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周洪谟笔下的故乡双河之一——葡萄井(嘉鱼泉)‖袁露

作者:袁 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02 20:39:02 浏览次数: 【字体:

周洪谟笔下的故乡双河之

葡萄井(嘉鱼泉)

袁 露

长久以来,川南一带流传着关于周洪谟的故事:骑竹马上朝,赶石头过河,请菩萨让道。在长宁人五百年来的传说里,周洪谟已然被神话。这是为什么?这个明代四川的首位榜眼,身居高位四十多年,心中始终装着百姓,为人为文近乎圣的礼部尚书,是长宁人的骄傲,人们赋予了他无所不能。而我想讲给您听的,不是神话,是历史,也是周洪谟笔下的故乡。

明朝不同于唐代的,科举不考诗词歌赋,士大夫并不以写诗为业为荣。当年周洪谟的文章名满天下,而存世诗目前只发现了53篇。其中,有回长宁归乡途中的4首;因青年时期随父在湖北生活,前后写下的关于湖广的12首;退休后在宜宾居住写下了包括翠屏山在内的周边景物8首;还有部分怀古和寄友人的诗;他留下最多的是关于故乡长宁的诗,共22首,除长宁古八景中的竹海镇泾滩瀑布1首,龙头镇石笋1首,其余20首,全是关于双河的内容。

心中始终有那么一片竹林和两条溪河,这是赤子唱给故乡最深情的歌。周洪谟出生于1420年,去世于1491年。他在双河,前后生活了近20年,分别在少年、青年和中年的不同阶段。他写给故乡的诗,也主要成于两段时间。嘉庆版《长宁县志》有记载,周洪谟幼时读书的地方在双河东城外,13岁时,父亲周永隆中举后要到外地任职,他跟随父亲离开双河,辗转到湖北长阳、阿坝松潘等地,其间历时近十年。

第一阶段的诗,是1441年,虚岁22的他从湖北回到阔别近十年的故乡,将父亲的灵柩归葬于双河城东40里的桔子岭,写下了包括长宁古八景在内的部分诗篇,和李永通的同题诗作,就成于这一段时间。3年后,25岁的他高中四川乡试第一名解元;第二年,以殿试榜眼之荣登上大明的政治舞台,自此去乡二十载。

第二阶段,是1471年,52岁的他位居南京国子监祭酒,因母丧再次回到双河,将母亲韩夫人安葬于双河城东两里的香德池,守孝3年。五十知天命,前后经历了三任皇帝、一直为京官和皇帝近臣的周洪谟,几经起伏,对人生无常已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诗者,吟咏情性也。第二次回到故乡,其时父亲周永隆和母亲韩夫人已仙逝,另一位母亲故乡双河,以它温暖的怀抱,给予漂泊的游子情感的抚慰。这位明代重臣,也把他最真性情的一面,悉数给予了故乡,写下了大量诗篇。

在双河的时光,他的笔下,有行至龙头镇武宁溪的近乡情怯;有秋日登金龟山望西溪的临风远眺;有送朋友马处士归去凤山的恬淡羡慕;有对着衰草连天的郁蓝楼时光易逝的喟叹;有伫立在文昌宫桂枝楼前,怀念故去的好友道人唐桂峰的孤寂落寞。这是一个系列文章,将以周洪谟笔下的双河展开,带你穿越千年,走进双河的大美山水,走进双河的文风浩荡,走进被周洪谟珍藏于笔端,心心念念的故乡。

嘉鱼清泉

萦莎漱蘚碧流长 况有嘉魚品最良

盛夏炎蒸寒比雪 严冬觱发暖如汤

寻常疑出桃花片 酿酒偏成竹叶香

见说临流高阁在 昔贤曾此泛霞觴

嘉鱼泉上

临流阁故址怅然有怀

临流高阁今何在 此地波涛去不回

日晓轻烟长自合 夜深明月为谁来

沙堤略彴蒙青草 石罅泉流漱绿苔

更忆昔贤修褉日 几番酬唱此流杯

周洪谟写嘉鱼泉(葡萄井)的诗有两首,我比较倾向于第一首诗为22岁至25岁之间,第一次守父孝回乡所写,年轻人心思澄明,诗意清浅,全诗主要写了嘉鱼泉冬暖夏凉的特点,现被镌刻在今葡萄井前的牌坊之上。

第二首是他第二次回乡守母孝所写。在那个深秋或初冬的白天,嘉鱼泉的水面,因为温差,升腾漂浮着袅袅轻烟,外井前的清波一去不回,就像离开故乡那20多年冷暖自知的岁月;夜深了,皎洁的月轮从长满了翠竹的马鞍山升起来,借着如水月光,我看见了水面串串气泡荡起的涟漪,听见了长满苔藓的石缝间泉水淙淙;嘉鱼泉前的临流高阁已然荒废,多年前那些三月三上巳节的春天呢?我的长辈和老师们,那些先贤在嘉鱼泉前的溪河席地而坐,让水中安放的酒杯顺流而下,于停留处取杯一饮而尽,吟诗作歌,互相酬唱。那些生动的人,生动的诗,青春年少时生动的春天呢?人生如梦,一枕黄粱,我已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秋风起兮,竟有点冷了,回家吧。

长宁县双河嘉鱼泉(葡萄井)

下面,我们讲讲嘉鱼泉的千年往事和四个属性。

嘉鱼泉的地理属性其实是一条深层地下河,正好在马鞍山下沿某个裂隙冒出了地面,形成了取之不竭的泉水,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承担着全镇人口饮用水的使命。说起来并不算特别神奇,因为它并不是常规意义的井,是不断流淌的河。而它也并非真正意义的冬暖夏凉,只是常年水温保持在17摄氏度,当和外界温度产生温差时,就会有冬暖夏凉的体感。

嘉鱼泉的历史属性,最早见于记载是在宋代。长宁军文学王象之编纂的《舆地纪胜》记载:“嘉鱼泉在城东一里,马鞍山之址。泉漱石涌出,有小鱼,四时如一,不增不减,故名”。《舆地纪胜》同时也是目前发现的关于长宁最早记载的文字。

但我以为,它可能形成得更早。人口聚集的地方,因为要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总会去寻找和发现一些生活饮用水源,它可能在唐朝甚至更早以前就已经形成了。

它还有化学属性,知道为什么古代嘉鱼泉水酿酒好喝,而近现代做凉糕好吃?双河梅硐一带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很多溶洞,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地下水多呈碱性。就如同卤水点豆腐一样,它在与米浆的相互吸附中,产生了凝固剂的作用,为米制物的口感锦上添花。嘉鱼泉水的酿酒,算得上长宁名酒的开山鼻祖。宋代通判王章曾经有记长宁军,“兵厨之酒,冠于东州。”

至于它的娱乐属性,除了刚才讲到的,除了三月初三古长宁人上巳日集体郊游,曲水流觞风雅喝酒之外,每逢四月初八佛诞日,古长宁人就会取葡萄井水到金龟山波沦殿浴佛,求子、拜佛,举行盛大仪式,成了一场民间的盛会。

嘉鱼泉的改名是在1869年,清朝县令席树馨题字“葡萄井”,就此改名。私下以为,“井”实在不如“泉”来得准确,井多深挖而获取,而泉是自然涌出的。它曾经大气优雅,被亭台楼阁围绕,也有江南庭园似的围墙,分内井和外井。20世纪90年时,因修路外井被填平,现存的只是内井很小的一部分。老外井为半月形,面前有一条小溪蜿蜒而过,也就是几百年前先贤们曲水流觞之地。

千年葡萄井,是双河的图腾,是故乡的符号,也承载起了包括周洪谟在内的一代代双河人永远的乡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袁 露

供稿:长宁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