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富萝卜”与“姑姑筵儿”‖庞雨
“富萝卜”与“姑姑筵儿”
庞 雨
1925年2月,周作人写过一篇名《谈目连戏》的短文,2月23日刊于《语丝》第15期,收入自编集《谈龙集》。
目连戏是民间的传统戏曲剧种,专演“目连救母”戏文。据说,目连戏诞生于明代,盛于清代,一直延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历300余年而不衰。今天,目连戏虽已很少正式演出,但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作人的家乡浙江绍兴是目连戏的重要流布地,绍兴目连戏也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作人说:“吾乡有一种民众戏剧,名为‘目连戏’;或称‘目连救母’。”是“一种为纯民众的,所演只有一出戏,即‘目连救母’,所用言语系道地土话,所着服装皆极简陋陈旧,故俗称衣冠不整为‘目连行头’;演戏的人皆非职业优伶,大抵系水村的农夫,也有木工瓦匠舟子轿夫之流混杂其中,临时组织成班,到了秋风起时,便即解散,各做自己的去了。”周作人总是这样,将故乡的风土人情揉于文中,往往不经意的一句,便活色生香,令人遐想不已。
绍兴目连戏
但我想说的不是目连戏,也不是目连行头,而是周作人接下来的一段话:
十六弟子之一的大目犍连在民间能称云富萝卜,据《翻译名义集》目犍连,“《净名疏》云,《文殊问经》翻‘莱茯根’,父母好食,标子名”。可见乡下人的话也有典据,不可轻侮。
目连救母里的目连,即大目犍连,绍兴民间称为“富萝卜”。此称谓源于《文殊问经》所翻译的“莱茯根”。因为大目犍连父母喜欢吃莱茯根,所以以此命名其子。莱茯根是中药名,所指即萝卜。俗语有云:“萝卜上街,药铺不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萝卜既可煮食做菜、下饭充饥,亦可强身健体,甚至与其他药物一起熬制成汤、治病疗患。富萝卜非一般萝卜,可理解为大萝卜,也可理解为胖萝卜,正与大目犍连之“大”相称。可见,绍兴人称大目犍连为富萝卜,不但“也有典据,不可轻侮”,而且准确贴切,颇富智慧。
很多方言俚语,看似土气粗鄙,其实都有典可据。不仅绍兴方言如此,四川方言也是这样。萝卜是东西南北都有、人人皆食的蔬菜,也为四川小孩扮“姑姑筵儿”所常用。萝卜易得,田地里挤挤挨挨地簇簇长着,扯一颗,一般没人说。抹去泥,削去皮,卟欻卟欻地嚼,辣里带甜,水份丰富,很解渴。萝卜常见,冬日饭桌上总有萝卜,青炒萝卜丝,炖萝卜砣砣;偶尔有萝卜炒腊肠,萝卜炖羊肉,是难得的好菜。过年了,萝卜与胡萝卜一起炖响皮,舀起来,碗里红是红、白是白,还有肉皮的金黄,既好看,更好吃。小孩目熏嘴染,印象深刻,扮姑姑筵儿时,对萝卜情有独钟。
四川方言姑姑筵儿,读作gāgāyàn’r。小孩扮姑姑筵儿,指小孩扮成大人,在野地里做出砌灶、生火、切菜、煮饭、品酒、吃肉,甚至为祖为父、为婆为母、为儿为女的样子。也由此引申,如果招待客人时,桌上菜少,罐里饭少,杯里酒少,就会被人悄悄说:哪是请客,简直是在扮姑姑筵儿。
成都百花潭附近的姑姑筵
李劼人《漫谈中国人之衣食住行·饮食篇》:“甚至三五小儿聚而拌姑姑艺儿……无一不有食之一字为其经纬。”在“姑姑艺儿”之后,李劼人用双破折号夹了一段注释:“黄晋龄的餐馆名,引用为‘姑姑筵’,亦通。”页底有编者注:“‘姑姑艺儿’,四川方言,是孩子们玩办酒食游戏的称谓。”《大波》第二部第一章:“当然可以的。两个娃娃却不能出去。叫菊花带去扮姑姑筵儿……哦!我书柜里还有几本《点石斋画所》,拿去看。”页底有李劼人原注:“姑姑筵儿:小儿女扮筵席,在四川语汇里,便叫作扮姑姑筵儿。”
为什么“小儿女扮筵席”“便叫作扮姑姑筵儿”呢?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第七章:“鄂中和湘东北有些地方将外祖母称为[kaka],写出来应是‘姑姑’。‘姑’字古属鱼部见母,当读[ka]。《说文》:‘姑,夫母也。’古代之舅姑既是大家对父母的称谓,同时也是对妻家父母的称谓。妻母对子辈而言当然是外祖母了。今天‘姑姑’是父亲的妹妹,含义已经转移。”小儿女扮筵席时,多有角色饰演,有的扮舅姑、有的装新妇。所以,四川人便称此种游戏为扮姑姑筵儿。姑姑筵儿,不但有古义,读音也寓古蕴。四川有些地方称外婆为gāgā,虽与周振鹤、游汝杰笔下的kaka音有所异,其脱胎于“姑姑”古音却十分明显。
可见,四川方言姑姑筵儿与绍兴方言富萝卜一样,“也有典据,不可轻侮”。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庞 雨(四川省宣汉县)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