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峨眉派武术源远流长‖魏奕雄
峨眉派武术源远流长
魏奕雄
峨眉派武术流传到今天,已经成为巴蜀武术的代称,因其起源于峨眉山,故名。
起源于春秋战国
在中国武术界,峨眉派与少林派、武当派鼎立而开始于明代,而他们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得更为久远。但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能找到这三派起源的记载寥若晨星。目前关于这三派的起源,都只有传说:少林派相传是南北朝时期来华的古印度高僧中国禅宗始祖达摩传授的,武当派相传是明初著名道士张三丰初创的,而峨眉派则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司徒玄空创编的通臂拳。
春秋战国时期,有不少文人方士武士隐居峨眉山。据说有位武士司徒玄空,号动灵子,耕食于山中,在与峨眉灵猴朝夕相处中,模仿猿猴动作,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学徒甚多。因为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徒众尊称为“白猿祖师”。
198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国武术史》记作“战国白猿,姓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1989年,四川科技出版社《四川武术大全》称为“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2001年版《乐山市志》载为“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编峨眉通臂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而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记载,女侠越女应越王勾践之召赴朝廷途中,持剑与“自称袁公”的老翁以竹过招,“袁公飞身上树,变为白猿”。按这种说法,“白猿公”的传说春秋时期就有了。赵晔是东汉文士,那么白猿公的形象至迟在东汉出现。具体时间就难以考订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结客少年场行》中写道:“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以白猿公为衬托,咏某少年剑术高超。唐代杜牧《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有“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谓太尉李愬的剑术是向白猿公学来的。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1507—1560,江苏武进人)的《荆川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其中两句“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山中白猿授。”以上诗句与“白猿祖师”的说法一脉相承。
通臂拳在民间长期辗转流传中,逐渐形成了“通臂猿猴”“白猿通臂”等套拳,清代改为“六合通臂”,现传流于成都、重庆、攀枝花等地。而今的通臂拳中,虽然还有“猿猴出洞”“猢狲撩阴”“醉猿探臂”“白猿献果”等动作,但已逐渐舍去猿猴形象,重在揣摩猿猴特征造拳,发力时“通肩”“通臂”,于闪、展、腾、挪、拍、起伏转折中,表现胸背吞吐、甩膀抖腕、双臂交换劈、拧腰切胯等特点,勾手的动作比例占得很少,所以它跟猴拳还有明显差异。
通臂除拳术外,还有通臂功、通臂掌、通臂连环刀、通臂连环棍、白猿奇势大小连环,以及白猿刀、双刀、花枪、双剑、单剑、短剑等练法。
自成体系于南宋
战国末期,秦灭巴蜀,三国蜀汉与曹魏、孙吴连年征战,两晋南北朝时期,西北氐羌和西南僚人大量涌人巴蜀,为巴蜀地区武术吸收中原和其他地区以及少数民族武术的长处,提供了机会。
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先后传上峨眉山。道士们通过“吐纳、导引、坐忘、心斋、守一”等内练法门,达到意与气连、气与神合的境界,形成气功,为的是祛病延年以求长生不老。僧人除参禅打坐,也常常练拳踢腿,舞枪弄棒,一为调节枯燥的经课,二为强身健体,三为护院守寺。他们将道教的养生气功和山民的狩猎技艺揉杂在一气,开创独树一帜的僧门武术。
渐渐地,有一些身怀绝技的武士加入了峨眉山的道佛之列。据明人方汝浩辑《禅真逸史》载,北朝东魏孝静帝年间(534—549),武将林时茂(491—618)来到峨眉山中峰岭修练。这位战功显赫的东魏“镇南将军”,因受权贵迫害,避祸于泽州(今山西晋城)析成山问月庵出家,法名太空,号淡然,以号行。后任南京妙相寺副寺,再后来上了峨眉山,留下了“斩虎救妇"的美谈。他在经课之余,将自己的精湛武功传授与年轻僧人,一时山上武风盛行。可惜,有关淡然法师这方面的史料阙如。
北宋时期,峨眉山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贤菩萨的道场,僧人大增,自然武僧也为数不少。
到了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峨眉山临济宗白云禅师创编了“峨眉临济气功”。据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大师(1908—1984,江苏江阴人)研究考证,白云禅师原为道士,后皈依佛门。他精通医学,将阴阳虚实和人体盛衰之机理,与武术中的动静功法相融汇,寓内功导引按摩术、点穴、布气、针灸于功法中。融养生、医疗、技击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临济气功术。因这种集医、道、佛、武术精华于一身的功法共有12节,后人称之为“峨眉十二桩功”。按照临济宗的规定,此功只能在宗内秘授,不得外传,故民间知之甚少。
康熙元年(1662),湖北麻城孝感武举姜一怀,来峨眉山拜金顶朝天和尚为师,得“峨眉十二桩功”真传,后落户于南充,嫡传此功于后代。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医师周潜川居士(1907—1972年,原籍四川威远),著有《峨眉十二桩释密》(195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58年,周潜川将全部研究心得传授与巨赞大师。巨赞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1931年在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为巨赞。他对佛教哲学、诸子百家和康德、黑格尔哲学均有研究,尤其是对唯识和禅宗颇有独特见解,担任过杭州武林佛教学院院长,曾来川收徒传授峨眉十二桩功。受巨赞指导的傅伟中先生,于1982年和1985年,由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峨眉临济气功——峨眉十二桩述真》和《峨眉临济气功——峨眉天罡指穴法》两书。这些书,对于峨眉临济气功走出佛门、流布社会、泽惠民众作出了贡献。
峨眉十二桩功分为文武两势和大小两种练形法。练习文势和小练形法,主要是祛病强身;练习文武两势和大练形法的,既能为他人诊治疾病,又可以防身御敌。
在动功“峨眉十二桩”基础上,后来又发展起了静功六大专修功:虚步功、重锤功、缩地功、悬囊功、指穴功、涅磐功。其中指穴功——三十六式天罡指穴法最具威力,它融气功、按摩、点穴、布气和武功为一体,又可称为“气功导引点穴按摩法”。
南宋时期,峨眉山又有个德源长老,模仿猿猴腾跃翻滚动作,创编出一套猴拳。因为武艺高强的德源眉毛纯白,人称“白眉道人”,故这种拳术叫作“白眉拳”,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四川、广东、香港、澳门及在美国、欧洲的华人,都有练习的。德源长老还把峨眉山僧道的武技资料搜集起来,结合自身经验,编写了《峨眉拳术》一书,从理论上对峨眉武术实践作了系统总结。这本书是目前找到的有关峨眉武术的最早文字资料。笔者认为,这本书是峨眉派武术发展成熟并自成体系的标志。
鼎盛于明清
明代和清代,峨眉派武术进人鼎盛时期,英才辈出,高手林立,其拳法更为精湛。上引明人唐顺之的《峨眉道人拳歌》,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明代峨眉拳术的高超技艺,从起势到收势的全过程,其神态、劲力、身法、击法、呼吸、节奏等各个环节,都记叙得细致入微。他用“忽而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沙走”赞其硬功卓绝;用“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颂其软功柔韧;用“去来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形容其动作敏捷;用“险中呈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概括其伸缩开合,变化自如,可谓精深之至。《峨眉道人拳歌》共30句,是现今找到的颂扬峨眉派武术的唯一专题诗篇。
除了拳术和气功,峨眉派的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的技法,明代时也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在全国武林中,峨眉派的剑术和枪法是最著名的。据传,峨眉剑是僧人在“白猿二十四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动作严谨,招式凶猛,击法明快,以巧取胜。
民国时期,清音阁李真法师内功深厚,剑术尤精,有“峨眉剑仙”之誉,其门人遍及甘陕。
明代著名军事家、武术家程冲斗(四川新都人)撰有《耕余剩技》,记述了“峨眉枪法”“白眉棍法”等技艺。
清康熙年间,曾师从朱熊占学习峨眉枪法的明遗民吴殳(1611—1695,号仑尘子,江苏娄江人)著《手臂录》,精确地阐述各种枪法,其中写道:“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立机空室,练习两载,一旦悟彻,遂造神化,遍游四方,莫与驾并。枪法一十八札,十二倒手,攻守兼备,破诸武艺。”可见其变幻莫测,精妙绝伦。
在峨眉枪法中,有治心、治身、动静、攻守、审势、戒谨、倒手等技法,大大丰富了峨眉武术的理论。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峨眉山大坪寺僧创编“浪子燕青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山僧模仿青龙白鹤之势,创编“六乘拳”;清嘉庆年间(1796—1820),龙神堂极善法师从山上黑龙江的湍急回旋水势得到启发,花了十年心血,创编出拳刚掌巧腿多变的“乌龙拳”。清末,仙峰寺神灯长老和紫芝洞清虚道长,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各派武林高手交流,尔后回峨眉山,苦心编出“峨眉子午门武术”,以其多在每天的子、午二时练习而命名。其风格以子午拳为代表,还有子午枪、子午刀、子午剑、子午棍等器械技法。又有碧云、静云二道长创“卦拳”,光绪三年(1877)付云和尚创“虎爪拳”。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记室”(秘书)何崇政(四川名山人),兵败脱难后,削发为僧,法号湛然,来往于川西、川东等地,以哥老会的组织形式,结交八方豪杰志士反清,曾在峨眉山住锡多年。他撰有《峨眉拳谱》一书(亦称《拳乘》),开篇有诗“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其中“一树”指峨眉武术,“五花”指巴蜀的五个片区,而“八叶’’则指四川武林中的“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个门派。尽管现在四川武术界对“五花”有不同解释,对八个门派是否都属于峨眉派尚有争议,但足以说明峨嵋派武术博采众长,其流传之广和门派之众多。
峨眉派中有一种独特的器具——峨眉刺,形似女人的发簪,在特定条件下可作为刺杀武器;还有玉女拳等功法。有些武侠小说将这些神奇功法和器具加以演绎渲染,甚至借虚构的武林高手之口,推衍出峨眉派武术为某些尼姑、女侠开创,使不少人对峨眉武术源流产生了种种误解,很需要正本清源。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峨眉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少林派、武当派相比较,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特别强调内外兼修。其实,这三大派各有精微造诣,都讲究内修外练,体用兼备,只是程度不同。少林派由僧人所创,大开大合,硬攻直上,抢先进攻,以腿法著称,善于先发制人,属于外家拳;武当派系道士所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动静结合,借力打力,属于内家拳;而峨眉派则为道、僧共创,更加注重内外兼修。从上述“峨眉十二桩功”和“天罡指穴法”可看出,它既重视内气的修练,又讲究形体的结合,似快而慢,似柔而刚,刚柔相济,长短并用。
峨眉派在传承中善于吸收和融会其他门派的功法,也给其他门派输送了血液。他们在相互切磋中取长补短,不断推陈出新。
隋代末年,云游到峨眉山的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云昙就曾将少林拳法传授给了峨眉僧人。
明代洪武年间,著名道士张三丰曾到峨眉山传道,并向峨眉僧人学习了火龙拳、通臂拳等,尔后回武当山创编了内家拳。这武当内家拳“六路十段锦”的歌诀,第一句便是“佑神通臂最为高”,明白地道出了它与峨眉通臂拳的密切关系。
清乾隆年间,善擒拿术的江西武术大师杜观印,来四川传授过“杜门拳”。
清光绪年间,广西桂林有姓周号大侠者到峨眉山与武僧共创“字门拳”。
弘扬于当代
关于峨眉派武术的历史资料,零星而分散,很难搜集齐全。由于三大派武术的起源和发展都与道教、佛教密切相关,使之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而有些明清时期创编的拳术或其他套路,往往托名唐宋或更早的高人,又无法考证,所以就更加扑朔迷离。不过,从以上收集到的有限资料勾勒出的粗略梗概,我们已感受到峨眉派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枝繁叶茂。它经过一代又一代巴蜀和其他地区武林人士的潜心研究与艰苦砥砺,而不断发展、丰富、创新,逐步走向完善。关于它的错综复杂门派,至今还难以全面概述。
清末以后,由于洋枪洋炮的输入,武术的御敌功不再具有广泛意义。三大派武术都渐渐式微了,但仍然有许多民间人士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而习武,只是人数越来越少。1983年,为抢救、挖掘和弘扬峨眉派武术,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征集到许多武术资料,采访了巴蜀境内数千名60岁以上的老拳师,对他们的技法进行录像,收集到了68个门派、2368种徒手、器械、对练套路、练功方法和技击项目,比同期收集到的少林派武术250多种更为丰富多彩。当代峨眉派著名武僧海灯法师(1902—1989,俗名范无病,四川江油人)曾在其家乡设馆授艺,培植了不少弟子。
峨眉神功在海外也有流传,今英国有黄纪富、史密斯等人成立的“国际白眉武术联合会”,美国有陈坚、陈朝辉父子创立的5家峨眉武术馆,意大利也有徐浩建立的峨眉武术馆,加拿大的李蓉创办了峨眉武术气功保健中心,创编了三星太极拳。瑞士有曾庆宗开办的峨眉武术武馆,传授“峨眉十二桩功”。擅长蛇拳的加籍华人梁守喻多次组织加拿大与四川武术界的交流。
1982年后,少林派凭借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而鹊声再起,迅速发展,雄霸江湖;武当派奋起直追,也有一定规模。相对来说,起源最早、种类最多,武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峨眉派,反倒薄弱得多。近40年来,为振兴峨眉派武术,有关方面先后成立了四川省武术馆、四川武术协会;乐山市、峨眉山市、夹江县、眉山市和成都市建起了多所武馆和武术学校;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开始在中小学里推广武术操,从少年儿童抓起。由成都体育学院、乐山大佛文武学校和峨眉功夫研习总部的精英组成的“峨眉武术表演团”,多次在峨眉山、乐山、成都、重庆、北京、深圳、香港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表演。也有不少外国青年,到乐山大佛文武学校和其他武校、武馆学习峨眉派武术。
2002年9月,乐山第四届国际旅游大佛节中,在峨眉山举办了“少林、武当、峨眉三大门派武术精英赛”,以促进峨眉武术振兴,一时高手云集,赛事精彩纷呈,国内外多家知名媒体都作了大量报道。这次成功的精英赛,是弘扬峨眉武术的重要措施。
2004年9月,香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到峨眉“中秋论剑”。他看了峨眉派武术表演后,愧言以前不了解峨眉派,完全凭自己的想象来描写峨眉派人物的技法,表示今后要对作品中有关峨眉派的不适当之处,进行修改。
成立于2004年夏的中国峨眉武术研究会,会员迅速发展到500多人。他们正在认真整理峨眉派武术资料,研究弘扬之法,积极从青少年中培养武术尖子,已涌现出“峨眉十三剑”等一批年轻的高手。
近20年,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多次播放峨眉派武术的专题片。2004年12月,韩国武艺研究所所长沈胜求、韩国灵山大学跆拳道学科科长赵诚钧教授等人,专程来乐山,与峨眉武术研究会切磋。韩国KBS电视台于2006年10月底对峨眉派武术的现状和发展作了全面采访。2007年6月,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特地到乐山和峨眉,拍摄峨眉派武术专题片。2006年10月26日,首届中国峨眉武术文化国际论坛在峨眉山市召开,中外武林高手会聚一堂“论剑”,为峨眉派武术的发展献计献策。2007年8月,“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在峨眉山举办,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坚持至今。此外,多种名目的峨嵋派武术表演赛和竞争赛,擂台赛每年都有。
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社会、民间多方面共同努力,曾声震四海的峨眉派武术一定能再创辉煌,与少林派、武当派并驾齐驱,使武术这一中华瑰宝得以发扬光大。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魏奕雄(地方文史专家,峨眉学研究员,乐山市社科联原副主席)
供稿:峨眉山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