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雅安历史,一部浓缩的中国茶叶史‖吴垠
雅安历史
一部浓缩的中国茶叶史
吴 垠
雅安与我们走过的其他茶叶产区的文化气质非常不一样,我无法找到可与之类比的产区。可能是因为雅安土地上的故事太久远、人物太丰富,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仍在品味和内化她的气息。也正是因为在那片土地上行走过,所以我越发确定我们“回归土地,看见茶”的意义——回到土地上,回到茶的根、文化的根。通过这杯茶,去了解脚下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事、物、历史与记忆,进而去理解这片土地。
身为四川人,在进入茶产业前,我只知道雅安有国宝大熊猫,却并不知道她还有茶,更不知道雅安的茶的小品种竟如此丰富。对雅安茶心生向往之情,始于2015年我们写以龙团凤饼为代表的北苑贡茶,彼时查找全国曾出产贡茶的区域,读到明代《西吴里语》,其《国史补》里提到“蒙顶第一,顾渚第二……”,以及“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和“若要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之类的诗词歌赋,那时想着,如果写绿茶,便要先去雅安的蒙顶山,品品那岁月流转的茶味。
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茶园(图片来源: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网)
2019年3月9日,我们一行人从广州经成都来到雅安,入住雅安市名山区的宽和酒店时已是晚上。初春的天黑得早,还下着细雨。湿冷,是我对雅安的第一个感受。四川人的热情好客不会因为天黑雨冷而改变。虽然到得晚了,但当地朋友坚持说“饭还是要吃的嘛”。
吃完饭已近10点,可作为爱茶的人来讲,无论多晚,茶是必须喝的,何况我们还要和陈开义先生一起碰碰采访的线索呢。一位大姐手里拎着一袋茶走进来,带着热辣辣的声音说:“我刚做出来的甘露!”小伙伴们都不愿错过尝鲜的机会,也不管是不是会睡不着了。谁知,那一泡茶,却成了我心中最美的甘露的模样。它的花蜜香,在水里摇曳如珊瑚般复苏的绿芽、透亮的茶汤,让那天的寒冷和黑夜成了背景。
第二天早上,首要的事,便是上心中的蒙顶山。当我在长着苔藓的天梯上向上走时,有一句话在我心里升起,那就是“走吧,走吧,走到历史和岁月的深处去”,去和传说中补天的女娲还有治水的大禹相逢,走吧走吧,去和那位僧道合一的吴理真相遇,去和贡茶的恢宏与肃穆相遇,去和那山顶上48座寺庙的变迁相遇,去和那晨钟暮鼓相遇,去和那走进又走出蒙顶写下诗文的雅士相遇,去打开天盖让甘露普降……走到天盖寺,当我看着碑林里那些镌刻的时光与赞颂时,当我看着石壁上的石刻时,当我在大殿背面看到那一幅前人的“丹青”时,当我面对着高耸入云的古银杏树时,我感受到一种只有进入才能体会的感觉,那就是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文化。你只有喝了她的水、吃了她的茶、品了她的饭菜,和她面对面,你才知道什么是文化。
蒙顶山高山茶园(郝立艺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文化,是需要我们去传承的,可是从哪里开始?从理解这片土地开始——当你真的进入这片土地,看着云雾缭绕的山峰的方位,才能体会五峰怎样互动,手摸着山壁上脱落的泥土露着的红壤,才能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育一方茶。当我和永兴寺普明师父、千佛寺澄传师父一起喝着如常的茶时,我才了解什么是如是;当我和陈书谦先生聊着茶史茶人茶滋味时,我才懂得一个真正的茶人模样;当我和蒋公聊他的人生三味时,我才能看见一个老人是如何活出生命的真谛;当我和杨天炯老人聊天时,我才明白为什么素茶让人可以久品;当我看着炒茶人的手在热气腾腾的锅里做着单调而有韵律的翻炒时,我才懂得一杯真正的好茶如何来之不易;当我看着一筐筐等待发酵的雅安藏茶时,我才明白时光会在你看不见之处让事物腐败或升华……越行走,越进入,却发现走遍千山万水,道理都一样:土地和人、人和茶、人和人、茶和其他生物、历史和当下,每一个存在,都是自然而美妙的,一切都像大禹治水一样,自然有一条道,会让所有的水找到去处。
蒙顶新茶(罗映雪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在中国茶产业的这条历史长河中,雅安有其代表性。雅安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雅安沙溪出土的商代文物与三星堆同步,其人工种茶的历史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记载,贡茶园是从唐朝就开始的,川藏茶马古道上承载着边销茶的历史。而蒙顶山上曾经林立的修行场所将“茶禅”的味留给我们去品,甚至最早的茶叶交易市场武阳(彭山)也在蒙顶山旁,野生茶和等高条栽的台地茶都在雅安共生,各种小品种的绿茶、黄茶、黑茶、红茶甚至乌龙茶在雅安都有做,其茶树的适制性也是人所共知的。从秦汉到当下,雅安种茶做茶供茶都有脉络可循,加之文人雅士多有赞誉并留下笔墨。雅安,给了我们一个丰富而立体的茶的世界,勾勒出民与官、生存与享受、山川与世俗、名利与脱俗、生活与风雅的真实意境,并浓缩在一杯茶里,和我们相遇。
书写雅安这个茶源地的时候,我们感觉既幸福又艰难,幸福的是可以通过这片土地进入古人的诸多意境之美,穿梭历史的长河,而艰难则在于我们听到了需要进一步复苏人文和产业兴旺的呼声,需要各方人士躬身而行才能再现当年的荣光。我们感受到她的人文之美,也感受到她的商业雏形还处在发展的早期,种茶做茶的不计其数,各地来收茶的也是熙熙攘攘,而雅安各类茶的种植、工艺、品牌、推广却并没有系统化。如何形成拳头产品及其规范、如何系统梳理雅安两区(名山和雨城)产业关系、如何讲好雅安茶的故事、如何在市场上让人看见并记得雅安茶,这是雅安需要当代人进一步续写的历史。
《茶源地理 雅安》
在《茶源地理 雅安》就要交付出版之际,雅安做了个大手笔,构建了资源集中性的“雅茶集团”。我们期待雅安茶在这种不断探索中开启新篇章。而身处广州的我想再一次进入雅安,上蒙顶,访周公,在那一杯杯茶中去品味生命的一味茶禅,期待更多人能喝到产自雅安的甘露。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吴 垠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