有较大影响。
9月 中国第一个使用自动缫丝机的工厂——国营绵阳缫丝厂建成投产。该厂是“一五”期间全国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投产当年生产出生丝29.33吨。其建成投产,为中国缫丝工业由手工操作向自动化、现代化方向转化迈出第一步。
1957年 四川开展钢铁基地建设普查。全省2万余名地质职工在四川盆地、攀枝花-西昌地区及川西北高原进行了广泛区域普查,相继完成对攀枝花铁矿的勘探,发现一批大型和特大型矿床,为建设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基地和西南大型钢铁基地打下基础。
1958年
3月8日—26日 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又称“成都会议”)。会议通过《关于1958年计划和预算第二本账的意见》等37个文件。会议继续批判了1956年的反冒进,强调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口号作为党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3月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四川视察。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先后视察了郫县犀浦乡红光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江堰水利工程、隆昌气矿、重庆钢铁公司。16日,在郫县犀浦乡红光农业生产合作社视察时,毛泽东主席察看田间生产,了解社员生活,询问农业社的生产以及除“四害”等情况。2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都江堰水利工程,赞美灌县(今都江堰市)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27日,毛泽东主席冒雨视察隆昌气矿炭黑车间,并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7月 成昆(成都—昆明)铁路动工兴建。该铁路1960年因调整基建计划一度停工。1964年8月重新上马,南北两端同时施工,参与人员达39万。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全线建成通车。1984年12月18日,成昆铁路作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大自然和进入宇宙空间的三大事件之一,获得联合国特别奖。
9月2日 德阳水力发电厂(后改名东方电机厂)破土动工。1961年5月停建;1964年纳入三线建设计划,由哈尔滨电机厂内迁部分职工续建,调整设计能力为大型水电机组60万千瓦、大型汽轮发电机60万千瓦、大电机30万千瓦。1967年1月17日,该厂建成投产,是中国研制大型发电设备的三大基地之一。
9月7日—11日 省委在重庆召开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的决定》。会后全省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1月9日,省委召开一届九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决定》,对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作了说明,对1959年人民公社的生产、收益分配和社员生活等作了部署,规定生产组织一般采取“三级制”。会议指出:从1958年8月—9月,全省16万余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为5000余个人民公社,除少数地区外,普遍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10月13日 中国第二重型机器厂在德阳动工兴建。1961年5月停工缓建,1964年9月复工,1971年12月全面投产。该厂是中国自行设计、建设的西南地区大型骨干企业,是中国当时最大的重型机器厂,主要生产销售机电产品、机床、阀门等。
1958年 武都引水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位于江油县武都镇,被邓小平誉为“第二个都江堰”,是四川“再造一个都江堰”重点工程,是川西北地区工农业和城市经济发展重要的水源工程,被国务院列为《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中重要的大型水利基础设施项目。1960年,该工程因压缩基建而停工,1978年复工;1980年因国民经济调整而再次停工,1987年再度复工。工程分三期建设。目前,武引工程已实现灌溉面积100余万亩,累计工业供水150亿立方米,农业供水20亿立方米;工程的综合开发项目石龙咀电厂总计发电8亿千瓦小时,发电收入投入工程建设达3450万元,上交各种税费2350万元。
1958年 成都电视台筹建。成都电视台系四川电视台的前身,1960年5月1日建成开播。1978年8月1日,四川电视台在其基础上建台。
1959年
7月30日 中国川剧团启程访问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保加利亚。访问历时124天,在40个城市演出69场,首次把川剧艺术介绍给欧洲观众。
1960年
4月8日 省委发出《关于集中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紧急规定》,要求把分散的劳动力迅速集中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以确保农业生产全面丰收。至9月,全省共有400余万人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突击秋收和轮种晚秋作物。
4月 四川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开工建设。这是中国第一个采用西方技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的企业。1964年8月,2000吨合成氨生产装置建成投产。1968年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扩建,分别从英国和荷兰引进年产10万吨合成氨装置和年产16万吨尿素装置。
1961年
3月 锦江宾馆建成开业。这是当时成都最高的现代建筑,和锦江大礼堂、锦江大桥一起构成成都的标志性景观。2016年9月,锦江宾馆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公布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全域成都仅此一处。
8月12日 省委发出紧急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带领全省人民开展生产自救,节约度荒。要求大种蔬菜和大搞代食品,并决定在农村再压20%的返销粮,在城市压缩人口和压缩粮食供应指标,以稳定粮食形势。强调要进一步贯彻生产自救方针,切实安排农村群众生活。
12月 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小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在国民党军统局重庆集中营所进行的艰苦斗争。小说出版发行后,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书籍。至2000年,《红岩》总发行量突破1000万册。
1962年
3月23日—4月5日 省委在成都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1680人参会。会议根据中共中央“七千人大会”精神,总结四川经济建设和党内生活的经验教训。为继续贯彻执行会议精神,会后省委抽调县以上领导干部分期到党校轮训,总结经验教训。
9月 四川开始恢复各级公司。此次恢复工作持续至1965年,仅全省商业系统共有各级专业公司618家得到恢复。
1963年
5月—8月 省委组织联合工作组,到彭县进行计划生育试点和人口自然增长情况的重点调查。重庆、成都、自贡、万县、南充、内江、宜宾、泸州等地均在试点基础上开展计划生育工作。10月,省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立。11月10日,省委批准下发《关于开展计划生育的意见》,废除原多子女补助办法,提倡实行计划生育和节制生育,全省以城市为重点的计划生育工作从此开始。
1964年
6月26日 国务院所属的十余个部、委、办和四川、云南两省有关负责人及各方面专家组成的联合工作组,由成都出发,以攀枝花为中心,开始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工作。这是对中共中央于5月作出在全国开展“大三线”建设决策的具体落实。8月24日,国务院领导肯定了联合工作组关于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在弄弄坪的意见。四川是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是三线建设第一阶段各方面倾注力量最多的一个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独立自主进行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建设项目。1965年3月22日,中共攀枝花特区委员会成立;4月2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渡口市。1965年4月,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序幕拉开;1978年11月,攀钢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开始形成综合生产能力。
11月 部分高校迁建入川。高教部提出报告,根据以大小“三线”为中心、以国防建设为重点的方针,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的布局,将唐山铁道学院搬迁至四川峨眉,华东工学院到四川自贡建分院,清华大学部分系科迁到四川绵阳建分校。唐山铁道学院于1972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并开始招生,华东工学院分院后成为四川化工学院(今四川轻化工大学前身),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于1978年撤销,同年底在原校址创办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今西南科技大学前身)。
1965年
1月3日 长城钢厂动工建设。按“大三线”建设布局,长城钢厂选址江油县境内,下辖4个分厂,设计能力为年产钢21万吨、钢材17.65万吨。1972年,全厂基本建成投产。
5月20日 宁江机床厂在灌县(今都江堰市)破土动工。该厂由南京机床厂一分为二迁建,是中国机械工业大型骨干企业、中国精密机床科研和生产基地。11月25日,工厂部分投产。
12月31日 成都无缝钢管厂用碳素钢锭试轧无缝钢管成功。该厂于1958年10月19日动工兴建,设计能力为年产钢28万吨、无缝钢管20万吨,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无缝钢管专业化生产厂。
1965年 部分省外科研机构先后迁入四川。1月,由北京化工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部分机构组建的晨光化工研究院在富顺县建立;由大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等合并组建的化工部第八设计院在成都成立,该院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化工设计院之一。7月,四川汽车研究所在重庆成立。9月,邮电部第九研究所从北京迁到成都。11月,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抗菌素研究室迁建的四川抗菌素研究所在成都成立。12月,西南化工研究院成立,其前身是1958年8月建立的化工部化工设计院西南分院。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自天津迁到简阳县。
1966年
6月22日 四川石油管理局32111钻井队在江津县塘河地区测试第一口高产气井时,因气压太高造成井喷,引起大火,经钻井队奋力扑救,保住了气井。在灭火过程中,6人牺牲,21人受伤。该钻井队后被石油部命名为“32111英雄钻井队”,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
8月 四川开始陆续在南充、达县、遂宁等地建设纺织企业。这批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合计棉纺锭18.5万枚,织机4216台;绢纺锭5000枚及配套织机。至1976年,全部建成。
1967年
2月 四川石油管理局钻井大队在犍为县罗城地段发现盐层,后定名为威西盐矿。经勘探查明,该盐矿盐体分布在犍为、荣县、井研3个县境内,埋藏深度在800~1800米之间,圈定面积720平方公里,总储量174.63亿吨,是四川规模大、埋藏浅、保存好、品味高的特大型盐矿床。
10月25日 三机部空气动力研究所、七机部空气动力研究所和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合并,在四川绵阳组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院。三线建设开始后,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划部署,在绵阳陆续建设起一批冶金、机械、绝缘材料、建筑工程等大中型骨干企业和工程物理、气动力、电子、磁学、计算机、化学等多学科高中级科研设计机构。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先后累计在绵阳地区实施三线建设项目近40个。
1968年
5月28日 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四川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12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2月 四川动员组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6日,省革委召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贯彻毛泽东主席12月22日通过《人民日报》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动员组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要求在全省掀起上山下乡高潮。1967年—1979年,全省累计有135万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
1969年
5月22日 新抗菌素——庆大霉素通过技术鉴定。庆大霉素于1967年开始研制,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制成功的广谱抗生素,由四川制药厂、四川抗菌素研究所、上海第四制药厂、开封制药厂试制成功。
10月20日—31日 四川省卫生工作会议召开,部署落实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要求城市医务人员到农村安家落户、大办合作医疗、培养“赤脚医生”。截至1976年底,全省有90.1%的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站,“赤脚医生”发展到19.2万余人,1286个区和8508个公社办起了卫生院(所);形成以区、社卫生院为基地,上联县级医院,下联大队合作医疗站的三级卫生网;共有5000余名城市卫生工作人员和1.7万名大、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安家落户。
1970年
5月1日 成都无线电一厂生产出西南地区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该厂建于1968年,是西南地区最早建立的电视机定点生产厂。
9月1日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程开工建设。中心主体工程于1983年初竣工,主要承担通讯卫星、广播卫星、气象卫星等的实验发射和应用发射。1984年4月8日19时2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成功发射,将中国研制的试验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0月1日 峨眉水泥厂建成投产。该厂是为解决三线建设用材,合理调整西南地区水泥工业布局而在乐山市兴建的项目。工厂始建于1966年初,原设计年生产水泥100万吨,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湿法生产水泥厂。
10月 自贡硬质合金厂建成投产。1965年初,该厂由湖南株洲601厂一分为二迁建,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大型钨品生产企业,也是世界级大型硬质合金和钨钼制品生产企业。
1971年
1月 都江堰渠系改造主要项目完工,工程进入治河和改渠扫尾阶段。温江专区14个县共动用200余万名民工,开挖干、支、斗、农、毛渠3.1万余条,改造后的都江堰灌溉面积由200余万亩增加到700余万亩。
5月31日 西南铝加工厂压延车间建成投产。该厂始建于1965年7月,以生产航空、航天用大规格铝合金材料为主,拥有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国内最大的铝加工设备,是中国三大铝加工基地之一。
12月26日 东方锅炉厂在自贡通过验收正式投产。该厂是三线建设中由哈尔滨、上海锅炉厂迁建的大型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电站锅炉制造骨干企业。
1972年
1月18日 省革委批转省高教局《关于高等院校招生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19所院校的117个专业在1972年开始恢复招生。4月22日,四川高校开学,7850名工农兵学员入校学习,这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四川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
3月 广平机械厂建成投产,标志着广元地区电子工业8个协作配套企业全部建成。广元被国家确定为发展电子工业的基地后,为统一组织实施和协调该地区的“三线”建设工作,第四机械工业部在广元地区成立了指挥部。广元电子工业区于1964年4月开始规划建设,第一批建成的有长胜机器厂、天源机器厂等企业。
9月 四川总结推广群众办沼气经验。9月21日—10月6日,全省沼气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中江、绵竹两县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如何推广群众办沼气的经验,并参观中江、绵竹办沼气的现场。四川由此进入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推广沼气的新阶段。1974年,《人民日报》两次报道四川采用土法制取和利用沼气的经验。四川农村成熟的沼气制取和利用技术引来全国众多地方相关人员学习考察。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于该年春和冬,先后两次派人入川考察办沼气,后回延川大办沼气,建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
1973年
7月 进口大型化肥装置和化纤装置项目获得批准。3日,省革委批转省计委、省建委的报告,提出由国家投资12亿元从日本、美国、法国引进三套装置,在四川化工厂、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各建设一套大型进口化肥装置(年产合成氨各30万吨、尿素48万吨),在四川维尼纶厂建设一套大型进口化纤装置(年产维尼纶4.5万吨)。两套化肥装置于1977年投产,化纤装置于1983年建成。
7月 全省大、中专院校开始恢复办学。3日,省革委批准新办攀枝花钢铁冶金工业学校等2所中等专业学校,恢复省财政学校等12所中等专业学校。1974年6月4日,国务院批准恢复西南农学院、四川农学院、西南民族学院;8月—12月,省革委批准新建四川省交通学校等7所中专;恢复江津农业学校等27所中专。
1974年
10月 东方汽轮机厂建成投产,标志着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建设完成。该厂始建于1966年,是中国研制和生产大型电站汽轮机、船用汽轮机的大型骨干企业。
1975年
7月1日 中国第一条全线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通车。
7月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在同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主任刘兴元的谈话中指出,四川要树立“农业第一”的思想,省委要加强各级管农业的班子,注意研究农业方面的政策,包括养猪政策,政策不能随便改变,在几年内把农业搞上去。
1976年
4月23日 四川省石油管理局7002钻井队在武胜县“龙女寺构造”钻成中国第一口超深井。该井深6011.6米,取得大量地球物理参数,获得工业性天然气流。12月4日,7001钻井队在梓潼县老关庙再创纪录,钻成7175米深的超深井。这两口井的钻成,标志着四川的超深井钻探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0月21日—23日 成都地区举行盛大集会,100余万军民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连日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11月20日,省委召开省直机关揭发批判“四人帮”罪行大会,要求全省军民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揭批“四人帮”篡党窃国的罪行。此后,四川各地先后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和群众大会,学习中央关于粉碎“四人帮”的文件,掀起揭批“四人帮”及其在四川代理人罪行的高潮。各级党委按照中央有关指示,动员和组织群众开展对“四人帮”及其在本地帮派骨干分子的揭发批判。
1977年
5月 《四川音乐》复刊,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第一份复刊的省级文艺刊物。1979年1月,《四川文艺》更名为《四川文学》复刊。至1980年1月,《星星》诗刊复刊,《科学文艺》《红岩》《戏剧与电影》先后创刊。随着一批有影响的文艺刊物纷纷复刊与创刊,四川文艺创作活动趋于活跃。
10月1日 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十月的风云》在全国各地上映。这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部形象地反映党和人民与“四人帮”斗争的故事片,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12月11日—13日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第一次高考举行。四川有61.2万人参加高考,占全国570万名考生的10.7%。1977、1978两届大学生分别在1978年春季和秋季入学。
1978年
1月31日—2月2日 邓小平出访尼泊尔途经成都。其间,邓小平提出川剧传统折子戏可以公开演出,上广播、上电视。此后,被长期禁锢的传统戏在四川率先开放,全国戏曲纷纷解禁。1982年7月,省委发出“振兴川剧”的号召。
1月 广汉县金鱼公社把“包”字运用到农业生产责任制中,实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金鱼公社成为四川第一个实施“包产到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公社,其改革创举是中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早实践之一。
6月6日 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重庆市及重庆至上海长江水域1978年可对外国人开放,万县、乐山、峨眉山1979年可对外国人开放。此后,四川各地分批对外国人开放。至2018年底,除乐山市金口河区法定非开放区外,全省各县(市、区)全部对外国人开放,外国人持有效证件即可前往各地旅游。
10月 省委决定在工业企业开展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并首选成都无缝钢管厂等6家企业进行试点。这是全国最早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尝试,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1979年,《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 加快生产建设步伐的试点意见》《关于进一步搞好地方工业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工作的通知》相继出台,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100家工业企业,后进一步扩大到40家商业企业。
1979年
1月20日—23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坚决、有秩序地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听取和审议题为《坚决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 为加快四川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省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四川省第三届委员会。
3月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这是全国第一个风景名胜区规划,开创了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先例。
6月25日 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一则向国内外订货的商业广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第一个生产资料广告,突破了生产资料不能作为商品的禁区。8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产销直接见面 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对此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10月 省物资局、省机械局在温江联合召开 1980年上半年机电产品预拨订货会。该订货会通过市场形式使产销直接见面,敞开订货,开展竞争,开始突破工业品生产资料(即“物资”)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统配统分体制,开创了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自由交易的先例。
1980年
1月3日 省政府批转《关于扩大科研单位自主权采取经济办法管理科研的试行意见》,允许科研单位对外承接科技项目,组织经济收入用于单位的发展基金、集体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四川在全国率先试行科研单位扩大自主权的改革,全省科技体制改革序幕由此拉开。
2月8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川棉一厂等5家企业(“老五户”)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利改税”试点。8月,自贡铸钢厂等5家企业(“新五户”)开展第二批自负盈亏试点,试行所得税统一税率并征收调节税的办法。四川“自负盈亏”的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此后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借鉴。
2月 邛崃县前进公社17大队的5个生产队联合创办了凤凰联合企业,联合企业下设粮油、副业、工业、商业4个专业公司。这是邛崃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国内最早的农工商联合体之一。
5月 广汉县委在向阳公社进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试点;9月,摘下“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牌子,挂上“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向阳乡成为全国最早改变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的体制,实行党政分工、政企分开的新体制乡,成为全国最早开启农村改革的地区之一。
5月 国务院批准,始建于1963年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汶川县境内)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为中国第一个列入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
6月11日 成都市政府批准成立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公司;当年,公司印制发行股票,每张10000元。公司是以募集资金方式设立的全国最早的股份公司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发行第一张股票的企业。1990年2月18日,公司更名为成都蜀都大厦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建设的蜀都大厦,高116米,建筑面积69032平方米,是当时成都的标志性建筑。
8月 国营长虹机器厂引进日本技术、设备,在国内最早建成彩色电视机进口生产线。此后,在数十年改革发展过程中,长虹先后生产出中国第一台34英寸超大屏幕彩电,建成国产首条享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尺寸平板电视生产线等,成为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之一。
12月20日 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四川美术学院学生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在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该作品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1981年
1月 四川在全国率先放开 454种小商品价格。至1984年,全省小商品价格基本放开。1985年起,又逐步放开肉、菜、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价格形式由单一的国家定价发展为国家指导价、企业定价等多种形式,恢复扩大了质量、品种、季节等差价调节机制。
1月 四川在企业中开展股份制试点。按照省政府要求,四川开始在四川长征机床厂等4户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试点企业设置国家股、企业股、个人股三种股份,实行税后利润按股分红,建立新的股东代表大会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基础。
2月25日—26日 省委宣传部、团省委联合召开会议,部署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此后,这项活动又和“三热爱”活动相结合。1983年3月,四川成立“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成为当时时代精神的标志之一。
6月 四川省大山铺恐龙化石发掘队成立,开始对自贡市郊大山铺发现的、距今约1.5亿年的中侏罗纪恐龙化石群进行较为科学系统的发掘。至1984年,在已发掘的数千平方米的范围内获得上百具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骨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1987年1月15日,在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建成的自贡恐龙博物馆正式开馆,成为亚洲最大、陈列恐龙最多的恐龙博物馆。
1981年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出现转移。1982年,省委指示,允许新都县农村建筑队在成都市商业街为省委机关修建一幢宿舍,为农民工进城、发展劳务输出打开了一个出口。1985年,省委明确提出,允许农民进城办厂开店,搞第三产业,搞劳务输出。1992年—199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年输出人数由857.8万人上升到1198万人,出现了农民工出外闯荡的热潮。
1982年
2月1日 省政府作出《关于发展城镇个体经济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扶持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的发展,并对个体经济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货源和原辅材料供应、营业场地、价格、税收及其他费用负担作出具体规定。1986年6月22日,四川省个体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成立四川省个体劳动者协会;此时,四川个体工商户已有130余万个,从业人员169万人,均为全国第一。
11月8日 国务院公布首批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峨眉山、黄龙寺—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剑门蜀道等6处四川风景名胜区入选。至2017年3月,四川已有1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数居全国前列。
12月15日 中国作协宣布首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结果。四川作家周克芹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获得茅盾文学奖。至2019年,四川籍作家除周克芹外,还有刘心武的长篇小说《钟鼓楼》、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王火的长篇小说《战争和人》相继获得茅盾文学奖。四川成为除北京外,在全国获得茅盾文学奖最多的省份之一。
1982年 希望集团的前身——育新良种场在新津县成立。1988年,育新良种场以饲料为主业,成为中国第一批私营企业。1992年,“希望集团”注册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集团;1995年,希望集团获“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一名,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
1983年
3月18日 四川省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成立,同年7月,改名为“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这是全国自然保护区中的第一个特区,在全国率先开启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带动自然资源保护之路。2006年7月12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7月 成都市政府批准《成都市新建住宅补贴出售试点办法》,并相继发布住房制度改革试行方案,率先在全国开展住房制度改革。1988年4月,全省建委主任会议提出全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5年内分期分批推开,1988年先在重庆、成都、自贡、德阳、广元、内江6个市和什邡、峨眉、富顺、荣县、温江5个县起步。随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四川各地逐步推开。
1983年 四川开始在重庆、成都、自贡、攀枝花等地实行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此后,四川先后组建绵阳、德阳、泸州、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万县、涪陵等地级市,全面实行市管县体制。
1984年
2月14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振兴中医工作会议,提出把发展中医中药作为四川省的一大优势来抓。3月27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振兴四川中医事业的决定》,在全国率先以党委、政府名义提出“振兴中医”的口号,率先作出振兴中医事业的决定。2006年10月27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作出由“振兴中医”向“发展中医药”重大战略性转移的决策部署。
3月2日 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支持、保护和发展农村专业户的决议》。四川是最早诞生专业户的省份,至1984年底,专业户已发展到263万户(按当时标准计算),占全省总农户的12%。
4月15日—19日 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议第一次会议在贵阳举行,正式成立西南“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此后,因西藏自治区、四川省成都市先后加入和重庆直辖,最后更名为“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该协调会的成立,开创了全国跨省(区、市)区域经济合作的先河。
9月21日 核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所自主设计制造的“中国环流器一号”通过验收,标志着中国在该科研领域的装置建造和实验手段上有了较大进展。1994年10月,“中国环流器新一号”竣工。2002年12月2日,“中国环流器二号A”建成运行,这是中国当时最先进的核聚变实验装置之一。
1984年 省体育馆在成都开工建设。1989年5月工程竣工,为当时西南地区设施最先进的体育馆。
1985年
6月9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内部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正确处理厂长(经理)同党委、职代会的关系,正确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
7月 甘孜州得荣县通车。至此,四川实现县县通公路。
1985年 四川生猪饲养量首次突破1亿头,首次实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猪肉产量及外调量持续位居全国第一。畜牧业已成为四川农业经济一大支柱。
1985年 成都飞机公司研制、生产的歼7M飞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歼7M型飞机获得国家质量金奖,这是中国大型复杂武器装备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歼7系列飞机是中国当时在国际军机市场上唯一具有竞争力的飞机。此后,成飞相继研制生产出“枭龙”、歼-10、“翼龙”、歼-20等一大批先进军机,推动中国航空工业不断实现新跨越。
1986年
7月—9月 广汉县三星堆一、二号两座大型祭祀坑发掘出土文物1000余件,把古蜀国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这是自1929年三星堆遗址开始发掘以来最大的一次发现。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1988年1月,三星堆遗址被国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月19日 四川省航空公司成立。1988年7月14日,公司发出首个成都—万县航班,正式开航营运,四川地方航空实现零的突破。1993年11月19日更名为四川航空公司。2002年8月28日,以川航为主,成立四川航空集团公司暨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全国首家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航空公司。
10月14日 成都市汇通城市合作银行成立。这是四川试办的全国第一家民间股份制金融企业。2000年1月31日,成都汇通城市合作银行撤销,其资产和合法负债由成都市商业银行(今成都银行)接收。
12月23日 省政府发布《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作出具体规定,以推动四川利用外资快速起步。1988年5月24日,省政府颁布《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吸引外资的措施和办法。2000年5月27日,省政府再次印发《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重申以前的优惠政策,并适当修订补充。
12月 成都市成华区圣灯乡成为全省第一个亿元乡。该乡先后获得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率先致富”“蜀都之冠”和国家统计局“中国亿元乡镇”牌匾。
1986年 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在成都市郫县(今成都市郫都区)友爱乡农科村农家院落诞生,并成功探索出农家旅游新模式,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典范。2006年4月,在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上,国家旅游局授予农科村“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称号。
1987年
1月20日—3月10日 首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举行。2002年,自贡灯会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两大民俗活动之一。
1月 中国第一座脉冲反应堆在成都开工建设。1990年10月16日,工程建成并达到临界,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这种新堆型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3月10日—14日 1987年春季全国糖酒三类商品交流会在成都举行。这是糖酒会分春秋两季举办以来,四川首次举办春季全国糖酒会;四川省当届酒类销售额居全国第一。此后,春季糖酒会基本定点在成都举办。至2019年,成都已举办全国春季糖酒会30届。
9月23日 四川省第一条高等级公路——成(都)灌(县)公路建成通车。老成灌公路始建于1913年,是四川第一条公路。
12月30日 成都市华茂典当服务商行开张营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典当行。《经济参考》报和中新社率先对此报道,国外媒体称之为“新中国的红色当铺”。
1988年
1月12日 成都市民杨义安(“杨百万”)安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四川第一部私人电话。此后,电话逐渐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至2017年底,全省电话用户总户数达9329.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6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693.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93.1%。
6月1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超前改革”试点,首批试点企业包括川棉一厂、成都量具刃具总厂、红光电子管厂、川康毛纺织(集团)厂等10家企业。“超前改革”的试点为四川首创,改革的重点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范围涉及企业的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1989年
1月17日 全省第一条高等级商品路大件公路北段全线正式通车。该路段始于成都天回镇,止于德阳市,全长51.67公里,是当时全国载重量最大、全省标准最高的高等级公路。
3月16日—18日 省绿化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提出“绿化全川”的奋斗目标。随后,四川先后实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城乡绿化等工程,明确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目标。1989年—2015年,四川累计实施造林2亿余亩,森林经营5000余万亩,森林面积增加1亿余亩,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的19.21%提高到2015年的36.02%,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量较1989年减少3亿余吨。2015年11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在时隔26年之后,再次作出“大规模绿化全川”的决定。2016年6月28日,省绿委会印发《大规模绿化全川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总体规划(2016—2020年)》,新一轮“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启动。
12月30日 成都锦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与日本日立公司在北京签订合同,引进VHS盒式录像机制造技术和设备。1991年6月15日,中国第一个成套引进的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的录像机生产基地在成都建成投产。
1990年
5月5日 西南地区首家拍卖市场——成都市拍卖市场开槌,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四川首次公开拍卖活动。
9月25日 成渝(成都—重庆)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该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是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1995年9月15日,成渝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成为全国最早通车的高速公路之一。
1990年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1991年3月,成都高新区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7年2月,内江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至此,四川建成国家级高新区8个。
1991年
2月16日 中宣部、中组部、广电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影片《焦裕禄》首映式。《焦裕禄》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先后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等。
9月14日 二滩水电站开工建设。二滩水电站是雅砻江水电基地梯级开发的第一个水电站,水电站最大坝高240米,水库正常蓄水位海拔1200米;电站总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单机容量55万千瓦,均列当时全国第一。二滩水电站是中国在20世纪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2000年,二滩水电站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川渝两地由此告别了多年的电力紧张局面。
9月 首届四川国际电视节在成都举行。此后,该电视节逢单数年举办一届,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影视机构高度关注、影响较大的国际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国际国内影视节目、设备交易的重要平台,被列为四川省三大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之一。至2018年,共举办14届。
12月26日 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在成都市红庙子街挂牌开业,这是全国首家证券交易中心。1992年起,在红庙子街逐渐形成了全国首个自发的、规模最大的、影响最广的证券交易市场。1993年3月22日,该市场搬迁至成都市城北体育馆;1994年1月3日,正式关闭。
1992年
1月7日 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大力推动科技进步 振兴四川经济的决定》,并相继制定实施了13个配套政策性文件和“知识分子工作二十三条”等政策,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兴川”的兴省战略。1995年2月28日,科技兴川“千亿工程”全面启动。
6月29日 达成(达县—成都)铁路开工典礼在南充举行。达成铁路由铁道部和四川省首次合资修建,也是全国首条公司化运作的铁路。1998年1月1日,达成铁路正式投入运营。2009年7月7日,达成铁路复线竣工通车,成为西南地区首条高速铁路。
7月7日 宜宾县出台《宜宾县股份制企业试行办法》,提出“国家转让产权、企业转换机制、政府转变职能、职工持股经营”的企业改制模式,为破解县域经济改革难题找到了一条好路子。宜宾的县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起步最早、大面积推广最早、推进的力度最大,被称为“宜宾模式”。
9月11日—13日 四川省股份制试点工作会议在德阳召开,强调股份制试点工作必须贯彻“坚决试,不求多,但求好,不能乱”的方针。至1993年底,四川有股份合作制企业1000余家、有限责任公司800余家、定向募集公司200余家,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50家,川盐化、川天歌、乐山电力、蜀都大厦等15家公司分别在上交所、深交所和STAQ交易系统上市,四川成为中国当时除上海和深圳外上市公司最多的地区。
12月14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十六届会议决定将黄龙、九寨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是四川自然遗产首次列入名录。至2019年6月,四川有世界遗产7处;其中,世界自然遗产3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处。
1993年
2月15日 全省开始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粮票退出流通领域。4月9日,省粮食局发出通知,规定全省粮票(含购粮券)全部销毁,市、县粮票的销毁由当地政府决定,全国粮票按商业部的统一规定办理。至此,伴随着全省城镇居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完成了历史使命。
3月1日 成都市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启动。该工程集防洪、治污、绿化、文化、安居、道路和管网改造于一体。1997年12月29日,工程竣工。1998年,工程获联合国“人居奖”、国际优秀水岸奖和国际环境地域设计奖。2000年,该工程获21世纪城市世界大会2000年度“地方首创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9月24日—28日 首届中国四川成都国际熊猫节举行。这是中国唯一以保护大熊猫和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节庆活动。
12月 西成(西安—成都)光缆干线工程竣工投产。这是中国数字传输网由中部延伸向大西南的骨干工程之一,结束了四川没有出省数字电路的历史。
1994年
4月5日 中国四川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庆典在都江堰渠首举行。都江堰灌区由20世纪50年代灌溉300万亩发展到1005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灌区。水利部、四川省政府联名立“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纪念碑。
5月26日 国家重点工程、亚洲最大尺寸试验段跨声速风洞在四川奠基。1997年12月20日,风洞建成通气试车成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世界级高速风洞,跨声速空气动力研究试验能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5年9月17日,中国第一座大型立式风洞在四川建成通气试车成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8月2日 首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在西昌开幕。此后,火把节逐年举办,发展为一项大型国际性文化活动。
1995年
1月1日 《华西都市报》创刊,在国内首次提出“市民新闻报”的定位,推动中国报业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开创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被称为“华西都市报现象”。
3月26日 四川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与国际信息高速公路科教网正式联网,这是中国地方科技情报机构首次与国际网络接轨。9月25日,四川省第一条面向社会服务的世界信息通道——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骨干网(Internet)在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开通,四川国际互联网省级节点自此开通。至2000年,全省21个市(州)、100余个县和30余个省直部门建成本级网络,省、市、县三级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1996年
3月26日 长虹集团率先发起彩电降价,引发了对中国家电行业影响深远的第一次“价格大战”。1999年4月,长虹彩电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实行全面降价,引起业内强烈震动,彩电行业的“价格大战”刺激了行业竞争,促使国内彩电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10月1日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二郎山隧道是千里川藏线上第一道咽喉要道,是当时中国已贯通的公路隧道中最长和海拔最高的一条隧道。2002年1月1日,隧道全面通车,川藏公路二郎山段缩短里程25公里,缩短行车时间3小时。
1997年
3月14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重庆直辖后,当年四川地级行政区减为19个,县级行政区减为179个,面积减为48.5万平方公里,人口减为8356.5万人。
9月26日 成都市温江、郫县、都江堰生态示范区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是全国唯一连片建设的生态示范区。“温郫都”生态示范区有山地655.9平方公里,丘陵台地14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3%。此后,四川大力推动生态示范区建设。至2018年底,四川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市、区)15个、省级生态县(市、区)51个。
1998年
6月1日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建设旅游大省的战略构想。1999年3月,省政府委托世界旅游组织编制完成《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这是全国第一个区域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此后,四川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四川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四川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四川打造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逐步变成现实。
8月21日 省政府颁布《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布告》,规定从9月1日起,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和攀枝花、乐山、雅安三市地全部停止天然林采伐;同年10月1日起,四川全省停止天然林采伐。这是全国实施的第一个禁伐令,标志着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12月7日 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是当时国内最长绕城高速公路,全长85公里。2001年12月16日,全线建成通车。
12月30日—1999年1月2日 省攀西旅游资源开发考察团在攀西考察。其间,省政府新闻办分别在攀枝花市、西昌市举行两市旅游资源新闻发布会,全面启动攀西旅游开发,加快推进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这次活动对四川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1999年
2月4日 四川省委向中央报送《赴广元、巴中的情况报告》,建议组织学习“巴中精神”,推广“巴中经验”。在贫困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艰苦奋斗,苦干兴区,实干改变面貌,大干促进发展”的“巴中经验”和“巴中精神”引发广泛反响,巴中成为当时中国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
8月17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颁发首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周开达、李伯刚、冯孝庭获首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
9月11日 首届中国川剧节在成都锦城艺术宫开幕。开幕式“川梅竞芳菲”展现了1982年振兴川剧以来川剧界的丰硕成果。
10月16日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兼并成都无缝钢管公司签字仪式在成都举行,这是当时全国冶金行业最大的资产重组项目。2002年5月,攀钢集团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钢铁厂重组,成立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并将生产基地迁至成都市青白江区。2003年10月29日,攀成钢一期迁建工程竣工投产。
2000年
5月25日—28日 首届中国沿海企业产品博览会暨投资洽谈会在成都举行。2001年5月,中国贸促会、四川省政府、香港特区贸易发展局等单位共同举办中国西部经贸洽谈会暨香港优势博览会。2002年,正式启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名称,简称“西博会”。至2018年底,西博会共举办17届。
5月 省委、省政府在双流、安县、万源3县(市)启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1年3月28日,四川省地税系统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标志着农村税费改革在四川正式全面启动。此后,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在四川稳步推开。2005年,四川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农业零赋税。
9月4日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的战略决策。中国(绵阳)科技城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城,它的建设实践,成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试验田”。
2001年
2月8日 成都金沙遗址被发现,并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金沙遗址的发现将成都市的建城史提前到距今3000年左右。2005年8月16日,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饰图案“太阳神鸟”,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4月9日 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和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入选全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至2018年底,四川有国家地质公园16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10月9日 全国首家省级政务服务中心——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至2012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省”的五级政务服务体系。2014年,省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全国首个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并通过验收的省级政务服务中心。
2001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四川省政府在四川最缺水的南充市、资阳市部署3000余眼红层供水示范井,成井率达90%以上,为找水打井积累了经验。至2010年底,完成105个县(市、区)的地下水调查工作,打井213.5万口,解决了近800万人的饮水困难。
2002年
5月24日 成都公路国际物流中心建成投入试运行。成都公路国际物流中心是交通部规划的全国性公路货运主枢纽站,是当时西南乃至西部一流现代物流基础设施。
5月27日 “川电东送”工程正式合闸运行。标志着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取得重大进展。“川电东送”工程创造了国内输电距离最长、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最大、配合协调最复杂等多项纪录。至2016年底,四川跨省跨区电力交换能力达到2850万千瓦,在全国省级电网中排名第一。
2003年
2月26日 中国第一台新一代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在德阳二重集团成功制造。这是中国重装备制造业的一项重大成果,标志着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3月26日—28日 首届中国国际软件研讨会暨软件合作洽谈会在成都举行。这是中国首个国际化水平的软件行业盛会。至2017年,“软洽会”共举办15届,逐渐发展成为国内规格最高、行业影响力最大的软件行业盛会之一。
2004年
5月14日“巨星α号”超级计算机在绵阳通过技术鉴定,标志着中国超级计算技术开始走上新兴的第六代超级计算机发展道路。
12月2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作出深化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统一管理的重大决定。2005年12月2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四川是全国第一家对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改革的省份,《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对四川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予以报道。
12月30日 四川省博物馆新馆建设破土动工。该博物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2009年3月,更名为四川博物院;5月,四川博物院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2005年
1月6日 中国第一根长度100米的长尺钢轨在攀钢万能生产线热负荷试车中轧制成功。项目建成投产,能充分满足时速30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的需要,充分满足中国铁路向高速化和重载化方向发展的需要。
2月11日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兴文石海成为世界地质公园。这是四川省首家世界地质公园。兴文石海位于宜宾市兴文县境内,园区总面积约156平方千米。至2018年,自贡地质公园、光雾山-诺水河地质公园先后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12月24日 四川省“金土地”工程启动。工程投资150亿元,通过土地平整、增加肥力、沟渠配套、改善农田道路、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中等综合措施,对全省130个县1000万亩土地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2015年底,工程竣工,全省新增耕地100万亩,建成600万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实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
2006年
2月17日 四川省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启动。该工程为全国首创,涉及21个市(州)、179个县(市、区)、95000多农户、45万人。
3月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对四川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重大部署。2009年,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启动。全省各地将扶贫解困作为新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打造了“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各类特色鲜明的新村建设模式。至2018年,全省已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5951个,新村均实现了整村脱贫。
4月2日 中石化宣布,在达州市宣汉县发现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装气田——普光气田。2009年10月,普光气田投产,成为中国首座投产的整装海相高含硫气田。
2007年
3月1日 全国首家村镇银行——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挂牌开业,标志着中国第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诞生。2009年7月31日,仪陇惠民村镇银行被《半月谈》杂志评为“新中国历史上的60个第一”。
3月18日 雅西(雅安—西昌)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雅西高速被公认为当时国内乃至全世界自然环境最恶劣、工程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区高速公路之一。2012年4月28日,雅西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5月23日—6月10日 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这是全球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节日,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一个大型文化盛会。此后,“非遗节”永久落户成都,至2018年共举办6届。
7月2日 成都市在全国率先推行以并联审批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变“一站式”服务为“一窗式”服务。9月3日,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并联审批投入正式运行。
7月13日 四川省第一轮扩权强县试点工作会在成都召开,部署富顺县等27个试点县的扩权强县工作。至2014年7月,四川共启动三轮扩权强县试点,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达78个。2016年,全省扩权县县均GDP规模达155.5亿元;2017年,扩权试点县(市)减至75个,全年实现GDP12786.6亿元。
10月1日 世界第一台1.6万吨级水压机在二重集团完成第一次热负荷试车。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万吨级水压机,其投产改变了中国超大型锻件依赖进口的局面。
2008年
5月12日 14时28分,阿坝州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度、东经103度40分,震源深度15千米左右,震中烈度11度,灾害面积达到44万平方千米。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率领全省各族人民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6月11日,国务院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在中国抗灾史上首次提出“对口援建”这一恢复重建中的制度创新,18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18个重灾县(市),“一省帮一重灾区,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和对口援建省市倾力帮助下,四川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各项任务,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史上的奇迹,凝结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书写了一部从悲壮走向豪迈、在危难中崛起的历史新篇章。
10月10日 四川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召开,部署在全省藏区牧区大规模开展牧民新村建设,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建设村民活动中心。2012年11月,经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检查验收组检查验收,经过4年努力,全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取得成功。
10月13日 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首家农村产权流转综合服务平台。经过长期发展,成都农交所交易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至2017年底,成交总额763亿元。
2009年
3月2日 “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启动仪式在康定举行。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9+3”计划,每年安排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这是四川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创举。2014年,比照藏区“9+3”免费资助政策,四川省“9+3”免费教育计划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大小凉山彝区的13县(凉山州10个县、乐山市3个县区)。从2016年起,四川再将“9+3”免费教育计划的有关资助政策逐步惠及全省其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9月1日 中国C919大型客机项目机头工程样机首件零件在中航工业成飞民机公司正式开工建造。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
12月18日 位于威远县新场镇的威201井开钻。这是中国第一口页岩气评价井。2010年10月,该井投产。2017年,全省页岩气年产量达3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页岩气产量的33%。
12月30日 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在成都成立。该交易所由四川、西藏和成都市两省(区)三方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设立,是当时全国唯一一家跨省(区)的产权交易机构;开创了全国产权交易机构跨区域整合,建立区域性统一、集中、规模化的产权市场的先例。
2010年
1月19日 川酒“六朵金花”——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水井坊、沱牌曲酒、郎酒结成联盟,正式启动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至2017年,全省当年白酒产业实现产量430万千升,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70亿元,实现利润290亿元,产业总体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11月10日 成渝(成都—重庆)高铁四川段投入建设。成渝高铁是四川首条出川高铁,起于成都东站,止于重庆站,运营里程30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投入运营。
11月18日 德昌安宁河峡谷风力发电场开工建设。德昌风电场总装机达到20.2万千瓦,是中国首个山谷风力发电场。2016年,该风电场全部建成投产。
12月12日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在四川省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正式投入使用。其垂直岩石覆盖达2400米,是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也是当时世界上岩石覆盖最深的地下实验室。
12月 省委、省政府出台《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总体思路》和10个专题工作方案。12月15日,乐山在14个彝族村启动彝家新寨试点。2011年1月,中央“四川省大小凉山扶贫开发工作协调小组”研究《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和《四川省大小凉山扶贫开发与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方案》。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行动。4月26日,作为综合扶贫开发的先导工程,彝家新寨建设正式全面启动。
2011年
4月12日 广元环境交易所成立。这是全省第一个“碳交所”。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将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纳入备案交易机构,四川成为全国非试点地区唯一拥有国家备案碳交易机构的省份。12月16日,四川碳市场开市。
9月27日 成都农村产权仲裁院在成都成立。这是全国首个农村产权仲裁院。
2012年
12月17日 四川20个村落入选全国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2018年12月,四川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数达333个,位居全国前列。
2012年 自秋季学期起,四川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的省份。2017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达520所,招生39.6万人。
2013年
4月10日 中国二重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在德阳成功试生产。该装置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型模锻压机,填补了中国大型模锻压机制造和装备领域的空白。
4月20日 8时02分,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2013年7月20日,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启动;至2016年7月,灾后重建“三年基本完成”目标圆满实现,探索出了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重建新路子。
4月26日 国内到欧洲最快的铁路货运班列——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正式开通。这是当时国内到欧洲最快的铁路货运班列,改变了内陆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历史,架起了快捷畅通的亚欧大陆桥。至2018年5月上旬,中欧班列(成都)的国际班列累计开行2127列,成都成为国内首个实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2000列的城市。
2013年 四川宣布在全国率先全面放开户籍限制,除成都外,全省大中城市、城镇取消限制农民转为市民的障碍,实现“全开放、零门槛”。2018年,全省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2.29%、35.87%。
2014年
4月20日 雅康(雅安—康定)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雅康高速全长约135公里,其中,泸定大渡河兴康特大桥是中国首座建设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带、复杂风场等多种环境下的超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被视作公路界的“超级工程”,被誉为“川藏第一桥”。2018年12月31日,雅康高速提前全线建成并试通车运营。至此,全省实现21个市(州)均通高速公路。
4月21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当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5月20日 省不动产统一登记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四川省级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全面铺开。2015年3月1日,泸州颁发了全国首批、四川省第一本不动产证书以及全国首本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不动产权证。
9月17日—18日 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召开。这是全国率先召开的省级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并首次提出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的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当年,全省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至2016年底,四川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走在全国前列。
10月2日 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促进西部地区转型升级、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格局等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四川天府新区由此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区域范围涉及成都、眉山、资阳三市所辖7县(市、区),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2015年11月1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2015年版)》,明确四川天府新区的总体定位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与科技创新高地,以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
2015年
6月30日 甘孜州丹巴县丹东乡二道桥村通电,标志着四川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全面完工,全省全面实现无电村通电。
7月7日—8日 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这是省委首次以全会形式对扶贫开发工作专题研究部署,并作出相关决定,此举在全国开了先河。
7月23日—29日 首届中国·四川森林康养年会在洪雅县举办。四川在全国率先提出“森林康养”理念和发展模式,森林康养成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业态。此后,该模式在全国普及推广实践。
9月7日 《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公布,四川被确定为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201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2015年 四川省启动“一带一路”倡议“251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三年左右努力,将四川建设成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西向南向开放的核心腹地,成为中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升级版的引领示范,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拓展全省产业发展空间、增强稳增长调结构动力与活力的重要支撑。
2016年
2月24日 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在首届川商返乡发展大会上揭牌,标志着该基金正式成立,首期规模30亿元。四川专设支持返乡兴业的投资基金,在全国尚属首例。
5月27日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该机场位于简阳市芦葭镇,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也是四川省历年来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建成后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机场计划2020年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7年
1月5日 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该遗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内水考古项目,4月12日,考古发掘工作首期收官,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2018年4月,“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月15日 国务院印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川南临港三个片区,总面积119.99平方公里。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暨建设动员大会在成都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举行。至2019年4月1日,中央赋予的159项改革试验任务实施率逾95%,形成超过400个实践案例。
6月2日 农业部、财政部对首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进行公示,首批11个创建园中,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围。至2018年,全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数增至4个,总数居全国首位。
2018年
2月10日—1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凉山州、阿坝州、成都市等地,深入村镇、企业、社区考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汶川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发展情况,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在川期间,习近平在成都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打好今后三年脱贫攻坚战之策。习近平指示,要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习近平对四川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四川深入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4月—9月 按照省委部署,“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在全省上下广泛开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晰了方向、鼓舞了斗志。
5月14日 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飞行途中出现重大险情,机组人员成功进行处置并将飞机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政府授予川航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邀请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招待会,并会见机组成员。
5月22日 “川—桂—港(马)”南向通道(宜宾—钦州)集装箱铁路班列首发活动在宜宾北火车站举行,标志着四川南向出海最便捷通道正式启动。该班列线路是四川南向出海里程最短、时间最短、成本最低的货运大通道。
6月20日—21日 省委、省政府在西昌市召开省综合帮扶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大会。会议公布《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和《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选派管理实施方案》,决定从12个方面采取34条政策措施精准支持凉山脱贫攻坚,共选派5700余名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分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三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
6月29日—30日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在成都举行。大会审议通过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作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战略部署。
9月1日 凉山州金阳县对坪镇一村溜索改桥项目主体工程建成完工。至此,四川全面结束“溜索时代”。自2013年5月以来,四川实施“溜索改桥”项目77个,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二,总投资14.5亿元。
9月3日—4日 全省乡村振兴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进一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对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动员部署。会议强调,要突出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推动四川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11月20日 四川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1500位民营企业家、500余名党政领导干部和各方面代表人士汇聚成都主会场、3万余人在各地分会场参会,共商民营经济发展大计。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20条措施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12月21日 成自宜高铁自宜段开工建设。2019年3月27日,成都至自贡高速铁路开工建设,标志着成自宜高铁全线开工。成自宜高铁是国家铁路中长期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京昆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省第一条开工建设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
2019年
4月15日 四川宣布文化和旅游新版宣传口号“天府三九大 安逸走四川”,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形象Logo与宣传短片同时亮相。同日,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暨大熊猫起源馆开馆仪式在宝兴县举行。
4月29日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提出,要“做大做强引领发展的市场主体”“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5月13日,四川省文化旅游企业联盟正式成立,提出开放合作谋共赢、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创新融合促发展、提升文化旅游供给力,优化整合塑品牌、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规范标准增质效、提升四川文旅话语权等四个方面的宗旨和任务。
6月6日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全面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对全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动员部署,讨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意见》。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7月12日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发展县域经济各项部署要求,把握形势任务,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夯实底部基础。此前,省委、省政府印发有26条具体措施的《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9月16日 成都集中开通3条国际定期直飞客运航线,分别飞往赫尔辛基、芝加哥、德里。至此,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通航线达到349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121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