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飞仙关外,仙楼尚在白云间‖李腾鹏

作者:李腾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27 10:38:20 浏览次数: 【字体:

飞仙关外,仙楼尚在白云间

李腾鹏

飞仙关位于芦山县南端,地处雨城、天全、芦山三县(区)交界处,古有“数弓地近分三邑”之说。

飞仙关历史悠久,相传为《尚书·禹贡》中所指的“和夷厎绩”之地,谓大禹治水遗迹。汉以前称“漏阁”,为古关地。唐、宋时因其地势险峻,神仙难越,故名飞仙关。

飞仙关是南丝绸之路必经之道,亦是茶马古道重要驿站。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飞仙关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成就了它的长期繁荣。“4·20”芦山强烈地震后,飞仙关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堪称川藏线上的一颗明珠。

飞仙关(图片来源:雅安市人民政府网)

景区中,飞仙关关城历史传承上千年,承载着飞仙关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时,飞仙关交通闭塞,是内地通往西南夷最末一站,过河即为夷地。多功峡北端峡壁岩石上刻有“和夷厎绩”四个大字,应是飞仙关古老的文化符号和地理坐标。

因多功峡北段两岸如刀劈斧削,唐以前无人能从多功峡进入飞仙关。

最早的时候,从雅安到飞仙关,要从多营翻山到龙池沟,由龙池沟经豆腐石沿老君溪下到宿溪场,才能到达飞仙关。那条路翻山越岭、乱石嶙峋、崎岖蜿蜒、林深草莽、盗匪出没,行走的人极少。唐代开通从多功峡进入飞仙关的道路,修偏桥(或曰栈道),雅安到飞仙关道路便捷了不少。

《飞仙关》 张大千 绘(图片来源:雅安市人民政府网)

路通后,宋建飞仙关关城,有南北两城门,并设守御司,守御关口。那时的飞仙关,就已是雅安通往西南夷的咽喉之地。

南城门左边紧靠峭壁山岩,右边傍悬崖。门额有石刻“东应夔门”四个大字。城门上有城楼,城门置特厚木门,早开晚关。城门紧接石制岩桥(栈道),桥长二十余米,宽约两米。桥左边紧靠峭壁,右边石柱支撑。柱与峭壁间架以石梁,桥面用石板铺就。桥右边建有几十厘米高的石栏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

至明代,关城存,司官废。后关城年久失修多处垮塌,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芦山县令范涞清续修。续修后,北城门高于旧,城楼中塑孔子和关羽像。城门洞南北两面上方均刻有“飞仙关”三个大字,门两侧有石刻对联,均为范涞清题。现北城门尚存,城楼毁于1935年。城门上方及两侧石刻清晰可见。南面对联是“客羽已乘黄鹤去;仙楼尚在白云间”。北面对联为“人宜来羽岛;地即是瀛洲”。

离北城门约十多米处,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建有芦山县南界石坊。石坊两面都刻有“芦山县南界”几个大字。大字下面刻有当时芦山知县、主簿、典史、儒学教谕、训导等官职及名讳小字。石坊两根石柱上刻有清乾隆丙子春芦山县令李凌云所题对联,对联被红军长征时标语覆盖,仅存上联右上角“边、徼、茶”三个小字,记忆着飞仙关当初茶马古道驿站的繁荣。

北城门和芦山县南界石坊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8年,抗日战争时,政府征集十多个县民工修筑雅康公路。公路经多功峡进入飞仙关,飞仙关城南城门及城门外栈道撤毁。公路从关城中间穿过,将关城分为两段。城墙仅西边螺峰东麓上残存一段,其余随岁月流逝已淹没无踪。北城门和南界石坊因处于关城北端,被保留下来。

关城内外千百年来,繁衍着一方百姓。起初,民居沿关城而建,随时间的推移,关城内外成居民点,人称“关门口”。人民公社时,叫关门口生产队。

房屋随人口的增长越建越多,有古老的,也有近几十年才建的。有老式的四合院,也有现代的砖瓦房,鳞次栉比又参差不齐。

2013年,芦山“4·20”强烈地震灾后重建,关门口原来房屋已全部拆除,建成漂亮的羌式楼房,但还保留了这里最大的“廖家大院”供人参观。而今关门口街上,石板路、石台阶、芦山南界石坊、北城门门洞,无不记录着飞仙关千百年来历史的沧桑。

原南城门处,重建了飞仙关关门牌坊。牌坊南面书“飞仙关”三个大字,北面刻“东应夔门”四字。沿国道318线由多功峡进入飞仙关,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巍峨壮丽的飞仙关关门牌坊。雄伟的牌坊仍保留着当初成都向西茶马古道第一关的气势。

飞仙关(图片来源:雅安市人民政府网)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腾鹏(雅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芦山县教师进修校退休教师)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