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昭化的考棚‖任国富

作者:任国富(广元市昭化区政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02 16:05:14 浏览次数: 【字体:

昭化的考棚

任国富

考棚,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古时科举考场分为考棚、贡院和皇宫大殿。礼部棚规注“各省学政官出考,所属府州县其地未设试院,应搭席棚为号舍,名曰‘考棚’”。清代各府、直隶州在开科举士时设置临时性考场。清制,童生的院试由学政到所属各府、直隶州主持。各省学政驻省城,除以驻地衙门作为考场考驻处府州县生员外,其余各府、直隶州均设考棚,学政依次分期亲临考试。

考棚是考秀才的场所,贡院是乡试考举人的场所,会试一般在京城贡院举行,中式者为进士,皇宫大殿则是殿试的地方,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由皇帝御笔亲点。

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州县一般没有固定考试场所。临考试时,采用在县署大堂、仓库(房)或租借民宅布置临时考场等办法。实在没有场所的,则搭席棚为号舍,所以称为考棚。考试时一人一号舍。

考棚虽简易,非常设置,应急之际搭建席棚即可,但事关人才选拔,实乃地方要政。清道光年间前,昭化无考棚。“昭人乃云:前此县试,或假学宫,或集县署,昔固未有考棚也。”(敖立榜《昭化考棚记》)道光十八年戊戍(1838)二月,举行童子试,在县署大堂设考场。应试童生不满三百人,生童自备桌凳。若遇风吹雨淋,生童无法作文写字,甚是艰苦。署令毛士骥“恻然悯之”。心有所动,力图改观。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视察龙门书院时了解到“讲堂外两厢屋宇宏深,肄业生童素不居宿”,于是他捐廉命工匠置造桌凳,每套桌长一尺五寸,宽按规格,两厢自“闰”字始编号至“生”字止共二百五号;讲堂东西自“丽”字始至“阙”字共计六十号;讲堂后添建过亭,左右得三十六号;小西偏自“珠”字至“光”字得三十一号;共计三百三十二号。清制,考棚编号以《千字文》字号为序,视场地大小而定,每个字号段所属若干。如自“闰”起至“生”便是“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共有十八字,这里也就是把桌凳编为十八组,每组多少不等,“按号刊就,木戳印记”,便于仕子各归本号,属遵功令,以肃场规。人文蕴含,春风化雨。将门庭点名处、内外路径通道适当培宽抅接,费只百金,考棚规模草草俱备。因陋就简,足敷目前坐号。(毛士骥《龙门书院改设考棚记》)

无正式考棚,县举秀才也只能临时凑合将就。考棚是一方人文地标的的标识。无考棚,则意味着此地文化低迷,科甲不振。长此以往,不成体统。创建考棚一直是有志之士的夙愿。莅昭县令、教谕煞费苦心,不乏奔走动员,筹资募薪。同治甲子(1864),始创建正式考棚,但因为时局动荡、人员变动和经费掣肘,上级未能接续用力,本地士绅也未有竭力请建,终未完成。

“其有考棚则始创建于甲子以后,前任此者皆未久于其职,送往迎来,几不能暖席黔突,或不遇考试而去,或遇其时而急不能为,昭之人亦末以是为请者。”(敖立榜《昭化考棚记》)到同治癸亥(1863),举行童子试,仍借地行考,“越甲乙岁,两司科岁考,皆假地以蒇事”。同治三年(1864),黔阳曾寅光任昭化县令。文教式微,科甲低迷,昭化地方绅士与粮户共襄义举向署令请求建立考棚等公益设施,并愿捐资。“愿按亩捐资以集费,自备资斧以从事阁邑鼓舞,莫不欣然。”一时云集响应,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举众力以兴文教,选址县署西侧大块官地,清基动土,拉开起造考棚序幕。捐资募材,匠人施工,不赋而就,仅数月而初竣。“积屋之区凡几,而乐楼讲堂,坐土之庑,息吏之房皆备;积物之数凡几,而几案床榻,鼓金签牌,皆具其饰。丹艧粉垩,楹联堂额,靡不悉举。”起造房屋,置备几案,粉刷墙壁,题额挂联,一应俱备。规模初成,梗概粗具,俨然大观。

后曾寅光调离,由署保宁府昭化县事补县正堂邬承枫继董其事。邬承枫继踵前修,不遗余力,刷新殿堂,装门设窗,添置器具,发扬光大,然后告成。自此昭化始有完整之考棚。应试者乃免风雨暴露之虞和转徙迁就之烦。邑民士绅和域中士子扼腕释怀。

同治十三年(1874)仲秋,钦赐花翎同知衔授保宁府昭化县正堂敖立榜将离开昭化之际,众贤达请他为文记考棚始末并勒之贞珉,作《昭化考棚记》,以记创业之艰而期踵之继。考棚只在考试时使用,非常年办公之所。在未举行科考之时,还统筹用于使节接待之馆舍。“两试之外兼足驻露车之节、息星使之辕。”露车,即无帷盖的车子;星使,即帝王的使者。公产得到有效利用,一举多得。

昭化考棚为四合院落,有穿堂、过庭、礼堂及诸号舍,成为川北地区最大的县级考场,一时称盛。据传,院坝中心原有“联科及第”碑,现已不存。曾寅光和邬承枫两任县令曾筹款维修和培建。后来者亦加完善维护,前起后继,可谓厥功至伟。主要供原昭化县(含现广元、青川、剑阁)相关区域的童生应试。

考棚设有门禁房,即搜身的地方;执事房,验明考生身份的地方;管房区,监考人员休息场所;考舍,即考室;大堂,是主持考务的地方,试后为阅卷场,又叫“至公堂”。“至公”就是最为公平,意在告诫阅卷者要秉公判卷。科举不拘一格选拔了大量济世安邦的人才,造就了修齐治平的文官队伍,客观上为社会治理作出了有益贡献。考棚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凝进了国民的魂灵。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试亦即不予举行,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退出历史舞台。考棚弃之不用,改为“昭化县立初等小学堂”。1912年,更名为“昭化初级小学校”。1940年,又更名为“昭化县立中心国民学校”。1937年1月,昭化县长谢玉珊在中街创建业余学校“昭化民众教育馆”。1941年春,借“民众教育馆”校舍创办“昭化初级中学校”。1942年,奉四川省教育部门指令,将“昭化初级中学校”迁入考棚,与县立国民小学同舍分治。

民国后期,政教合一。考棚改建的中小学也免不了政治的染指,留下了惊心动魄曲折秘辛的故事。“军训教官和少数老师由县府派遣。派来的多为国民党特务。学校无条件接受。昭化中学校里曾有过三个特务任教,有过两个地下党员任教。王化琴,女,新中国成立前留日大学生。1946年回国后,在昭化中学任教英语,是国民党军统特务。1950年,被人民政府判处极刑,因身怀有孕,待产后执行。在押期间,她写了三十多页的自传。其中言有立功表现:1947年,中共地下干部康乃尔(四川大学学生)在昭化从事地下工作,寄住王家。他俩都知道对方的身份,但因羡慕康的人品,在国民党追捕的紧急危难关头,掩护其脱离险境,离开了昭化。当时县警法股股员范文德携王自传前往西南局团委见康乃尔,康证实此事。王(化琴)得以从宽处理。”(《元坝区文史资料》第三辑/张天碧等《从临江书院到昭化职中》)

有一位姓王的教师是中共地下党员,1943年来到昭化初中,1948年离开。当年10月,王老师觉察到自己的行动受到了监视,处境异常险恶,便寻机脱身。一天上午,上了第一节课后,第二节无课,便借上厕所之机出走,男扮女装住进正街客栈。当日全城戒严而寻无所踪。当晚,警察见他留长发,身着旗袍,幸未予盘问。“第二天中午,便随行人出北门而去,巡察见我阔气,目送而别。”一月后,王老师从西安向校长王馀寄了一封信,说明情况并致歉,此信后转交土改工作队。(《元坝区文史资料》第三辑/张天碧等《从临江书院到昭化职中》)回首往事,步步惊心。

1949年12月,昭化解放,政权更替期间停课10个月。1950年9月恢复教学。

1952年11月25日,昭化初级中学被命名为“四川省昭化初级中学”。1953年3月,学校迁往宝轮镇,考棚举办昭化“城关小学”。1959年3月,昭化与广元县合并,恢复昭化初级中学,在考棚举办“广元县曲回中学”,城关小学迁往西街。1961年秋,国民经济调整,“精简机构,压缩城镇人员”,曲回中学停办。1962年秋,曲回中学恢复,举办“广元县曲回民办中学”,实为公办。1963年秋,恢复为公办“广元县曲回初级中学”。1966年至1968年上半年,停课闹革命,学校停办。“文化大革命”期间,开门办学,一些知识分子被下放到曲回中学,客观上带来了见识,也演绎了不少离奇传闻。

1975年,举办“广元县曲回中学”,始办高中。1978年至1980年,停办初中,单设高中。1981年,恢复初中班。1984年,开始改办“职业中学”。1985年,广元建市,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挂牌“广元市昭化职业中学”。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考棚成为中学的校舍,或为师生宿舍,或为教室,昭化片区在此举行了多次大学、中专升学考试,依然是选贤举能的重地。

2007年,昭化古城修复打造,将原考棚作为清代古建筑予以修缮保护,作为地方科举文化的重要展示场所供人参观。考棚现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考棚为高架立木穿逗结构,冷摊瓦屋面,隔以笆壁或木板。现存两进,前为号舍,后为大堂“至公堂”。

“至公堂”现为科举文化展厅,中间展柜里陈列着一份状元卷,是明万历二十五年即公元1597年,山东青州府25岁考生赵秉忠参加殿试的答卷。

这份状元卷是宣纸,长3.3米,宽38厘米。正文之前有万历皇帝的顶天朱批“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全卷2460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约长70厘米,填写考生姓名、机关、年龄等,上溯三代的基本情况;中间部分2米多长是正卷,八股文,用小楷书写;最后一部分约长55厘米,列有9位读卷官的职务、姓名,其中包括3位吏部、户部、刑部尚书。

赵秉忠在卷中答万历皇帝出的题目《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论述了帝王与百姓、政策与法治、法制与德制的关系。建议皇帝依法治理国家,以德材衡量用人,二者并举才能达到目的。他还提出了“天民”的观点,将皇帝君主与平民百姓置于上天面前的平等地位,论述法制、德制以及廉政对于安抚民心、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重大作用,是一篇献策治国安邦的好文章,殊为难得。此卷使他从292名贡士中脱颖而出,被皇帝和九位阅卷官选中,成为明代第47位状元。

这份状元卷是赵秉忠的第13代孙赵焕彬先生于1983年捐献给国家的,真品现藏于山东青川博物馆,这里陈列的是复制品。

墙壁上布置了科举考试的一些知识,包括《中国历代科考制度》及与科考相配套的《主考机构与职责》《监考人资格与职责》《考生参考资格》《考生须知》《考试流程》等。

考棚大门呈八字形,两边笆壁上尚留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老旧标语,大门正对是如意照壁,沉淀着岁月的沧桑。几棵高大而古老的香樟树荫翳着在门前。下台阶左侧是《昭化考棚记》石碑,碑文为知县敖立榜撰写,本邑文生吴联奎书。文辞典雅,楷体书写,谨严庄重,用笔流美,清晰可辩,文采飞扬。石碑原有雕花顶,惜其已毁。此碑的背面镌刻“勤政爱民,兴利除弊”八个大字,为民国县长张春如纪念碑,昭化士绅刻于民国二十年(1931),书写大气,用笔丰润,一气贯注。惜其碑尾补叙文字已风蚀漫漶,文献又不载,县长的具体事迹和生平难知其详。再向左是“文武官员自此下马”石碑,工整秀丽的楷体大字昭昭示着文风教化的风雅。这一切都无言地见证着考棚不凡的经历与过往。

自从创建的那一天起,昭化考棚就一直与科举缔结着不解之缘,历经近200年而屹立不倒,在时光中屡被利用。虽然有风雨飘摇,但也不乏阳光明媚。它以苍老厚重的面孔,沉默的躯体,提醒着每一个后来者,崇文重教,琴韵书声,弦诵不辍,永远是前行的正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任国富(广元市昭化区政协)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