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飞仙关形胜之变‖乔木
飞仙关形胜之变
乔 木
一、“和夷厎绩”地“一雨路千瀑”
飞仙关,《禹贡》“和夷厎绩”地也。
上古大洪水传说,大禹治水到此看到一片汪洋,百姓在洪水中挣扎求生,哀鸿片野,流下悲伤的泪,有“望哀渡”为记。民国版《芦山县志·津梁》:“望哀渡,渡口在治南三十里。雅安至康定必由之渡口,民国初年曾建铁桥,后被水冲毁。”
大禹在此与当地百姓历经八年,劈山导河通水,平定水患。山陵露出峥嵘,壁立千仞,崖如刀截,中通一峡,为宝、芦、天、荥四县群流汇泽之出口,河水向东流去,荒漠成沃土,百姓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平安的生活。《禹贡》载:“区区二水,乃烦大圣人之胼手胝足,与导岷同功。”民国版《芦山县志·形势》载: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此峡命名为多功峡,一名多功河,因其地势险峻,有若天堑,故名飞仙关。“和夷厎绩”据此而生。
飞仙关两岸水系控宝兴、芦山、天全、荥经4县,发源于巴朗山与夹金山之间蜀西营的宝兴河,在芦山县思延乡、天全县新华乡交界的三江口纳芦山河及老场河,南下至飞仙关纳在多功、乐英交界的两河口汇入荥经河后的天全河,转向东南进入多功峡,始称青衣江。
青衣江,先秦称青衣水,汉称沫水、大渡水、蒙山溪。唐代后又称平羌江、羌江。
天全河,古称徙水、和川,俗称始阳河。《天全州志·山川》:“和水,源出马鞍山……至沙坪合夷水河(今白沙河)。”
康熙版《芦山县志》编纂竹全仁:“沫水,唐虞(尧舜)时名和夷,商周名羌,汉名沫水。”
飞仙关关口曾有断岩横斜,断岩上有方形钤印“和夷厎绩”摩崖石刻,每字1米见方,大如斗,赫然醒目。1947年6月,张大千来到飞仙关写生,在此留下“孤峰绝青天,断岩横漏阁”的诗句。
1958年,雅安专区以“大兵团作战”方式筑路,炸毁断岩,方形钤印“和夷厎绩”摩崖石刻不存。2016年,在断岩遗址下方重刻摩崖“和夷厎绩”,形制与原不同。
飞仙关“和夷厎绩”断岩后有崖因四季渗泉,而名“滴水崖”,崖下修有水池,便于过往行人使用;每逢大雨,滴水崖千瀑齐泻,席卷道路,巍巍壮观,世人美喻“一雨路千瀑”。
1939年7月,中国电影教育先驱孙明经等十几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茶马贾道”(茶马古道)科考察队到飞仙关时适逢倾盆大雨,“滴水崖”飞瀑流泉,他用相机定格了“一雨路千瀑”的绮丽景象。
2017年,飞仙关隧道贯通,“滴水崖”四季渗泉景观消失,崖存;崖下水池向关口前移,池中四季有泉甘冽,过往行人依然可取水使用。
飞仙关道路随着公路的不断升级建设,已不复清人王曰曾笔下“鸟道盘山势,鱼肠荡石淙”之艰难崎岖,坎坷成坦途,关山可飞渡。
飞仙关
二、景观:“漏阁”“神禹漏阁”和“螺山离堆”“三江鱼跃”
飞仙关峡岸长约十里,北连青城、玉垒,南接瓦屋、峨眉,气势雄厚;江水历百千万年侵蚀,凿成绝峡,壁立三十余丈,峡岸奇伟略似瞿塘,有东应夔门之说。《方舆纪要》卷72芦山县:飞仙关在“县南五十里。亦曰飞仙阁,即古漏阁也。”《四川通志》:“县东南五十里。接雅安县界,一曰飞仙关,跨多功河,即漏阁也。”民国版《芦山县志·古迹》载:飞仙关,世传大禹治水疏凿,即漏阁也。飞仙关漏阁,今存。
清·李向阳《飞仙关漏阁》:“漏阁河巍巍,猿声日夜悲。洪流穿涧出,孤鹤徬崖归。峰萃天恒小,壑深日渐微。羊肠策马过,无处夹仙飞。”
中国被称为“禹域”,国人尊大禹为“禹神”,为其修庙筑殿祭祀。
民国版《芦山县志》载:飞仙关隔岸有峰如螺,与之峙立,螺峰矗发,瞰江如堕。峰顶建有二郎庙祀大禹及李冰子二郎,天旱祷雨辄应。峰底有井通多功河,世传神禹治水遗迹,为“神禹漏阁”。螺峰卓立,井已不存,有当地耄耋老人能指出遗址。“神禹漏阁”仅在书籍、诗文中可窥。
清·王心广《神禹漏阁》:“禹甸山川垂远功,景传漏阁真玲珑。石崖只透冯夷宅,地脉巧穿溟岛宫,严道县中留古迹,飞仙关内见神工。巍巍蒙蔡夹相望,阁外长江声自雄。”
从文献记载可知,“漏阁”“神禹漏阁”皆是大禹治水开凿的疏导引水工程,“漏阁”乃是漏斗之意。
《史记·河渠书》:李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青衣江汉称沫水,而此峰适与岸山离立,然则离堆之说,即此之谓欤?世又相传,李冰子二郎,伏孽龙于离堆之下。
明·甘来学《飞仙关》:“谁辩离堆不雅州,多功峡内看山头。禹王治水真神力,劈破千层伏地流。”
清光绪十五年,芦山县贡生尹源莘书碑载:“唐宋以来,有阁祀下帝禹,盖报八年疏瀹之劳也。明初,又建庙祀二郎兴建显英王,秦将李冰子也。生禹千百年后,而与禹并祀,亦以疏凿离堆,扫除孽物,其功不下于禹也。”因此可知飞仙关二郎庙祭祀之由。
宝兴河,天全河,河长均有百里之遥,在飞仙关两河汇集自然形成一个“y”字小岛,当地人称“凤凰嘴”。“凤凰嘴”观潮,陡生的旋涡和回流生龙活虎,三江口水汇无间,轰轰烈烈向多功峡浩荡奔腾。有诗云:“山峡锁云天,碧水涌翡翠。”
“凤凰嘴”曾是芦山县、天全县、雨城区三地渔者的欢乐场,看看风景,摆摆龙门阵,按到时间收网起钓,拎两条河鲜回家,何等的逍遥惬意。乾隆版《雅州府志·形势》载:“芦山八景之三江鱼跃,鱼从崖边跃出,自投网中,俗呼为跳罗云。”
2010年,飞仙关水电站选址“凤凰嘴”修建,“三江鱼跃”景观消失。2014年,飞仙关水电站投产发电。
今时虽不见惊涛拍岸,洪波涌起,但依托飞仙关电站水库而建的飞仙湖碧山环抱,绿水相伴。飞仙关“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飞仙湖
三、古道
飞仙关,古代川蜀进藏入滇交通枢纽。鸡鸣天全、芦山、雨城三地,分为上关和下关,在纳芦山河后的宝兴河到飞仙关的入水口地界为上关,在出水口地界为下关,两关相距几公里。
飞仙关古道起源于“蜀身毒道”,“蜀”指四川,“身毒”是对古印度的称呼。在古蜀国开明王朝(约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初期),“蜀身毒道”是由蜿蜒于西南丛山峻岭的区段小路拓展连结而成,通往印度的民间商道,比西北的丝绸之路还要早约2个多世纪。秦汉后,逐渐把它开辟为沿途设驿站、置邮亭的官道。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设永昌郡,汉王朝将朱堤道、灵观道、博南道连成一线,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国际商道“蜀身毒道”全线贯通。后世将这条四川为起点,经云南、进缅甸、泰国,到印度和中东的“国际通道”称为“南方丝绸之路”,故飞仙关实为南方丝绸之路要冲。
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为开拓疆土,开展商贸,司马相如受武帝之命出使西南夷。他依靠巴、蜀二郡的官位和财物,以文取柔治说服西南夷少数民族归顺汉朝,“邛笮(西昌、汉源)、斯榆(天全始阳)之君,皆请为内臣”,在西南夷区域建立了“一都尉、十余县,属蜀”的军政管理体制。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凿了通川南雅安、西昌及云南大姚之邛、笮、井、駹等西夷地区的灵观道(牦牛道)。
灵观道(牦牛道),从临邛松安镇马湖营出发,翻越镇西山,渡玉溪河,过八步关(青龙关),到灵关入天全后南下荥经,越过大相岭到汉源,过西昌抵云南澄江。后因飞仙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此路过八步关(青龙关)后,改道芦山县城,南下飞仙关到天全两河口分路,一路南下荥经去云南,一路去向康藏。
汉武帝在元鼎五年至六年(前112—111),使用武力征服大理以南的昆明部族聚居地,打通“博南道”。司马迁随军出征,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迁升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命报。”他在《河渠书》中又说:“余西瞻蜀之岷山与离堆”。故此次出征,司马迁是随军沿灵关道(牦牛道)行军,在太阳落山时到飞仙关,最后至云南,完成打通“博南道”任务,复命。
唐宋时期“茶马互市”兴起,茶、马成为南方丝绸之路最主要的交易商品,并且绵延千年而不衰,影响深远,茶马古道形成。
雅安,世界茶源,中国藏茶之乡。拥有丰富茶资源的雅安成为全国主要的茶马市之一。飞仙关的南方丝绸之路,又成为重要的茶马古道交通线。
《西藏政教鉴附录》载:“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藏地。
《雅安市志》载:“川藏茶马古道,汉以前出现,唐朝得以发展,明清为鼎盛时期。”自古以来,就有了这条从成都出发,到雅安,经飞仙关到天全县,去到康定,最后到西藏,历史上形成最早、里程最长、路途最险的以灵关道(牦牛道)为基础延伸形成的川藏茶马古道。飞仙关作为茶马古道的重关驿站,被喻为“西出成都,茶马古道第一关”。
飞仙关上关现存,老君溪茶马古道指路碑,建于清咸丰四年,碑顶刻三个大字“老君溪”,上刻“右走芦山四十里,灵关一百里”“左走始阳二十里,天全四十里”。
茶马古道
四、关城
中国古代,关是朝廷所设收税的站卡,《周礼·地官》载,当时的官吏有“司关”之职,他的职责就是把外来商贾的货物一一登记在“节”上,通知司门、司市。其目的是防止奸商偷税漏税。后来,随着战争的频繁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关作为“境上门”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了抵御来犯之敌的屏障。
民国版《芦山县志·关隘》载,“飞仙关在治南三十五里,即古关地。为天、芦、雅三县交通枢纽。两山挟关峙,大河中贯,地势险峻。城建于宋代,接雅安县界,曾设守御司。旧属雅州,明废司官,城存。”据此可知,明朝飞仙关的驻军情况。
飞仙关守御司不隶卫,直属都指挥使司;设官与千户所同(统兵1120人),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两人,从五品,镇抚二人,从六品。下辖十个百户所。
明朝撤除在飞仙关的守军,从此飞仙关的商业环境更为自由,茶马店、镖局、酒肆......商铺林立。茶、盐、布匹、铁器、骡马、药材等货物、马帮与“背二哥”在飞仙关汇集分流,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税房繁忙。
飞仙关关城原有南北两城门,当地耄耋老人曾见过。
南城门在飞仙关“和夷厎绩”断岩下,因临江而建,也叫“水闸门”。进南城门,需走搭在悬崖上的石偏桥,绕开断岩才能到。南城门“岓桥危欲坠,峭壁险无双”,乃是一当关,万夫莫开之地。1938年修川康公路时,南城门及石偏桥炸毁。
北城门和仍在使用的一段茶马古道隐于螺山离堆下关民居街道。古道全长约4000米,宽约4米,由长宽不等的石板铺就。古道上竖立着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南北向石牌坊。牌坊高3.8米,宽3.3米,采用当地红砂岩跨道而建,双柱单门式,榫卯结构,顶横石匾两面均刻“芦山县南界”,风格质朴瘦劲。仔细看,南面东侧石柱右上角刻有“边、徼、茶”3个小字,两侧石柱还刻有两幅红军标语“争取赤化全川首先胜利!”“彻底消灭蒋介石!”石牌坊上行几多米,就是飞仙关北关门。
清道光三十年庚戌(1880年),邑令王金绶续修飞仙关碑记载,飞仙关旧有关城,石门界之,清道光年间倒塌,石横道旁已几年,无人修复。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范涞清上任芦山县令,捐养廉银重建关城,门高于旧,上建有楼,塑文武二夫子像。
现今,北关门和城楼已毁,仅剩关城城门洞。城门洞上范涞清所题“飞仙关”石门楣,石楹联:“客羽已乘黄鹤去;仙楼尚在白云间”“人宜来羽岛;地即是瀛洲”,字迹清晰可辨,书法规整平和。
2012年12年7月,飞仙关茶马古道遗迹、古飞仙关及芦山县南界牌坊,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芦山县南界”石牌坊,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茶马古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乔 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