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穿越千年的成都摩诃池‖袁征

作者:袁 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7-20 14:16:21 浏览次数: 【字体:

穿越千年的成都摩诃池

袁 征

伏天的蓉城,酷热不堪。正当“桑拿模式”无情折磨休闲、悠闲惯了的成都市民时,摩诃池公园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了。男女老少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这座穿越千年的“皇宫池畔”,一边了解天府历史文化,一边享受清凉舒爽。

2023年7月14日四川卫视新闻联播报道:摩诃池公园正式开放(徐波 截屏)

摩诃池石刻(罗梅 摄)

据史料记载,摩诃池迄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其形成初期,水面占地约500亩,最鼎盛时,水面达1000余亩。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隋开皇二年(582),隋文帝杨坚第四子杨秀镇蜀,被封为蜀王。为修筑蜀王府和子城,命人在城中取土,留下一个巨大土坑。后积雨水,形成一个大池。有西域僧人到成都,见如此巨大之水面,感慨称之“摩诃宫毗罗”。摩诃为梵语,有“大”之意,毗罗为龙,摩诃宫毗罗意为池大而有龙,故名为摩诃池。杨秀在其上建散花楼,用来游宴取乐。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后,成都的城市水利得到全面发展。节度使韦皋开解玉溪,与摩诃池连通。摩诃池水面逐渐扩大,改变了最初靠储蓄天然雨水维系湖区的状态。

唐代中叶,摩诃池已是泛舟游览胜地,成为一个开放的城市公园。文人墨客、平民百姓都可到摩诃池上泛舟游览,宴饮聚会。镇守成都的各级官吏,如严武、韦皋、高骈等,都曾游览摩诃池。杜甫在诗中形容摩诃池:

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

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

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

武元衡在《摩诃池宴》中写道:

摩诃池上春光早,爱水看花日日来。

秾李雪开歌扇掩,绿杨风动舞腰回。

芜台事往空留恨,金谷时危悟惜才。

昼短欲将清夜继,西园自有月裴回。

高骈也有诗云:

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

不辞不为青春醉,只恐莺花也怪人。

借着诗人们的诗句,摩诃池声名鹊起。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唐文宗大和三年(931),南诏国军队围攻成都,城郊居民纷纷进城避难,城中水井水源枯竭,百姓们便从摩诃池中打水饮用。王建称帝建立前蜀后,修建的皇宫就在摩诃池畔。他将摩诃池改名为龙跃池,纳入宫苑,摩诃池由公共游乐之地变成了皇家禁苑。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五代后梁贞明五年(919),后主王衍继位,立刻扩建内苑和池水面积,并改龙跃池为宣华池,所在宫苑命之为宣华苑,耗时3年始成。环池修筑宫殿、亭台、楼阁。有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莱、丹霞、怡神之亭,飞鸾之阁,瑞兽之门,土木之功穷极奢巧。

宣华苑极尽豪华,其范围广达10里,青羊宫皆在宣华苑内。宣华苑作为一处皇家园林,有殿阁楼亭、怪石修竹、小桥流水,同时又有气势宏伟的宫殿式建筑群,兼具中国园林之美和皇家气派。园内栽种的牡丹、芍药、木芙蓉、海棠、栀子花四季次第开放,石榴、梧桐、樱桃等各种树木常青,荷花、荇藻在水中飘摇,宛若人间仙境。花蕊夫人将宣华苑和摩诃池畔的景色几乎写入了每一首《宫词》中。

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前蜀亡于后唐。前蜀亡后,宣华苑遭兵火焚掠。

唐闵帝应顺元年(934),孟知祥建立后蜀,仍以前蜀宫为后蜀皇宫。孟昶即位后,将摩诃池水面再次扩展,龙跃池又改回摩诃池。据现代考古发现的摩诃池西北角和南角判断,后蜀时期的摩诃池水面拓展到1000余亩,达至鼎盛。《宫词》中描写了后蜀时期使用人工脚踏龙骨车提水,实施人工降雨。

进入宋代以后,蜀宫中的殿阁被大量拆除,引水的河渠逐渐淤废。至南宋时,摩诃池的面积已缩小至与唐代相似。陆游在成都宦游居住期间,曾写下诗句:

摩诃古池苑,一过一销魂。

春水生新涨,烟芜没旧痕。

范成大镇蜀时曾游摩诃池,有《晚步宣华苑》:

乔木如山废苑西,古沟疏水静鸣池。

吏兵窸窸番更后,楼阁崔嵬欲暝时。

有露冷萤犹照草,无风惊雀自迁枝。

归来更了程书债,目眚昏花烛穗垂。

夜晚的故蜀宫苑,池边尚有高大的乔木,不过看起来像是荒山,沟渠中还有静静的流水。废弃的楼阁、惊飞的鸟雀,景象让人心惊。

明洪武十八年(1385),蜀王朱椿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于蜀宫旧址修建蜀王府。明末清初,蜀王府毁于战乱。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清康熙四年(1665),蜀王府废墟上又兴建起贡院,只有西北隅残留少许水面。

民国初年,摩诃池全部被填平,成为演武场。至此,历时1000余年、繁华瑰丽的摩诃池和宣华苑隐没不彰。

2013年,成都体育馆改扩建工程正在开展过程中,考古人员在成都后子门成都体育中心附近发现一处重大古代遗址,其中包括唐代建筑基址、明代蜀王府和人工河遗址以及摩诃池遗迹。一段古代遗址的出现,解开了专家探寻已久的谜题。这一处遗址发掘中,隋唐至两宋生态人文胜境摩诃池赫然在列,让摩诃池的神秘面纱得以一层一层揭开。

2014年,成都后子门成都体育中心附近正式被确定为成都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这处规模宏大、有着丰富遗迹和文物出土的地方,向人们证明了该处正是千年前成都城市的地理中心,也是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为人们了解曾盛极一时、极具皇家气派的摩诃池、宣华苑提供了宝贵资料。

2022年12月11日,成都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首次对市民开放,招募首批20组市民亲子家庭,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带领大家近距离感受成都历史遗迹,亲手搭建唐代大斗拱。

2023年3月,摩诃池公园建设项目第一期工程进场施工。

2023年7月14日,摩诃池公园面向公众开放。

2023年7月20日,成都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遗址区正式开放。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刚刚开放的摩诃池公园建设项目第一期位于天府文化公园核心区人民中路以西、西华门街以东、实验小学以北、西御河沿街以南,占地面积约63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摩诃池湖区开挖及水生态、林荫步道建设及文物保护展示等。在这片浓缩了成都2300年历史文化的土地上,那些被尘封已久的遗迹,正逐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摩诃池公园所在区域作为成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是成都市3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它的规划打造,既立足于成都千年历史积淀的深厚底蕴,又引领着中心城市能级跃升。

摩诃池公园内湖面碧波荡漾,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湖边的海棠花、木芙蓉、垂柳。让人沉醉的荷花、蓝莲花漂浮于水面上,一幅花红柳绿的优美画卷徐徐展开。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为重现历史上的摩诃盛景,园内造景极为讲究。除湖面外,花径、石桥也一应俱全,还有复原后的明蜀王宫墙遗址。可以看出,公园在设计上对历史记载的景观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还原千年前的古风意境。

摩诃池公园以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为依据,寻找古代成都记忆。在充分保护与利用现状古树及乔木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生态湖区、植入游憩及历史文化展示等,进一步完善片区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对天府历史文化进行传承和展示,让更多市民了解成都的历史和文化。游客们游览摩诃池公园,会依次看到柳桡台、摩诃挹翠、信步花道、宫墙遗址展示、白果苑等景点。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摩诃池公园一期项目提取了唐代元素,将其融入公园的定制家具小品中及园路中。其中,井盖表面复制了唐代砖雕莲花纹,景观坐凳融入唐代的瓦当纹和美人靠等元素,庭院灯的样式提取唐代古画里宫灯的意象。园路以考古发掘为依据,采用定制青砖及古法工艺,在园区复原唐代的游园步道,漫步其上仿佛有穿越千年之感。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据史料记载,后蜀皇帝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甚是喜爱芙蓉花。孟昶为讨爱妃欢心,颁诏在成都城头尽种芙蓉。苏轼的《洞仙歌》描写了孟昶和花蕊夫人在摩诃池边纳凉的故事。因此,游人们在摩诃池公园里可以见到一座芙蓉阁。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摩诃池公园依照《宫词》中有关春有海棠、夏有荷花、秋有芙蓉等记载,种植了海棠、柳树、木芙蓉、荷花等植物。花境的搭配也突出了红色基调,旨在再现诗句中“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看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的古风意境。

摩诃池公园里的唐代砖雕莲花纹井盖、宫灯造型的路灯以及融入瓦当纹和美人靠等元素的景观坐凳,无不从细节上展示了古代皇家园林的美。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摩诃池公园里白果苑的挂牌银杏林,原有的黄葛树、法国梧桐、桉树及挂牌国槐、罗汉松等,体现了施工中注重对既有树木的保护,通过对水岸线、铺装等进行实地放线调整,利用半岛地形对乔木进行保护。在保留的白果林下,采取花镜搭配草坪的形式,营造“绿野仙踪”的意境。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摩诃池公园还有一大亮点,这便是明蜀王宫墙遗址。在施工中,依据考古院提供的史料,采取糯米加熟石灰的古法工艺,1:1定制城墙砖。同时依据历史可考的资料,在明蜀王府宫墙原址上对宫墙进行了部分复原,并设置展示段,对宫墙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宣传展示。

摩诃池一隅(罗梅 摄)

古时,摩诃池是文人墨客、百姓志士的游玩首选。今日,它不仅是市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而且成为了承载蜀地千年历史、丰富公园城市内涵表达的文化载体。

2023年7月17日初稿

2023年7月19日改定

参考资料:

1.《今天正式开放!成都再现“千年摩诃池”》,成都市政务服务管理和网络理政办公室官方澎湃号,2023年7月14日。

2.《CITY|成都摩诃池|城市中心也曾堪比西湖》,叶蔷薇寄君曲,2023年6月3日。

3.《摩诃池宴(武元衡)》,互汇语录网,2023年3月8日。

4. 《摩诃池的历史变迁》,方志四川,2021年4月14日 。

5.《苏轼描写花蕊夫人的一首绝佳词作,知名度极高,读完令人神往》,诗词曲精品斋,2019年4月17日。

6.《摩诃》,百度百科。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袁 征(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阆中,现居成都。退休前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