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数字时代古文字的传承和传播

作者:黄德宽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30日 05版) 发布时间:2022-10-30 20:31:28 浏览次数: 【字体:

黄德宽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30日 05版)


智能程序自动定位甲骨上的文字


小朋友在山东省博物馆体验姓氏甲骨文翻转展板。

郝鑫城/光明图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书影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笔谈】

数字时代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类文明正经历着空前的历史巨变。众所周知,文字与文献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人类社会生产、经济活动以及社会治理的需求,是导致文字和文献产生的原动力。人类社会的知识创造和积累、传承和传播以及不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因为文字与文献的出现,获得了突破时空局限而有效进行的可能。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文字与文献所发挥的巨大历史作用几乎是无与伦比的。

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作为人类古典文明阶段留存下来的珍贵遗产,是今人认识和探索人类文明历史进程所凭借的最为重要的基本材料。世界上现存于世的古文字中,只有中国古文字资料最为丰富和系统,而且也唯有中国的这一古典文字系统当今依然在传承使用。中国文字与古代文献是传承和传播中华古典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信息资源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古文字作为中国文字的早期历史形态,在中华文明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历程中,其传承和传播必须主动面对数字时代带来的挑战和影响,深入思考数字时代的新要求,积极推动古文字数字化进程。数字时代对古文字传承和传播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藏品数字化

依托数字化技术可改变古文字资料的储藏方式,为古文字的传承和传播开辟便捷通道。

中国古文字资料的载体主要是甲骨、金石和简帛等。这些历史文物及其文字资料都是收藏单位的珍稀瑰宝。古文字资料的文物属性,使得其保护和利用成为长期以来困扰收藏单位和古文字研究者的一大问题。除了极少数在博物馆展示的材料外,一般的研究者根本无法接触到古文字实物。数字化技术可使这些古文字文物以多维方式呈现出来,通过网络系统和其他电子媒介将深藏于博物馆的珍贵文字文物资料与研究者和公众分享,为古文字研究、传承和传播提供极为便利的条件,同时也能妥善解决文字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目前,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收藏单位已开始尝试将所收藏的古文字文物数字化,并通过信息门户网站部分向社会公布。如果各收藏单位能够有计划地将全部收藏的古文字文物资料数字化并公之于众,必将极大地推进古文字的传承和传播。这是古文字适应数字文明时代新需求的一项令人期待的宏大工程。

建立数据库

古文字的数字化可促进各类古文字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为古文字研究获取资料提供极大便利。

古文字资料印刷品价格昂贵、不便流通,使得专业研究者和一般读者获得古文字资料极为困难,阻碍了古文字的研究、传承和传播。古文字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冷门绝学”。古文字数字化为建立各类古文字数据库奠定了基础,通过数据库可以从根本上突破长期以来制约古文字学发展的资料瓶颈。古文字资料获取的便捷,必将极大地提高古文字研究和学习的效率。

近年来,一些研究单位分别开发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和简帛文献数据库,有些已经开始面向专业学者提供服务。如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与出版单位合作,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整理研究报告数字化,建立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电子书网站。读者通过网站可方便地使用清华简研究成果。同时,中心还开发建立了“楚文字综合整理工作平台”,启动了以清华简为代表的楚文字数据库研制。

改变研究模式

古文字数字化在相当程度上可改变古文字知识的生产方式,为全面提升古文字整理、释读和阐释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古文字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需要语言学、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知识积累。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并取得创新成果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古文字学者往往要穷其毕生精力、专心致力于某一研究领域,才能获得一定的成就。因此,古文字知识的生产和创造、更新和换代,不像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那样来的快速,长期的知识积累和学术传承在这一学科领域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古文字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在古文字研究领域的运用,有望改变古文字知识的生产方式。

比如,通过数据库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检索各类专题文字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的服务,节省研究人员资料收集整理的大量人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甲骨缀合、竹简编联新路径,甚至尝试进行疑难文字的释读,可为古文字的释读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采用图像信息处理技术解决文物文字信息提取和辨识的难题,可为正确释读古文字的疑难字奠定文本基础;如此等等。可以预言,数字化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会改变古文字研究的传统模式,形成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古文字研究新方法和新范式。

传播大众化

数字时代提供的各类传播路径和平台,可为古文字传承和传播开辟极为广阔的前景。

传统的传播方式和路径,使古文字知识的传承和传播受到极大局限。对社会大众而言,古文字是那么深不可测,令人望而生畏。数字时代,网络、新媒体和各类传播平台可以生动形象地传播古文字知识产品,让古文字走进社会、走进大众。人们可在喜闻乐见的轻松氛围中获得古文字知识。通过培育古文字传承和传播的深厚群众基础,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加强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古文字数字化传播,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古文字学学科的长远发展都有深远意义。

数字时代为古文字的传承和传播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古文字学学者要善于把握机遇,努力拓宽视野,主动更新观念,开拓新思路,探索新路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传承和传播的积极影响。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门组织实施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将数字化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了多个古文字与出土文献数字化项目。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各建设单位将会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探索古文字融入数字化时代的方法和路径,推出古文字数字化研究新成果,积极推动古文字学学科的交叉发展,使古文字在数字文明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者:黄德宽,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首席专家)

来源: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30日 05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