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我愿意永远当成都的娃娃 ——《成都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后记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8-19 20:33:59 浏览次数: 【字体:

我愿意永远当成都的娃娃

易旭东

缘起崇州“三城论坛”

接近、亲密。

难忘之日。2020年5月16日, 崇州“三城(爱情之城、创造之城、美酒之城)论坛” 在崇州市川酒博物馆举行。来自省内的文化、策划、建筑等多个领域的代表40余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由汤继强与我共同发起。

文化情缘。四川金盆地(集团)董事长余刚赞助。《方志四川》全程报道,连载了我的“主旨演讲”。

论坛上,汤继强说:“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提‘公园城市’建设要在成都首提,就是成都太有条件了。我们研究‘公园城市’,专门做了5+1个指标,这个指标里我们体现了成都‘巴适’‘安逸’的独特性价值,成都为什么幸福指数高,因为成都巴适、安逸,我们要抢占话语权,我们要有这个自信,我们要让这个城市的人民自信,让人民幸福,这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

掷地有声。汤继强呼吁:文化人要有担当使命;应该站在天地之间发初心,站在天地之间谋未来。

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经济自信、地理自信,正本清源,能不能把被遗忘、误传的古蜀文化——天府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真诚、客观地“呈现”?

四年前,我就已在记叙“成都根魂”,虽有“计划”,仍属“小打小闹”。

我,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消化“继强呼吁”……

4500年前,成都人和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

3500年前,成都人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着青铜器。

2500年前,成都人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

2000年前,成都人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战。

1500年前,成都人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现在,“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听主创揭秘,“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哪吒,也是成都;看汉服秀,从“冷门”到“热卖”,是生意,更是文化;探网红打卡地,评小吃必吃榜,“川西林盘”还能焕发新活力;蓉欧班列开路,连通发展新机,“慢城市”也可生出“二次元”。

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景更美,绝不是过眼云烟,从“产城人”到“人产城”,“成都式”幸福来自这座城市,大写的“成都人”清晰可见。

2020年8月,决定全情投入。

写作期间,得到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的指导,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的支持,成都时代职工文学创作院的扶持,在中共成都市青羊区委宣传部统筹下,得以顺利完稿。

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喻志强,成都经信局张文军,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陈欣,阿坝州陈刚、郭素梅,成都市金牛区邓熠,作协杨君伟,都江堰市王国平,新都区谭宁君,郫都区李志能,成华区蒋松谷,四川东来文旅陈俊,四川杜甫酒业彭作权,四川和德儒雷邦,成都浣花雅集朱再炯,成都神鹤药业李明劲,成都亚林古建筑设计公司李亚林,崇州融媒体中心尹君等50多位老友新朋、媒体同行,刊发相关文章的《巴蜀史志》《方志四川》《成都方志》《现代艺术》《四川经济日报》《四川政协报》《四川文化网》,首发连载的《上风》杂志、自媒体《君伙库》等报刊、平台的众多读者留言,不少读者甚至“收藏”连载文章,希望并鼓励我“写成一本书”。

汤继强更是直言相告:“你有这个能力,通过新时代文化呈现方式,让西部文化呈现在中国舞台和世界舞台上,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文化支持、思想助力。”

新闻从业的首任上司江功举,鼓励我:大好事,卸下负重,轻盈前行;我大学毕业论文的导师何开四,“热烈祝贺,煌煌大作”;时年《成都工人报》的分管领导李小新,希望我如当年一样,写出高质量文章。

同年10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社长冯卫东“闻风而动”,当即表示“尽全社之力出版”,并安排社长助理、策划编辑一直“跟踪”。

四川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张庆宁、成都时代出版社副总编辑庞惊涛,一直关注写作进度。

令我动容。2021年元月,远在北京的中国工人出版社总编辑董宽读了部分章节,赞美“仍是大手笔,激情不减当年”,希望在第一时间读到全文,并说“争取二月到成都出差,面谈出版其他图书事宜”……

资深媒体人、文创人、书法家刘光欣然为本书题写书名。

众多难以言表的鼓励、支持。

心中的“三个原乡”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岁月时光的积淀,历史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不知出处、来路,难以看清前路。身为成都人,关注每天生活的城市,既是尊重,也是责任。关注自己生活的城市的历史,也是关注她的今天和明天。也只有用心、用情的关注、投入,才能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为今天丰富多彩的生活鼓与呼,体现出文化自信。

不是所有对成都的爱,都能天长地久。生命中有很多注定,都像一首美丽的诗,没有起始,没有终结、约定,也没有守候。不管年轻,还是年老,所做爱家乡的事,都是注定要做的事。

我,一个老成都人,心有“三个原乡”。

亲情原乡,在崇州黑石河畔。

母亲的出生地。承载厚重记忆。

父亲去世,遵照遗愿,与他的岳父、岳母葬在一起。一种传统的继承,崇州成为真正的老家。

亲情浓郁的文脉。

《华阳国志》的故乡。乡梓先贤常璩,中国地方志的鼻祖,提倡天府文化的第一人,见识广博、视野宏阔和格局高远,除了深厚的爱国情怀,还积极上进、勤奋专注。个性极为鲜明。

心灵原乡,在“瞿上城”。

父亲的出生地。满目苍绿的生命摇篮。如今牧马山西麓腹地的“九倒拐”一带。

父亲在这里出生,尽管6岁到了成都。少年时代,每次随父亲从双流走路到新津花源镇,绵绵起伏的牧马山,就一直在左边随行,回成都时,在右边陪伴,城垣一般,若隐若现的神秘。

写作期间,又两次“重走少年路”,经过曾经熟悉的杨柳河时,仿佛看见、听见“第一代成都人”,沿江迁徙的杂踏足音、围山狩猎的呼喝腾跃、江中渔获后的水花迸溅……

写作原乡,在龙泉山深处的山村。

成都门户,巴蜀文化的交会地。

在这片厚实、鲜亮的黄土地上,我生活了四个年头。20岁的我,在那间依山傍溪的屋里,开始了人生的写作。

“三个原乡”,内在动力。亲情原乡、心灵原乡、写作原乡,时不时在月白风清、星烁如晨的静夜,悄悄地从地下升华而出,反射着微微的月光,如星如华,独立中宵。

少年时代,父母教我像个“男人”,“老大要有老大的样子,要带好弟弟妹妹”;后来看连环画,为《三国演义》里的“英雄”、《水浒传》里的“好汉”、《岳母刺字》里的“岳家军”入迷;再大点,偷看外国“禁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卓娅和舒拉》——在那个年龄段,“半真半假”知道了,“男人应该是个英雄、是个好汉”。

成人后,“建安风骨”让我明白了男人立世,“竹林七贤”使我知道了生活方式,“荆公风骨”“苏轼人格”教我懂得了“以礼法自持”,以儒家的独善内省,道家的心向自由,来完善自身人格,明白人生真正的价值。

“左手执剑,右手调琴”。一直想成为这样的“成都男人”。成不了,趁阳光正好、微风不噪,还有几分青春的力量、蓬勃的激情,做注定要做的事,在写《成都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中去完成。这,也是文风表面有成都人的“婉约”,本质上却溅下重庆人的“豪放”的始因。

“新闻记者”转身“史志记叙”。

我,就是换了一种名义来感恩父母、热爱家乡。

“史志记叙”与心中的“三个原乡”密不可分。更与35年记者生涯形成的职业习惯无缝对接。

“爱成都”打上个人标签

一道极为复杂的综合类考题。

一次系统的古蜀文明“深度旅游”。

人们普遍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中,每天似乎接触到大量的“新闻”,信息真真假假,甚至让一些新闻同行也越看越迷糊。究其本质,是因现在是一个“人人都是记者、小编”的时代。

泛滥而庸俗的历史改编的文艺作品,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传媒界,不惊爆眼球不收兵的各种炒作,各种低俗、八卦、恶搞、幼稚的文化,源源不绝地送去堵塞受众大脑和思路的咽喉要道。

目前史志写作、传播与评价过程中的悲哀。

难以避免的悲哀,让人无言以对。

众多的局外人、陌生人和不懂史志者,却是对评价、批判史志,充满难以想象的热情。围绕种种史志外围的社会学争吵、新媒体爆点和公众的狺狺,史志记叙愈益重要,难度空前增加。

躬身盛世,“存史、育人、资政”。

我,必须“发声”,为“公园城市”恢复名誉。

从“史志旧闻”到“新闻特写”,把“公园城市记叙”当作责任。

心与时代互动。感恩谦卑,从历史的卷帙中,寻找成都的诗意。

逐梦前行。反复在成都平原上来回往返走、考证研究。

多次沿着古羌的足迹,在岷江上游的“松茂古道”的路上……

崇州到汶川,从“海窝子”到“九龙沟”。

辗转万里。成都到杭州,在“宝墩文化”到“良渚文明”的路上漂泊;成都到广州,再在“武担山”到“番禺山”的行程中徘徊,进行田野调查式的观察、思考,潜入历史内部,搜集、查阅相关史料,对既定的历史进行富有创见的探索,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追寻蕴藏在成都平原中的民族精魂。

投入大量时间来考证、研究,更难的是体品一个时代的氛围,难中之难,还要恰当地表达。真实客观、准确考据、依据充分,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增强、复原“古成都人”的生活场景。

归去来兮。从40年前的“文青”采写成都地方文化,到现在的“新老年人”记叙《成都传: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一如章夫在《徘徊:公元前的庙堂与江湖》结尾所写,“历史从来不以成败论英雄,历史是传承,历史也是启蒙。我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写作中引用了大量史料和专家学者的成果,限于文章的随笔体例,未能一一标注,在此一并致歉”。

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年迈的母亲,世上唯一我不敢说“不”的成都女人。老母亲怕影响我的“思维”,即使“身体不舒服”,也不给我打电话,让我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心无旁骛地考勘、写作,不仅完成了本书,还完成了《三千年前“双城记”——从“三星堆”到“金沙城”》33万字的初稿。本书留下的许多“?”“疑点”甚至“争议”,在该书中基本都有我给出的“解释”“答案”。

一个成都人,热爱自己家乡的史志文字呈现。人生路途中,新闻记者职业生涯的换道延续。

面对“学术自述”,感觉忐忑。

必须承认对成都的识解,功力不够,对历史的认知,亟需深入。学无止境。

我,爱生长的这块土地,爱生活的这座城市,历史、地理、人文“跨界”融合,首次全面记叙5 00年历史长河中,从“营盘山文化”到“宝墩文化”,从“三星堆文化”到“金沙文化”“十二桥文化”,揭秘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为了生活更美好的“五千年梦”。

为“爱成都”打上个人标签。土生土长的经济学家汤继强,在《春望成都》中,深情地说:“我愿意永远做成都的孩子。”我,老城区街道长大的“老儿童”,“我愿意永远当成都的娃娃”。

是为后记。

2021年12月于成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特聘资深研究员,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50万字,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