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逛首届四川乡邦文献展‖刘祯贵
逛首届四川乡邦文献展
刘祯贵
从“行脚成都”得知,淘书斋、谷子书屋、缥缃书局、芥子古旧书店联合发起,2023年4月28日至5月7日在玛塞城收藏品市场举办首届四川乡邦文献展。此次四川乡邦文献展,应是四川古旧书业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具有一定开拓性和示范意义。据报道,此次展出的1000余件有关四川的乡邦文献,堪称是一种四川地方文化的见证。
记得前两年到淘书斋时,曾想购买有关四川的民国书籍,淘书斋蒋老板言及待举办乡邦文献展后再售卖。当时,对于乡邦文献不是特别了解,只是从字面上理解为涉及四川的地方志资料、文献。估计多数人和自己一样,对于乡邦文献的准确含义不甚了解,有的人甚至可说是还没听说过乡邦文献这一概念。
作为一个地方、区域文化的重要标志,乡邦文献应该是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素材,然而,《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均未将“乡邦”一词列入词条。在古代典籍之中,“乡邦”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指家乡的人,如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度尚传》:“徐字伯徐,丹阳人,乡邦称其胆智。”另一个意思是指家乡,如北宋范仲淹《代胡侍郎乞朝见表》:“今复还父母之乡邦,逼桑榆之晷刻,解冠归老,决在此行。”
首届四川乡邦文献展举办时间正值五一假期,决定利用假期第三天前往玛塞城收藏品市场实地逛逛,亲身感受一下四川乡邦文献展。四川乡邦文献展举办场所,实际上是在淘书斋、谷子书屋、缥缃书局、芥子古旧书店四家书店的店铺之内:在店铺一些柜台里面,或者搭起的宽平板上面,放置所谓的四川乡邦文献。其中,淘书斋是四川乡邦文献展第一展区,相邻的谷子书屋是四川乡邦文献展第二展区。
首先到淘书斋看其所摆放的四川乡邦文献,多是一些涉及四川的线装书籍、手稿。自己对于线装书籍、名人手稿完全陌生,只在此店选了几本适合自己平时阅读或喜爱的书籍。询价时,淘书斋蒋老师叫找店内另一人处理,他已不管了。一本名叫《三反五反运动文件续编》的书,要价60元,赶忙放下。查询孔夫子旧书网,相同版本书籍的标价不一,从10元左右到上百元不等。最后花25元买了其他3本书籍,供消遣时阅读。
随后,到淘书斋隔壁的谷子书屋。此店所摆放的四川乡邦文献,除部分线装书籍,还有一些涉及民国时期四川出版的书刊,这些所谓的乡邦文献有点对自己的“胃口”,便认真进行翻阅。翻阅过程中,选择了7册民国期间出版的杂志,其中5册是由川大文艺研究会主编的《半月文艺》,包括1939年4月21日出版的《半月文艺》(创刊号)。高兴的是,购买过程中得知:给自己介绍乡邦文献的老师为谷子书屋店主之一付刚。
付刚就是重庆书友张南老师几次托其带书给自己的人,久闻其名,不见其人,今天终于对上号了,双方加了微信,言及以后一起多聊聊。特别是,付刚现居住地吉祥路,靠近自己曾居住10多年的西安北路,8年前自己从居于市中心的西安北路搬到城市南边居住了。付刚言及多次在“行脚成都”看到自己的文章,并询问自己是否认识成都作家朱晓剑老师。此外,付刚说喜欢自己在“行脚成都”上撰写的文章,因为所写文章的特点是依靠文献、史料、经历而写,有理有据,这是对自己的极大鞭策和鼓励。
考虑到第二天为玛塞城收藏品市场旧书摊固定“赶集日”,承办首届四川乡邦文献展的四家书店就只逛了两家,最重要的是对涉及乡邦文献的线装书、手稿等是处于不懂的状况。实际上,乡邦文献展就是在书店展出,只不过集中展出相关文献而已,展示与售卖同时并举。
通过观看首届四川乡邦文献展,感觉难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比如:何谓乡邦文献,乡邦文献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感觉还是处于探索阶段。个人理解,乡邦文献就是记述一定区域内人文与自然方面情况的文献,区域范围可是乡、县,也可是省、市。就其内容来说,乡邦文献可分为作者与本地相关的乡邦文献、作品内容涉及本地区的乡邦文献、由本地机构或个人刊刻制作的乡邦文献。
乡邦文献由于数量众多,内容广泛,因此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乡邦文献不仅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反映,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大整理开发力度,而不仅仅局限于展示、售卖,最重要的还在于整理、开发、运用,让乡邦文献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发挥应有的文化价值。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刘祯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