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荣县越溪河畔的大观桥牌坊‖钟学惠

作者:钟学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11 12:00:57 浏览次数: 【字体:

荣县越溪河畔的大观桥牌坊

钟学惠

四川省荣县东佳镇北面与保华镇跨越溪河相邻。在东佳镇一侧一个地名叫老筒车的河畔,矗立着一座坐东向西的功德牌坊,它就是大观桥牌坊。

从前,老筒车两岸的东佳、保华村民因越溪河阻挡,依靠渡船通行,出行极不方便。东佳一边的虞家和保华一边的杨家是两个大家族,相传杨虞两姓的儿子,同年考中秀才,轰动方圆几十里。村民欢天喜地,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纷纷前往祝贺。两家人为感恩父老乡亲,共同出资建了一座大观桥。虽然这仅是在越溪河狭窄地段一座低矮的石板桥,但在当时极大地解决了两岸村民跨河出行的问题。两岸村民感念杨、虞二姓的善举,募资建了这座功德牌坊。

大观桥牌坊

据《荣县志》记载,大观桥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坊以桥名。又因其地处老筒车,又称老筒车牌坊。牌坊为仿木结构,三重檐歇山顶,四柱三开间,通高6.65米,宽4.35米。牌坊正中的板坊上阴刻“大观桥”三个大字,浑厚有力,非常显目。顶上为一组花卉和一小龛,龛内阴刻“上谕颁行”四个字,周围饰二龙抢宝,彰显着大观桥的建成开通,意义非凡,开通礼仪规格极高。

牌坊有三副对联,牌眼两旁的对联上联已风化,仅首字“九”依稀可辨;下联是“万姓仰徽猷”。徽猷,美善之道。当地百姓对虞杨两家功德的溢美并未随着石刻的风化而风化。

牌坊的中间对联:“稳步不虞波宕漾,题名还喜石玲珑。”有了便利的大观桥,行人再也不担心河水的汹涌澎湃了;面对精巧别致的大观桥,连牌坊的撰联人也喜不自禁。因碑身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仅有几次洪水水位标识,又无文献可考,撰联者不详。

两侧对联:“铭功思已往,踵事待将来”,表达了对以往功德的铭记和对来者的期盼。副匾分别刻着“利物”和“济人”,画龙点睛,点明了大观桥对当地经济文化所起到的重大作用。牌坊的翘角、鸱吻、抱鼓石、石狮,已不知何时被毁,斗拱上的浮雕有戏剧人物、花卉虫鱼、宝剑书卷、村落住宅,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展示着荣州历史文化风情与石刻艺术的精美。

2007年,大观桥牌坊被确定为“自贡市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60年代,政府出资在紧邻大观桥的下方修建了一座三拱的石拱坝,并在东佳一侧修建了一座小水电站。水位抬高,大观桥从此隐没于石拱坝前。尽管石拱坝有3个弧形,以石墩相连,但约1米宽的拱坝仍然成为两岸居民的主要通道。当地居民说,有胆大的年轻人常骑车沿着弧线过坝,相当惊险。2013年,政府又在石拱坝下方十米开外,投资修建了一座约8米宽的南瓜桥,百姓出行更方便、更安全。从大观桥到石拱坝再到南瓜桥,越溪河两岸百姓的交通条件逐步改善。越溪河水越过拱坝,形成水瀑,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景观。伫立河畔的大观桥牌坊见证了越溪河两岸人民的淳朴与善良,见证着越溪河两岸的巨大变迁。

作为功德碑,两副对联的溢美之词自不待说,而龛内的“上谕颁行”四字则值得考究了。然查遍各种记载大观桥牌坊的文献,均无对这四字的背景进行说明或解读的内容。笔者这里试着解读一下:

“颁行”的意思不难理解,即颁布通行的意思;“上谕”,即皇帝发布的命令或公告,联系起来就是皇上诏喻开通大观桥的意思。史志上并没有虞家或杨家关于诏书的记载,虞杨两家族谱也不见踪迹。但在当时,诏书肯定是存在的,不然谁敢冒杀头之险写下“上谕”二字呢?当然,有专家认为,“颁行”是准予修建大观桥牌坊的意思,“上谕”也不一定是皇上的圣旨,可能就是内阁或省一级文书。但无论怎样,至少大观桥的修建与开通,无疑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一件重大的慈善工程,民生工程。

大观桥虽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隐匿于越溪河中,但这座大观桥牌坊无疑是先人留给荣县的一笔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好好保护和传承其承载的美好品格。

END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钟学惠(高级教师,自贡市作家协会、自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荣县作家协会主席,地方文化学者)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