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四川人的年货变迁史‖王孟雯

作者:王孟雯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19 19:34:30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人的年货变迁史

王孟雯

年货林林总总,有吃的、穿的、用的、耍的,有干的、鲜的、生的、熟的,有为年夜饭、团年饭置办的食品,有给老人小孩、亲戚的礼品……总之,年货以年的名义,带着喜悦、冀望、阖家欢乐的祝愿,让年有了更多的滋味。

年 聚

新春年货(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过年少不了吃,说年货,第一要说的也是吃。老一辈的记忆里,过年意味着吃好点。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四川乡村,普通老百姓的吃好点倒是简单——吃上一碗白米“干饭”。因为换作平时,人们大多时候吃的是添杂着玉米或者红薯等杂粮煮的“稀饭(粥)”。若加上一点点肉,配上蒜苗、莲花白(包心菜)或者萝卜,就是上好的过年菜了。

不多的一点肉和酒还要留着大年初二“走人户”或待客用。那时候没什么吃的,有一点扎实、能填饱肚子的精粮干饭,有一点油荤的肉食,便是过年了。

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里的年饭普遍都有了鸡鸭鱼肉,家禽大多都是自家喂的。猪肉倒是不一定有,富一些的人家才杀年猪,毕竟喂猪可是一大生计,普通人家卖掉年猪才能有钱买其他物资。

年饭讲究做满满一桌菜,鱼是必须要有的,为的是讨一个“年年有余”。平日里再简单,年夜饭也要丰盛有余,即使可能接下来的好些天里都要吃剩菜,也要有这样的仪式彩头。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要吃汤圆。早些年无论在乡村还是城镇,都是自己“包”汤圆,从做“汤圆粉子”开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说话边捏着粉子,兴许还在一些汤圆里塞上硬币,谁吃到就表示谁的运气好。

汤圆(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四川人过年的风味,自然还少不了香肠腊肉。香肠腊肉几乎是四川人年夜饭、团年饭桌上的必备食品。

过年家人亲戚聚在一起,正餐吃吃喝喝,饭后大人们喝茶、聊天、搓麻将,小孩子们凑堆、玩闹、看电视,都少不了茶点——瓜子、花生、糖。

瓜子、花生这类炒货,几乎是过年必备,只不过随着物资的丰盛、物流的发展,过年聚会上的茶点也发生着变化。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过奶油味的瓜子、红泥裹着的烤花生。

新春年货(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今作为过年时节茶余饭后的零食,品类五花八门,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甚至来自五大洋七大洲都不稀奇。近十年洋年货风头很盛,智利车厘子、巴西松子、德国啤酒、加州开心果、丹麦皇冠曲奇、比利时巧克力等,频繁出现在人们过年的聚会上。

年 集

第26届中国(四川)新春年货购物节现场(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找回年味或者说找到不一样的年味,成了现代人追求的目标。物以稀为贵,人们在记忆中找过去的年味,很大原因在于过去的过年方式到如今反而变成了稀有少见的新鲜事物。

过去,赶年货会,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村都热闹非凡。平日里买不到的或者流行时髦的货品、新奇的物什,在年货会上才能见到。

比如标准年货鞭炮,四川人叫作“火炮儿”,这个儿化音有特别的四川话版本。“火炮儿”还被四川人用来称呼底裤,特别是红色的,带着鞭炮的喜庆。

火炮儿有很多种,最简单也是孩子们玩得最多的是“甩炮儿”,一张棉纸包着一小撮火药,揪成一小团,并不用点燃,只要用力往地上一掷,就带着一闪而过的火光,发出爆炸的响声。

还有冲天炮儿,一根竹签,一头捆着一小条火药,下面有引线,点燃后会冲到半空,炸出亮闪闪的一团火光,并发出尖利的嚣叫声。

再高级一些的,是像金箍棒一样的“魔术弹”,其长短不一,有十发的,也有二十发的,用火点着,对着夜空,冲出像烟花一样不同颜色的火花弹。

放鞭炮(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每到过年,特别是大年三十,放火炮儿的大人孩子太多,尤其到跨年那刻一起鸣放,通常家里电视放着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听不见声的。燃放火炮儿还有可能会点燃木头结构的房屋引起火灾,每年都有事故发生,以致进入20世纪90年代不久城市里就禁放烟花爆竹了。

过年还让孩子们感到兴奋的,是置办新衣新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新衣新鞋大多都是自己做,布料要到集市或者商店购买,而且不是想买拿钱就能买到,要凭票供应。

那时候商业用的是“号票”,所谓号票,是规定了哪一天卖什么,每家人按人口数量分配,限量供应。轮到卖布的时日,会在商店发出公告,要想攒做一套新衣新鞋的布料,可能还要花上几轮号票。

这种情况下,私底下自然也有交换,比如老王家有五个孩子,小孩做衣服省料,用不了这么多的布料,就会拿出来私下交易。原材料紧缺,除了在长个儿的孩子,大人们并不会每年都做新衣,大多添置的是新鞋,因为手工鞋一年到头总会被磨坏穿不了。

在四川,做鞋会用到一种很特别的材料——竹笋壳。四川竹子多,尤其在乡村,大多数人家房前或屋后都有那么一笼竹,更不用说村子里的风水林地。大的楠竹至少有面碗口粗,长出的竹笋也差不多大。笋子的外壳上面有一层细密的“毛”,说是毛其实更像是刺,扎手扎脚的。

笋子壳掰下来用水刷洗后用来做鞋底的基础材料,一层一层叠实,再用布扎起来,纳出来的鞋底既轻巧又结实。若是在城镇里,找不到这样方便的材料,纳鞋底就会用到旧的或破的布头。不论加了笋壳还是布浆板,都要用针线一针一针地一穿一钩,将鞋底纳实在,使得鞋子耐磨且轻巧。

凭票交易差不多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才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年货集市也有了不一样的热闹劲。成衣成鞋的工厂变多了,色彩、款式也逐渐丰富,集市上衣食用耍物件更是样样齐全,而且每年都会流行不同的物件和衣装。

新春市集插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当时成都人的年集主要在西门沙湾老会展中心,妈妈带着孩子去买新衣,实行的是“三年计划”,就是一件衣服至少穿三年,买的时候够长够大,第一年穿上肯定会不太合身,要到第三年才最为合适。即使这样,过年的物资都跟早前拿钱买不到的时代不一样了。人们逐渐告别木构的旧房,过年搬进新楼房,有的人家花上万元买一台29英寸的大彩电,而当时成都的房价不过几百元1平方米。年货上大件,曾是那个年代时髦的做法,渐渐富起来的老百姓通过放开的商品市场有了更多的选择。

进入新世纪后,人们的年货集市更是逐渐转战到虚拟的电商平台。年货的购买方式已经变得十分便捷,不断完善的物流配送,让年货轻松“上门”。

年 礼

中国人是讲礼的,过年自然也是要礼数周到。过年是家人团聚、亲友拜访、礼尚往来的时节。回家的人,要给老人小辈准备礼物,拜年的人要带上礼信,主人家也要准备着待客的酒水菜肴。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四川乡村,过年走人户带的年礼大多是一包糖。可贵的是,糖并非现在工厂生产的包装糖,而是土法制作的冰糖或者红糖。村里年长的阿婆说,乡村里按理说吃的东西比城里方便,但是糖依旧是奢侈的食物。

糖也用作祭祀物品,比如各地民俗里都有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的说法。“二十三,糖瓜粘”,用糖来祭灶神,是要用糖来粘住灶神的嘴,让他传报时“好事传上天,坏事丢一边”。

灶王爷插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讲礼,重在“讲”字。说到这儿,就必须要讲一讲必备的过年礼——压岁钱。过年走人户除了带礼信,也要准备红包。跟粤广闽地区发“利是”一样,四川人也会象征性地给孩子发压岁钱,一元二角、十二元等讲个“月月红”的口彩,不一样的是很多家长会根据当时生活状况包上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等,到现在基本是两百元起了。有的孩子收压岁钱数额之大,已是大人间重礼往来的体现,反倒失去了年礼的意义。

压岁钱(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今电商网购兴盛,物流便捷发达,要想买到什么样的年礼都有。年礼尽管还是离不开传统的糖果、烟酒茶、肉类制品等“老三件”,但更多的人开始置办无糖低脂的健康类食品、消费类电子产品、景点酒店套餐等“新三件”。年礼随着时代变着花样,展现着生活场景的变迁。

年货,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粮票到网购,从收音机到如今的人工智能,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时代变迁。但不管怎么变,追求年味总是过年不变的情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说年味在失去,其实是因为过去很多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和愿望,都借助过年这一个契机实现,而如今已经不需要这样的契机了。

那么,无论承载着美好愿望的年货也好,过年的形式也好,都随着时代变化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让不同的年味延续下去。

END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孟雯

供稿: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