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记忆】抗日战争时期115师后勤工作片断:奔赴抗日前线‖蔡长风

作者:蔡长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18 20:13:28 浏览次数: 【字体:

抗日战争时期115师后勤工作片断

奔赴抗日前线

蔡长风

1937年8月,我军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原改编,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一军团与红十五军团合编为八路军115师,我们红二师改编为115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之后,我们就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三原改编,抗日上前线,本是红军战士梦寐以求的愿望。可是,摘掉红星缀上“青天白日”帽徽时,却使人感到很不痛快。大家都觉得:要这干什么,抗日非得戴它不行?那不成国民党了!但想到:换个帽徽只是形式,人民军队的本质没有变,解放全中国的意志不会动摇!帽徽是白的,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现在和国民党合作抗日,是拯救国家民族危亡,换帽徽就不感到别扭了。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军装甲部队侵入沈阳市(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信)

部队要立即开赴山西前线对日作战。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部队长征到陕北一年多时间,军事政治素质得到了提高,但物质上没有大的发展,后勤物资供应仍然困难,武器、弹药、经费、粮秣、被服还较缺乏。秋天到了,出征部队还穿着单衣、草鞋,国民党方面,供八路军的经费很少,又一味拖延。当时,我在六八五团任供给处主任。完成面临的繁重紧迫、困难重重的供给任务,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国民党政府身上,解决部队供给还是要靠自己。我们满怀信心,抓紧出征前夕,积极筹集粮秣,整理辎重和行李。群众听说我们要出征抗日,也热情地帮助我们缝补衣裳,打点行装,准备干粮。其时:家家磨声隆隆,户户炊烟袅袅,一派出征前的紧张热烈气氛。

1931年9月19日,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中国军队进攻(新华社发,图片来源:新华网微信)

1937年8月31日,部队自三原县云阳镇出发了,那是何等壮观热烈的场面!

集合场上,旌旗翻飞,战马嘶鸣,刀光闪闪,钢枪在肩。部队如龙似虎,威武雄壮地向东挺进。成千上万的欢送群众,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伴随着部队缓缓而行,老大娘、大嫂们抢着往战士口袋里塞鸡蛋、烧饼、馒头;年轻小伙子主动帮部队担公文箱,挑炊事担子;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像送别自己的儿子一样,紧紧拉着战士的手,千叮咛,万嘱咐,送了一程又一程……

部队从韩城县芝川镇渡口乘木船渡过黄河。雨季的黄河,浊浪排空,滚滚而下,渡船在激流中颠簸,好不容易才靠上东岸。这时,岸边早已挤满了欢迎的人群,有的挥舞着小旗,有的向我们招手,有的提着茶水,有的提着装满油饼、馍馍的篮子,有的在路边摆起了小茶桌,上边摆着果品、点心、茶水和香烟,还有的牵着骡马驮来了慰问品,到处是欢声笑语,大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盛景!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给部队以莫大鼓舞和激励,更增加了我们做好供给工作的信心和勇气。

我们渡过黄河,来到晋南运城地区。这里盛产小麦,素有“晋南粮仓”之称。1936年红军东征时曾到过这里,党和红军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来到这里,见到许多农村的墙上还留着当年红军写下的标语。如今,这里的群众又亲眼看到我们这支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开往抗日前线,都感到无比振奋,纷纷奔走相告,“当年的红军回来了!”“红军到咱山西抗日来了!”村村镇镇都张贴着红绿标语:“欢迎红军开赴抗日前线!”“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部队所到之处,村村都有欢迎的群众,处处都是热情的笑脸,大家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亲切。沿途粮站备有充裕的粮食、柴草,凭师部的证明可以领取。病员由兵站收容,部队设营也不困难,走到哪里,群众都热情地为我们腾让房子,以家里住有八路军为荣。在这样的环境里,部队如鱼得水,再也没有什么困难可说了。多年来繁重琐碎的供给工作,在这里突然觉得轻松了许多,部队吃、住、穿、行都不用发愁,大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部队出运城,沿同蒲路徒步北上,开赴晋东北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运城时,我们就得到灵丘、涞源方面吃紧的消息,已经感到了前方的战火硝烟。越往前走,我们的心情越不平静。

过了太原,情况更严重了,战火硝烟越来越浓,前线吃紧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我们急急忙忙往前赶,沿途所见所闻令人心寒。国民党军队垮得一塌糊涂,到处是散兵游勇,他们扒火车,拦汽车,拉牲口,抢钱、抢粮、抢东西,一派闻风丧胆的腐败景象。铁路两旁风沙滚滚的黄土路上,一群群惊慌恐惧,衣衫褴褛、拖儿带女的贫民纷纷向南逃去……

目睹国家破碎,同胞流离的悲惨情景,同志们捶胸顿足,义愤填膺,心头都象烧着一团火,恨不能立刻来到抗日最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

部队来到晋北地区,供给就困难了。溃逃的国民党军队洗劫了这一带地方,老百姓跑的跑,逃的逃,大小村庄冷冷清清,再也见不到晋南那样火热的场面。部队供给失去了群众依托,全靠原平县粮站供应。这个粮站属晋北总署管辖,掌权的都是蒋阎人员。他们瞧不起八路军,对我们冷眼相待,讽刺讥笑,百般刁难。

记得有一次,我们团一个供给员到原平粮站领粮,好不容易排队轮到他,发粮人接过介绍信一看,随手一扔,没好气地说:“去,去,去,后边排队去!”随后就满脸堆笑地热情招呼蒋阎部队领粮人员到前边领粮,完全是两种脸谱,两种态度。我们供给员气愤不过,据理力争:“我们八路军到前线抗日,你们凭什么不发给粮食?”发粮人皮笑肉不笑地说:“嗬嗬,说得怪好听,就凭你们那几根烧火棍,几把大刀片,还能打日本?”粮食没领到反倒惹了一肚子气,供给员气呼呼地跑了回来。大家听后肺都快气炸了,抗日的受刁难,逃跑的反倒受优待,天下哪有这种道理?!粮服股股长郑善庚同志找原平粮站,几经交涉,才勉强解决了问题。

部队徒步进至平型关地区的冉庄待命,举行了战前动员大会,进行紧张的战前准备。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由于原平站蒋阎人员的懈怠拖延,加上部队驻在山区,运输不便,粮食没有及时运到,有几个单位发生了缺粮。眼看就要打仗了,部队没有粮吃怎么行?急得我们带上人到处找粮。这一带山穷地薄,粮食本来就缺乏,再加上日军入侵和国民党逃兵的洗劫,我们走了好几个村子都是空荡荡的,人粮不见。偶尔找到一些也不解决大问题,携带粮食少的部队,有的是靠土豆充饥。好在粮服股押送的粮食送到了,才没误大事。

1937年9月25日,115师大战平型关,取得了我军出师抗日的第一个大胜利。此役全歼日军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毁汽车百余辆,大车二百余辆,缴获九二式火炮一门,炮弹两千多发,机枪二十多挺,步枪一千多支,战马五十余匹和大量军需给养物资。战役结束后,部队抓紧时间搜集了战利品。听说八路军打了大胜仗,附近山沟里的老百姓也都主动来帮我们搬运缴获物资。

平型关战役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志气,树立了八路军的威望,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和信心。就连那些曾鄙视我们的原平粮站蒋阎人员,也不得不佩服我们,表面上改变了对我们的态度,见到我们的领粮人员,老远就点头哈腰,满口奉承,“恭喜,恭喜,打得好,打得好,打了大胜仗,威名天下扬!请到前边来领粮。”又倒茶,又敬烟,真是一副奴才相!

(本文由海军少将蔡长风生前撰写,蔡长风女儿蔡玲供“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及“四川省情网”发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蔡长风

供稿:蔡 玲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