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守初心 立政德 奋厉当世——简谈苏东坡的政德实践‖刘川眉

作者:刘川眉 来源:《眉山日报》2022年8月11日第7版、8月18日第7版 发布时间:2022-09-24 20:37:17 浏览次数: 【字体:

守初心 立政德 奋厉当世

——简谈苏东坡的政德实践

刘川眉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的问题。他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本文简单谈谈苏东坡的政德实践这个话题。

北宋元祐六年(1091)五月十九日,在京城任翰林学士的56岁的苏东坡,给哲宗皇帝上呈了一篇《杭州召还乞郡状》,请求继续到地方上任职。“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这句话,便是出自这篇奏状。

初心,这里是初衷、最初的愿望的意思,即做某件事一开始所抱持的信念。两句的意思是:坚持最初的信念,自始至终不改变。

那么,东坡最早的“初心”是什么呢?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曾这样评价他哥哥,说他从小就“奋厉有当世志”。奋厉,是激励、振奋的意思;当世,这里是用世、治世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东坡从小就奋发向上、勇于担当,有报国治世的宏大志向。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忧国爱民,奋厉当世,是其贯穿始终的信念;涵养清正之气,修身立德,勤政廉政,是其毕生的践行。

尽管已过去近千年的时间,苏东坡“奋厉当世”的理念和勤奋清廉的政德实践,对今天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政德,对我们涵养新时代政德文化,仍然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良好的家风家教,是培育苏东坡“政德”的肥田沃土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苏东坡出生在西蜀眉山一个诗书之家。父亲苏洵是一位虽屡试不第,但志存高远、位卑忧国、大器晚成的布衣知识分子。母亲程夫人出身眉山大户,“生而志节不群,好读书,通古今,知其治乱得失之故”,是一位有独立意识和坚韧图强性格的知识女性,被司马光誉为“识虑高绝”的一代贤母。东坡幼年,父亲苏洵和母亲程夫人便亲授以书,为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苏轼自己也发奋读书,善于思考,勤于修身,外因加上内因,形成了一块培育“初心”的肥田沃土。

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东坡从小就接受其父母的道德教育和清廉教育。

苏洵和程夫人对东坡的教育各有侧重。苏洵重在教育他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让他从小就明白古今成败的道理,立志长大后成为国家社稷的栋梁。程夫人则重在教育他做什么人,怎样做人,让他自幼有一颗善良仁慈之心,有鲜明的道德意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两者既有分工又互为补充,旨在培养东坡的综合素质。

程夫人对东坡的教育不仅只停留在口头上,而且严于身教,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表率。程夫人嫁到苏家后,曾在眉山纱縠行租房开铺做蚕丝生意。一日,婢女发现房内地下埋有一个大罐子,罐口上还盖着一块乌木板。婢女以为罐中藏有金银财宝,要打开看看。程夫人见状,坚决予以制止,并叫人把罐子重新埋了。她说,这是别人的东西,不可随意动用。她还告诫东坡兄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非分之财,一分一厘也不能妄取。

小小年纪的东坡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便“奋厉有当世志”,形成了“忧国爱民”的初心,形成了重节操、重廉洁的品行。

无论在什么地方何种岗位为官,苏东坡都能“明大德”

东坡22岁中进士,26岁制科考试获第一名,开始步入仕途。东坡一生,从政40年,在朝廷担任过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皇帝侍读等要职,在地方做过密州、徐州、杭州、扬州等8个州的知州。但无论是身为朝廷重臣,还是作为地方官员,他都能“明大德”,坚守“忧国爱民”的理念,做出了至今仍被人称颂的业绩。

在徐州的抗洪抢险中,他身先士卒,临危不惧,亲自坐镇城门楼上,指挥军民垒沙袋、筑长堤,奋力抗洪。抗洪期间,他吃住在城楼上,昼夜巡视,数过府门而不入,整整45天没回过家,颇有大禹治水的风范。一个多月后洪水退去,徐州城保住了,全城上万百姓的生命财产保住了。但苏东坡并未居功自傲,而是轻描淡写地在诗中写道:“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苏东坡都能“严公德”

东坡一生为官40年,可被贬谪的时间就长达13年。无论是居庙堂之高的顺境,还是处江湖之远的逆境,他都能不忘初心,替国家分忧,“克己以济民”,尽其所能地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贬谪黄州时,东坡得知黄州和邻州一带存在一种溺婴的恶俗:因贫穷难以养育,一对夫妻通常只养二男一女,超过这个数就要将初生婴儿置于水中溺死,对女婴尤其如此,导致当地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听闻如此恶俗,他不顾自己的“罪臣”身份,毅然向官府建议将其革除。他在自己经济最为拮据时带头捐出十千钱,组织各界人士捐款捐物,拯救溺婴,有效地革除了当地这一陋俗。

贬谪惠州期间,东坡同样非常关注民生。惠州是广州的通衢之邑,却被一条东江所隔,两地交通非常不便。此外,惠州也有一个西湖,湖上有一座长桥,但经常毁坏。在他的建议和带头募捐下,惠州修建了有史以来的两座便民大桥——东新桥和西新桥。两桥落成后,惠州百姓高兴地“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

在惠州期间,东坡还应广州知州王古之邀,为当时广州百姓“吃水难”问题出谋划策。当时广州城内淡水缺乏,一般市民只能喝又苦又咸的脏水,经常染上疾疫。东坡建议,引20里外白云山滴水岩的泉水入城,工程采用上万竿大竹,若干大小贮水石槽,非常便利实用。工程竣工后,广州市民无论贫富,都喝上了干净清冽的淡水。这项引水工程,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来水”工程。

被贬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时,东坡已是62岁的老人。他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的困苦境况,在自盖的茅屋“桄榔庵”中,办学堂、开讲习,传播中原文化。在儋州3年,东坡培养了如姜唐佐、吴子野、葛延之等人才。在他的开化下,海南读书之风盛行,“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在教诗书礼乐之余,东坡还鼓励儋州百姓发展农耕,凿井取水,帮助改进农具,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改变落后习俗。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诱惑,苏东坡都能“守私德”

东坡一生,不仅始终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更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且严守私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正廉洁。

在密州任职时,适逢旱蝗相继,盗贼遍地,饥馑遍野。作为一州的“一把手”,东坡竟一贫如洗,厨房里经常空空如也。每天公务之余,他只好到野地采枸杞和野菊充饥,与百姓同甘共苦。不仅如此,他还对未能彻底解决密州百姓的苦难内疚不已:“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肌肤。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在杭州,他和同事所居住的官舍多年失修,不久前曾倒塌砸死了人,官吏们都害怕进屋办公。东坡到任时,偏遇上天灾,久旱复涝,粮食大面积减产。他不顾部分官吏的不满,下令先济饿殍,再修官舍。于是动用官钱购买粮食,再低价卖给百姓,以此来平抑粮价,稳定民心。

在汴京,小偷连续两夜光顾他家,发现这位翰林学士知制诰的朝廷高官家里,竟没有现存的银子和值钱的东西,一无所获,大失所望而走。

在常州,东坡听说自己所买的一处旧宅,原是一位老婆婆的祖传老宅,因其子吃官司才变卖的,于是他焚烧了自己购房的房契,无偿还房于屋主老妪……

东坡既有一系列廉政的实践,更有一套廉政的理念。年轻时,他就提出了“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的观点,认为贪污腐化会毁掉一个人的功业,而清正廉洁则会成就一个人的德行。在当时,这个观点可以说是一个创新。一个官员尽管过去功劳再大,但如果因贪污腐化,就会前功尽弃;而一个官员如果把廉洁自律贯穿到为官从政的始终,就会成就他的美德。

东坡一生为官,之所以能守住清贫,留下千古美名,是因为他始终坚守从政理政以廉为首的人格文化精神。在治国理政、选人用人的过程中,他主张“循理无私,节用廉取”,意思是要按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办事,不受私心杂念影响。要尽量减少不必要开支,减少对老百姓的索取,从源头上强化各级官员的廉政意识。

东坡还特别强调清正廉洁要从自己做起。在著名的《赤壁赋》一文中,他提出“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只要不是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一分一毫也不能去拿。要随时随地加强自我约束,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在密州期间,东坡曾修葺一座高台,名曰“超然”,并作文《超然台记》。文中,他提出一个观点:“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意思是说:我之所以无往而不快乐,主要是超然于事物之外。也就是说,人只要学会克制欲望,超然达观,不为外物所困,不为浮名所系,就会知足常乐。

东坡是北宋士大夫中清正廉洁的楷模,是少有的生前就被老百姓立生祠祝祷的官员之一。东坡为何能做到这点?我认为,这与他随时随地“守其初心,修身立德”不无关系。初心,就像一根定海神针一样,能够坚决拒绝来自各方面的诱惑,能够有效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入侵。

毫无疑问,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留下的宝贵遗产,完全可作为我们今人汲取的精神营养。今天,在我们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苏东坡“守其初心,始终不变”的理念和坚守政德的毕生实践,无疑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可资借鉴、学习的典范。

来源:《眉山日报》2022年8月11日第7版、8月18日第7版

作者:刘川眉(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眉山三苏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来源: 《眉山日报》2022年8月11日第7版、8月18日第7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