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巴蜀奇秀阴灵山‖谭守学
巴蜀奇秀阴灵山
谭守学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巴蜀奇秀阴灵山,位于四川巴中市巴州区西北。据《巴州志(道光)校注》:“灵应山,在州北七十里巴江岸上,四面如截渠,高耸云霄,上有文昌、老君二祠,相距五里,俗呼为阴灵山”。
阴灵山以海拔1384米的主峰为依托,由狮子山、红石笋、毡帽山、锅口垭、写字岩、哨风垭、跳马台、观音井等山梁和平台山地组成,以其险峻的奇峰、独特的古木、怪异的崖石、梦幻的景致、久远的传说、神秘的古刹、厚重的人文,誉满巴蜀,闻名天下,被誉为“巴蜀奇峰”“川北胜秀”,“诗圣”杜甫赞曰:
灵山通天地,神奇夺山川。
举目红日近,俯首白云低。
人行古刹处,客在云烟间。
景色钟神秀,气象胜峨眉。
自东汉以来,“儒释道”三教文化便在此延续传播,交相辉映,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和人文遗迹。现有古庙宇、古场镇、古建筑群数十处,有工艺精湛,具有研究价值的古墓4座,古寨2处,古遗址9处,古祠堂、古字库各1座。
这里至今保留着传统的生产生活业态,保留着牧羊、“说春”等古老的民风民俗,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是魅力非遗的现实传承。
这里有名列全国“四大书法碑林”之一的“灵山碑林”。
历史与现实在这里融合,诗和远方在这里交汇。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曾为灵山撰书联:
远揽青山笼碧楼
高承翠露注灵山
阴灵山,因其地势险要,东壁斧劈刀切,南北顶峰耸峙,中间有三百余米长廊相连,遥望形似马鞍,时有玄气密布,早期故名“鞍玄山”。相传明嘉靖年间,四川总督李肃为母亲眼疾焚香祈祷,观音菩萨被其孝心感动,化身方士医好李母眼疾,李肃为报救母之恩,在此修建庙宇,重塑菩萨金身,并遵观音托梦之言,将阴灵山改名为“灵应山”。
相传,“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在宝鸡龙门山修炼期间,曾云游到访“灵应山”,闻言距此山30里外有一山名“阳灵山”,他认为有“阳”必有“阴”,宇宙万物须阴阳平衡,于是与老道长商议,将“灵应山”改名“阴灵山”。从此,阴灵山成为“道教”“佛教”圣地,前往修炼、朝拜者络绎不绝,阴灵山很快声名远播,享誉巴蜀。
主峰回看万岭低
主峰似掌擎天,山顶为一巨石平台,约500平方米,建有观音殿,可容数百人,此殿仅一小径可达,其余三面百丈悬崖,若斧劈刀削,望而腿软心悸,俯瞰远眺,群山蜿蜒若丸,仰望天空接云撞雾,环顾山体,怪石多奇,许多因形得名,有罕见形似的人头石,犀牛石、晒羞石、鹰嘴石、人熊石、四脚蛇等;有以故事传说为来由的老君石、晒经石、低头岩、舍身石、望月石、飞来石等怪石。“莲花观”后有一巨石,形若人头,头戴帽冠,面向巴河,凝神专注,故名“人头石”;“送子宫”后面崩裂的巨石上,悬挂一石长约五米,好像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主峰后巨石下有一长6.5米的狭窄通道,仅能容一人低头屈膝而过,故名“低头石”。
山中时有清泉流出,四时不涸,以独眼、对眼、三口井、观音井水质最佳,清冽甘美。“巴蜀奇峰”,名不虚传。
古木千姿生妙绝
阴灵山古树群,林木茂盛,古树参天,有树龄400年的“树王”黄角树,有阴灵山独有、树龄逾千年的“九地斧”,还有逍遥柏、弥勒章、牛王柏、洞宾杉、处女松等各具奇异,有的生长在石缝里,有的生长在悬岩上,有的高大挺拔,有的虬曲蜿蜒,游人无不称奇。据统计,阴灵山树干直径在2.5米以上的古树100多株,2米以上的300余株,1米以上的400余株,林海松涛,郁郁葱葱,十分壮观。
它们分布于古刹周围和林间小道,百年以上的翠柏大树,有的高30余米,胸径近2米,数不胜数。各类古木簇拥寺院,树叶青翠,枝繁叶茂,缠藤垂地,遮天蔽日,郁郁森森;林中,偶遇珍稀异兽出没其间,云遮雾盖,神秘莫测。步入林中,蝉鸣林静,空气清新,清凉宜人,使人气定神爽,琐屑顿失,在绿茵呵护下,物我交融,可谓是“千姿百态称奇绝,神笔难绘娇美姿”。
三教圣地传古今
寺庙道观始建于北魏时期,自隋唐以来,先后成为道教,佛教圣地。文昌殿始建于北魏正光年间(520—524)几毁几复,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改建为观音正殿。后先后从灵山场至主峰修建庙宇13座。即明万历年间的老君殿、明嘉靖年间的观音正殿、玉皇庙、清嘉庆年间的大佛殿药王庙、歇马殿、送子宫、清道光年间的魁星楼、清咸丰年间的关帝庙、太阳宫、川主庙、清光绪年间的马王殿、牛王庙等。这些庙宇,依山就势,系木结构,形多重檐翘角,风貌古朴典雅,从明至清,历经千余年建成“巍巍庙宇十三座,栩栩塑像数百尊”。清代曾有英美传教士、法国修女慕名前来传教修习。1936年,英国传教士魏牧师,在甯家坪建“福音堂”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形式为中西结合,由礼堂、厢房、拱门、凉棚、吊脚楼组成。
书法碑林誉神州
灵山书法石刻碑林,从1984年起,征集中外几千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三千多幅,石刻字碑1900多块,碑林中有世界书法家协会会长郭农、菲律宾、香港、台湾著名书法家的书艺;有著名书法家舒同、启功、刘海粟、赵朴初、欧阳中石、沙孟海、李真等墨宝;有国家党政军领导人徐向前、聂荣臻、邓颖超、乌兰夫、杨静仁、许德珩、周谷城、宋任穷、陈其通等题字;有大专院校教授、学者,国家和各省书法家协会正副主席等所赠的作品,可谓“百家艺术汇墨海,灵山碑林誉中外”。
灵山书法石刻碑林与西安书法碑林、台湾南门碑林、山东曲阜孔庙碑林并驾齐驱,成为中国四大书法碑林之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风景区书法碑林
古寨遗址聚风云
据《巴中县志(民国)》记载,“灵应寨在县北七十里,灵山场山势峥嵘,路径崎岖曲折而上,巨石高撑若印悬天际。上有文昌殿,高出云表,对峙为老君殿。后有晒经石,佛刹络绎,颇著灵异,故名”。
灵应寨遗址,建于“大清咸丰元年”。灵应寨分布在长150米,宽40米,高出地面约100米,分布面积6000平方米的灵应山顶该寨址具有较高的建筑、历史、军事、科学价值。
灵应寨遗址
红石笋寨遗址位于巴州区灵山风景区。红石寨山顶分布在长60米、宽45米、高出地面150米的独立红石笋寨山顶上,分布面积2700平方米。修建于大清咸丰三年(1853),由寨墙、寨门、石碑等组成,寨址呈椭圆形分布,三面为悬崖绝壁,北寨门,坐西南向东北,寨门雕卷草纹雀替,门柱上阴刻楷书楹联、题记等,记有:清咸丰三年,南江县正堂建寨题款。该寨址具有一定的文物研究价值。
红石笋寨遗址
红色旧址关帝庙
红色文物——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位于阴灵山关帝庙,2020年被巴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灵山场北侧,居守主峰要道,是阴灵山景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部设置于此,并在当地建立了第一个乡级苏维埃政权。据原红四方面军交通队三排班长、四川省民政厅原副厅长、成都军区温江干休所正军级老红军伏全斌2000年4月22日(时年96岁)回忆:1933年,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部曾设在阴灵山关帝庙达一月之久,时任红四军军长王宏坤(开国上将),军政委周纯全(开国上将)。主要任务是对敌军何国光部作战。
据记载,关帝庙始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当年“百里远闻晨钟暮鼓,十里观听烟花爆竹”,由正堂、前堂、左右厢房组成,坐西北向东南,建筑占地面积630平方米。
关帝庙建筑呈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前殿:青瓦屋顶,人字水,穿斗式木架结构,飞檐翘角,二重檐悬山屋顶,双层木质戏楼,穿斗梁架,三穿用五柱,通高8.2米,檐高4.99米。面阔5间14.5米,进深2间3.61米。当心间为戏楼,长4.4米,宽3.8米。底层当心间开方形门直通院内,当心间内侧呈外八字形,立石狮1对。
正殿:当心间为歇山屋顶,两次间为悬山屋顶,穿斗梁架,三穿用五柱。通高8.2米,檐高3.86米。面阔三间14.5米,进深3间6米。后墙壁开圆形门直通景区。左右厢房:各面阔五间25米,进深1间2.75米。
前殿、正殿、左右厢房均有方格窗花、方形垂足雕花。该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建筑艺术和纪念价值。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
传统民居显特色
四川省传统村落——灵山村,民居建筑选址重视生活宜居,顺应自然,不拘形式,依山就势,自然天成,整体风格与地形地貌相协调、生态环境与人文融合相统一。
民居式样有模板。民居式样有一字形、三合院、四合院、钥匙头等。三合院有长三间、长五间、长七间加转角屋等样式。
建筑结构有规范。大多为人字水,青瓦屋顶,穿斗木架构,坐西向东或坐北向南,以中间堂屋为轴线,左右对称,堂屋左右为正房,挨正房为转角,小转角称为巴壁转,大转角称为洪门转,三合院或四合院左右直下两竖列称厢房,东西厢房各以小堂屋为中心,讲究对称排列,即厢房挨转角一间称小二间,再下为小堂屋,又称横堂屋,再小又称小二间。四合院(亦称四水归堂),靠下小二间又称转角,挨下转角一间称下小堂屋,中间便是大门和过廊,个别四合院下转角处建修楼门,俗称“楼门子”。
院落布局有讲究。房前都有阶沿,堂屋正前的阶沿称为大阶沿,一般都有2根以上“北水柱”。阶沿是居民休闲、聊天、议事、临时收放农具、雨天晾晒和堆码粮食的重要场所,民居建筑对阶沿特别重视,其宽窄不等,一般3—4米,可逢事设席。阶沿的材质不一,但多以石料采用水磨工艺拼砌。厢房前为小阶沿,宽窄不定,一般为2米。阶沿外的院坝,多用长方形石板拼铺而成,院坝中间以堂屋朝向为中轴线铺设甬道(过去有一定功名或有在朝为官的人家才能铺甬道,普通百姓不能铺甬道)。甬道的石板长宽一致,以“生老病生苦”五字为数,从甬道的第一张石板数起,其最后一张石板要落在“生”字上。
施工技艺有特色。清及民国时期,大部分住房为穿斗木结构,青瓦屋面,人字水。四壁多用木板装成图案形(间或有土墙或篾笆墙),为采光需要,在壁面设计安装推窗或固定窗户,俗称窗格子。夹壁多用篾编,外糊草泥或用石料粉刷。窗棂多雕刻吉祥图案。如五福临门、喜上眉梢、福禄双全、双龙捧寿、多子多福、三阳开泰等。其雕刻手法有镂、透、圆,或兼而用之,边版装饰则多用浅浮雕写意或缠枝花卉,中堂之中梁,多画有太极图或如意缠枝花卉图案。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谭守学
供稿:巴中市巴州区史志研究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